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書畫世家的畫家,周總理都曾掛念,因為低調鮮為人知

2020-12-11 重明鳥影視

出生於書畫世家的畫家,周總理都曾掛念,因為低調鮮為人知

申石伽出生於一個書畫世家,他的祖父是晚清非常著名的山水畫家申宜軒。深受家庭的影響,申石伽從小也開始學習繪畫。在家裡人的嚴格要求之下,練就紮實的繪畫基本功。

稍微年長後,他為了更加系統地接受繪畫學習,走去拜師學藝。15歲拜慈禧太后的御用畫家王潛樓為師,開始學習山水畫。從那以後,他廣拜名師,四處求學。

在家庭和老師們的指導之下,申石伽的繪畫技藝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他的作品發表後,得到了郭沫若、齊白石、傅抱石等大師的推崇,成為了當時的實力派畫家。

不僅如此,他還自創了「石伽竹派」。通過對竹子的描繪,畫出了竹子的古樸清新,他用筆清勁,充滿筆墨情趣。

申石伽擅長於繪畫墨竹與朱竹,竹子在他的作品中顯得亂中有序,動靜結合,畫出了竹的品格與氣韻,給人留下深刻的映象。除了畫竹外,他的山水畫可謂佳作連連。

他主張傳統畫派是需要發展的,「推陳」是需要出現創新的東西。他強調山水畫應在繼承的基礎上敢於創新,失去了創新,將會變得毫無生機與活力。

由於申石伽本人淡泊名利,對一切功名利祿都無欲無求,就是這樣一位大師級別的人物,卻很少被人記起來,這可能和他的性格有關。

上世紀50年代,周恩來總理得知了申石伽沒加入上海中國畫院,還深深惦記著他,甚至委託傅抱石前去看望。看來,申石伽的實力證明他並非徒有虛名,他在畫壇作出的成績,得到眾人的認可。

晚年時期,他開始謝絕一切訪客,也不賣字畫作品,努力鑽研書畫。一時間,讓世人開始遺忘這位大師的存在,但他的作品卻是留給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

