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國際深圳西部港區和廣州港集團積極
推廣節能環保技術應用,加快
綠色低碳港口建設,節能成果顯著,並先後於2013年、2014年獲批全國節能減排主題性試點港口。
一是積極推廣實施港口節能環保技術應用。
招商局國際深圳西部港區實施了輪胎式龍門起重機「油改電」節能減排改造、船用供電系統節能減排改造、比亞迪純電動巡邏車、LED照明節能改造、全國水運行業LNG試點示範、港區內汙水深度綜合處理、固體廢棄物合格處置等一系列節能減排環保項目。項目的實施使港區能源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燃油的依存度從2008年的72%降低到目前的24%,年節約能耗1萬多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萬多噸,單箱碳排放下降50%以上。
廣州港集團積極推廣應用貨櫃場橋「油改電」、LED節能燈、擋風抑塵牆等技術。目前,南沙港區貨櫃碼頭一期、二期工程100臺場橋全部完成「油改電」改造。改造後每年可節能9482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7萬噸。南沙三期工程36臺場橋全部採用直流ERTG,較交流ERTG可進一步節能近10%。在南沙港區建設60立方米LNG加氣站一座,用於LNG牽引車加氣。推廣節能燈在各碼頭應用,目前港口綠色照明燈具使用比例達到17.84%,計劃2016年達到40%。投入2400多萬元在散貨碼頭堆場外圍建設18米高擋風抑塵牆共1384.8米,防塵效果可達70%。
二是通過產學研合作,促進港口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發應用。
招商局國際深圳西部港區在智能化和信息化項目方面,申請了三項發明專利,七項實用新型,十五項軟體著作權。油改電和岸電項目均獲得全國港口科技進步獎。積極推動交通運輸行業標準化研究和前瞻性建設研究,完成廣東省港口門式起重機油改電標準研究編制工作,參與交通運輸部「岸基船舶供電」標準編制。積極探索更環保、更節能的水路中轉運輸模式。2014年完成了珠江三角洲貨櫃運輸「陸改水」研究項目,推動珠三角地區運輸結構優化。「十二五」期間,陸續開展了自動化貨櫃軌道龍門吊(Auto-RAG)、全電場橋過街以及基於GPS系統的拖車全場調度系統等智能化、信息化工作。
廣州港集團與北京交通大學完成基於物聯網的散雜貨碼頭綜合物理管理平臺建設項目,將RFID、智能閘口、遠程地磅、無線網絡、二維碼等物聯網技術廣泛應用於散雜貨作業。與海康威視合作完成貨櫃視頻理貨系統建設,實現貨櫃卸船箱號自動識別及遠程視頻理貨,相關技術獲中國港口科學技術獎。與江蘇新航電氣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完成船舶岸電系統方案的開發,創新使用單泊位一路出線多點供電,大大提高了靈活性和使用效率。相關技術「一種船用高壓岸電接線箱安全連接保護蓋」、「一種岸電系統模擬測試儀」、「岸電電源功率單元調試系統」已申請獲得發明專利。
三是加大港口節能環保資金投入。2010年以來,廣州港集團累計投入4億多元,用於節能減排港口建設。2014年成功申報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綠色港口主題性項目,獲得國家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制定了《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綠色循環低碳港口建設項目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規定》,進一步理順資金使用流程。積極申請廣州市節能減排資金支持綠色循環低碳港口項目建設。
四是完善港口節能環保管理體系。廣州港集團實行港口環保、節能責任考核。完善能源管理制度,開發能耗管理信息系統,改進能源管理的技術手段,每年制定各單位的能耗定額指標,年終對各單位能耗情況進行檢查考核,不斷完善港口節能環保管理體系。
(原標題:[廣東]推廣節能環保技術應用 加快綠色低碳港口建設-廣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