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一則「三亞新增本土確診1例!為湖北旅遊團赴三亞的遊客」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在旅遊圈內更是引起了廣泛的熱議,在當天的文章震驚!跟團遊客出現確診病例,國內遊還能短期內恢復嗎?也表示了懷疑,因為現在全國的跨省遊都沒開放,為何會有跟團遊一說?
後臺留言中很多小夥伴也都非常的氣憤,很多人都表示:應該查一查到底是不是旅行社的旅遊團,做旅遊的今年已經很難了,不能平白無故再背這個鍋!
官方回應病例系個人出行,和旅行社無關
經歷了一天的時間之後,海南文旅廳做出了官方回應,以下為海南文旅廳官網回應的全文:
6月7日,多家媒體刊載三亞新增1例輸入性病例胡某某系隨湖北旅遊團來海南遊玩文章,引起廣泛關注。經核查我省旅遊電子行程單,並排查全省旅行社,均無接待省外團隊旅遊業務記錄,也未發現開展跨省、跨境組團旅遊業務的旅行社。
據了解,該病例沒有向旅行社報名參加旅遊團。
自疫情暴發以來,海南嚴格執行文化和旅遊部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
根據文旅部辦公廳《關於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暫停旅遊企業經營活動的緊急通知》要求,從1月25日起海南全面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產品,至今尚未開放跨省、跨境組團旅遊等活動。
下一步,省旅遊
廳將繼續加強旅遊行業疫情防控,嚴格按照文化和旅遊部相關通知要求,切實加強市場監管和輿論引導。
三亞文旅廳的及時回應,給人們還原了一個真相,也給四個多月來嚴格遵守相關旅遊禁令的旅遊企業和從業者一個證明。
旅遊從業者復產之路道阻且長
雖然大家都在期盼國內遊恢復,但是恢復國內遊不代表著所有的旅遊人就都能賺到錢,旅遊業就一下子恢復到疫情之前,大家也不要想著像非典那年一樣,旅遊出現大的井噴現象,甚至還要過上一段苦日子!
首先是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人們對旅遊出行預算的縮減;其次是人們恐疫心理在短時間內難以消除,這些都會大大降低人們的旅遊出行需求。
除了旅遊需求降低的外因之外,由於出境遊尚未開放,之前從事出境遊的旅行社必定會加入到國內遊的市場爭奪中來。
外有市場需求的降低,內有行業競爭的加劇,這就註定了旅遊從業者復產之路道阻且長,甚至苦日子要過上很長的一段時間。
過緊日子主要是政府,過苦日子主要是企業。優勝劣汰是市場的鐵律,幾家歡樂幾家愁是企業的常態。在宏觀經濟上行期,企業歡多愁少,日子比較好過;在宏觀經濟下行期,則愁多歡少,日子比較難熬。對行業企業而言,苦日子與其想得輕微一點,不如想得嚴重一點;與其想得短一些,不如想得長一些。未雨綢繆未必一定如願,有備無患是化險為夷的良方。
一場殘酷的洗牌之後,站得住腳的企業必定是行業的精英、產業的標杆。說了多年的旅遊供給側改革、產業轉型升級蹣跚而行,也許在苦日子中會加速推進。從這個意義上說,緊日子、苦日子也是倒逼改革轉型、創新創新之機。
2020年旅遊業的下半場,註定沒有詩和遠方,有的將會是一場艱難的鏖戰,最艱難的日子尚在前面,所有的旅遊從業者都要有這方面精神和物質準備,堅持下去,方能守得雲開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