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烏蘇里江

2021-01-13 東方網

原標題:靜靜的烏蘇里江

  靜靜的烏蘇里江

  吳莉莉

  烏蘇里江,中俄邊界上一條美麗的河。早年,歌唱家郭頌將《烏蘇里船歌》唱紅了大江南北,那時我們誰不會哼幾句?「阿拉赫尼拉,阿拉赫尼拉……赫勒——給根」,鼻音綿長拖得九曲十八彎,沒有中氣的人唱不出那韻味。伴著藍藍的江水、淺淺的波浪,烏蘇里江在一代人心中流淌。

  去年九月我來到烏蘇里江的上遊——黑龍江虎頭,大巴士才停穩,遊客全朝河邊奔了去。一塊花崗巖巨石矗立江畔,上刻郭頌先生的紅漆手書:烏蘇里江。大家邊信口唱著「烏蘇里江來長又長……」,邊傍碑留影。倚欄遠眺,寒山蒼翠,秋水潺湲;波紋粼粼的江面上,水鳥在翩翩起舞。碼頭泊著幾艘漂亮的遊艇,是供遊客泛舟的,並不見撒網打魚的漁船。江邊石階下,有人穿著鞋褲相連的橡膠服在剖魚,腳邊筐裡還蹦著幾條活魚,都有一尺多長。不遠處,還有婦人手握棒槌,蹲在階邊拍打著一堆溼衣,這是在洗衣服呢,年輕的遊客沒見過河邊浣紗、洗衣圖,都好奇得很。

  我們僱了遊船泛舟江面。船舷撥開江水,劃出兩道湍急的白浪,風兒夾著清新的水汽拂來,沁人心脾。岸上林蔭茂密,天邊浮雲飄弋……除了遊艇的馬達聲,周圍一派靜謐。泛舟江上,享受烏蘇里江的平和與曼妙,耳畔似乎響起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的旋律,雖然時處秋天,那份委婉憂傷的情調、那份抒情濃鬱的氛圍嚴嚴實實地裹住了我,幾乎要湧出感動的淚水。我央求船工放慢船速,慢些,再慢些……烏蘇里江源頭呈Y形,東面是俄國境內的伊曼河,西面為我國的穆稜河。兩河交匯流入烏蘇里江,再蜿蜒北去,匯入我國的第三大江——黑龍江。江西岸,祖祖輩輩生活著勤勞的赫哲人、漢人等民族。他們在江面撒網捕魚,在白樺林裡歡笑,在開滿紅杜鵑山坡採摘……虎頭這段的烏蘇里江,主要的居民是漢族。遺憾沒能看到郭頌歌裡唱的赫哲人那熱烈、歡快的生活場景,烏蘇里江上遊呈現出的一江秋色,有著處子般的安寧與聖潔。

  界河航道上行船,航線不能越雷池一步。遊船貼著我國邊界前駛,遠眺對岸的俄國鄰居,不免有些神秘。「蘇聯」,在我們這代人心中是個親切、熟悉的名詞。今天,彼岸林木茂盛,濃蔭遮蔽得看不到民居,人影更無。船行好久,才見一座帶有尖頂的木屋。我以為是邊境哨所,繼而又想,哪有這樣醒目的軍事設施?再細看,屋頂上豎著十字架,原來是座小教堂。相比之下,江西岸熱鬧多了。遊艇的船老大是條東北大漢,豪爽、健談,他經年航行在烏蘇里江上,靠載客謀生。冬天江面封凍,他就在冰上鑿洞打魚賺錢,生活很知足。我們問起界河上一江兩國的見聞,他滔滔不絕,也蠻有見地,是個民間「外交發言人」吧。

