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答問妙語頻現 中國外長回應23個外交熱點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兩會綜述) 「雲上」答問妙語頻現 中國外長回應23個外交熱點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電 (記者 安英昭)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24日在北京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其間,王毅「隔空」回應23個外交熱點問題,「雲上」答問期間妙語頻現。

5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邀請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維護公共衛生與健康,記者會採用網絡視頻形式進行。

中新社

記者 杜洋 攝

  ——分析疫情形勢:病毒打不倒人類,人類必將戰勝疫情

  今年的記者會在特殊時間節點召開,疫情成為此間高頻詞彙。

  王毅首先向全力拯救生命的各國醫護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不幸逝去的罹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他說:「病毒打不倒人類,人類必將戰勝疫情。至暗時刻終將過去,光明已在前方。」

  王毅的回答同樣以疫情相關的問題開場。他指出,病毒不分國界和種族,向全人類發起挑戰。政治操弄只會給病毒以可乘之機,以鄰為壑只能被病毒各個擊破,無視科學只會讓病毒乘虛而入。

  面對國際上一些借疫情質疑甚至指責中國的聲音,王毅回應稱,「中國不是救世主,但我們願做及時雨,是在朋友危難時同舟共濟的真誠夥伴。」

  針對美國等一些國家就疫情對中國的發起訴訟,王毅指出,這些「濫訴」,沒有事實基礎、沒有法律依據、沒有國際先例,是徹頭徹尾的「三無產品」。」

  「我們應秉持良知和理智,為這次全球疫情敘事留下客觀真實的人類集體記憶。」王毅表示,中方對國際科學界開展病毒溯源科研合作持開放態度,「這一進程應堅持專業性、公正性和建設性」。

  談及對世衛組織的評價,王毅強調,生命至上,救人第一。「給世衛組織潑髒水的人只會弄髒他們自己。」

  ——解讀對外關係:總想給中國扣上霸權帽子的人,恰恰是自己抱著霸權不放的人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國在成功控制本土疫情的同時向很多國家提供了支持和幫助。中國同各國共同抗擊疫情的經歷,受到中外媒體的關注。

  王毅表示,中俄雙方相互支持,彼此仗義執言,成為「政治病毒」攻不破的堡壘。談及「後疫情時代」的中日韓三國合作,王毅直言,中日韓三國聯合抗疫,為全球抗疫樹立了樣板,也為國際社會增添了信心。回應半島問題,他強調,真正解決半島問題,既要「坐而論道」,更要「起而行之」。

  面對涉及中美關係的高頻提問,王毅逐一進行回應:現在要警惕的是,美國一些政治勢力正在綁架中美關係,試圖將中美關係推向所謂「新冷戰」,這種危險的做法是在開歷史倒車,不僅會葬送兩國人民多年積累的合作成果,也會損害美國自身的未來發展,危及世界的穩定與繁榮。

  針對美方再打「臺灣牌」的行為,王毅正告美方,「不要試圖挑戰中國的底線,不要誤判14億中國人民捍衛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

  「除了新冠病毒的肆虐,還有一種政治病毒也正在美國擴散。這種政治病毒就是利用一切機會對中國進行攻擊抹黑。」王毅說,中國無意改變美國,更不想取代美國,而美國也不可能一廂情願地改變中國,更不可能阻擋14億中國人民邁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他呼籲,「不要再浪費寶貴時間,不要再無視鮮活的生命」。

  ——闡釋外交政策:中國從不主動欺凌,但有原則有骨氣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開展的積極外交工作頗受矚目。王毅表示,疫情為各國交往按下了「暫停鍵」,但中國外交並沒有止步,而是逆勢前行,開啟了以電話、書信、視頻為主渠道的「雲外交」模式。

  在此過程中,中國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為了幫助解決海外中國同胞遇到的困難做了大量工作。王毅表示,海外中國公民一直是祖國母親心頭的牽掛,「海外同胞雖然身在異鄉,但祖國永遠在你們身後」。

  有記者質疑中國正在用「戰狼外交」代替韜光養晦的原則,王毅回應指,那些總想給中國扣上霸權帽子的人,恰恰是自己抱著霸權不放的人。他強調,「我們從來不會主動欺凌別人,但同時,中國人是有原則、有骨氣的。對於蓄意的中傷,我們一定會作出有力回擊,堅決捍衛國家的榮譽和民族尊嚴。」

