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山南,湘江西岸,南臨南二環,北接嶽麓大學城,這是長沙陽光一百鳳凰街的地理位置。
這樣的位置,有利於商業的伸展,而因為它的定位「老長沙,新秀場,打造長沙商業與文藝網紅第一街」,又讓這裡充滿了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氣息。
一條商業街上最不能缺少的是什麼?
答案是小吃。
對於吃貨們來說,小吃是一條商業街的靈魂。
在鳳凰街,就有著各種各樣的特色小吃。
蟹甲歸田
這樣的店鋪名字就讓人有一種新奇的感覺。
在古代,徵戰四方的將士們,再取得功績之後,就會選擇褪去一身甲衣,回歸田園。
在這裡,不是褪去鎧甲兵衣,而是在閒暇時,三五好友相聚,坐在這裡,嘗一嘗海鮮的味道。
「蟹甲歸田」最好吃的是他的花甲粉:大大的一碗,錫紙做底,花甲鮮嫩,細粉爽口。
後來,出於對家鄉的懷念,這一家小店增加了一道「瀏陽蒸菜」的項目。
在美味中國,「沙縣小吃、蘭州拉麵」雙雙稱雄,其實各地還有著自己的特色, 比如安徽的「菜飯骨頭湯」,以及湖南瀏陽的「蒸菜」。
地道的瀏陽蒸菜,在蒸的基礎上保留了飯菜的原汁原味,再加上湖南特有的辣,簡直好吃到飛起。
盧漁翁
張愛玲說人生有三大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未完。
可見吃魚的時候,魚刺的困擾是多麼讓人痛恨。
如果你也喜歡吃魚,而又痛恨河魚多刺,那「盧漁翁」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了。
五一的時候,恰逢和男朋友相識一周年,有些「直男」的他不知該怎麼慶祝,我們兩人就去嘗了「盧漁翁」的錫紙包魚。
一整條魚,湯汁裹在錫紙中,大火慢蒸,鮮味被鎖在內,兩人聊著天,不多時就可以打開品嘗。
最棒的是,這樣的魚裡沒有魚刺,吃起來確實痛快。
標頭串燒
這是一個加盟品牌,老闆是精於廚藝的90後男孩。
旁邊的人都叫他「標頭」——用店鋪名字相互稱呼,有一種別樣的意味。
小夥子喜歡健身,每晚在深夜十點收檔後,他還會跑到健身房揮汗如雨。
標頭的特色燒烤是烤麵筋。
勁道的麵筋,淋上一層調好的辣汁,放到爐上一烤,滋滋作響,麵筋上冒出熱氣,熱氣裡滿含香味。
烤好的麵筋,特別勁道,一口咬下去,Q彈有力。
在產品櫃裡,還有著大肉串、羊肉小串、牛肉小串等,有時候客人在等待燒烤的間隙會聊天,問老闆:牛肉小串是真的牛肉嗎?怎麼這麼便宜?
耿直的小夥子憨憨笑著回答:不是真的牛肉,是那種混合牛肉,就像火腿腸裡添加不同比例的澱粉一樣……
這樣的回答,讓我都為他捏一把汗,但在一個誠信社會,誠實是最大的美德,也是商業最好的保障。
聽他如此誠懇,有時候客人反而喊著:再來一手(一手30串)。
胡記炸炸炸
讀書的時候,大學周邊一定會有這樣的小鋪,以炸為主,各種炸:炸雞腿、炸肉串,炸鯽魚、炸韭菜、炸金針菇……
胡記就是這樣的小店。
老闆是胖胖的老胡,大家都叫他「胖哥」。
胖哥說他以前就是在學校周邊開店,來來往往的學生每一天供不應求,錢是不少掙,但人也累,所以當初在鳳凰街看好門面後,就把店搬到了這裡。
旁邊的夥計聽到胖哥的話,有人會「抬槓」說:可拉倒吧,開到這裡哪裡是因為在學校旁邊累?還不是因為今年的學生都沒開學?
聽到這裡,胖哥哈哈一笑,會說一句:看破不說破,還是好朋友……
或許,這才是真正好友之間的交流,你我之間說話,不必遮遮掩掩,在忙碌時各自忙著自家事情,閒暇時就聚在一起,相互喝茶聊天。
再往前去,還有新開的老長沙特色小吃「黃稻吉」,非常地道的「桂林米粉」(據說原材料都是從桂林空運過來),牛聾子米粉,橋頭排骨……
這樣多的小吃,頓時豐富了鳳凰街的「靈魂」,如果是節假日休閒時,大家有時間,不妨來看看。
以上各家店鋪採訪及聊天內容,已通過原店鋪主們同意發布。其他小吃容我休息一陣,繼續一路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