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歷史,小學課本都宣揚「加入聯合國」?

2020-12-14 時代之聲V

編輯:曾印

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臺獨」的道路上似乎有越走越遠的跡象。

最新的一個細節是,在臺灣新編撰出版的歷史課本中,與中國傳統歷史相關的內容遭到了大幅刪減,比如介紹中國早期文明的夏商周到隋唐時期的內容總共加起來也才不到兩千字。

而且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臺灣的教育部門將原本的中國史課程改成了東亞史課程。這一變化背後可能有很豐富的含義。

歷史是一個國家民眾建立國家集體認同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臺灣教育部門將歷史課本的中國史課程改成東亞史課程並大肆刪減古代中國文明史內容,背後的動機遠不止是教綱內容調整那麼簡單,他們或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臺灣年輕一代人逐步淡化中國意識,從學生開始,通過教育的方式從小樹立臺灣意識,進而推動「臺獨」。

在教育方面搞小動作已經不是民進黨的秘密了。就在今年上半年,有網友還爆料稱, 在小學社會教科書的插圖中出現了這樣一段話「臺灣一直積極想成為聯合國會員國,因受到大陸的阻撓,至今尚未成功,連帶無法加入許多聯合國所屬的國際組織,如WHO」,這已經是直接的表明了綠營希望「臺獨」的態度。

這一系列的操作,其實是臺灣民進黨一貫的操作策略,他們在「臺獨」之路上從來沒有停下過小動作。而且還一直動用宣傳輿論,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對臺灣民眾進行有意無意的誤導。

就拿疫情期間臺灣地區想要加入世界衛生組織這件事情來說,中國之前是明確同意臺灣地區以「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名義和觀察員的資格,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每年的大會(WHA),以及參與其所舉辦的專家會議的。

但現在在民進黨的口中,就變成了大陸阻撓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合作,不利於抗擊疫情。這其實完全是偷換了一個概念,民進黨想的是讓臺灣以一個「國家」的名義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員,從而再變相推動加入聯合國,最終實現「臺獨」的目的。而這顯然是中國所不能接受的,他們的如意算盤也註定不會成功。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北晚新視覺網。)

