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牛」顧名思義,就是產自日本的高級牛種,和牛肉是目前世界上最昂貴的牛肉,它那如雪花一般的油花。日本人用一個挺美的詞兒,「霜降」,來形容這種在牛肉肌裡之間網狀的細小脂肪。
可是,自從2001年日本爆發狂牛症後,我國明確禁止從日本進口牛肉,然而最近,有市民卻發現,被明令禁止進口的日本牛肉竟然出現在深圳不少微信公眾號的廣告推文上,這些日本牛肉是怎麼來的呢?
美食公眾號推送毫不避諱日本牛肉
記者打開了手機上關於美食的公眾號推送,以「和牛」為字眼進行搜索後發現,主打和牛的店家不在少數。羅湖的這家名為「擎玉壺老巷子」的火鍋店,在公眾號的宣傳上赫然寫著「日本空運的和牛粒」、老闆下重金購回的字眼,看上去似乎煞有其事。
而在另外一家主打日本料理的「魚紳」餐廳的公眾號推送文章中,A5和牛也成了這裡的主打菜品。除此之外,和牛壽司也是這裡的招牌菜,售價也並不便宜,一小塊頂級的A5日本和牛需要680元。
玩起文字遊戲和牛不是日本牛肉?
目前市面上比較知名的日本和牛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產自兵庫縣的神戶牛肉,每年的產量在3000頭左右,而能夠達到頂級神戶牛肉標準的每年約為400公斤,且從不對外出口。另外一種則是產自三重縣的松阪牛肉,作為當地人的最愛,一共分為5級。記者走訪發現,目前深圳的日料餐廳,也都打出了和牛或者松阪牛肉的字眼。
日本牛肉禁止進口走私肉未經檢驗檢疫
早在2002年,衛生部和國家質檢總局就曾發出過《禁止進口和銷售含有發生狂牛症國家或地區牛、羊的有關產品的通知》,當時日本牛肉就因狂牛症隱患被限制進口。而根據2017年12月22日更新的國家質檢總局《禁止從動物疫病流行國家、地區輸入的動物及其產品一覽表》上,日本牛肉依舊是禁止進口的條目。也就是說,如果真有日本牛肉,只能是未經檢驗檢疫的走私肉。
根本沒有正規途徑進口!
「日本牛肉」從哪來?工作人員自稱走私肉
禁止在中國銷售的日本牛肉就這樣公然出現在了一些餐廳,那這些牛肉是真的嗎?
記者隨後來到了美食公眾號上提及的這幾家店鋪進行實地暗訪調查,有的餐廳工作人員竟然表示,有渠道能搞到禁止的日本牛肉。
菜品後來添加日本牛肉稀缺
位於羅湖嘉南路上的這家擎玉壺火鍋店,是其中一個公眾號主推的日本頂級肉餐廳。這是一家川菜館,公眾號推文卻宣稱他們推出了日本和牛粒這種稀有菜品。然而,記者以食客的身份進店之後,卻並沒有在菜單上發現日本和牛粒字眼,不過用鉛筆手寫了一款極品牛肉粒的菜品,價格不菲。
價格高昂來源是哪說不清楚
記者發現,這款牛肉粒售價為168元每盤,相比於菜單上均價在40塊錢左右的肉品,這個菜品的價格高出了不少。而對於這款牛肉粒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店員的回答也是含糊其辭,既不承認牛肉粒是和牛,也不明說產地是哪。
高檔日料「和牛」售賣
位於皇軒酒店一樓的這家魚紳日本料理鐵板燒,則是另一個公眾號主推的日本頂級肉餐廳。這家店面主打的是頂級和牛,剛開業不久又有優惠,不少市民慕名而來,工作人員表示開業這段時間都需要提前一天預約。記者注意到,公眾號裡主推的日本A5和牛熟成肉做成的壽司赫然在列,不過在菜單上並沒有標註日本的字眼,當記者問起時,工作人員自稱是的日本牛肉。
肉品品質有保障 牛肉來源有門道
記者看到,僅僅是和牛刺身,價格就高達580元每份,折後價也將近500元一份。在鐵板燒一欄裡,A5雪花牛肉和A5+日本雪花牛肉赫然在列。120克的A5雪花牛肉鐵板燒標價680元,折後價530元。不過因為號稱是日本和牛,食客們趨之若鶩。
工作人員自稱走私肉
那麼,這些號稱的和牛到底是不是從日本來的呢?
對於牛肉的來源,店員拍著胸脯跟記者保證:
絕對正宗!從日本過來的!(注意這句話)
只是由於日本牛肉禁止進口,這些牛肉是沒有經過檢驗檢疫的,不過為了讓客人吃到原滋原味的日本牛肉,他們也想了不少辦法,冒了不少的風險。
「李鬼」還是「李逵」?
市監部門突擊查處
「日本和牛」現原形
這些餐廳真的有「通天」的本領,能夠走私日本牛肉嗎?
在掌握了相關情況之後,福田、羅湖兩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開展了一次聯合行動,對市場上公然銷售日本牛肉的行為進行了突擊檢查。店員否認沒有日本牛肉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羅湖分局的執法人員,首先來到了記者暗訪過的擎玉壺老巷子火鍋。面對執法人員的詢問,跟暗訪時的含糊其辭不同,他們一口咬定店裡絕對沒有從日本進口的牛肉。
執法人員在後廚和冷庫進行了檢查,一共發現了3塊牛肉原材料。這3塊牛肉都有完整的檢疫檢驗進口證書。從證書上顯示,這幾塊牛肉進口國都是澳大利亞。
日本牛肉來自澳洲日本牛舌來自巴西
再來看店員拍胸脯保證從日本過來的魚紳日本料理店。
執法隊員在後廚的廚房裡,發現了一張原料詳單,上面明確註明了日本牛舌、雪花牛肉等字樣,並找到了相對應的原材料,但是面對查處,餐廳的工作人員改口稱,這些原材料都不是從日本進口來的。
餐廳出面道歉近期加強整改
對於前期記者暗訪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以及在公眾號上做「日本牛肉」的推送,有虛假宣傳的嫌疑,執法人員責令對幾款菜品進行了下架處理。魚紳日料的負責人回應稱,由於店面新開不久,因此部分服務人員在業務能力上相對欠缺,誤將澳洲和牛解讀成日本和牛,因此對消費者產生了一定的困擾,近期將進行整改。
市監:
市面上無"日本牛肉"
走私肉危害更大
執法人員檢查發現,這家日料店號稱的「日本牛肉」基本上都有檢疫檢驗進口證書,不過都並非來自日本,現場查到一塊約3斤的沒有標識的牛肉,由於現場找不到匹配的檢驗檢疫資料,執法人員將肉品暫扣,並對肉類進行檢驗。執法人員表示,深圳市面上不可能有正規的日本牛肉,因此如果不是虛假宣傳就是走私肉,其中走私肉危害更大。
來源不明牛肉 銷售涉嫌違法
記者在大眾點評上輸入「日本和牛」的字樣,搜索出了大量的日料餐廳,有的號稱是「日式和牛」餐廳,或者「日式松阪牛肉」,實際上只是以日式做包裝,和牛絕大多數來自澳大利亞,律師表示這都是擦邊球的行為。而有些日料餐廳甚至用澳洲牛肉冒充日本牛肉,則涉嫌消費欺詐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