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帶娃旅行能讓孩子更聰明?其實還有很多好處家長們不知道

2020-10-02 帶娃小潘潘

今年的國慶+中秋小長假共有8天,很多人對小長假的安排就是旅行,畢竟被新冠疫情困在家裡太久了,出來放鬆放鬆是極好的。但是有孩子的家長們就很糾結:旅行要不要帶上孩子呢?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還太小,根本不知道旅行的意義,沒有必要帶上。還有的家長覺得拖著孩子旅行太麻煩了,路上淘氣不說,還要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和預防生病,而且孩子也不需要旅行,乾脆留在家裡好了。可孩子旅行真的沒有意義嗎?

其實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每一次旅行或出遊對於孩子來說都意義非凡!這些神奇又美好的經歷能給孩子的童年添上絢爛的一筆,而且對孩子身心健康、智力發展都有很大的好處!


豐富的生活環境能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

美國科學家羅森茨維格曾用小白鼠做過類似的大腦發育對比實驗,在豐富的環境中成長的小白鼠機靈好動,大腦皮層發育得更厚,神經元更大,而且身體上能促進神經元生長發育的化學成分也更多。而在「乏味、單調」的環境中成長的小白鼠就顯得呆滯,大腦發育程度較差,智商明顯較低。這項研究說明:在同等資質的前提下,不同成長環境對大腦發育的影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所以成長的環境越豐富,越有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

學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全部,他們對每一樣未知的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渴望著去探索。雖然他們不一定會記得去過哪裡,但在豐富的環境中的所見所聞都會不知不覺地積累成生活的經驗。旅行能為孩子提供更豐富的成長環境,溫柔的秋風、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沙灘、鬱鬱蔥蔥的田野、充滿歷史意義的名勝古蹟等,都能讓孩子從中發現不一樣的世界,對促進孩子智力發育有著重要意義。和孩子旅行過程中,家長可以多給他們講講這個世界的知識,例如春夏秋冬的劃分、海拔的意思、天空為什麼會下雨等,這能讓孩子的見聞進一步提升,而且對他們日後的生活、學習等也有幫助。

我每次帶孩子參觀名勝古蹟的時候,都會提前做好功課,準備一些相關知識,一邊講解一邊引導孩子觀察古蹟的特徵、色彩等,不僅能幫助孩子開闊眼界、趁機教她認識歷史與熱愛生活,還能增加旅途的趣味性。


除了能讓孩子更聰明,旅行還有什麼好處呢?

1、增強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出行前可以諮詢一下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進來,旅途中也可以多讓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孩子獨立的個性。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可以讓他們收拾自己的小行李,家長在旁邊指導他們大概要帶什麼東西,讓孩子自己整理好。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也可以讓孩子記錄下來,或者收集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標本,例如樹葉、明信片、照片等,讓孩子在出遊的同時也能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2、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意識

在家裡只要一哭就能達成願望,但外面的世界可不像家裡,必須要學會遵守規則。可以通過景區排隊、檢票、過紅綠燈、不能亂扔垃圾等行為,教給孩子遵紀守法的品格,告訴他們哪些規則是不能違反的,少一點我行我素,無畏無知,對培養孩子的品質很有幫助。而且路上還可能會發生一些預估不到的狀況,趁機帶著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告訴他們眼淚不能解決問題,要保持一顆勇敢、堅強的心。


3、讓孩子得到充分的愛和陪伴

其實大部分的家長因為忙於工作,缺少了陪伴孩子的時間。帶著孩子旅行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們見識各種高樓大廈、山川湖泊、名勝古蹟,家長還可以藉助旅行忘記掉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煩惱,全身心地陪伴家人和孩子,讓孩子在旅途中感受到完完全全的父愛母愛!


帶娃旅行其實還有很多的好處是家長們不知道的,例如鍛鍊身體、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培養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等。陽光正好,微風不燥,何不借著國慶小長假,牽著老公,拖著孩子,來一次說走就走的親子遊呢?


