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開二胎後未引發生育高峰,需要反思與警惕什麼?

2020-12-14 墨黑紙白

全面放開二胎後未引發生育高峰,需要反思與警惕什麼?#社會熱點遠見#

撰文丨墨黑紙白

一、需要反思下,我們的孩子們哪去了?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前部長苗圩於11月14日在「第11屆財新峰會:重建全球信任」上的發言,到了今天才被人們在網上被熱議。

那麼他說了什麼呢?去年我國新生嬰兒1465萬人,出生率降至10.48‰,預計2030年將進一步降至不到1100萬人。全面放開二胎後,並未引發生育高峰。

什麼意思呢?就是從2016年1月1日開始執行的全國實施兩孩生育新政,經過4年的執行與落實,並未挽回持續下降的出生率。

我們先來看下近幾年的相關數據,2016年新生兒1786萬,2017年新生兒1723萬,2018年新生兒1523萬,2019年新生兒1465萬……

有人會說,數據雖然是下降的,但是整體新生兒數量還是不少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再細化上述數據時會發現:

一孩一直在減少,而二孩及以上在2013-2017年一直處於上升階段,在2017年達到頂端,之後再掉頭向下。

這象徵了什麼?象徵著以中年人為代表的人群接棒二孩來挽回我們社會持續走低的新生兒也開始走向逐漸結束,而對於年輕夫妻為代表的人群並未成主流。

簡單說這是一種不可持續的新生兒回暖方式,同時也表明了排除以中年人為代表的人群接棒的二孩數據後,一孩在2019年就已是1000萬或低於1000萬了。

低於1000萬又象徵著什麼?有一組數據值得這個時候來看一下,按照國家給出的老齡化率:2016年我們有13.9億人口;10年後是11.7億;

20年後為8.9億;30年後8.2億;40年後8.9億。如果大家都不生二胎,50年後中國還剩下多少人呢?是5.8億。60年後則降成了4.8億。

二、新生兒的減少並不只是說我們中國人口大幅度減少

這一組數據的背後,並不只是說我們中國的人口要大幅度減少了,更是在說我們社會的可持續性在大幅度被降低,而對世界的影響力也將隨之而銳減。

世代交替的隔斷已經不是新生兒減少問題的核心了,養老問題也不再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走向在此刻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靠什麼來延續與進步?

我們來看人民日報在2018年時是怎麼說的?2018年8月7日人民日報刊文稱:中國人口紅利基本已用完,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

第一個要素是人口紅利基本用完,也就是說對於失去了人口紅利的社會與我們每一個人,在未來將要面臨的生活成本與壓力將更大。

而國家的強盛與民族的復興在這個時刻所依仗的,也不僅僅是60後、70後、80後、90後等等這幾代仍然在社會高度付出的人群了,是否還有後來者是關鍵。

其實幾十年前之所以要宣揚一胎,也是把國人生孩子這件事當做國家與民族的發展前景來看待的大事,只是這種大事判斷起來容易,細節拿捏上困難且不穩。

那個時候無論多麼嚴格的獨生子執行,最終還是無法阻擋那些想要生育的人,而從禁多生到鼓多生同樣遇到了巨大的反彈,老話反過來了,送佛容易請佛難。

三、生娃在我們中國一直都是國家事而非個人與家庭的事

既然都是大事,為什麼如遭遇如此的難度呢?只是因為生育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個人與家庭,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有安排的自由,家庭對家庭未來有周全的考量。

一旦從理論到執行都拋開了個人與家庭本身,那麼得到的結果往往會是出人意料的,與想要得到的理論與執行結果也往往相去甚遠的。

就像這兩年面對新生兒依舊減少,新華社給出的看法是什麼?2018年8月14日《新華日報》提出了關於」生育稅」的想法:

40歲以下的夫妻要繳納此稅,如果你生二胎就退回給你,你不生二胎就不給你了;政法大學的胡教授又認為應該在生育稅的基礎上再對丁克族和不婚族徵稅。

紙白君對新華社的這個提法是不能認同的,人們不再喜歡生育是因為什麼?這個要鬧明白,否則的話以稅提生,可能是本末倒置,甚至是南轅北轍。

但是新華社在談這個稅之前的話還是挺不錯的,它是這麼說的:「生孩子的成本應該交由社會承擔。」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但不應是以普通人交稅來完成。

今年日本新首相上任,沒有談任何要增收的稅,而是不斷從財政給年輕夫妻提供更好的生活資金與生育資金,以鼓勵日本的年輕夫婦來為日本的未來共進。

四、我們需要警惕人們的生活成本再次加重而影響新生兒回暖

我們這裡為什麼年輕夫妻也不敢多生呢?首先是前幾年的六個錢包論,舉整個家族幾代人之力,來為年輕一代買一套房子,還是在貸款的情況下。

二胎的欲望在哪裡?其次是生活成本、教育成本、醫療成本等等圍繞之下,年輕夫妻既要還貸又要為生活成本憂慮,還要為養家庭不斷年邁的父母而憂慮。

而社會工作的壓力又不斷提升,一方面是我們產業化的升級,一方面是我們對某些產業的淘汰與拋棄,工作崗位的減少與收入的相形見絀是成正比的。

這才是苗圩說的全面放開二胎並未迎來生育高峰,這樣的現實既是出人意料的又是情理之中的,一方面是傳統中國人思維的全面消失。

另一方面是現代中國人思維的全面鋪開,想要在這中間重新迎來中國的嬰兒潮,需要的不僅是內部環境的不斷良好,也需要外部環境的進一步融入全球化。

我們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在這幾年確實是最為關鍵的時期,各種考驗都接踵而至,扎堆的背後既有重大的危機,也有重大的機遇。

