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湄合作催生東南亞「小語種」翻譯人才緊俏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昆明3月22日電(記者袁雪蓮、白靖利)得知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即將舉行,雲南民族大學柬埔寨語專業的研究生任茂楊很是興奮。因為他當初選擇的「冷門」專業,乘著瀾湄合作的東風如今越來越火熱。

  任茂楊的本科同學當年尚未畢業,就被各大用人單位「預定」一空。他更是以本科學歷應聘到雲南師範大學當柬埔寨語教師,通常高校的教師必須具備博士研究生學歷。不過,考慮到瀾湄合作對小語種高級人才的需求,他選擇了回校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起源於青海唐古拉山的瀾滄江,從我國西雙版納出境後稱為湄公河,先後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最後流入南海。瀾滄江-湄公河既是聯繫瀾湄六國的天然紐帶,也是沿岸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搖籃,孕育了瀾湄國家各具特色而又相親相近的文化,形成了各國間歷史悠久、深厚廣泛的經濟與人文聯繫。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瀾湄流域區域合作機制逐漸多元化,目前已有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東協-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湄公河委員會等合作機制。3月23日,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將在海南三亞舉行。六國將就推進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建設、加強次區域國家全方位合作、促進地區一體化進程等深入交換意見。

  在雲南民族大學從教37年的劉曉榮教授認為,隨著瀾湄流域區域合作機制逐步深化,對小語種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商貿、旅遊合作需要大量的非通用人才融入交流,而這些人才又能促進地區間的進一步交流和繁榮。」

  作為與緬甸、寮國、越南接壤的雲南省,早在2013年,就下發了《關於加快雲南省高等學校小語種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成立了雲南省高等學校非通用語種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對全省高校小語種教學和改革提供指導並組織研究,推動全省小語種人才培養工作。

  劉曉榮介紹,自己所在的泰語專業有10名專職教師,其中包括8名副教授以上職稱,但是因為有300多名本科和碩士生需要輔導,泰語也成為全校公共外語課,加上政府部門的一些委託培養項目,劉曉榮感覺教學任務還是挺重。

  據了解,截至2014年底,雲南省高校已建成了11個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全力推進南亞東南亞語種人才培養,雲南省高校中學習小語種的在校生已達5.5萬人。目前,在滇高校開設的小語種專業已達十餘個,包括泰語、緬甸語、越南語、寮語、柬埔寨語、馬來西亞語、印度尼西亞語、印地語等,每年都培養出大批小語種人才,就業形勢較好。

  雲南民族大學越南語專業大四學生祁雅夢告訴記者,這幾年來越南語專業學生越來越好找工作,除了中國在越南開辦的企業或越南人在中國開辦的企業外,一些IT公司和政府部門也都在大量招聘。「不開玩笑地說,我們都不用出去找工作,他們上門來招聘。」

  「一江通六國」,劉曉榮介紹,現在周邊國家都在興起「漢語熱」,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語言人才擔任中小學教師,另一方面也助推了合作的深化。「現在瀾湄國家之間合作越來越密切,交通路網也在不斷完善,未來翻譯人才需要還將進一步加大。」

