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退市富貴鳥破產,它卻一年賣1億雙鞋!究竟有什麼致勝秘訣?

2020-12-25 騰訊網

作者:可為商學院

近幾年,鞋業一直處在寒冬之中,百麗退市,富貴鳥破產,達芙妮則連續4年巨虧,僅剩2000多家店鋪。

在其他鞋企黯淡之際,一家叫做「大東」的鞋企卻強勢進入人們的視野,甚至成為諸多企業學習的對象。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總是在促銷打折,這樣的店怎能讓人不喜歡。

1

人生第一桶金

陳光敏17歲就出來「闖江湖」,做過鞋廠學徒、養過蜂,後來還是回到溫州做了一位賣鞋人。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溫州鞋業小作坊遍地開花,大東也是家庭小作坊起家的。把家裡的院子蓋起來,一臺製鞋機,三五個人就能撐起一個小廠。陳光敏笑稱這為中國式「車庫創業」。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趁著改革的風口,溫州小商品經濟蓬勃發展,皮鞋、打火機、服裝、電器等前店後廠的小作坊紛紛冒頭。回到家的陳光敏選擇批發賣鞋,一開始他並沒有自己的門店,由於他經營有道,第二年陳光敏就在鄭州開了一家店。

1995年,陳光敏也在自家院子裡開起製鞋小作坊。由於規模小,他既當員工又當老闆,趕製著市場上鞋店的訂單。也是在這一年,陳光敏賺到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當時賣的最火的是富貴鳥的一款男士套包鞋,仿造的人很多,陳光敏和別人不同的是把這款暢銷鞋改成了女鞋,這款鞋子一上市就被瘋搶一空,連續賣了兩年。在陳光敏看來改做女鞋並不複雜,難的是勇於嘗試。

如今大東已經在全國開店約9000家店,年銷量達1億雙,並計劃在2030年實現銷售額1000億的目標,被媒體評為新一代的溫州鞋王。

2

自我改革適應市場的變化

陳光敏的第二次勇於嘗試發生在2008年。陳光敏放棄了鞋企通用的「省級代理制」改用直銷模式。那次選擇在陳光敏看來是迫不得已,原先的制度需要經過公司、省級代理商、經銷商之手,到消費者手裡的鞋子已經是成本的4倍,這樣大家才能都賺到錢。

但當消費者不再願意買單時,這條路就行不通了。經過沉思熟慮,陳光敏決定分兩步走:第一步,打通分公司,即省級代理商;第二步,打通門店。

2012年6月,大東整編當時由代理商掌控的18個省級分公司,進行「自營改造」,改為由總公司控股,股權持比為總部佔51%、分公司佔49%。7-8月,大東對各個專賣店進行「聯營改造」,變成聯營店,公司統一定價、統一配貨。加盟店需向公司交5萬元到20萬元的貨物押金,每日營收必須轉入公司指定帳戶。

通過改革,大東完整疏通了從原料到售賣的產業鏈,並讓它的產品能夠去掉中間環節,以高性價比的姿態出現在市場上。至此,79元一雙的大東女鞋誕生了。

大東以79元一雙的女鞋出名,事實上,大東門店裡價格更是低的超出想像,路過大東的門店,59元一雙、100元/2雙起等打折的紅色條幅常年懸掛,這讓逛街的人們能夠毫無心理壓力的走進去挑選。

這種低價也和大東不對顧客年齡層進行細分有關,在大東從兒童到老人都能選到自己想要的鞋。這種做法毛利潤雖不高,但重在薄利多銷,都說消費是一場心理戰,陳光敏顯然深諳此道。

對於自己的低價策略,陳光敏曾打過一個比喻,「牛、羊、馬吃同一塊地的草,羊吃了最嫩的草尖,馬吃中間那一截,留給牛的就只有最苦的草根。而大東就是那頭吃草根的牛」。

3

速度是關鍵

大東的崛起的另外兩個特點就是「零庫存」以及14天快時尚。

庫存是鞋服企業沉重的包袱,死在庫存積壓上的公司並不少。一來攤薄企業的利潤,二來,鞋服本身就是快時尚品牌,尤其容易貶值。

早就實現「零庫存」的大東,在這方面已遙遙領先國內同行。

去網上看看大東的鞋子,大部分集中在79,最貴的也不超過200,最便宜的19塊錢,這麼低的價格本來剩下的庫存就不會多。清倉處理時,不管是19元、20元賣掉,還是買一送一「硬塞」給顧客,無論如何都要處理完。

大東還有一點能完全秒殺傳統代理商模式的,就是快!