歡迎下方評論交流,關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國慶節,我為什麼不帶娃去旅行?
    每年國慶節,不少爸爸媽媽會選擇帶著孩子去旅行。  可能有些人會說,帶娃旅行是很累,很辛苦,但是我樂意啊,因為旅行能讓孩子增長見識balabala,比窩在家強啊。  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大人的虛榮心在作怪!
  • 為什麼很多家長讓娃學音樂?音樂帶給孩子的這些好處,你可能不知
    如今的父母普遍認為,孩子不僅要學習好,業餘興趣也很重要,學一門樂器或歌唱舞蹈,不但可以陶冶情操,還有可能改變孩子未來人生。張女士的兒子浩浩4歲了,他非常喜歡音樂,可是爸爸認為學音樂耽誤學業,對未來的發展沒什麼用。過年期間他們帶浩浩去親戚家拜年,一進屋,浩浩就被屋中的鋼琴吸引了目光,這架鋼琴是浩浩的表哥,小傑的。
  • 鄧超孫儷培養孩子世界觀,帶娃去旅行,自然教育的好處要知道
    帶娃旅行似乎成為了他們陪伴孩子的另一種方式,也是教育孩子的另一種手段。 而且,不僅鄧超夫婦會帶孩子旅行,還有許多明星也經常帶孩子去旅行。那麼他們帶孩子去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呢?其實很多明顯父母會這麼做,是在培養孩子的世界觀,重視自然教育。
  • 3歲孩子已經旅行50次!家長稱寧願帶娃旅行也不願把錢花在早教上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條消息,一個3歲的孩子竟然跟著家長旅行了50次!而且孩子家長特意這麼做的。現在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太小,帶出去不好,社會嘈雜會亂,太早讓孩子接觸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而且還會讓孩子養成性格比較開放的習慣,讓孩子靜不下心學習。
  • 帶孩子去旅行好處
    身邊很多父母不願意帶娃出遠門旅遊,他們總是會有這樣的想法:娃太小什麼都看不懂;要帶的東西太多太 辛苦;帶娃玩的不盡興浪費錢。。真的是這樣嗎?帶上孩子總會遇到吃,睡,時間上各種衝突的地方,和情 侶遊,閨蜜遊比起來也是這種麻煩點。殊不知帶孩子去旅行的好處遠遠多於他們擔心的問題哦!
  • 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帶娃出行的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原來前幾天寶媽帶孩子出去玩,孩子從上飛機開始就哭鬧不止;沒消停多久,娃下機的時候憋不住竟然在機場中間尿了,鬧得寶媽一臉尷尬;到了酒店吧,熊孩子一眼不看就開始作妖,巴著酒店大堂的雕塑上就是不下來……一趟旅遊下來,娃倒是一臉興奮,可寶媽不僅沒休息到,還熬得身心俱疲,這才發出了「千萬別帶娃旅遊」的感慨。這一席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 國外研究表明:家裡這位成員帶娃,孩子更聰明,連媽媽都比不上
    而父親在帶娃的過程中,則不會嬌慣孩子,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常常讓孩子自己解決,這樣無形中,孩子會變得尤其地獨立,喜歡自己思考解決問題,自然就會變得更聰明。  爸爸帶娃最大特點——不靠譜  雖然爸爸帶娃更利於孩子發育,但爸爸帶娃絕對能入選「最不靠譜」事件前十,在爸爸帶孩子這件事情上們,全世界不分種族,沒有國界,畫風高度統一
  • 帶娃出去旅遊,不只是為了長見識,還有這些你不知道的好處
    今天,碰到一位鄰居,聽說我們出去旅遊了,鄰居說:「孩子這麼小,有什麼好玩的,又累又受罪,還不如家裡待著。」記得出發前,老公說在他眼裡最舒服的旅遊就是躺在沙發上,說歸說,我們依然會選擇累成狗,也帶娃們出去走走,娃小,就在周邊走一走,來個短途旅行,大一點再走得遠一些。
  • 經常帶孩子出去旅遊,有這4個好處,家長們行動起來吧
    小宋夫婦在沒有孩子前,就喜歡到各地去旅遊。有了孩子也沒有阻礙他們的腳步,小兩口選擇帶著孩子一起去探索世界。但對於小兩口的行為,家裡的長輩們都十分反對,覺得經常出門,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其實帶孩子出遊並沒有長輩們想像的那麼可怕,反而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好處,今天就選其中的4種,為大家詳細解釋下。1.有利於親子和諧家長跟孩子一起去旅遊,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彼此的關係更親密。因為旅行時,家長們擺脫了平時工作的壓力,放鬆身心,可以更心平氣和地跟孩子進行對話,這樣一來,雙方自然能交流得很順暢。
  • 寶寶吃母乳更聰明嗎?有些好處利於孩子成長,寶媽都可以做到
    結婚一年後小蘭懷孕了,孕期她依然努力工作著,而且計劃好休完產假把孩子給婆婆帶,出月子就反悔了。月子裡小蘭的母乳量很足,於是毫不猶豫選擇全母乳餵養。 想到休完產假就要擠出母乳給孩子喝,還有可能換成奶粉,捨不得、也覺得對孩子不好,聽好多人說,吃母乳的孩子更聰明。
  • 實力坑娃的家長們!幼兒園讓孩子帶「枯葉」,老爸出手笑翻老師
    而那些用心「坑娃」的家長們,往往都是憑一己之力,將自己娃送上熱搜,引來眾多的關注,讓人們明白,什麼叫做「生娃就是用來玩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幾例,家長實力坑娃的典範!實力坑娃1:幼兒園讓孩子帶「枯葉」,網友:找鐵扇公主借的?