如何爭取機遇而捨棄危機?相信我們中國人能夠有相應的智慧,我們20年前就遇到的重大金融危機是用讓銀行輕裝上陣成功應對的,即去壓力加動力。

而今生育危機也該讓中國人輕裝上陣,減少國人的生活成本與生存壓力,為新生兒提供良好的生育、養育環境,為家庭的上一代人提供良好養老,未來可期。

2020—11—14落筆於墨辯閣

相關焦點

  • 工信部最新消息:全面開放二胎未引發生育高峰
    全面放開二胎後,也並沒有引發生育高峰。【來源微博:新浪財經】 對比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嚴控計劃生育的關口,各家各戶偷著生,躲著生,不惜交納罰款,而如今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卻無法引發生育高峰,這原因到底在哪呢?
  • 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未能引發生育高峰:你為什麼不願生二胎?
    前幾天刷到條有關二胎政策的新聞,大概個意思是說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後並未引發生育高峰,反而近幾年的新生兒出生率還一直在下降。有時想來也覺奇怪,明明周圍的親朋好友基本都結婚生子了,尤其老家親戚,兒女雙全那是標配,甚至有幾個還拼了三胎,怎麼大數據這麼不好看呢?後邊再一想,不對,不能光盯著老家的親戚,得看看周邊的朋友。
  • 全面開放二胎確定了嗎_2015全面放開二胎時間表
    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什麼時候能實現?跟小編一起去看看2015年全面放開二胎的時間表吧。  2015全面放開二胎時間表  2015全面放開二胎時間表是否已經公布?全面放開二胎時間是否已經確定了?根據最新消息獲悉,目前全面放開二胎暫無時間表。
  • 梁建章:現在連翟振武都支持全面放開生育了?
    例如,翟振武在2014年發表論文《立即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人口學後果分析》預測:「假若 2012 年立即全面放開二胎生育政策,未來4 年內,我國年度出生人口將分別達到3540 萬、4995 萬、4025 萬、3540 萬。」
  • 2015全面放開二胎時間 二胎什麼時候可以生
    2015全面放開二胎什麼時候實施?儘管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但放開二孩政策落地仍需要一段時間。參照「單獨二孩」政策實施過程,首先要修法。  姜衛平介紹,我國正式啟動「單獨二孩」政策後,多地相應地修改了計劃與生育條例。這導致了各地政策落地出現了時間差。如2014年1月,浙江、安徽、江西率先啟動「單獨二孩」政策,3月至6月多數省份集中實施,9月政策全面落地。
  • 全面放開二胎不見生育高峰,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放開三胎有何用?
    由於人口年齡普遍偏大化,國家在16年伊始就開始放開生第二胎的政策,鼓勵一個家庭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緩解人口的老齡化,提高勞動力,但是4年過去了,並沒有出現二胎的生育高峰期,如今為了進一步解決人口問題,有些專家又提出放開三胎政策,但根本問題解決不了,放開幾胎政策也是沒用的。
  • 廣東單獨二胎什麼時候放開?單獨二孩仍未有時間表
    林少春是廣東省政府分管人口計生等工作的副省長,他當天在廣東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稱,在廣東正式實施放開「單獨二孩」政策之前,廣東仍嚴格執行原有政策。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雷於藍稍早前亦透露,廣東此前在放開「雙獨二胎」中走在全國前列,廣東放開「單獨二孩」也要做好準備,並應抓緊修訂相關的法規。
  • 國家計生委:「二胎」何時放開?
    計劃生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要保持一個合理的生育水平,還需要調整和優化人口結構組成。改革的最終方向,必然是指向計生政策的調整,但如何調整,仍存玄機。  撤併計生委,為停止計劃生育取下了緊箍咒?  生育政策調整勢在必行,國家計生委仍不鬆口  對於計生政策調整和改革,業界大致有三種思路。一是強調分省、分步驟放開二胎生育,首先分批放開「單獨」家庭二孩生育;二時呼籲儘快廢除二胎生育限制,逐步過渡到鼓勵生育制度;三十強調立即放開生育管制,實現生育自由。  計生委的官方方案,就是第一種的分步放開「單獨」家庭二胎生育。
  • 全面放開二胎政策_什麼時候可以生二孩
    >全面放開二胎政策_什麼時候可以生二孩2015-11-05 15:58:39出處:PCbaby作者:月染  二孩放開了!特別是那些曾經擔心「等不起」的「70後」夫妻,更是喜大普奔。什麼時候可以生二孩呢?全面二孩什麼時候落地呢?  ·什麼時候可以生二孩?  ——別著急,政策「落地」尚需時日  全面放開二孩的消息,對很多想生兩個孩子又不符合「單獨二孩」政策的家庭來說,是幸福來得太突然了一點。
  • 2014單獨二胎最新消息:全面放開二胎暫無時間表
    對於何時將全面放開二胎,國家衛計委表示,全面放開二胎暫無時間表。  將修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據國家衛計委法制司副司長趙寧介紹,國家衛計委將加快《基本醫療衛生法》立法步伐,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將其列入五年立法規劃,並積極推進該法的立法工作。
  • 滬單獨二胎政策放開後:大齡產婦"再生育"醫療服務需求增多
    「取環後最快要多久才能懷孕?」隨著本市單獨夫婦兩孩政策落地,有再生育醫療服務需求的人群日益增加。為滿足這一需求,今天上午,上海市婦女病康復專業委員會等單位在金山區聯合舉辦「再生育門診」諮詢會,多名40歲以上女性前來諮詢生育二胎問題。  40歲的劉女士是開診當天前來諮詢的市民中年齡最大的。她告訴記者,她目前已經有個10歲的孩子,如今單獨二胎政策放開後,她和丈夫就想著再生一個。