  針對關於疫情過後全球化有可能逆轉的擔憂,王毅稱,「世界當然回不到過去,因為歷史在向前邁進」「世界回不到過去,中國同樣也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完)

相關焦點

  • 100分鐘23個問題 中國外長回應外交熱點 多次強調全球合作
    這一背景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舉行的「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記者會備受各界關注。1小時40分鐘,23個問題,創下2014年以來兩會期間外長記者會的新高。5月24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的這場記者會上,針對中美關係、涉港、涉臺以及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化、病毒溯源等熱點乃至尖銳的問題,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進行了逐一回應。
  • 外交部就孟加拉國外長訪華等答問
    問:你能否介紹孟加拉國外長訪華有何安排?中方對此有何期待?答:中國和孟加拉國是友好近鄰。2016年10月,習近平主席對孟加拉國進行裡程碑式國事訪問,將中孟關係提升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阿里外長此訪期間,雙方將加強對接,進一步落實好習近平主席訪問孟加拉國的成果,推動兩國各領域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 加拿大外長再次誣稱中方搞「脅迫外交」等,我駐加使館回應
    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就加外長涉華言論發表談話11月23日,加拿大外長商鵬飛在加議會加中關係特別委員會作證時,再次誣稱中方搞「脅迫外交」、「任意拘押」加公民,並就涉港、涉疆、人權等問題說三道四。中國致力於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關係,同時堅決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有關加公民因涉嫌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犯罪被中國司法機關依法逮捕並起訴,而孟晚舟在沒有違反任何加法律的情況下被無理拘押至今,加方的作法才是不折不扣的任意拘押。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保護和促進人權。
  • 外交部就中日關係、巴以問題、南蘇丹局勢等答問
    今年以來,中方接待巴以領導人同期訪華、提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四點主張,在華舉辦聯合國支持巴以和平會議、支持巴勒斯坦能力建設,此次王外長對巴以兩國的訪問,是中方上述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了中國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地區國家共同的朋友,中方將繼續以自己的方式在巴以問題上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為早日實現該問題的全面、公正解決做出不懈努力。
  • 外交部就媒體質疑日本對琉球主權等答問(實錄)
    中新網5月8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13年5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就《人民日報》質疑日本對琉球的主權、印度外長及以色列總理訪華、韓國總統訪美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以下是外交部網站公布的答問實錄:  問:《人民日報》今天刊文「論《馬關條約》與釣魚島問題」,質疑日本對琉球的主權。中方是否認為琉球和衝繩是日本領土?
  • 日媒:日本駐華大使丹宇羽一郎推遲1個月歸國
    人民網10月4日訊 據共同社消息,日本官房長官藤村修4日在記者會上正式宣布,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的歸國日期從原定的本月中旬推遲1個月,稱「尚未確定繼任人選」,同時表示「遴選工作不會花費很長時間,將儘快做出決定」。
  • 中國與吉里巴斯復交 兩國恢復大使級外交關係
    (原標題:快訊:中國與吉里巴斯復交)當地時間9月2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同吉里巴斯共和國總統兼外長馬茂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吉里巴斯共和國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吉里巴斯共和國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吉里巴斯共和國政府即日斷絕同臺灣的「外交關係」,並承諾不再同臺灣發生任何官方關係,不進行任何官方往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吉里巴斯共和國政府的上述立場表示讚賞。
  • 中國外長新年首訪為何總選非洲?(環球熱點)
    1月4日至1月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應邀對非洲5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國外長連續第31年新年首訪前往非洲。雖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國外長依然延續外交傳統,彰顯中非雙方團結互信,傳統友誼更加鞏固。
  • 中新時評:中國外交「方圓之間」見格局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電 題:中國外交「方圓之間」見格局中新社記者 聶芝芯100分鐘,23個提問,中國外長王毅的記者會,信息量巨大。面對疫情下各種中國外交熱點,王毅時而鄭重說理,時而剛直回擊,時而真情流露,時而含蓄點化……守住原則,亦顯圓融。
