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經省市有關權威機構評定,鄞州區橫溪風景旅遊區獲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據悉,以整個鄉鎮區域成功申報3A級景區,在全市是首個,在全省也不多見。可誰能想到,七八年前,這裡還是「白天煙囪林立,晚上黑霧繚繞」的「鑄造之鄉」。
上世紀八十年代,橫溪鎮和附近的雲龍鎮集中了159家鑄造企業,成為當時引以為傲的中國「鑄造之鄉」。粗放式發展的鑄造業,雖然產生了不錯的經濟收益,卻給環境背上了沉重的包袱。2008年起,鄞州區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對以鑄造行業為重點的汙染企業實行「關停並轉」。擁有34家上規模鑄造企業的橫溪鎮,兩三年間淘汰了23家,對保留下來的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達到環保排放要求。
「壯士斷腕」治汙贏得一片叫好聲,但橫溪鎮經濟發展往哪裡走?橫溪鎮黨委、政府班子經過充分醞釀,決定發揮好毗鄰東錢湖,擁有豐富的山林、水庫、古道、古村、非遺等自然和人文資源的優勢,主攻旅遊休閒產業。「我們認識到,青山綠水定能轉化成真金白銀,因此咬定青山不放鬆,像抓工業那樣大力發展旅遊業。」鎮黨委書記王志剛說,8年來,橫溪鎮先後投入了十幾億元用於城鎮和生態建設。
8年前,離中心鎮區兩公裡的周夾村亭溪嶺還是一片僅當地人知曉的「野山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城裡人前來爬山健身。橫溪鎮因勢利導,為亭溪嶺古道新設了停車場、旅遊標識等設施,方便健身客。全鎮還推出了八條精品古道,修復了山上民宿等設施,橫溪由此成為遠近聞名的古道健身目的地,如今,湧入橫溪的遊客全年在50萬人次以上。
古道健身熱帶火了農家樂。古道邊的農戶開出一家家農家餐館。上街村的農民陳海良說:「我在村裡的鑄造企業打工8年,收入不算高。」現在,他和妻子沈亞娟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創業,在農田裡種些艾青,用手工做好艾青團,雙休日拿到古道入口處賣,天氣好的話每天能賣出六七百隻。
青山擁翠,碧水長流,古道穿行,古建深藏。良好的環境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在莫幹山成功開發「無界」民宿的上海「空境」公司,眼下正在下山坑自然村打造「逐野」民宿項目。「橫溪這個地方空氣好、環境好,我們計劃投入2000萬元打造一個高端民宿,讓城裡人體驗山野慢生活。」負責項目的茅經理說。
今年,橫溪鎮完成了《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初稿的編制,將圍繞「一廊一線三區」的目標,重點規劃11個以「徒步健身」為特色的旅遊項目。
編後
從昔日汙染嚴重的「鑄造之鄉」,轉型為全省少見的國家3A級旅遊景區,鄞州區橫溪鎮的美麗蝶變,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成功實踐,也是執政理念轉變後實現的鳳凰涅槃。
關停並轉納稅企業,需要放棄真金白銀,但陣痛之後,換來的是青山綠水的良好環境。好環境又引來遊客,引來休閒業投資者,就能將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轉化為促進區域發展的優勢產業,這樣的發展,必定能持續,也能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