相關焦點

  • 他是「西泠書畫社」創始人之一,他畫竹與齊白石畫蝦並稱於世!
    在20世紀中國畫壇上,有一位畫家,他藝術造詣深厚,他畫的竹與齊白石畫的蝦並稱畫壇,連周總理都很掛念他,當年,上海畫院成立時,得知申石伽未能進入,周總理便委託傅抱石去看望他。他就是海派著名畫家申石伽。長樂安康申石伽(1906-2001年),別署西泠石伽,室名"六步詩樓",浙江省杭州市人,生於書畫世家,畢生從事國畫創作,筆下山水竹梅,水墨青綠,各有千秋,尤其擅長山水和竹子,馳譽畫壇
  • 變體書法徐曙華,職業畫家王順泰合創,書畫防偽長卷鑑賞
    由自成風格,擅長變體字的書法家徐曙華創作,長卷山水畫部分由職業畫家王順泰創作,所以每一幅作品都是原創,但都不完全一樣。每一幅作品均有書畫防偽編號,創作時間印章,「全球華人書畫名家500錄」入選創作者印章,並製作了書畫防偽保護,是書畫愛好者收藏的傳世珍品。
  • 中國最低調的塔,曾被西方稱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國內卻鮮為人知
    中國最低調的塔,曾被西方稱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國內卻鮮為人知眾所周知,中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明,曾誕生了很多經典有特色的建築,聞名國內外,就比如從古時候留存下來的長城與故宮。其中長城在中世紀被古西方國家稱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但並不是所有的建築都有足夠的運氣能被很好得保存下來,能夠被世人所銘記。這不,在南京就有一個曾被西方稱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寶塔,而如今國內卻鮮為人知,堪稱是中國最低調的塔,小編也是聽朋友偶然提起的,於是前段日子才去瞧了一瞧,大家知道是哪一建築物嗎?
  • 他是螢屏的大反派,生活中他是畫家,書畫造詣在娛樂圈首屈一指!
    而徐錦江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他曾拜嶺南派國畫大師關山月為師,被收為「關門弟子」。徐錦江的父母和廣州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先生是世交,因此徐錦江便有幸成為了從不輕易收徒的關山月老師的「閉門弟子」。徐錦江和關老師家關係很好,和關山月的女兒關怡處的就像親姐姐一樣,而畫家陳章績先生是關怡的丈夫,陳章績先生自然而然就成了徐錦江的書畫界的摯友、生活中的「姐夫」。
  • 駐馬店志斌古玩城方圓書畫院舉辦慶「八一」書畫藝術筆會
    活動邀請駐馬店著名書畫藝術家李剛、張明山,王麗君,朱建國現場創作,一幅幅精品力作代表著駐馬店書畫藝術家的較高水平。文海百家言,桃李天下滿,魏隸通今昔,德功言皆立。駐馬店著名教育家、書法家李剛出生於河南泌陽教育世家,研究生學歷、駐馬店市政協委員、駐馬店原教育局副局長。李剛自幼酷愛書法藝術,更鍾情於魏隸書體。李剛的書法作品遒勁淳樸,氣勢凌厲而磅礴,顯示出他灑脫大度,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
  • 那些優秀的畫家背後,都曾有著怎樣的卑微?
    那些優秀的畫家背後,都曾有著怎樣的卑微?文/秋香 李苦禪,他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中,自幼便家境貧寒,1922年憑藉自己的能力考入了國立北京美術學院的西畫系,白天在學校認真學習西畫技藝,夜間就去校外出苦力拉車掙錢,以此來維持自己在校的生計。那些優秀的畫家背後,都曾有著怎樣的卑微?
  • 蟈蟈一絕:畫家楊詩濤的寫意人生
    楊詩濤,1972年出生,河南開封人,大學學歷,自幼酷愛書畫文史健身,善草蟲花鳥鞍馬,尤擅畫蟈蟈,被譽為「蟈蟈一絕」!早年曾跟隨多位名家學習花鳥,進修於河南大學美術學院,作品多次參加省、市級美展並獲獎。現為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中國畫學會會員,中原書畫協會理事。
  • 杜中良著名山水畫家國畫作品選_書畫頻道_經濟書畫_中國經濟網
    著名山水畫家杜中良     杜中良,筆名漢華,男,生於1950年,山東菏澤市人,畢業於北京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國畫專業,進修於天津美院,師從姚治華先生。    多次獲獎:「民族杯」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大獎賽中獲金獎;「廬山杯」全國第四屆書畫大賽金獎;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一等獎;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特別金獎;第二屆海內外名家大展賽中獲金獎;第五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獲創新獎。    被授予:中國實力派百傑畫家;中國藝術家英才;國際文化交流貢獻獎;中國書畫市場最具收藏價值藝術家等榮譽稱號。
  • 齊家姐妹畫家:齊白石曾孫女齊燕君與齊社君
    晚清名宦彭玉麟在衡陽東洲島上重建船山書院,齊白石曾上島數次,拜師書院山長、湘學泰鬥王闓運先生。期間結識了衡陽書畫名家姚尊、蔣銓衡等,並在蔣家留住月餘,互有作品相贈。後來到了北京,與衡陽畫家、國立北平藝專教授馮臼、蕭俊賢,並稱「馮蕭齊」。寓居西城時,與馮臼、雪庵和尚共號「西城三怪」,1926年春繪有《西城三怪圖》,又為馮臼造像《背手閒吟圖》。
  • 東臺為什麼被稱為書畫之鄉?
    書畫之鄉東臺因為歷代官員的喜好形成傳統,數百年間世澤綿延,積澱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蘊,孕育了純樸、包容、兼愛、執著、積極進取的城市精神,文化自覺、書香四溢,吸引了一批批文人雅士,引退政客、官員學者入駐東臺。
  • 周總理書法:高風跨俗、真骨凌霜,150字紀念碑文成為經典
