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口年齡普遍偏大化,國家在16年伊始就開始放開生第二胎的政策,鼓勵一個家庭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緩解人口的老齡化,提高勞動力,但是4年過去了,並沒有出現二胎的生育高峰期,如今為了進一步解決人口問題,有些專家又提出放開三胎政策,但根本問題解決不了,放開幾胎政策也是沒用的。
據相關數據的了解,我國新生嬰兒1465萬人,出生率降至10.48‰,預計2030年將進一步降至不到1100萬人。
整體上來看生育政策的放開並沒有讓嬰兒增加,甚至相比以前也有所下降,這現象讓人意外,但也說明有許多的問題影響著年輕人生孩子的欲望。
案例
28歲的李想作為一家私企的銷售已經和妻子孕育了一個3歲的女兒,生活在二線城市的他們日子過得忙碌且緊巴,但是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日子也算是溫馨,然而剛緩過經濟上的壓力,家人又催他們生二胎,意思是響應號召,也讓孩子有一個伴兒,但是李想一直推脫,覺得不適合再要一個孩子。
眼看著說服兒子無望,離自己抱孫子的願望越來越遠,他媽媽覺得是兒媳的意思,遂對兒媳一直沒有好臉色,並且一直給兒媳喝補藥,在所有能讓兒媳懷孕的事上做手腳,可能是她的表現太明顯也或許是兒子聽了媳婦的話,竟然出面訓斥她的行為。
李想認為生孩子本來就是夫妻二人的事情,外人是不能干涉的,即使是親生母親也一樣,另外,如今生孩子養孩子的成本是很高的,再加上各種貸款等等,養一個孩子真的很不輕鬆,一個孩子已經夠自己承受了,更不要說再多一個了,不料對於李想的說辭,媽媽並不買帳,認為這不是他不想生孩子的理由,弄得李想很是無奈。
其實誰家不想多生一個孩子,但是條件不允許,如果非得生的話,對於一個開支比較大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給不了孩子優質的生活,讓孩子來到世上受罪,也是對孩子的不負責。所以對於要不要生第二個孩子,很多人都是否定的,只有足夠的能力才能負擔起一個孩子的未來。
外部條件影響二孩出生率
年輕的父母不願意生二孩,除了自身的價值觀或者身體因素之外,還受到房價、教育成本等等的影響,本身承擔的壓力就非常大。
如果多一個孩子就不是多副碗筷的事,很多事情都要考慮到位,如果沒辦法承擔起一個孩子各方面的花銷,讓自己生活艱難的同時也讓孩子跟著受苦就很不好了,所以外界因素才是最主要的。
1、房價
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一些城市的房價開始往下調,但總體上的價位還是比較高的,為了承擔起一個家,房子作為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需要一個上班族花很長的時間去還房貸。
另外,男孩子成年之後也需要靠一個房子才能成家,所以考慮到房子的種種價格和自身的經濟條件,年輕父母是不願多生孩子的。
2、孩子的養育成本
以前生一個孩子可能就是添個飯碗的事,別讓孩子餓著就好了,但是現在生孩子需要顧慮到的問題會非常多,從孩子最初吃奶粉到孩子的教育到培訓班等等都需要用到錢,並且受攀比心理的影響,質量不好的東西還不能用在孩子身上,質量的要求以及各項支出讓父母的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因此,考慮到養孩子的成本,很多父母對於多生孩子都是望而卻步。
3、沒人帶孩子
有些長輩一直催著兒子兒媳生孩子,還承諾幫助他們帶孩子,但是到孩子生下之後,兒子兒媳要為了生計繼續工作時,她卻以各種藉口拒絕帶孩子,說自己沒有義務,讓兒子左右為難,最後只能靠一個人賺錢養家,生活壓力進一步加大。也是因為考慮到這方面的原因,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畢竟工作和帶孩子有時候是不能兼顧的。
有些年輕人也想趁著大好的年齡生育子女,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但考慮到外部的種種影響,並沒有把孩子生下來,最終成為了高齡產婦,讓婆家人給盡了眼色,但凡有一個條件能夠實現,他們也不至於不生小孩。
要想年輕人生孩子,有些措施很重要
現在的年輕人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是讓孩子接受義務階段的教育,會認字吃飽穿暖就可以了,但是現階段對孩子的要求更高了,孩子的成長需要有保障,各種培訓班能上得起,並且父母的經濟負擔也不重,要想多生孩子,也許滿足了相應條件就容易多了。
1、增強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保障措施
孩子在食物、教育等方面出現問題的次數已經出現多次,很多父母對於孩子外出都格外的小心,有的父母為了知道孩子是否受到虐待,甚至在孩子的包裡放錄音筆等,表面看是父母太過小心,但實際上如果沒有出現此類事件,父母是不會這樣做的,因此,對孩子成長和發展措施做到位,消除為人父母的心理擔憂,也是可以提高生育率的。
2、減輕年輕人的負擔
現在的年輕人並沒有在老家從事農業生產,很多人大學一畢業就留在了城市工作,壓力相對來說是比較大的,尤其是結婚生子之後,各方面的壓力都會來,不要說生二胎了,有的一胎還都沒生,所以適當的給年輕人減壓,讓他們的負擔更輕,孩子自然也就會生了。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為了家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有時會讓他們感到無力承擔孩子的生活和未來,所以給予孩子保障,給予年輕父母更多實現自己價值的機會,減輕他們身上的擔子,生孩子對他們來說或許很簡單。
以目前的情況來說,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生第二個孩子,一方面確實因為價值觀不想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根本的經濟問題沒有解決,他們無力承擔養孩子的壓力,即使三胎政策放開也不一定有用,所以要想迎來嬰兒生育高峰,首要的任務是解決根本問題。(執筆:李西)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