  鑑於遊程所限,船已抵碼頭,我還沒過足癮呢,只得悻悻登岸。岸上也精彩,國界碑前和廣場邊上的綠化帶裡,園林工人用灌木拗出各種綠化造型:有企鵝、熊貓等,無不憨態可掬;一架開蓋的三角鋼琴,琴凳上坐著個雙手彈琴人,琴、凳、人都還像模像樣的。路邊小攤林立,大排檔前,一群當地漢子正圍爐小酌,爐中烤著玉米棒,金黃的米粒散發出誘人的甜香。我停腳問道:「珍珠米怎麼賣?」女攤主沒聽懂,一臉茫然。我忙改用國語,她笑了,我也跟著笑。這一笑倒笑開了話題,那幾位東北酒爺湊了過來,彼此嘮嗑好一會。臨了,女攤主遞過兩根老玉米:「大姨,帶著路上嘗嘗。」我血糖高,不能多吃,更不好意思白拿,就謝絕了她。誰知那大妹子追了上來,硬塞於我手,不肯收錢。東北人實誠啊。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新民晚報數字報-靜靜的烏蘇里江
    早年,歌唱家郭頌將《烏蘇里船歌》唱紅了大江南北,那時我們誰不會哼幾句?「阿拉赫尼拉,阿拉赫尼拉……赫勒——給根」,鼻音綿長拖得九曲十八彎,沒有中氣的人唱不出那韻味。伴著藍藍的江水、淺淺的波浪,烏蘇里江在一代人心中流淌。  去年九月我來到烏蘇里江的上遊——黑龍江虎頭, 大巴士才停穩,遊客全朝河邊奔了去。一塊花崗巖巨石矗立江畔,上刻郭頌先生的紅漆手書:烏蘇里江。
  • 秘境烏蘇里江
    李榮亮攝烏蘇里江溼地。 王慶才攝凌晨3點,大多數人仍在安睡,美麗的烏蘇里江已經醒來。黑瞎子島坐落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見證著烏蘇里江注入黑龍江,然後蜿蜒向東北進入俄羅斯,直奔鄂霍次克海。一路流淌,烏蘇里江接受了穆稜河、撓力河等大大小小近200條支流與幹流,匯流出18.7萬平方公裡的流域面積。
  • 秘境烏蘇里江
    凌晨3點,大多數人仍在安睡,美麗的烏蘇里江已經醒來。在祖國最東端,撫遠市烏蘇鎮的漁民們,將要開始一天的忙碌,黑瞎子島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已經駕駛警艇沿著島嶼周邊巡邏。
  • 日出烏蘇里江
    在滿語裡,虎林的意思是「沙鷗翔集之地」,烏蘇里江的意思是「東方日出之江」。  想想看,一個地方,「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又處祖國的邊陲、太陽最早升起的地方;而且還有珍寶島,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地,還有美輪美奐的溼地,還有赫哲人的樺皮屋和盛開的鳶尾花……多麼令人神往。
  • 烏蘇里江的前世今生
    烏蘇里江 「烏蘇里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轉眼間七月已至,天氣也越來越熱,轉頭看一下辦公室窗外的驕陽似火,你是不是既想逃離都市裡盛夏的驕陽去避暑,但又怕人多擁擠。
  • 家鄉的烏蘇里江
    四月中旬,冰封的烏蘇里江要開江了。它是黑龍江東北邊陲的中俄界江,對岸就是俄羅斯遠東。「百川東流,同歸於海」,烏蘇里江卻有悖這一常理,秀水滔滔,一路向北,成為黑龍江中遊的一大支流。烏蘇里江由發源於俄羅斯烏拉河和刀畢河匯合而成,流至我國的泥口子,與源自興凱湖的松阿察河匯流後又折向東北。在下遊分出兩岔,分別在撫遠和哈巴羅夫斯克注入黑龍江。
  • 想觀烏蘇里江的浪潮(一)
    看看烏蘇里江的浪潮,吃一次赫哲族人燉的魚。一行人隨車到同江,邊防辦微信提醒:您已進入邊境地區,切勿違規跨越國界線。烏蘇里江的魚盛名,這個季節只有鹹魚幹在賣,這裡是赫哲族人生活的地方。陸續不斷的人都在邊走邊觀賞選必須品,沒有大聲喧譁,很有秩序。環境整潔乾淨,沒有亂扔垃圾。來到山下,橋下面是江水。早晨天空有些灰暗,似遠處下暴雨天空黑暗連帶了這裡。
  • 旅遊:美麗的烏蘇里江
    江水清澈,湛藍湛藍的天穹倒映在江裡,使江水也變成湛藍湛藍的了。多麼美的烏蘇里江呵! 江畔的白 樺樹林裡,飄來了一陣甜脆清亮的歌聲:「啊啷!赫赫尼娜,啊啷!赫赫尼娜,赫拉那尼,赫蕾給根....」我不禁抬頭望去,只見一位赫哲族姑娘,肩背一掛潔白透亮的膠絲魚網,口裡唱著旋律優美的赫哲族民歌,直向江灘走來。原來是我們赫哲族房東家的女兒格格(赫哲語,姑娘的意思)。
  • 烏蘇里江開江盛宴!
    , 4月9日,八五九農場東安鎮江段開始跑冰排,這是烏蘇里江連續33年「文開江」。開江節封凍一冬的中俄界江烏蘇里江融化了,第一隻船下江捕魚前,赫哲族漁民要在江邊擺上貢品,跳著歡快的「薩滿舞」,延用千年的祭江方式跪拜烏蘇里江。
  • 烏蘇里江風情之旅
    著名的中俄界江烏蘇里江全長905公裡,流經雙鴨山128公裡,江東岸俄羅斯境內山嶽連綿,峭壁陡立,山水相映;江西岸饒河境內是連綿起伏的完達山脈那丹哈達拉嶺茂密的森林和豐饒富庶的三江平原,著名的《烏蘇里船歌》就取材於此,唱響於大江南北。