一是,回款速度極快。大東門店的規定是:當天銷售,次日回款到總公司。目前,全國的門店約9000家,日均回款正常都是在3000萬到5000萬,節假日都是1-2億起。這意味著,大東擁有了非常強大的現金流。

打個比方,如果是1億元的資金,一年周轉兩三次,可以做兩三億元的生意;一年周轉五六次,就可以做五六億元的生意了。

二是,生產速度極快。對於走低價路線的品牌來說,最大的成本不是原材料成本,而是時間和計劃所產生的成本。

比如每家門店永遠都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好賣的鞋子不夠賣,不好賣的鞋子剩了很多。所以好賣的鞋就成了門店最大的需求。

但是,從門店發出需求,到生產、發貨到門店,這中間很多時間被浪費了。所以,大東在快上做到了極致,從設計、生產到專賣店裡賣,整個過程只需14天。

製鞋這個行業,其實跟賣海鮮一樣有時效性,一旦物流遲了,這批產品就沒用了,本來能賣139元的鞋,也只能賣59元了。

近幾年,消費市場一蹶不振,整個鞋類市場哀鴻一片,一大批知名鞋類品牌倒閉的倒閉,關店的關店。

大東也曾面臨著被時代拋棄的命運。它痛定思痛,做出了改革,實現了逆勢上揚,業績持續走高。

可為商學院綜合自馮侖風馬牛、電商之家、銳公司、金錯刀。

相關焦點

  • 鞋當白菜賣一年賣1億雙 「新一代鞋王」如何逆勢而上?
    過去幾年,「鞋王們」的日子不好過,百麗退市,富貴鳥破產,達芙妮則連續 4 年巨虧,僅剩 2000 多家店鋪。一片蕭條之中,卻有一家叫大東的鞋企逆勢而上。目前它已經在全國開店約 9000 家店,年銷量達 1 億雙,並計劃在 2030 年實現銷售額 1000 億的目標,被媒體評為新一代的溫州鞋王。
  • 把鞋當白菜賣,一年賣1億雙,「新一代鞋王」怎麼做到逆勢而上的?
    一片蕭條之中,卻有一家叫大東的鞋企逆勢而上。目前它已經在全國開店約 9000 家店,年銷量達 1 億雙,並計劃在 2030 年實現銷售額 1000 億的目標,被媒體評為新一代的溫州鞋王。
  • 全國擁有9000家門店,一年能賣出1億雙鞋子
    全國擁有9000家門店,一年能賣出1億雙鞋子推薦語:說到我國的「女鞋之王」,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會想到百麗這個曾經當之無愧的王者。2010年的時候,百麗佔中高端女鞋市場46%的份額,而居第二名的鴻國國際僅佔6.5%,差距十分明顯。到了2011年,百麗的營收已經達到289億,淨利潤增長到42億。
  • 把鞋當成白菜買,一年賣出 1 億雙鞋子的大東是如何撬動市場的?
    為什麼在別的鞋企紛紛虧損、破產的情況下,它卻能逆勢上漲成為新一代鞋王呢? 女鞋世界過去幾年中國鞋業品牌的日子不好過,百麗退市、富貴鳥破產、達芙妮 連續虧 損 4年,全國關店 4000 多家,但是在一片蕭條之中,有一家叫做大東的鞋企卻能 逆勢而上,目前他已經在全國開店超過
  • 百麗、達芙妮「敗」了,這家鞋企悄悄開了10000家門店,一年賣出1億雙
    一代鞋王百麗?不過這個千億市值的公司早已低價賣身並在港股退市,此前百億級年度營收,也不過是做了「代理」這個中間生意。中國鞋業第一股星期六鞋業?1年內虧掉了過去7年賺的總利潤,而今的星期六不得不逐漸剝離女鞋業務,淪為一個殼公司。號稱一年賣出5000萬雙的達芙妮?
  • 一年賣1億雙鞋,全國開出9000家分店,這個溫州男人如何做到的?
    如達芙妮關店幾千家、鞋王百麗黯然退市。2019年下半年,老牌鞋業巨頭富貴鳥也迎來破產的結局。在傳統鞋業一蹶不振時,有一家企業卻做得風生水起,不僅沒有遭遇下滑,它還逆勢崛起,它就是大東鞋業。 大東鞋業創立至今已走過二十多年的歷程,旗下主要有「DUSTO」、「E&LY」兩大品牌,年營業收入超50億。
  • 中國又一鞋王誕生,打敗達芙妮、百麗,年銷1億雙鞋