  • 任澤平:老齡化下放開二胎效果不及預期,應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
    「人口老齡化正在加速到來,放開單獨二胎和全面放開二胎效果均不及預期。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應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 任澤平表示,中國少子化老齡化加快,人口峰值臨近,人口紅利消失,放開生育被拖延太久。他援引研究數據表示,繼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下降200萬後,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58萬至1465萬,「放開單獨二胎和全面放開二胎效果均不及預期」。 人口結構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關。
  • 二胎也不夠?計劃生育會全面放開嗎?東北已經急了,年輕人卻不急
    當然,為了緩解老齡化問題和城市人口分化問題,我國的二胎政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2019年出生的這1465萬人中,二孩佔比57%,這足以見得二胎政策為新生兒的增加做出了多大貢獻。但是相應地,二胎57%的佔比也在反映另一種現象:生第一個孩子的家庭佔比還不到總生育率的一半。
  • 任澤平:中國老齡化正撲面而來,應儘快全面放開並且鼓勵生育
    任澤平稱,中國的老齡化、少子化挑戰臨近,將成為未來中國一個最大的灰犀牛之一,「人口老齡化正在加速到來,放開單獨二胎和全面放開二胎效果均不及預期,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為此任澤平建議,應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並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 為什麼人口老齡化如此重要?放開生育又如此緊迫?
  • 全面放開二胎時間預測_二胎新政最快明年初落地
    >全面放開二胎時間預測_二胎新政最快明年初落地2015-11-04 11:29:1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國家衛計委下屬的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姜衛平近日表示,全面落實兩孩政策,還需等待各地人大修改地方的法規之後,方可最終落地。
  • 中國生育率連年下降,放開二胎後國人反而不愛生的背後真相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近些年來國家為了提高國民生育率,在生育政策上面已經開始放寬,從16年起便實行了全面二胎政策,這也一度使生育率產生了一波反彈。但是自從16年後,每年的新生兒數量便從接近1800萬連年下降至1450萬左右。
  • 全面放開二孩是什麼時候 中國人口計劃生育政策變遷史
    全面放開二孩是什麼時候中國人口計劃生育政策變遷史  1953年8月 政務院批准了衛生部關於《避孕及人工流產法》。  1955年3月 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控制人口問題的指示》。  1979年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提出:「鼓勵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  1980年 中共中央提出:計劃生育要採取立法的、行政的、經濟的措施,鼓勵只生育一個孩子。  1980年9月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新的《婚姻法》,第十二條規定:「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 「全面二胎」刷爆廣州醫院門診 生二胎需注意什麼?
    10月29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這是繼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後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調整。全面二胎開放後,廣州各家醫院門診量如何?各家醫院又如何即將來臨的二胎潮呢?
  • 生育的問題不是放開三胎就能解決的!七人普將查清生育現狀
    我們注意到,最近關於「放開三胎」的各種聲音,又刷屏了。不過這次刷屏倒不是因為三胎該不該放開的討論,而是放開有沒有用、大家領不領帳的問題。從大家的討論可以看出,「不敢生「已經成為普遍現象。至於原因,相信每一個人都能列出個三四五條來!
  • 生育政策將迎來重大調整?放開三胎被提議後,一個「新趨勢」來了
    那個時候主張少生優生,這一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中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到了2016年,有一項新的生育政策落地,那就是二胎政策,國家開始鼓勵有一個孩子的家庭生第二胎,從而提升人口出生率。從計劃生育到放開二胎,中國生育政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主要因為近些年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在加重,這直接導致了勞動人口佔比減小、養老金儲備壓力增加,所以提升人口出生率也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目標。只不過,雖然二胎被放開了,但是從近幾年中國的新生兒增量上來看,似乎見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