  • 春到烏蘇里江
    春到烏蘇里江新華社2019-04-16 17:41:59 美麗清幽的烏蘇里江發源於錫赫特山脈主峰南段西麓,像一條錦緞鑲嵌在祖國的東北角上,由中國的松阿察河、撓力河和俄羅斯的伊曼河等河流匯合而成,烏蘇里江全長905公裡,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裡。
  • 烏蘇里江長又長
    曾幾何時,這裡方圓幾百裡不見人跡,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總匯於此,千百年來養育出廣袤肥沃的黑土地。當知青的腳步伴著鏘鏘的「東方紅」軌鏈聲進入這荒原時,沉睡的黑土地醒了,也要散了野豬狍子的甜夢。        完達山越來越陡,發動機喘的氣越來越粗。車爬到山頂,眼前豁然開朗。
  • 烏蘇里江虎頭段開江(圖)
    烏蘇里江虎頭段開江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和遊人。記者李振宇攝   4月17日上午10時許,烏蘇里江虎頭段開江。由於雨雪大,氣溫低,今年烏蘇里江比往年開江晚10天左右。專家介紹,開江會使流域內的農田排水加快,有利於農業生產。今年烏蘇里江屬「文開」,開江當日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和遊人。
  • 【大美中國】日出烏蘇里江
    這是烏蘇里江的日出(8月15日攝)。中俄界江烏蘇里江位於黑龍江省東部,由發源於中國的松阿察河和發源於俄羅斯的伊曼河匯合而成。烏蘇里江全長905公裡,從起點虎頭向北流至撫遠島與黑龍江合流,直入太平洋,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裡。烏蘇里江是當今世界上為數不多未被汙染的大江河之一。8月14日,記者隨「美麗中國」溼地行大型公益活動團隊抵達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鎮。15日凌晨4時許,在包裹著點滴雨霧的灰色天幕下,和著水鳥的鳴叫聲,迎來了烏蘇里江的日出。
  • 春來烏蘇里江-王曉廉
    不過,我沒有在此久留,因為今日我要訪問一個烏蘇里江上的打魚人,叫焦建松,他也是撫遠市作協副主席。我是離京前在網上查到他的聯繫地址的。來到瞭望塔下遊約一裡遠的通江口灘地,見江中有許多漁船在穿梭行走,那是在下網、收網。烏蘇里江冰封了一冬天,半個月前才開江,正是春天捕魚的好時節,漁民們怎肯浪費如金光陰?
  • 遊記:虎頭就是整個烏蘇里江的起點
    老歌唱家郭頌演唱的烏蘇里船歌,後來被新生代歌手、「天下最美女中音」降央卓瑪翻唱,一樣的歌詞,一樣的曲調,一樣的悠揚。這不,拌著悠揚的烏蘇里船歌,我們走在烏蘇里江邊了。參觀完虎頭要塞,直奔烏蘇里江起點,虎頭就是整個烏蘇里江的起點。
  • 【民俗】烏蘇里江上的冰排
    饒河縣 薛麗  生於饒河,長在這裡,烏蘇里江像一個與我一起長大的朋友,它見證了我的成長,傾聽了我的喜怒哀樂,而我也在四季中一直不斷的領略它的美麗與淡泊、體味它的寬厚與溫暖,無法用母親來比喻,對我而言更貼切的是形容是朋友,休戚與共、血脈相連,即便人在千裡之外,只要是在地圖上看到這個熟悉的名字也心潮湧動、感慨萬千!
  • 烏蘇里江饒河段全線封凍
    烏蘇里江饒河段全線封凍。烏蘇里江饒河段全線封凍。 烏蘇里江饒河段全線封凍。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趙博 吳群報導 12月初以來,黑龍江省饒河縣冷空氣活動頻繁,最低氣溫驟降到-28℃,截至12月11日,烏蘇里江饒河段已全線封凍,奔騰的江水沉睡在厚厚的冰層之下,成為一道新的景觀。
  • 黑龍江省饒河縣,冰封烏蘇里江風光別樣
    無人機航拍黑龍江省饒河縣中俄邊境冰封的烏蘇里江和溼地風光。美麗清幽、聞名中外的烏蘇里江像一條銀白閃光的錦緞,鑲嵌在祖國的東北角上,烏蘇里江發源於錫赫特山脈主峰南段西麓,由中國的松阿察河、撓力河和俄羅斯的伊曼河等河流匯合而成,烏蘇里江全長905公裡,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裡。
  • 東側由烏蘇里江與俄羅斯隔開
    東面和俄羅斯被烏蘇里江隔開,北面黑龍江是兩國的邊界江,北面黑龍江是俄羅斯,南面松花江是中國,而南北分別有中國艘船。在東極島前方匯合後,變成俄羅斯內河,河口正在守護一艘俄羅斯軍艦。在東極島之前,您可以欣賞壯麗場景,其中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相遇。在陽光光線下,兩江的色彩對比度很強,對面的俄羅斯小鎮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