    對於女性消費者來說,鞋櫃裡永遠都會缺少一雙鞋,由此可見,鞋子對於女人來說有多重要。雖然女鞋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但是在網際網路電商的影響下,想要突破重圍,做成品牌,並非容易的事。自從有了電商之後,一大批小眾女鞋品牌崛起,憑藉價格實惠、款式新潮,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而那些布局線下門店的傳統女鞋品牌,沒有及時轉型線上,又不能很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很快就被拋棄掉,比如達芙妮和百麗,銷量一年不如一年,只好縮減門店數量,維持最基本的運營。
  • 女鞋界的黑馬誕生:「模仿」富貴鳥一年入帳50億,坐擁8000多家店
    隨著中國鞋業市場趨於飽和,我們過去熟悉的品牌,如百麗、富瑞、等品牌也在日益衰落。但有一家鞋業公司成功地逆勢而為,在整個行業環境都不怎麼景氣時,殺出重圍成為一匹黑馬。這家鞋業公司一開始只是個小作坊,現在卻在全國有8000多家實體店,並堅持走低價路線,每雙鞋的平均價格不到100元。
  • 達芙妮百麗的強勁對手:只賣「百元鞋」,今坐擁8000家店年銷50億
    就拿女鞋品牌來說,達芙妮女曾是國內的女鞋巨頭,現在卻在市場競爭中節節敗退、關閉上千家門店,一代鞋王百麗也走上了退市「賣身」的衰敗之路,許多頂尖鞋企的業績出現了滑鐵盧,陷入危機。但在這片關店的浪潮裡,有一個女鞋品牌成功完成逆襲——以平均每雙不超過100元的低價戰略年銷50億元,達成了每季度「零庫存」的奇蹟,還在全國各地開出了8000多家實體店,成功晉身為女鞋行業的新王,它就是大東,一匹來自浙江的「黑馬」。
  • 「79一雙」的大東,如何成為溫州鞋王?
    近幾年,百麗退市、富貴鳥破產、達芙妮關店……中國鞋企的頭上仿佛籠罩著一朵烏雲。在鞋業一片蕭條中,一家來自浙江溫州的鞋企卻逆勢上揚。2018年時,大東已經默默開出了8000多家店,一年賣出了1億雙鞋。它的創始人還喊出了十年實現1000億營收的目標。由於價格便宜,以「79一雙」出名,專耕二三線及以下市場,它被稱為鞋屆「拼多多」。
  • 大東鞋業悄悄開了1萬家店,1年賣1億雙,憑什麼?
    一代鞋王百麗?不過這個千億市值的公司早已低價賣身並在港股退市,此前百億級年度營收,也不過是做了「代理」這個中間生意。中國鞋業第一股星期六鞋業?1年內虧掉了過去7年賺的總利潤,而今的星期六不得不逐漸剝離女鞋業務,淪為一個殼公司。號稱一年賣出5000萬雙的達芙妮?
  • 日均關店6家,一代「鞋王」達芙妮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在營收不斷下滑,門店日趨減少後,一代「鞋王」達芙妮國際再次交出虧損成績單。近日,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與此同時,達芙妮國際在公告中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中國大陸及臺灣)。
  • 一年賣出1億雙鞋子,全國擁有9千家門店,為女鞋行業的王者
    近些年,隨著網絡購物的衝擊,不少線下的連鎖鞋業巨頭都紛紛潰敗,如百麗、達芙妮要麼退市,要麼關店。特別是達芙妮,公開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18年,這四年時間裡,達芙妮虧了超過29億港元,門店數量也從巔峰時的六千多家,減少到兩千多家,可見傳統企業經營艱難。
  • 百麗、達芙妮衰敗,這個一雙鞋不到100元的鞋業黑馬,卻年銷50億
    隨著中國鞋業市場的飽和,我們曾經熟悉的百麗、富貴鳥、達芙妮等一眾品牌鞋業日漸衰敗。然而就在這些品牌鞋業想著如何退市保命的時候,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品牌卻迅速成長起來,它就是大東。大東以手工作坊起家,憑藉價格不足百元的女鞋,創造出年銷售2800萬雙,銷售額近50億的業績逆襲,在競爭激烈的鞋業市場中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如今,它在全國擁有8000多家門店。將爆款男鞋改成女鞋,成為鞋業市場的一匹黑馬大東的創始人陳光敏17歲就到社會闖蕩,當過學徒,養過蜜蜂,跑過銷售。