相關焦點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
    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臺媒查證後發現,新課本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歷史被刪到僅剩4頁,2000多年歷史僅用1600字就講完了,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延伸閱讀臺灣小學課本宣揚「加入聯合國」?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我又被氣到了!
    每天打開微博熱搜,每天都有新的生氣。這不,一條由央視網快看頻道發布的話題#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已經上升到熱搜第4位了,138萬多的熱度且還在持續上升。臺灣「108課綱」這學期上路,中國史被大幅精簡,漢唐盛世、帝王將相的名字基本上幾乎消失在臺灣新世代的記憶中。新課納大幅增加東亞史,把中國史納入到東亞史的一部分。其實早在前幾年,臺灣課本就把中國歷史併入東亞史了。三國鼎立為什麼消失?
  • 強行「去中國化」,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從商周到隋唐...
    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臺媒查證後發現,新課本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歷史被刪到僅剩4頁,2000多年歷史僅用1600字就講完了,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 臺灣高中歷史課本竟稱日本為「母國」?蔡正元說話了
    圖源:蔡正元臉書臺灣事實查核中心指出,龍騰文化108課綱高中歷史第一冊,在殖民經濟主題下介紹臺灣的經濟發展史,描述臺灣被日本殖民歷史情境,因此稱日本為「母國」,並非整本課本都稱日本為母國。延伸閱讀:臺灣小學課本宣揚「加入聯合國」?「臺獨」洗腦連孩子都不放過4月,網絡上流傳一張今年臺灣翰林版小學六年級下學期社會科教科書第33頁的插圖,簡要地說明「臺灣一直積極想成為聯合國會員國,因受到中國大陸的阻撓,至今尚未成功,連帶無法加入許多聯合國所屬的國際組織,如WHO。」
  • 臺灣小學課本宣揚「加入聯合國」?「臺獨」洗腦連孩子都不放過
    (資料照片來源:網絡) 網絡上流傳一張今年臺灣翰林版小學六年級下學期社會科教科書第33頁的插圖,簡要地說明「臺灣一直積極想成為聯合國會員國,因受到中國大陸的阻撓,至今尚未成功,連帶無法加入許多聯合國所屬的國際組織,如WHO。」
  • 臺灣高中歷史教材大幅刪減南京大屠殺內容
    臺灣高中歷史教材大幅刪減南京大屠殺內容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2日 19:20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今年是南京大屠殺七十周年,但是在剛剛出版的臺灣高中歷史課本中
  • 九月開學,臺灣毒害下一代的新「臺獨」歷史課本又要上路了
    【兩岸快評第135期】九月即將開學,在臺灣,備受關注的2019年版高中歷史課本也將上路使用了。直到8月,臺灣新的歷史課本終審版才逐一露面。據臺媒報導,臺灣新版的高一臺灣史課本,竟宣稱「臺灣主權未定論」。
  • 臺灣的中學歷史課本怎樣教「大陸史」?(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我是1976出生在臺灣,讀中學時大約已是1985年上下,那時的歷史課本,教我們的「本國歷史」仍然教的是「中國」的歷史,並沒有特別區分什麼「臺灣史」。歷史課本不只有區分中國或臺灣,而且是先教「臺灣史」,再教「中國史」。相比以前的版本,「中國史」當然簡化了很多。至於「地理課本」,我當年可是只學「本國地理」,一省學完又一省(還包括了外蒙古),而且我們那時把東北劃為九省,北京叫做北平,「法定首都」是南京。而現在則是,先教「臺灣地理」,再教「中國地理」。那臺灣課本怎麼說「新中國成立」呢?
  • 臺灣初二歷史教材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
    為了推動「去中國化」主張,淡化中國歷史,培養所謂的「世界公民」,民進黨當局對初中歷史教科書下手了。臺灣初中二年級所用的新課綱歷史教材中,中國古代史部分被大幅刪除,課程被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從商周到唐朝2400年的歷史「僅用1600字講完」,三國等歷史時期隻字未提。
  • 臺灣歷史課本媚日去中 國民黨要蔡英文道歉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針對新學期教材開記者會,痛斥蔡當局、臺灣教育部門不僅違背教育的啟發性本旨,也違反民主的多元價值觀,新歷史課本媚日還舔日,為了掌權而毒害下一代,國民黨團要求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道歉、教育部門主管潘文忠下臺。
  • 臺灣初中地理課本現「仇中」離譜言論
    事實上今年9月初,依舊是初中二年級,臺灣歷史教科書就因「去中國化」被鞭撻了一輪。因為歷史書被「大刀闊斧」刪減,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不只沒有三國歷史,《史記》、《漢書》、魏晉南北朝、貞觀之治、楊玉環與安史之亂統統不見了。
  • 臺灣歷史課本刪除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惹爭議
    據BBC中文網報導,臺灣的五個「直轄市」表示將與「教育部」「不同步」,拒絕採用經過「教育部」「微調」過的歷史教材。 臺灣的媒體報導說,在出席民間組織—臺灣教授協會對此所舉辦的座談會時、代表臺北、桃園、臺中、臺南以及高雄出席的市政府教育官員均表示反對臺灣「教育部」「微調」之後的高中新課綱。
  • 教育|冷水灘區通化街小學:課本劇表演促進歷史文化薰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3日訊(通訊員 李良軍 周春麗)5月11日,冷水灘區通化街小學組織部分班級開展精彩絕倫的課本劇表演,學生自導自演了各種「歷史名劇」。緊接著,《空城計》、《三顧茅廬》、《紅樓春趣》等精彩課本劇表演應接不暇。在《西遊記》的「豬八戒背媳婦」片段,同學們用活靈活現的表演將現場氣氛推至高潮。「這場課本劇表演為學生們打開了一個新的活動天地,開啟了一場與名人互動、與經典對話的課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中華文化的積極性。」通化街小學負責人告訴筆者,「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
  • 臺灣歷史教科書慘遭「去中國化」,張彬:這招非常毒!
    作者:年負民進黨當局把「去中國化」的手伸到教科書上已經是基本操作,但是2020年九月新學期開學的歷史新教材更是變本加厲。中國古代史被大幅刪減,總共就只有1600字。民進黨當局的本意是「洗腦」下一代,不過在「洗腦」到同時,臺灣學生也會失去許多應該有的價值觀。歷史「去中國化」從李登輝時代,歷史課本「去中國化」已經悄然展開。李登輝表面上主張一個中國,教育改革時,就把順序改成了先學臺灣史,到二年級再學中國史。他這個做法就已經把臺灣史和中國史分隔開。
  • 小學課本大賞,被這些封面設計美哭!
    關於小學課本的記憶,已經長大的美美醬印象最深的還是:飽和度高的封面、配圖極簡的正文(一不小心,暴露了年紀)。你印象中的小學課本設計是什麼樣的?今天美美醬先帶大家去看看各國各地區的「小學課本大賞」。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臺女生:大陸小學課本關於臺灣的每一篇課文 都很友善(視頻)
    【文/觀察者網 高雪瀅】這個臺灣女生的視頻看哭了大陸人。 微博網友@追求和平統一的程艾葳 來自臺灣,近日,Facebook被封號的她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與臺灣同胞分享了大陸的小學課本中關於臺灣的課文。 她說,大陸的小學課本教育大陸的孩子,臺灣是祖國的寶島,臺灣人是大陸人的同胞,「他們對臺灣非常友善,臺灣人不應該因為亂罵大陸人。」
  • 滬一年級語文課本刪古詩引爭議 課本告別古詩該不該
    近日,上海市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文古詩「退役」,也成了連日來的熱點話題——刪掉了舊版本中《畫》、《草》、《登鸛雀樓》等全部8首古詩。上海市教委回應,此舉目的是為小學生減輕識字和背誦的壓力。此事,也引起了泉州市教育界和文化界的關注,大部分老師和專家學者都認為「過於草率」。昨日,記者從泉州市教育局獲悉,目前我市的小學語文課本有三個版本,分別是人教版、北師大版和語文出版社版。
  • 還記得小學時讀過的語文課本嗎?
    今天是祖國的生日,還記得小學時讀過的語文課本嗎?那可能是你接觸過的第一本書。每次開學領到新課本,都興奮地把封麵包好。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從1949到2019,祖國越來越繁榮富強。國家的富強,離不開新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基礎教育的改革。
  • 臺灣課本怎樣教「大陸史」? 臺灣媒體人揭示
    ,讀中學時已是1985年上下,那時的歷史課本,教我們的「本國歷史」仍然教的是「中國」的歷史,並沒有特別區分什麼「臺灣史」。歷史課本不只區分「中國」或「臺灣」,而且是先教「臺灣史」,再教「中國史」。相比以前的版本,「中國史」當然簡化了很多。  至於地理課本,我當年可是只學「本國地理」,一省學完又一省(還包括了外蒙古),而且我們那時把東北劃為九省,北京叫做北平,「法定首都」是南京。而現在則是,先教「臺灣地理」,再教「中國地理」。  那臺灣課本怎麼說「新中國成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