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環保驅動創新,緯世天然核心技術入選《綠色技術名錄》

2020-12-24 艾瑞網

2020年12月19日,由中國循環經濟學會、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主辦的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工業園區綠色發展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中國工業園區綠色發展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來自政府主管部門、研究機構、國際組織、園區管委會以及環保企業等的300餘位名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會上,來自領導和專家圍繞「碳中和目標下的園區綠色高質量發展路徑」等園區綠色發展的關鍵問題以及典型園區的最佳實踐進行了探討,圍繞碳中和目標下的園區發展路徑、智慧化園區建設和園區第三方綜合治理三大議題展開了經驗交流。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趙鵬高,國家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一級巡視員朱廣慶、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朱黎陽,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劉毅出席會議並致辭。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生態文明中心副主任陳呂軍,中華環保聯合會綠專委 秘書長魏愛新、國資委黨委巡視組組長趙華林、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戴彥德等出席了大會並發言。



      北京緯世天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緯世天然」)作為唯一一家受邀的日化企業也參加了此次會議。而且,緯世天然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天然日用品研發生產項目」經中華環保聯合會綠色委員會嚴格審核,被收錄至《綠色技術名錄》,緯世天然也是日化行業首家及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綠色技術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滿足先進適用汙染防治的、資源循環利用的、生態修復的、清潔生產的和環境監測的技術。入選《綠色技術名錄》必須滿足6大基本條件:(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技術政策;(二)技術先進有創新、工藝成熟、運行可靠、經濟合理;(三)已有2個以上的應用實例,連續正常運行1年以上;(四)技術適應性強,覆蓋面廣,可廣泛推廣應用;(五)對防治環境汙染、改善環境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六)綠色技術權屬明確。



      對於入選《綠色技術名錄》,緯世天然董事長徐龍虎表示,「緯世天然從建立以來,就積極踐行黨中央十九大關於綠色科學發展的國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始終致力於「綠水、青山」的和諧環境建設,以科技創新、原料創新、環保服務為核心,通過獨創的生產研發技術和先進的節能減排方案為我們的環保事業做出應有貢獻。」

      綠色的技術核心才是環保的關鍵。緯世天然擁有自主研發的全球領先的天然日用品研發技術體系。徐龍虎表示,「我們在樂山高新區自主建立了集研發、生產一體化的綠色工廠,依照最先進的工業標準進行生產,率先採用了安全、環保的低溫生物發酵生產工藝,在生產期間就真正實現了無廢水、無廢渣、無高溫、無高壓的環保型生產模式」。



      緯世天然在原料的選擇上不同於傳統的日化企業,採用了天然植物取代石油化工。對此徐龍虎表示,「選擇天然植物,一方面有效避免了石油化工合成物給環境和人體帶來的傷害,另外一方面,也意味著我們擺脫了傳統日化用品核心原料依賴於進口的掣肘局面。」

      在產品包裝材料的選擇上,緯世天然選擇了食品級包裝材料,這種材質可以回收利用,也可在大自然中自然降解再循環,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真正實現了健康、環保、惠農、低碳、循環的發展模式。