  • 鞋王百麗靠運動鞋翻身?滔搏國際上市市值574億港元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昔日鞋王百麗靠運動鞋翻身?滔搏國際上市,市值574億港元在私有化退市兩年後,曾經的「一代鞋王」百麗,分拆旗下運動板塊業務重返資本市場。574億港元,甚至超過了百麗國際在2017年私有化退市時531億港元的市值。根據招股書顯示,在2016至2019財年(財年截至當年的2月28日),滔搏國際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16.9億元、265.5億元和325.6億元,經調整年度利潤分別為15.38億元、18.10億元和22.36億元。
  • 2019年,一代鞋王宣布破產,欠債高達42億,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2019年8月26日晚間,曾經的「一代鞋王」富貴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於8月24日收到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告及民事裁定書,裁定駁回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關於批准重整計劃草案的申請並終止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重組,這意味著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破產,而富貴鳥破產時竟然欠債高達
  • 破產後又踏上2.8億賣身路,老闆曾50億身家比肩馬雲!
    同期進行拍賣的有36項富貴鳥破產財產,其中包括34輛各類型車輛、存貨以及辦公器具、無形資產等,這36項破產財產起拍價總額為288.802萬元。來源:富貴鳥官網截圖「鞋王」富貴鳥破產後,又踏上賣身路。01「富貴鳥」破產時代拋棄你時,從不說再見富貴鳥破產了。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我還有點傷感,對於我們這一代青年來說,富貴鳥曾經是我們買鞋的首選,真正的國民品牌。
  • 百麗捲土重來!旗下幫阿迪耐克賣鞋的滔搏運動赴港IPO
    在運動服飾風潮的消費趨勢下,滔搏運動的未來前景被看好作者 | Yohanna 一代鞋王百麗集團雖因業績持續下滑而從港股私有化退市原百麗董事長鄧耀和CEO盛百椒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兩人合計套現130.93億港元離場。同年7月27日,百麗控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退市。 百麗集團私有化退市的消息一度震驚行業,業內不乏各種一代鞋王落幕的感慨。但也有分析指,此次交易對百麗而言是一個轉機。
  • 富貴鳥、報喜鳥、貴人鳥:總有些「鳥」飛不過2019
    不過,有一些品牌與企業,卻在這一年折斷了翅膀,有的飛不過2019,有的還在等待曙光。中國企業家總喜歡在自己一手創立的品牌名中帶個「鳥」字,譬如:貴人鳥(603555,股吧)、富貴鳥、報喜鳥(002154,股吧)等。「鳥」寓意騰飛,字面無不指向光明前程,寄託了創始人樸素而美好的祝願。然而,不是所有「鳥」,都能一路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