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0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提升核心優勢,深度產城融合
六屆區委十一次全會表決通過的《中共閔行區委關於制定閔行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將「提升核心優勢,深度產城融合」作為「十四五」閔行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將「南北聯動,雙核輻射」作為空間發展戰略,提出到2025年閔行基本建成創新開放、生態人文的現代化主城區的主要目標。
會議期間,圍繞閔行區「十四五」發展主線,記者專門採訪了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聽聽他們對未來五年閔行的發展規劃和前景展望。
閔行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胡志宏
這次建議稿應當講,為我們「十四五」規劃編制規劃綱要指明了方向,也明確了原則。特別是對於未來五年提出了五個城:實力之城、繁榮之城、品質之城、智慧之城和人文之城。非常直觀,非常形象,我相信對於無論是工作在閔行,還是居住生活在閔行的每一份子來講,都應當能夠去展望和憧憬未來五年一幅新的畫卷。因為有了區委這個建議,接下來我們對於編制工作希望能夠進一步地廣開言路,匯集明智,既能夠體現中央要求,體現上海的要求,在區委的領導下,把我們的五年規劃編製得更好,也能夠為最終實現2035年建成創新開放生態人文的現代化主城區打下堅實的基礎。
閔行區經濟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
林藝
從提升核心優勢這點上來說,非常重要的就是如何把我們的優勢產業進一步地大做強。在這點上,從產業部門來講,一個是要把規模持續地做大。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總體規劃上面來看,在「十四五」期間,先進位造業要繼續保持在佔GDP35%以上的比例,這樣的話,我們的創新成果以及各方的先進位造業才有一個承載,所以這是要把規模持續地做大。第二個,做強這一點上面來看的話,首先需要把頭部優勢企業進一步地佔據先導的地位,也就是說五型經濟當中,無論是品牌、各方面龍頭、流量等等,這些方面我們要有優勢的龍頭企業來引領。另外,還有就是如何來進一步的結合國家戰略,在卡脖子技術、高端製造這些方面要體現我們閔行的能級,這就結合我們原來的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領域深化,要進一步地體現我們的核心優勢、核心競爭力。此外,這次的數位化轉型也是從市到區非常重要的一個主題。從產業的角度來說,如何通過數位化賦能傳統產業的轉型,也是我們的一個其中的要義。所以從明年來看的話,我們的重點也是要打造無人工廠、智能工廠、工業網際網路的賦能,這個是我們重點發展的方向。
閔行區房管局黨組書記、局長
吳敏華
在未來「十四五」的規劃當中,我們是定了這樣的工作目標:一個是緊緊圍繞著樂居閔行、質量房管、數字房管的抓手來有效地推進,同時,在「十四五」期間,我們會緊緊圍繞著更高質量的住房發展,更高水平的房屋管理,更高品質的安居樂業,這樣一個發展的工作目標來深入推進。特別是圍繞著職住平衡,優化四位一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十四五」期間老百姓特別期待的,社會租賃房將有65000套可以供應。同時,代理經租房大概有45000套,還有將近9000多套的公租房,這樣能夠大大地改善企業、產業、人才對住房的需求。未來在整個「十四五」當中,圍繞著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我們有一系列的內容推出來,通過進一步地深化紅色物業創建,通過數位化管理來提升物業管理的效率,來使我們的老百姓有更大的滿意度,更多的獲得感,提升我們的社會治理創新能力。
閔行區科學技術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李麗
我覺得我們上海南部科創中心在科技創新的策略功能上其實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前一段時間走訪的上海交大、華東師範大學和航天八院、711所,他們都是在國之重器方面或者國家重大產業領域的基礎研究方面有非常多的項目,在「十四五」規劃當中都會重點發力。未來五年整個零號灣會形成一個國際化的、科創的創新高地,這裡的創新資源會更多地集聚,創新人才也更多地集聚,我們創新的成果會源源不斷地出來。特別是為支撐國家的這些重大重點的卡脖子項目,我覺得也會很有成果。所以在我們這裡形成的這樣的五年以後,我覺得我們會形成大量的這樣的硬科技孵化的項目,可能會將來走上科創板,也會有大量龍頭企業的開放創新的平臺,會使得我們的創新鏈跟產業鏈的銜接融合得到一個深度的融合,所以為我們的產業創新,為我們閔行的產業能級的提升將會發揮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
閔行區投資促進中心黨組書記、主任
吳昌飛
明年我們重點有三方面的工作,一個是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以確定性的努力來應對不確定的外部環境。明年我們還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今年我們的招商引資從企業的數量增幅是全市第一,明年我們還繼續把提高企業的密度作為重要的工作,要為我們擴大稅源,提升招商企業的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二份工作,要進一步地突出產業導向,做優五型經濟。今年我們引進的重大企業項目中,有90%以上都是符合閔行的重點產業導向,明年我們將進一步突出這個導向,圍繞創新型、服務型、開放型、總部型、流量型經濟進一步把導向突出,以產業鏈的整合來帶動價值鏈的提升,打造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千億級的產業鏈。第三項工作,我們將進一步夯實四個方陣,在服務全國中實現閔行產業能級的提升。今年有超過75%的重大產業項目來自於上海市以外,這充分說明了全國的企業對閔行人才、金融、交通等優勢的青睞和肯定。這些企業落地以後,在閔行設立研發中心和運營中心,同時也為閔行的產業能級提升提供幫助,這也是閔行服務於上海,在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結中發揮閔行的優勢,發揮作用。
南虹橋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孫二平
虹橋商務區是閔行北部戰略的一個重點區域,也是國家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核心功能的承載區域。「十四五」我們聚焦虹橋開放樞紐建設和國家產業融合示範區的標杆,我們將加快核心區的功能提升,總部經濟集聚,同時,開啟虹橋主城前灣地區大開發的序幕,一批重要的產業項目、功能項目,包括城市基礎設施,比如十三號線西延伸,前灣公園,我們的生活醫藥板塊、文創板塊,還有國際藝文中心等等一批功能性項目在加快推進建設,爭取通過五年時間,按照上海虹橋國際開放數據建設的要求,我們核心功能承載區的基本關卡初步形成,然後在總部經濟集聚的能級上,在城市功能、職住平衡、國際社區方面能夠引領、服務、輻射長三角的發展,發揮長三角橋頭堡的作用。
南濱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徐亞雲
我們南濱江公司在推進南部科創中心的建設過程當中,要著力從三個方面來發力,那麼根據這個規劃,我們首先應該在構建上海南部科創中心的創新生態體系上面,要著力去提升創新策略能力,我們現在正在推進大連河灣的開放式科創街區的建設,在這個區域內,我們要構建一個從苗圃孵化、加速到科創園,大學科技園以及成果轉化基地這樣一個多形態的科創空間。我們未來將引進和集聚更多國內國外優質的科創平臺和專業服務機構。第二點,我們還要推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這次「十四五」規劃的建議,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我們沒有把科技板塊和產業板塊分開寫,而是把這兩個板塊融為一體,就是著力提升創新引擎的功能,發揮我們的核心優勢。科創是閔行的優勢,但是科創的優勢如何轉化為高新產業的引領能力,這一點是在「十四五」期間,要著力去提升的高新技術產業的引領功能。第三塊,我們還是覺得南部區域的產業區塊比較集中,城市功能配套需要進一步的提升,提升南部區域的城市功能和配套,實際上是為了留住更多的優質科技,科創企業和科創人才。
本文為閔行融媒體中心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記者:郭瑩
編輯:斯琪
(☝點擊圖片查看☝)
原標題:《13號線西延伸、12萬套租賃房……各職能部門「劇透」閔行未來五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