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書畫世家的畫家,周總理都曾掛念,因為低調鮮為人知
申石伽出生於一個書畫世家,他的祖父是晚清非常著名的山水畫家申宜軒。深受家庭的影響,申石伽從小也開始學習繪畫。在家裡人的嚴格要求之下,練就紮實的繪畫基本功。
稍微年長後,他為了更加系統地接受繪畫學習,走去拜師學藝。15歲拜慈禧太后的御用畫家王潛樓為師,開始學習山水畫。從那以後,他廣拜名師,四處求學。
在家庭和老師們的指導之下,申石伽的繪畫技藝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他的作品發表後,得到了郭沫若、齊白石、傅抱石等大師的推崇,成為了當時的實力派畫家。
不僅如此,他還自創了「石伽竹派」。通過對竹子的描繪,畫出了竹子的古樸清新,他用筆清勁,充滿筆墨情趣。
申石伽擅長於繪畫墨竹與朱竹,竹子在他的作品中顯得亂中有序,動靜結合,畫出了竹的品格與氣韻,給人留下深刻的映象。除了畫竹外,他的山水畫可謂佳作連連。
他主張傳統畫派是需要發展的,「推陳」是需要出現創新的東西。他強調山水畫應在繼承的基礎上敢於創新,失去了創新,將會變得毫無生機與活力。
由於申石伽本人淡泊名利,對一切功名利祿都無欲無求,就是這樣一位大師級別的人物,卻很少被人記起來,這可能和他的性格有關。
上世紀50年代,周恩來總理得知了申石伽沒加入上海中國畫院,還深深惦記著他,甚至委託傅抱石前去看望。看來,申石伽的實力證明他並非徒有虛名,他在畫壇作出的成績,得到眾人的認可。
晚年時期,他開始謝絕一切訪客,也不賣字畫作品,努力鑽研書畫。一時間,讓世人開始遺忘這位大師的存在,但他的作品卻是留給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