相關焦點

  • 享發展機遇創合作平臺 2018瀾湄合作滇池論壇開幕
    掌上春城訊11月23日,瀾湄合作博覽會以及瀾湄合作滇池論壇隆重開幕。以「國際合作、互聯互通、跨境經濟」為主題的瀾湄合作滇池論壇分論壇之一的「國際創新產業論壇」,誠邀東南亞國家企業家、國際商業組織及商協會機構代表以及相關學者專家作為會議嘉賓,與參會國內外企業機構負責人、高校大學生、留學生代表共同探討、分享「一帶一路」以及「瀾湄合作」所帶來的產業合作的發展方向、創新模式和實踐經驗。
  • 「一帶一路」小語種人才匱乏 催生中國翻譯教育新模式
    ­  中新社上海4月15日電 隨著中國積極推進構建融通中外話語體系與對外傳播能力建設,社會各行業的國際合作與海外拓展的展開,催生了可觀的翻譯市場,特別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涉及的小語種翻譯和高端翻譯的翻譯質量與傳播效果提出了新要求。
  • 攜手推進瀾湄六國水資源合作 為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瀾湄合作因水而生,水資源被確定為瀾湄合作重點優先領域,水資源挑戰和共同發展願景構成瀾湄六國水資源合作戰略基礎2016年3月,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通過的《三亞宣言》,將水資源合作列為瀾湄合作五個優先領域之一,吹響了瀾湄水資源合作的動員號。2018年1月,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通過的《金邊宣言》和《瀾滄江-湄公河五年行動計劃》,進一步確定了瀾湄水資源合作的努力方向。
  • 粵泰國際聯合瀾湄航空創辦瀾湄大學籤約啟動
    CEO李昆作為雙方代表就柬埔寨瀾湄大學籤訂建設合作協議,標誌著柬埔寨瀾湄大學正式落戶金邊。  圖:柬、中民航局、粵泰國際集團、瀾湄航空集團、中航西飛等領導合影留念  柬埔寨瀾湄大學是在「瀾湄合作機制」倡議背景下發起和創辦的,將進一步推動柬中兩國教育事業的交流與合作
  • 李克強金邊「模擬駕駛」中國高鐵 瀾湄六國合作共謀發展
    會議回顧了瀾湄合作進展,規劃未來發展方向,推動瀾湄合作從培育期順利邁向成長期。會議還發表《瀾湄合作五年行動計劃》《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金邊宣言》兩份重要文件,並散發《瀾湄合作第二批項目清單》和「瀾湄合作六個優先領域聯合工作組報告」。 李克強此訪是今年中國周邊外交「首秀」,對深化瀾湄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對中柬關係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會議前,與會六國領導人共同參觀瀾湄合作成果展。
  • 瀾湄高校青年志願者博士生論壇在南寧舉行
    此次論壇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廣西民族大學東協學院聯合主辦,北京大學東南亞協會、廣西民族大學東協研究中心與中國-東協研究中心共同承辦。     本次論壇以「瀾湄合作中青年志願者行動」為主題,獲得了外交部瀾湄合作專項基金委託課題「瀾湄可持續願景與青年志願者行動」的支持,旨在貫徹落實瀾湄合作「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中所提及的「推動青年交流,打造瀾湄青年交流品牌項目」之精神。
  • 瀾湄合作是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核心
    培訓講座現場雲南網訊(記者 羅蓉嬋)日前,聯合國南南合作項目專家、昆明南亞東南亞國際物流研究院院長劉金鑫受邀在泰國清萊為參加「泰中新時代領導精英培訓項目」的前政要、華裔企業家等60他認為,瀾湄合作正是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核心。劉金鑫提出,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倡議六大國際經濟走廊之一,以泛亞鐵路網、亞洲公路網、國際陸港網為依託,以昆明為起始點,連接南寧,以沿線經濟中心城市和口岸為節點,聯通中國、越南、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家,抵達新加坡,是連接中國和東南亞、南亞地區的陸海經濟帶。
  • 堅決反對域外國家惡意挑撥瀾湄國家間水資源合作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歡迎域外國家對瀾湄國家開發利用水資源提出建設性意見,但堅決反對惡意的挑撥。有記者問: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14日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瀾滄江流域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請問中方對該項目有何評論?
  • 「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柬埔寨項目」在金邊籤約
    2月14日,「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柬埔寨項目」在柬埔寨外交部舉行籤約儀式。中國駐柬大使王文天、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大臣布拉索昆出席儀式。圖為籤約現場。中新社記者 黃耀輝 攝  王文天大使代表中方對柬埔寨外交部給予瀾湄合作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投入表示高度讚賞,對柬埔寨瀾湄基金項目順利進展表示熱烈祝賀。
  • 外交部發言人——堅決反對域外國家惡意挑撥瀾湄國家間水資源合作
    人民日報北京12月14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歡迎域外國家對瀾湄國家開發利用水資源提出建設性意見,但堅決反對惡意的挑撥。有記者問: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14日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瀾滄江流域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請問中方對該項目有何評論?