    文章來自刊載於《書法報·書畫天地》的《周恩來書風略評》作者:蕭錫強 (湘潭市書協副主席、湘潭市美協理事)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76年逝世,周總理在任26年,被稱為人民的好總理。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戰爭和國家建設中,周總理以其卓越功勳、崇高風範給世人留下極其偉岸的形象,但也因其耀眼光輝掩蓋了書法方面的成就。
  • 「津門網」愛新覺羅·溥佐書畫作品欣賞,皇族書畫佼佼者
    中國畫畫家。北京人。清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之堂弟。自幼在父親愛新覺羅·載瀛及兄溥雪齋、溥毅齋、溥松窗薰陶下,酷愛書畫。清代皇帝都對藝術品情有獨鍾,他們除了雅愛收藏,精於鑑賞,有的還在書畫上頗有造詣。而宮廷中收藏的大量歷代名家名作,又讓眾多皇室子弟在很小時候便對傳統經典耳濡目染,開始消遣式寫寫畫畫。
  • 承德皇城根兒下的書畫奇才——仇承軒
    筆耕不綴孺子牛 低調儒雅書畫家-記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原承德日報主任編輯仇承軒作者:高 俊與承德日報社仇承軒老師認識已有很久了,原來只是工作關係,有時去和他探討一下承德文史、文化傳承等問題,從檔案資料中挖掘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撰寫一些文史方面的文章。另外,也通過他搜集與檔案相關的資料、照片,豐富市檔案館館藏。
  • 受金石學派影響的大畫家,清代張熊繪《深山訪友圖》欣賞
    張熊是清代中晚期的著名金石書畫收藏家,他出生於嘉慶年間,病逝於光緒年間。清代中期有一項學術研究日益興起,這就是影響極廣的「金石學」。清代中期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碑刻石跡,這些文物的出土引起了讀書人的極大興趣,由此誕生了專門研究出土金石的「金石學派」。
  • 著名畫家賀偉國國畫作品賞析
    祖籍湖北蒲圻(今屬湖南臨湘),1943年生於北京詩畫世家,曾伯祖父賀壽慈為清工部尚書,書法家,祖父賀良樸(履之)為近代中國畫名家,是近代美術史上重要畫家。幼承家訓,嗜愛丹青、家學淵源,五十年代末拜師秦仲文、惠孝同研習山水畫。主工山水畫,兼善書法、詩詞、篆刻,追求詩書畫三絕的藝術境界。是一位詩、書、畫印兼備的藝術家。
  • 揚州書畫達人曾與蔣川鏖戰近8小時
    他叫朱宏偉,雖然這次名人賽只獲得了第五名,但他卻是揚州業餘棋手中為數不多的戰勝過職業棋手的人,他的書畫水平也很高,作品曾連續兩年登上央視書畫頻道的舞臺。「可能當時因為我年紀小,學東西快,腦子轉得也比大人快吧。」 上了中學後,朱宏偉利用閒暇之餘在棋攤上下象棋。「當時揚州象棋棋攤很多,路邊上隨處可見,我放學了經常就在棋攤上下棋。」朱宏偉說,這段棋攤上下棋的經歷,對他後來在象棋上的發展有著很重要推動作用。「我中殘局的功力就是在棋攤上練出來的。」
  • ...醉沁華章——天津市書畫藝術研究會水彩畫藝術研究院納新畫家...
    天津美術網訊 由天津市書畫藝術研究會水彩畫藝術研究院主辦,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學術支持的「晶彩流年 醉沁華章一一天津市書畫藝術研究會水彩畫藝術研究院納新畫家作品展    天津市書畫藝術研究會水彩畫藝術研究院院長杜曉光為此次展覽撰寫前言。他在前言中指出,初夏興安,丹青吐彩。隨著天津市書畫藝術研究會水彩畫藝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水彩畫院)的不斷發展壯大,最近納新的多位畫家給水彩畫院帶來了勃勃生機。
  • 「抱樸歸真——2019孫方、江雪川書畫作品聯展」在東湖藝術館開幕
    本次展覽由湖北省楚慈書畫院、湖北省慈善總會協力愛心助學基金、東湖藝術館、楚龍畫院聯合主辦,深圳市本本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養乃世家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盛世百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湖北華中銀泰拍賣有限公司、子良藝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武漢名家典藏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湖北臺海兩岸酒業有限公司、武漢盛世百科科技有限公司、一墨繪館、武漢歐潤絲帝特工藝品有限公司協辦。
  • 周總理12歲離開淮安,50多年都沒回家鄉,其真實原因讓人落淚!
    周恩來離開家鄉之後參加了革命,他參加過南昌起義,也經歷過國民黨的幾次圍剿,走過兩萬五千裡長徵,一直都是黨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並且在建國後還成了共和國的總理。咱們中國有著衣錦還鄉的說法,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周總理從12歲離開家鄉,之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
  • 鄭大幹出身翰墨世家,自幼受家庭薰陶接觸詩文書畫,博採眾長
    、福州市政協書畫院副院長、福州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當代中國畫壇著名的實力派畫家。作品形神兼備、韻味雋永,曾數十次參加由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所主辦的展覽並屢獲大獎。先後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俄羅斯、菲律賓及港、臺、粵、蘇、魯、皖、豫、甘諸地舉辦個展,享譽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