      本次入選《綠色技術名錄》,既是對緯世天然綠色技術實力的一種肯定,也是對緯世天然在環保方面做出貢獻的肯定。未來,緯世天然將繼續深耕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發展,肩負「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好家園」的使命,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成為引領行業變局的領頭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 政府「壓陣」企業「衝鋒」
    據介紹,綠色技術面向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涉及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保護與修復、城鄉綠色基礎設施、生態農業等領域,涵蓋產品設計、生產、消費和回收利用等環節。  有專家提出,當前我國的環境科技創新體系還是以傳統的末端治理為目標,這就需要從導向上適應新時代推進綠色發展的目標。
  • 甘肅路橋建設集團五項技術成果入選2019年綠色公路建設技術與產品...
    每日甘肅網訊近日,以「創新模式·提升品質」為主題的第五屆全國綠色公路技術交流會暨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分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山西太原召開。會上中國公路學會頒布了2019年綠色公路建設技術與產品目錄。甘肅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公路工程橋梁樁基樁頭廢舊混凝土再生應用技術、鑽孔灌注樁泥漿快速處理施工技術、公路隧道EVA防水板電磁焊接施工技術、公路隧道節能環保水壓光面爆破施工技術及隧道環境綜合監測系統五項技術和產品入選產品目錄。這五項技術成果的入選是對甘肅路橋踐行綠色交通理念,致力於技術創新、成果應用的肯定與支持,凸顯了甘肅路橋建設集團在西北地區發展綠色公路、進行產業升級的引領作用。
  • 王海峰:開源開放是驅動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核心動能
    12月20日,由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與百度聯合主辦的WAVE SUMMIT+2020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在北京舉辦。「開源開放已經成為驅動技術創新和加速產業發展的核心動能。」
  • 恆譽環保「汙油泥熱解裝備」入選工信部《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
    工信部、科技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了《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20年版)》在本次評選中恆譽環保「汙油泥熱分解處理成套裝備」憑藉技術先進性及各項優異指標繼(2017年版)後再次成功入選秉持「以科技改善環境,讓綠色驅動未來」的企業使命,恆譽環保深耕有機廢棄物資源化處理領域,掌握行業核心技術,擁有國內外專利近百項,解決了熱解系統易結焦、進出料難以運動密封、產出物易聚合等行業難題。工業連續化汙油泥熱解成套技術裝備自主研發的「汙油泥熱分解處理成套技術裝備」,在安全、環保、連續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實現了對汙油泥的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
  • 以綠色技術創新推進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綠色技術是指降低消耗、減少汙染、改善生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興技術,涵蓋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生態保護與修復等領域。
  • 創新驅動 綠色發展!浙江省塗料塗裝技術交流會隆重舉行
    12月15日,2017浙江省塗料工業協會年會暨全國環境友好型、特種功能型塗料塗裝技術交流會在杭州舉行。此次會議以「創新驅動 綠色發展」為主題,重點關注環境友好型、特種功能型塗料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應用時中面臨的難點及相應解決方案,就政策法規、應用、技術等問題進行探討。
  • 數據驅動創新,善診入選2020上海軟體企業核心競爭力榜單
    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上海市軟體行業協會主辦的「2020上海軟體創新論壇(第12屆)」,12月9日於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論壇現場發布了2020上海軟體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結果,上海維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善診)憑藉在創新方面的突出表現入選榜單。主辦方介紹,上榜企業體現出三大特點:抗疫工作成績突出、科技創新有新突破,獲資本市場青睞。
  • 河鋼唐鋼入選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日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全國共有63家企業入選,其中鋼鐵企業僅有2家入選。河鋼集團唐鋼公司作為河北省唯一一家上榜的鋼鐵企業,憑藉在鋼鐵行業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和智能製造等方面的優勢脫穎而出,展現了極強的行業創新引領力。
  • 推動綠色技術創新 石油石化企業怎麼做?
    石油石化行業作為傳統能源行業,如何通過加快技術創新,實現行業發展與區域發展、生態環境、人類發展等同步協調,也是行業綠色轉型升級亟須攻克的關鍵問題。堅持市場導向作用 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根據《指導意見》,綠色技術主要包括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保護與修復、城鄉綠色基礎設施、生態農業等領域,涵蓋產品設計、生產、消費、回收利用等環節。