  • 中國與東南亞邊境地區翻譯人才緊俏
    「要把漢語學好才回去,我的家鄉中文導遊還不多,翻譯也不多。」作為到中老邊境的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求學的400多名寮國籍學生之一,片達拉的想法代表了許多東南亞國家新生代的夢想——抓住機遇,做一名翻譯兼導遊。
  • 昆明南亞東南亞國際物流研究院院長劉金鑫:瀾湄流域應建設跨境...
    近日,聯合國南南合作項目專家、昆明南亞東南亞國際物流研究院院長劉金鑫應邀參加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帶智庫論壇並發表《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帶互聯互通建設構想和路徑》。從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帶的組成和目標對其進行了全面闡釋。
  • 新華社:六國合作!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開通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劉詩平)中國和緬甸等湄公河五國30日在北京共同啟動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進一步加強六國在水資源數據、信息、知識、經驗和技術等方面的共享。瀾湄六國共飲一江水,是事實上的命運共同體。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在網站開通儀式上表示,從今年11月1日起,中國水利部正式向湄公河國家提供瀾滄江旱季水文信息,現在又率先開通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主動分享中方有關信息,系統展示瀾湄水資源合作成果,充分展現了中方作為負責任上遊國家的善意和誠意,充分表明了瀾湄六國有能力把瀾湄水資源合作的事情辦好。
  • 中國推動瀾湄水資源合作不容抹黑
    最近,美國又想就瀾湄水資源合作問題「興風作浪」。據悉,12月14日,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湄公河上遊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這已不是美國第一次炒作水資源問題,來離間湄公河上下遊國家的關係。
  • 中國推動瀾湄水資源合作不容抹黑(觀象臺)
    來源:海外網最近,美國又想就瀾湄水資源合作問題「興風作浪」。據悉,12月14日,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湄公河上遊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自上月起,中國便開始向湄公河國家提供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也於近日開通運行。瀾湄六國還通過水資源合作聯合工作組機制及時通報水電站重大調度情況,分享有關數據,瀾湄水資源合作領域的信息透明度不斷提升。近年來,美國多次操弄瀾湄水資源合作議題,又是「大吐酸水」,又想「橫插一槓」,背後算盤不言自明。
  • 泰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參與瀾湄合作
    原標題:泰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參與瀾湄合作   12月8日,中國駐泰國使館臨時代辦楊欣和泰國高等教育與科研創新部次長詩立叻在曼谷籤署瀾湄合作專項
  • 長江委持續推進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建設
    11月30日,在中外嘉賓的見證下,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主站(英文)www.lmcwater.org.cn;子站(中文)cn.lmcwater.org.cn正式開通。水利部國科司對長江委全力開展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建設工作,確保網站如期開通,表示衷心的感謝。
  • 中國寮國雙方籤署瀾湄合作專項基金2018年項目協議
    姜再冬熱烈祝賀協議籤署並表示,瀾湄合作堅持 「項目為本」的理念,在首批13個基金項目已經啟動的基礎上,老方又有7個部委申報的21個項目獲批,這是瀾湄合作框架下中老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中方願與老方共同抓好落實,發揮應有效益,打造合作範本,造福寮國人民。
  • 「縱論天下」深化瀾湄合作 奔向發展新徵程
    他們一致認為,會議通過務實合作,生動詮釋守望相助、互利共贏的精神內涵,清晰展現了瀾湄合作的廣闊前景。在泰國那空拍儂府拍攝的橫跨湄公河的泰老友誼大橋,連接泰國那空拍儂府和寮國甘蒙省。新華社記者郭鑫惠攝當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國際形勢變化紛繁複雜,此次瀾湄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議的召開更顯意義非凡。
  • 瀾湄六國中泰緬老越柬合作進入新階段
    2014年11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提出,中方願積極響應泰方倡議,探討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對話合作機制。「瀾湄合作機制」由此進入實質性構建階段。近日,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前駐泰國大使張九桓在曼谷就「瀾湄合作機制」籌建情況接受了中泰記者聯合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