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甘肅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鎮梨園新村內,農家客棧鱗次櫛比。 趙學榮 攝
中新網蘭州5月17日電 (趙學榮)初夏時節,四次來到甘肅張掖丹霞景區旅遊的陳繼兵第五次乘坐動車來到這裡。入住在張掖臨澤縣倪家營鎮梨園新村君悅客棧,陳繼兵打算在這裡放鬆休閒一段時間。
回憶起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情景,陳繼兵感嘆這些年來這個地方發生的變化。「變化太大了,記得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丹霞景區才剛開發在修大門,這次來感覺很不錯,周邊道路寬敞、景色優美」。
圖為農家客棧。 趙學榮 攝
初夏的幾場雨過後,南臺村鮮花綻放,綠意盛開,一棟棟造型別致的別墅客棧鱗次櫛比排列開來,四面八方的遊客雲集於此。年過七旬的李永清如今經營著農家客棧,幾十年前的艱辛,他至今心有戚戚焉。
「上世紀80年代以前,遇上了災荒年就什麼都不好了。」正在打掃客棧的李永清一邊打掃客棧,一邊回憶往事。因沿山建村,不論人居環境還是生活水平,南臺村在臨澤縣都處於較差的水平。飲用水缺乏,居住條件差,南臺村曾經是該縣典型的貧困村。
圖為倪家營鎮南臺村景致。 趙學榮 攝
隨著丹霞景區旅遊熱度的不斷提升,臨澤縣倪家營鎮南臺村改善人居環境,藉助毗鄰丹霞景區地域優勢,發展壯大鄉村旅遊業,越來越多的南臺村人因勢利導建農家樂、發旅遊財,收入逐年增加。
祖輩種地務農的李永清看到周圍的農家客棧越來越多,鄉親們的生活亦越過越好,他也萌生了開辦農家樂的想法。通過發展養殖業積累收入,2015年倪家營鎮梨園新村開發建設,李永清第一批入住新村,如願開辦了農家客棧,從事餐飲住宿。
「原來我們一家的收入不到1萬元,現在,我有了一家客棧,住上了小別墅,收入提高了,生活好多了。」李永清計劃將自己的客棧打造得更有特色,吸引更多的遊客住宿消費,增加收入。
南臺村黨支部書記武明介紹說,藉助丹霞旅遊發展的東風,南臺村引導村民積極參與旅遊開發經營,改變了過去僅靠農業生產收入為主的單一發展模式,實現了村莊變景區、農舍變旅館、村民變導遊。全村119戶農戶都修建了農家樂和客棧,在丹霞景區西門、北門擺攤設點的村民達到了80餘戶。
隨著丹霞景區遊客的逐年增加,南臺村把發展旅遊服務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增加群眾收入的重要抓手,成立了旅遊專業合作社。目前,全村有118戶農戶加入丹霞旅遊專業合作社,從事旅遊服務人員達600餘人。
武明說,發展旅遊提高收入的同時,富裕起來的村民開始改善人居環境,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按照《張掖丹霞風景名勝區規劃》和「控制規模、有序規劃、突出特色、保護生態」的原則,對村社道路、街道、供水、排汙、房屋、綠化做了科學規劃,規定所有新建房屋集中安置在七彩鎮和梨園新村。建設標準按照統一建築樣式,突出自然、鄉村特色,與景區配套,與地貌協調,布局合理。
武明表示,2015年首批鄉村旅遊「千千萬萬」品牌名單公布,南臺村榮獲「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稱號。從人均收入提升到農村環境改善,如今的南臺村通過發展旅遊、整治村容村貌、建設美麗鄉村,呈現出別樣的精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