  • 創新驅動綠色發展 新洋豐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和「國家級綠色...
    新洋豐董事長楊才學  新洋豐的綠色發展戰略,是以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為理念;以堅持推進產品創新、營銷創新、技術創新和生產創新為抓手;以「三個先進位造樣板工程」和「四大科研平臺」為核心;從中低品位磷礦石綜合開發利用到磷石膏綜合利用,解決磷化工產業鏈「頭」「尾」的問題,從環保製造到智能化智造,從國家標準到國際一流水準,一體化創新構建綠色可持續發展產業鏈,守護綠水青山,豐盈天下糧倉。
  • 以創新驅動變革 恆潔衛浴入選人民日報社「2020中國品牌創新案例」
    對企業而言,創新帶來的是競爭優勢的提升和規模的擴大,而對於中國這樣的製造加工大國而言,創新則意味著擺脫世界分工經濟鏈低端命運、掙脫技術依賴的掣肘,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助力國家經濟騰飛的強大驅動。入選「2020中國品牌創新案例」的伊利、格力、華為雲等優秀品牌,無不是在各自領域中的佼佼者,其創新成果或助力行業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挑戰,或為中國民眾帶來品質生活,凝聚品牌力量、彰顯大國自信。
  • 喜德盛攻克電助力自行車關鍵技術 為綠色出行創新加碼
    近年來,綠色低碳出行方式開始受到國人喜愛,不少人主動加入騎行行列,也有很多人將電動自行車列為出行首選。如今,又一種完全不同的自行車細分品類——電助力自行車出現在市場上。簡單來說,電助力自行車並不是單純依靠電力驅動的。大多數時候,它就像普通自行車一樣,需要騎行者自己蹬車,只是在騎行者需要幫助的時候,比如地面坡度較大等情況下,才由電助力提供輔助。業界普遍認為,目前自行車產業已經迎來新一輪發展高峰,其中電助力自行車有望成為前景最好的細分領域。
  • 全國人大代表馮毅建議:加強環保技術創新 推動油墨行業綠色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天龍油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毅建議:加強環保技術創新 推動油墨行業綠色發展我國自2010年起實施綠色印刷戰略至今剛好第十個年頭。這十年來,印刷業綠色化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綠色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印刷綠色化不再是簡單的印刷工藝和耗材綠色化,更延伸出深刻的內涵。很多企業都在從源頭做起,逐步推廣使用更加環保的原材料和輔助材料,其中就包括環保型油墨。
  • 北京市成立綠色印刷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當前,北京市印刷產業產值超過200億元,印刷企業超過1600家,但存在產業規模小,產業鏈上下遊合作不夠緊密等問題,發展技術含量高、低碳環保型的綠色印刷產業是北京印刷產業的必然選擇。為深化「科技北京」行動計劃的實施,加速綠色製版技術、數字噴墨印刷等重大科技成果的在京轉化,北京市科委積極組織北大方正、北人印刷、北京印刷學院、中科院化學所等17家北京地區的印刷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共同發起成立北京綠色印刷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以綠色製版技術和數字噴墨印刷技術為兩大抓手,著力打造首都綠色印刷產業鏈條,促進北京市印刷行業相關單位實現上下遊協同發展,推動北京印刷產業儘快實現綠色化
  • 推動綠色技術創新完善市場機制是關鍵
    作者:陳慶修  推動綠色發展,根本在於綠色技術。綠色技術是與生態環境相適應的新型現代技術。綠色技術創新是對傳統技術創新的優化,是生態文明視域下技術創新的升級版,也是推動綠色發展的不竭動力和現實需求。
  • 綠色技術產業創新集群再擴容
    原標題:綠色技術產業創新集群再擴容   加快綠色體系建設,推進
  • ...科技部有關負責人就《關於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
    同時,綠色技術具體內容界定具有較為明顯的動態性特徵,不同階段綠色技術的內涵存在一定的差異。立足目前技術和經濟發展階段,結合現實工作需要,《指導意見》將綠色技術界定為降低消耗、減少汙染、改善生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興技術,包括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保護與修復、城鄉綠色基礎設施、生態農業等領域,涵蓋產品設計、生產、消費、回收利用等環節的技術。
  • 智慧互通(愛泊車)技術驅動時代變革 勇做技術變革的引領者
    事實上, 此次 VSA車態感知技術的發布也並不意外,作為以核心技術驅動發展的企業,智慧互通(愛泊車)是高位視頻停車管理技術的全球首創者,也是世界範圍內人工智慧在城市交通場景實際落地應用規模最大的企業。堅實的技術與產業基礎,使智慧互通(愛泊車)在智慧停車產業鏈的智能化、數位化道路上做出更多探索。
  • 生物酶技術護航洗滌業綠色發展
    與會者認為,生物技術的發展,為洗滌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其中,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技術進步,大大加快了行業向清潔生產和可持續發展轉型。源於大自然神功的酶因其綠色、健康、環保、以少產多等優勢,成為工業生物技術的核心。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希望有更好的技術和產品使其獲得更便捷、健康、優質的洗滌體驗,天然、純淨、高效的洗滌產品逐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 著名天然有機化學專家張海豔:首次研發出綠色環保的生態設計型優選...
    綠色發展、生態設計一直都是我國新科技所倡導的發展方向。從字面上不難看出,所謂的綠色發展、生態設計,就是以一種資源節約型和環境保護型技術為基礎,倡導更為環保的生產以及生活消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