  • 王毅同埃及外長舒克裡共同主持中埃外交戰略對話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素雲):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與埃及外長舒克裡8日在開羅共同主持中埃外交戰略對話。王毅表示,中埃傳統友誼深厚。在習近平主席和塞西總統的戰略引領下,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回應加外長涉華言論
    近日,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就加外長涉華言論發表談話時指出,11月23日,加拿大外長商鵬飛在加議會加中關係特別委員會作證時,再次誣稱中方搞「脅迫外交」、「任意拘押」加公民,並就涉港、涉疆、人權等問題說三道四。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 外交部就奔馳事件、馬爾地夫局勢等熱點答問
    國際社會應在尊重馬爾地夫主權的基礎上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不應採取使事態更加複雜化的舉動。  問:據報導,周一,梅賽德斯-奔馳在Instagram發布的英文帖子中引用了達賴的話,昨天,該公司道歉並刪除了這個帖子。這是否是應中方要求所為?
  • 王毅會見蘇利南外長拜赫勒 為訪問該國首位中國外長
    資料圖片:2017年12月7日,王毅在北京會見來華出席首屆「南南人權論壇」的蘇利南外長拜赫勒。外交部網站圖片新華社帕拉馬裡博9月23日電(記者崔元磊)當地時間9月23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帕拉馬裡博會見蘇利南外長拜赫勒。
  • 外交部發言人就印度孟買爆炸案等答問(實錄)
    中新網7月14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11年7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記者會,就印度孟買爆炸案、楊潔篪外長將出席東協地區論壇系列外長會等進行答問。洪磊首先發布消息:應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邀請,喀麥隆共和國總統保羅·比亞將於7月20日至22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應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邀請,義大利外長佛朗哥·弗拉蒂尼將於7月18日至21日來華進行正式訪問。楊潔篪外長將與弗拉蒂尼外長共同主持召開中意政府委員會第四次聯席會議。
  • 外交部回應「中方將在黃巖島進行新建設」報導(答問)
    一、應外交部長王毅邀請,俄羅斯聯邦外交部長謝爾蓋·維克託羅維奇·拉夫羅夫將於4月28日至29日來華出席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五次外長會議,並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二、經各方商定,第二十二次中國—東協高官磋商將於4月27日至28日在新加坡舉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將同中國—東協關係協調國新加坡外交部常秘池偉強共同主持會議。中國—東協高官磋商是中國與東協十國外交部門東協事務高官重要年度磋商機制。本次會議將重點圍繞當前形勢下推進中國—東協關係和東亞區域合作進行討論,並為今年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25周年紀念峰會等重大活動預做準備。
  • 印媒封面中國地圖不包括臺灣和西藏 外交部回應
    記者會答問實錄如下: 問:我們注意到,王毅外長近日訪問泰國和菲律賓時,就中國—東協關係發表了不少看法,昨天王外長還集體會見了東協十國駐華使節。中方一直強調高度重視中國—東協關係。那麼,中方對當前中國—東協關係的發展是否滿意? 答:如你所說,中方一向高度重視中國—東協關係,始終視東協為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
  • 泰國外長回應「表白」王毅:那是個比喻 因為泰國是中國-東協調和國
    8月4日,中國外長王毅和泰國外長塔納薩在東協外長會議。(資料圖)中國日報11月20日曼谷電(記者 蔡瀟)泰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塔納薩•巴迪瑪巴功上將在近日亞洲新聞聯盟舉辦的媒體見面活動上回應了他在東協會議上對王毅外長的「表白」, 如果我是女人,我會愛上他。
  • 外交部就中國公民因涉嫌非法就業在菲律賓被抓等答問(實錄)
    第16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將於9月21日至24日在廣西南寧舉行。問:據報導,9月17日,美國務院發言人稱,索羅門群島決定結束與臺「外交關係」,中方持續壓縮臺國際空間及改變兩岸現狀,美對此感到失望。所決定同中國建交後,美副總統彭斯拒絕會見所領導人討論發展合作問題。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答: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印媒透露:班公湖兩岸熱點地區,中印軍隊彼此間僅幾米距離
    【環球網報導】《今日印度》19日報導透露,在班公湖南岸與北岸的4個熱點地區,全副武裝的印度軍隊與中國軍隊彼此僅相隔幾米距離。報導稱,這4個熱點地區的局勢仍然極不穩定。據報導,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15日在議會人民院表示,中國已在中印邊境實控線沿線以及縱深地區調動了大量軍隊與武器裝備。按照他的說法,在所謂「拉達克地區」東部有幾個摩擦地區,包括格拉地區、空喀拉山口與班公湖的南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