  • 爸爸帶大和媽媽帶大,哪個帶孩子會更聰明?研究表明:兩者差異大
    在很多未婚人士或是未生育兒女的夫妻看來,帶娃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只需要這樣那樣然後就完成了,其實不然,只有當上爸媽之後,他們才能真切地體會到帶娃是多麼的辛苦。1、 爸爸"放養式"帶娃,能予以孩子更多鍛鍊通常家中的長輩和寶媽在帶娃的過程中,都會予以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這樣有著不小的好處,那就是孩子很難受到傷害,但同時它也存在弊端,那就是孩子過得太"順利",成長的過程中鮮少會遇到挫折和打擊。
  • 自己帶娃的三大好處,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
    不讓老人參與,不找保姆幫忙,我執著選擇自己帶倆娃,跌宕起伏卻收穫滿滿!來聽聽我的故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帶去育兒生活的正能量!在豆丁出生之前,婆婆就無數次和我說道,老家裡的孩子都爺爺奶奶帶,父母出去工作。爺爺奶奶帶孫兒特別好,相互照顧,孩子和老人可親熱了。
  • 寶寶不到4歲,帶出去玩沒有意義?帶娃旅遊的好處比煩惱多很多
    每次小張要帶孩子出去,家裡的老人都會主動請纓幫帶娃,因為體諒她出去的時候孩子實在是不好帶,可是小張都拒絕了,並不是擔心老人帶不好孩子,而是她覺得帶著孩子出去,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好處,可是很多人覺得孩子太小能記住什麼,等長大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去過哪了。閨蜜的做法到底有意義嗎?
  • 別再帶孩子去旅行了,很多家長都不明白這樣做的危害
    為炫耀而去旅行,不如不去一到寒暑假,家長圈裡談論的都是:「假期你打算帶你家孩子去哪旅遊啊?」「你給你家孩子報的多少錢的夏令營啊?」「你們預約的是幾星級酒店啊?」「你們開學回來打算給老師和同學們帶什麼小禮物啊?」
  • 很多家長不知道,孩子英語學習很吃力,其實是開始的時間晚了
    後來見到孩子媽媽,簡單一聊,原來孩子媽媽在為孩子學英語的事發愁。她家孩子七歲上一年級,因為上的是外國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了英語課。孩子幼小銜接做得好,其它課程不費力,但在英語上因為之前接觸少,就是不開竅。單詞不會背,課文讀的磕磕巴巴,一周能被英語老師點名批評好幾次。媽媽下狠心要抓孩子英語,可孩子學得也痛苦,她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 寶寶搭飛機不免票?帶娃旅行找罪受?媽媽輕鬆帶娃出遊的8個建議
    如果你也在育兒過程中感覺到困惑或者挑戰,那麼請一定要關注我,「蘇主任Talk」讓你輕鬆育兒,孩子成長健康又快樂!說到帶娃出去旅行,很多寶媽都會條件反射地覺得「我太難了」,接著就會說:我不去!我寧願待在家裡哪兒也不去!連甚少參與育兒的寶爸也會說:「帶娃出去旅遊太累了」。看來有這樣同感的寶爸寶媽真的不在少數。
  • 家長埋怨親子活動很無聊,但其實有很多好處,你知道嗎?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在抱怨說生育一個孩子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從10月懷胎開始一直到寶寶出生,家長朋友們都是要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和痛苦的。好不容易把寶寶熬到了上學的年紀,家長的壓力卻更大了。家長都會覺得,如果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或者學校去,這樣一來老師就能夠看著孩子了,家長是不是就能夠輕鬆許多了呢?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當孩子一旦上了學校之後,家長就會發現,老師會布置一大堆的難題來交給家長,因此不少家長朋友們都是特別頭疼的。而且不光是很多作業問題,讓家長覺得煩惱,還有一系列的親子活動,也會讓不少大人覺得很無聊。
  • 「行路多者見識多」,帶娃旅行好處不止這些,別把他拘泥在四方屋
    十一小長假前,我們的寶媽群裡都在討論國慶節帶孩子去哪裡玩。有的寶媽說娃太小帶著出去不方便,等到孩子大點再出去玩也可以,但事實不是這樣的。大家都誇這個孩子見過世面很機靈,遇事不慌,還知道去對面坐地鐵往回返。表姐經常帶孩子出去玩,有時間就會去旅遊,孩子因為出去見世面多,社會經驗也多,儘管和家人走散了,他也知道如何應對,關鍵時候特別淡定,遇到事情會想解決的方法,還能夠順利擺脫困境。
  • 帶娃旅遊是「瞎折騰」還是「長見識」?親子共遊的好處可不少
    文丨媛媽(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網上曾有這麼一句話流行了很久:"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而對於是否帶孩子出行,大家又有了不同的說法,帶娃旅遊是"瞎折騰"還是"長見識"?大家各抒己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