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學者劉燦梁將現身量子大學開講國學

2020-12-16 中國網

 

2017年10月14日,在網際網路創新之都杭州,劉燦梁教授開設公開課《儒門心法與現代化生活》。

劉燦梁將古人的故事「穿越」到現代,深入淺出的教學,把常人看來晦澀難懂的國學經典講的通俗易懂,課堂掌聲不斷,笑聲不斷。

劉燦梁是臺灣地區著名學者,臺灣淡江大學企管系、國際企管所專任教授,美國喬治亞大學管理心理學博士,臺灣地區十大名嘴之一。

劉燦梁用兩年半的時間拿到博士學位,從而一舉成為喬治亞大學的傳奇人物。他不僅擁有很好的心理學、西方管理學理論功底,同時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解釋與領悟,深受許多國學愛好者的喜愛和追隨,此次公開課學員從全國四面八方慕名而來。

量子大學聯合創始人、量子教育CEO姜麗君女士向劉燦梁教授頒發聘書
量子大學聯合創始人、量子教育CEO姜麗君女士向傳統文化學院尤馨平院長授牌

10月14日,量子大學聘任劉燦梁為傳統文化學院榮譽院長。劉燦梁將與學員一起學國學,詳細展開《四書精讀》、《王陽明心學》、《道德經與清淨經的真諦》、《莊子與列子超凡入聖的人生》、《七子兵法》等國學內容。

據了解,量子大學(量子教育)傳統文化學院,聚合了國內頂尖傳統文化方向的專家學者及專業人才,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共享,旨在為社會發展注入更多傳統文化正能量,致力於成為專業傳統文化傳播平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養。

