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註明來源
「成功營銷微信號:vmarketing」
文/Abby
以前看新聞,說大爺大媽老年「相親團」佔領宜家餐廳,就想著宜家餐廳的飯是不是特別好吃?沒想到據說宜家餐廳生意太好,宜家真的要開餐廳,從賣家具的宜家變成開餐館的宜家了。
宜家開餐廳的初衷,只是為了給那些逛家具城的消費者累了有個歇腳的地方,最初只是家居業務的一個輔助,正如宜家創始人Ingvar Kamprad說的,宜家的肉丸子才是「最好的沙發銷售員」,畢竟當一個人飢腸轆轆的時候,誰也沒心思來考慮客廳的沙發究竟是布藝的好,還是真皮的好。只有把他們都餵飽了,他們才有力氣繼續逛,並決定買什麼。
可能當初誰也沒有想到,宜家的餐廳會成為宜家另一個收入增長的引擎。在過去幾年裡,宜家餐廳已經證明,它不僅只是一個營銷工具,緊隨著當下消費者追求健康的飲食潮流,宜家已經把餐飲變成了它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
到現在,宜家已經開始認真地考慮,把餐飲作為未來的收入來源之一,如果有可能的話,甚至還會把觸角延伸到市中心的一些獨立咖啡館。
說起來慚愧,宜家一直認為自己是賣家居的,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還有餐飲這麼一塊業務發展得還挺好的。
「聽起來有點奇怪,但我們真的一直都沒有注意到餐飲這塊。」宜家餐飲的管理總監Michael La Cour說。如果看一下宜家龐大的業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長期以來,餐飲業務被忽略了:2016年宜家的家具業務收入為365億美元,相比起來,賣咖啡、三明治的收入根本不值得一提。
但是當宜家把自己的餐飲數據放到整個餐飲行業一比較,發現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原來自己的餐飲業務還真不小——2013年宜家餐飲每年的銷售額為15億美元。
在這個驚人的發現之後,宜家秉持著做家具的精神開始做餐飲。La Cour所在的部門開始檢驗宜家餐飲業務的每一個環節,他們簡化了供應鏈,並和挪威的一家可持續鮭魚漁場以及咖啡和巧克力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
宜家餐廳還致力於減少浪費,在一些餐廳,利用大數據分析來判斷每天應該準備多少食材,從而減少浪費。到目前為止,在一些試運營的餐廳,已經減少了30%的浪費。
同時,在菜單的設計上,也把宜家做家居的「民主設計」理念搬了過來,菜單不僅設計優雅,講究高品質和可持續,同時價格也十分低廉。
例如,菜單中的菜品,尤其是2015年推出的雞肉和瑞典肉丸子,都是響應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要求而推出的,這些菜品的推出,把宜家「肉丸子家族」的銷量提升了30%。宜家的菜單中有一半斯堪地那維亞菜系,另一半則根據具體的市場推出本土化的食品。
而宜家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價格。在宜家餐廳,一家四口人可以花不到20美元解決一頓飯,就價格來說,宜家幾乎找不到對手了。
宜家美國的餐廳的設計,體現出宜家在美食上的一些新的想法。這些大多能同時容納超過600人的餐廳,被劃分成不同的區域,以滿足不同家具採購者的需求。
到宜家買家具的,有的是家長帶著孩子,有的是年輕的夫婦,打算為他們人生中第一套公寓採購家具,他們採購的心情不同,在吃飯的時候,也有不同的需求。
例如,餐廳有一個區域擺著長椅和舒適的沙發,這個區域主要是為那些坐下來喝杯咖啡的採購者準備的;還有一個兒童的遊樂區,遊樂區連著餐飲區,孩子在這邊玩耍,父母可以在餐飲區邊吃飯,邊照顧孩子。餐廳有各種大的桌子,也有一些小的相對私密的區域,可以供不同的人休息。
「根據不同區域的設計,所有的顧客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找到適合自己的區域。」負責宜家美國地區餐飲的Diewald說。
這種新的設計思維,給宜家餐廳帶來了每年8%的增長。宜家現在每年在45個國家為6.5億顧客提供餐飲,2016年為宜家帶來了18億的銷售。
值得一提的是,有3%的顧客是專門到宜家去吃飯的,這也讓宜家看到了餐飲這塊業務的機會,現在,宜家真地開始考慮把餐飲當做一個主營業務來發展,而不再是家具店裡一個供人休息的角落。
「希望將來我們的消費者會說,宜家是一家不錯的餐廳。對了,那裡還賣家具。」La Cour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