相關焦點

  • 臺灣著名國學大師曾仕強去世,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易經、胡雪巖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於11日19點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11月11日21時39分,微博官方認證帳號@曾仕強-教授 發布了該消息。曾仕強教授於1934年生於福建,祖籍漳州,長於臺灣,後遊學歐美等國,先後獲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和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並歷任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臺灣智慧大學校長、羅浮山國學院院長等職務。
  • 島內專家學者之傅佩榮:臺灣著名「國學大師」
    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2009年6月,他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
  • 臺灣學者南京談國學:30讀儒40讀道50讀《易經》
    作為首位參加《百家講壇》節目錄製的臺灣學者,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近年來在內地不斷傳播哲學和人生,憑藉自己獨特的見解、生動風趣的語言,受到了內地觀眾的喜愛。昨日,傅佩榮應邀來南京演講,並在下榻的江寧百家湖畔的酒店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心中有父親留下的「燈塔」  一年有200天在臺灣和內地進行各種演講,從文化中心到學校,從行政機關到社團,都留下了傅教授的身影和足跡。
  • 臺灣國學大師傅佩榮將出席陽明山「和」文化節
    (通訊員 彭吉平)今日,筆者從永州市雙牌縣政府獲悉,臺灣著名國學大師、當代著名《論語》研究專家傅佩榮將於4月28日出席在永州雙牌陽明山舉行的第八屆中國·陽明山「和」文化節暨海峽兩岸經貿旅遊交流活動。
  • 兩岸書院聯盟 ▍國學臺灣行
    【Day3】生活國學·茶修課堂致體驗 1.紫藤廬:生活國學課堂見證臺灣當代文化發展的紫藤廬,我們的國學課堂也將在這裡開啟。生活國學授課講師:蔡奕哲  臺灣著名茶文化學者,臺灣世新大學、淡江大學專題茶師,臺灣「學學文創」特聘高級茶師、臺灣茶山保育協會會長、臺北食養文化天地茶師;受邀至比利時、捷克等國推廣茶藝文化
  • 臺灣十大名嘴之一劉燦粱教授到西豐考察
    7月26 日,西豐縣委書記閆立峰,縣委副書記高維義在西豐縣賓館9樓會見了臺灣十大名嘴之一劉燦梁教授。閆書記向劉教授介紹了西豐縣地理環境、自然生態及經濟發展情況。劉燦梁教授對西豐的綠色生態環境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表示10月份將帶臺灣中小企業家和遼寧青年舉行一次走進西豐行動。
  • 兩岸國學論壇丨專訪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陳福濱!
    24日,第二屆兩岸國學論壇暨國學Vlog創作大賽在平潭開幕,主講嘉賓之一的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陳福濱接受記者採訪。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陳福濱「兩岸同根同源,對傳統中國文化都有一定的掌握,兩岸攜手共同發展國學,在不同年齡層,都有人願意在國學方面繼續學習探討,尤其年輕人的參與讓我們國學有源源不斷的後勁
  • 臺灣名嘴劉燦梁縱論中國古代丞相
    他憑什麼可以成為臺灣的名嘴?  喬治亞大學的傳奇人物何以傳奇?  劉燦梁教授,1950年出生於臺灣,臺灣淡江大學企管系、國際企管所專任教授,美國喬治亞大學管理心理學博士,臺灣地區十大名嘴之一。他用兩年半的時間拿到博士學位,從而一舉成為喬治亞大學的傳奇人物。
  • 全國中學生國學夏令營在泉落幕 感受「文都」魅力
    由中國教育學會高中專業委員會和臺灣「素書樓」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全國中學生國學夏令營在泉落幕,兩岸三地學者、學生一同探研國學精粹、感受「文都」魅力—— 此次夏令營中,「最年長」的營員當屬臺灣「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國學名家、臺北藝術大學教授辛意雲,他已71歲高齡。他與小營員們打成一片,溫暖的笑容、平易近人的態度和散發出來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小營員們。辛意雲親臨現場,開講儒家經典《論語》。
  • 臺灣著名學者馮觀富教授到廣東海洋大學作學術報告
    中國臺灣網12月31日湛江消息 12月24日下午,臺灣著名學者馮觀富教授應邀到廣東海洋大學為該校思政部和政院的師生作了題為「2014年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結果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的學術報告,思政部和政治與行政學院老師以及研究生本科生300多人參加了報告會。
  • 臺灣書店明日入駐兩岸國學書吧!還有兩岸名家籤送會,快來!
    臺灣書店將於9月17日入駐兩岸國學書吧!,臺灣作家、詩人,畢業於臺灣大學哲學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陌地生校區東亞語文研究所碩士,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編輯、《TO'GO旅遊雜誌》發行人、電視節目製作人、臺北女性生活電臺臺長、樺舍文化事業總經理。
  • 中美學者重大突破:首次實現分子與原子間「跨界」量子糾纏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合肥5月30日電(記者徐海濤)「糾纏」是量子的奇妙特性之一,也是實現量子計算等重大應用的基礎。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的學者合作,成功製備出原子和分子間的「跨界」量子糾纏,可顯著提升信息承載量,開闢出構建多體系複雜量子信息處理器的新路。量子計算被認為將是下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動力,量子糾纏是關鍵技術。目前,原子與原子、電子與電子、光子與光子間的「同類量子糾纏」技術已比較成熟,但不同粒子間的「跨界糾纏」還有很大拓展空間。
  • 我國學者新型玻色採樣實驗開闢實現量子霸權新途徑
    新華社合肥6月13日電(記者徐海濤)近期,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同事陸朝陽等人組成的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尤立星研究員小組合作,實驗研究了一種量子計算模型玻色採樣對光子損失的魯棒性,證明容忍一定數目光子損失的玻色採樣可以帶來採樣率的有效提升。
  • 浦江書院國學冬令營暨臺灣師範大學人文研習營招生啦
    浦江書院與同濟大學聯組「臺灣師範大學國學人文深度研學營」報名進行中可遇而不可求,趕緊加入吧!為了更好地加強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共同研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中華,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聯合上海同濟大學與臺灣師範大學共同舉辦「國學人文研習營」。
  • 文化深度體驗 與國學大家遊學臺灣
    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從他們和善的面容上,從容的腳步中以及淡然的舉止間,我們都能輕易的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烙印。本次國學文化體驗遊,以「體驗+遊學」的方式,跟著國學大家、臺灣土生土長的龔鵬程老師,翁玲玲老師一起走進臺灣中華文化薈萃之地——臺北、宜蘭、桃園,去探尋我們臺灣同胞的淡定從何而來?去探尋中華文化在寶島臺灣的發展歷程……☞臺灣臺北+宜蘭+桃園,國學深度六日遊行程主要節點。
  • 臺灣國學名師在伏龍書院暢談儒釋道,向曾國藩致敬
    12月1日,臺灣兩位國學名師臺灣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苗慄學研究中心主任劉煥雲教授、臺灣高苑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陳立驤教授來伏龍山拜謁曾國藩,並在桐溪寺內的伏龍書院開壇講學。湖湘儒學高等研究中心理事長黃守愚擔任主持。
  • 臺灣教育家開講美術館運行之道
    臺灣教育家開講美術館運行之道 2014年07月29日 10:54:24  來源:蘇州新聞網   10月20日14時,臺灣關渡美術館館長曲德益教授應蘇州金雞湖美術館之邀
  • 臺灣師生到徐州參加國學夏令營
    中國臺灣網7月30日徐州訊 7月28日,以「兩漢文化」為主題的中學生國學夏令營在位於徐州市賈汪區的江蘇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開營,來自臺灣的27位專家和中學生參加活動。  臺灣國學名家、臺灣藝術大學教授辛意雲先生首先為200餘名營員做了題為《讀<論語>,學做人——從「愛」談起》的主旨報告。辛意雲先生聲情並茂地演說深深吸引著所有聽眾,贏得了滿堂喝彩。
  • 是什麼阻礙了我們國學研究與國學復興事業的道路?
    自古帝王王霸並用,可是一到學者們口中治國平天下倒成了儒學的看家本領。有人宣講易學,號稱包羅萬象,窮究天地,但從未見有一條有效的自然法則出自其中。倒是科學一有進步,就會有人站出來,說我們祖先早已說過。什麼二進位,量子論,據說《易經》裡都有,可就是說不出哪句經文講述了這些問題。
  • 黃岡市兩位巨星:一位是國學大師,一位是兩彈一星元勳!
    李時珍,現代地質科學巨人李四光,愛國詩人學者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驅、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國學大師。山西大學等任教授。翌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理論物理系,師從著名物理學家他在中子物理、輻射流體力學、凝聚態物理、爆轟物理等多個學科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對分子結構提出過新的處理方法,在量子多體問題研究中提出了自洽場的推廣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