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難檔案: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

2021-02-19 大嘴觀點

1985年8月12日,正值日本的盂蘭盆節前夕(盂蘭盆節為農曆七月十五,俗稱中元節、鬼節,1985年的盂蘭盆節假期從8月13日開始),東京羽田機場熙熙攘攘,數以百萬計的日本民眾正要返鄉祭祖。日本航空123號航班當日從羽田機場起飛,機型為波音747-100SR,機上共載有524人,包括日籍乘客488人、外籍乘客21人,機組15人。人們沒能想到,一次平常的短途旅行,竟成為520人的不歸之途。

失事航班

航班於8月12日晚6點12分起飛,目的地是400公裡以西的大阪伊丹機場,飛行時間預計需要54分鐘。

計劃飛行路線圖

起飛後,飛機很快爬升至7300米的高度。這時安全帶警示燈尚未熄滅,一名乘客提出要去洗手間,空乘向駕駛艙電話詢問是否可以,飛航工程表示同意。

駕駛艙共有機長、副機長和飛航工程師3人。機長高濱雅己49歲,是運航部門指導教官、日航資深機長,總飛行時間超過12,000小時。副機長是佐佐木祐,39歲,機長升格訓練生,總飛行時間3,900餘小時。為進行機長升格訓練,當天副機長佐佐木祐坐在機長位操作飛機,機長高濱雅己坐在副機長位進行指導並負責無線電通訊。另外一位是飛行工程師福田博,46歲,引擎部門教官,總飛行時間約9800小時。

從左至右為機長、副機長和飛航工程師

空乘通知乘客可以去洗手間,乘客剛站起身,客艙內突然發出巨大的爆炸聲並竄出氣流,機身開始劇烈搖晃,氧氣面罩在乘客的驚叫聲中自動脫落。

駕駛艙內的機組人員也聽到了爆炸聲,並發現客艙失壓,機長判斷飛機應該出現了破洞,迅速向地面發送代碼7700。7700表示飛機遇到緊急狀況,如機械故障、機上人員突發疾病等。信號被位於所澤市的東京航空交通管制部接收。

機組開始檢查儀表,但是並未發現任何異常。此時飛機處於7300米海拔的高空,時速近540公裡/小時。機長向東京航空交通管制部的空管請求返回羽田機場,空管同意,可是很快,空管發現飛機並沒未轉彎180度返航,反而離羽田機場越來越遠。

日航123號班機並未調頭

空管急忙提醒機長航線錯誤,機長並未答覆,因為此時飛機的液壓系統已全部失效,而當時波音747客機的舵面、起落架、減速板等都需要藉助液壓系統操作。液壓系統失效,則飛機基本處於失控狀態,機長只能集中注意力控制飛機,副機長佐佐木祐建議與航空公司聯繫,機長也無暇顧及。

失控的飛機在高空中陡升、猛然下降1200米、拉平、抬升,循環往復。此時地面空管也發現飛機飛行路線飄忽不定。

客艙內,氧氣面罩脫落之後開始循環播放預先錄製的安全通知。根據錄音提示,乘客們為自己及身邊的孩子戴上氧氣面罩並系好安全帶。部分乘客開始寫遺書,有乘客用相機拍下了當時客艙內的情景。

遺書

乘客拍到的客艙內最後影像

空管建議飛機改飛名古屋,因為名古屋在飛機正前方128公裡處,不需要轉彎。但是機長還是堅持返航羽田機場,因為羽田機場是大型機場、跑道比較長,更適合波音747迫降。

無論改飛哪個機場,問題關鍵都在於飛機高度必須立刻下降。客艙內空氣越來越稀薄,乘客開始呼吸困難,飛機後部R5機門處有些氧氣面罩中的氧氣已用盡、需要用氧氣瓶,若飛機繼續「飄」在高空中,乘客恐怕很快就會失去意識。

空乘電話告知飛航工程師福田博,爆炸應該發生在飛機後部,貨艙已崩塌,客艙中氧氣告急,飛機迫切需要下降。福田博將這一情況告知機長,怪異的是機長此時狀似癱瘓,對福田博的匯報沒有任何反應。福田博建議機組佩戴氧氣面罩,副機長佐佐木祐同意,機長也回答「好」,但不知是出於緊張慌亂,還是缺氧蒙蔽了判斷力,駕駛艙內的機組人員始終沒有佩戴氧氣面罩。

日航123號班機失控的消息幾乎立刻在東京傳開,日本電視臺也暫停常規節目、改播現場訪問。有目擊者稱看到這架「跛腳」的客機飛過頭頂、搖搖晃晃消失。

目擊者拍到的機身最後影像,尾翼似有缺失

飛機此時接近東京北郊的橫田美國空軍基地,一名美國航管人員無意間聽到機長與東京航空交通管制部的對話,美軍願意提供橫田跑道幫助飛機降落,可惜窮於應付失控飛機的機組並沒有對美軍的呼叫作出回應。

機組經過測試,發現可以用油門對飛機進行加速或減速控制:若在飛機俯衝時將油門前推,則飛機停止俯衝、並揚起機鼻、開始加速;若在爬升時回拉油門,則飛機開始俯衝並減速。這和正常駕駛的操控完全相反,但至少能讓飛機漸漸平穩而不再亂竄。

接著,機組發現如果增加飛機左側引擎的推力,就能讓飛機朝著東京方向緩慢右轉。如果利用電力放下起落架,則可緩衝飛機的俯仰運動、有助於機身穩定。但是放下起落架之後,起落架破壞了左側引擎加速提供的方向控制,飛機再次變得不可控。

終於,在接近日本最高山峰富士山之時,飛機驟然右轉、並開始以每分鐘900米的速度俯衝,這個速度兩倍於正常的下降速度。此時距離爆炸已過去22分鐘,機身四周群山環繞,飛行高度4000餘米,機長向空管緊急報告飛機「失去控制!要撞山!」

機長請求地面引導前往羽田機場的航線,空管答覆保持090方向,但無奈飛機繼續往西北方向飛行,距離羽田機場和橫田空軍基地越來越遠。

日航123號班機實際飛行路線

"日航123號航班,聽到請回答。"

"日航123號航班,聽到請回答。"

"日航123號航班……"

"日航123號航班……"

空管再沒有等到回復,因為飛機正以每分鐘5500米的速度急速下降,最終在群馬縣御巢鷹山區附近的高天原山墜毀,並從雷達屏幕上永遠消失。

墜機地點

當晚,日本自衛隊的大森五十鈴上尉駕駛直升機找到了墜機地點,他看到300平方米範圍內約有10處起火,煙霧很大、能見度極差,現場看起來並沒有生還者跡象。由於山體坡度較陡,大森上尉不願意冒險在夜間降落,於是駕駛直升機返航。

同時,一組救援隊正從陸路趕往現場。救援隊也認為不可能有人生還,當晚便在68公裡以外的村莊過了夜。

事實上,日航123號航班是有倖存者的。

第二天早上,墜機之後14小時,日本自衛隊搜救小組終於抵達空難現場,只見飛機殘骸和遇難者遺體散落在山坡,作為全球單機死亡人數最多的空難,墜機現場異常慘烈。

墜機現場

清理現場時,自衛隊驚覺有一位生還者,是當日未當班的空乘落合尤美。接著,自衛隊又在樹上發現一位12歲女孩,另外還發現一位年輕媽媽和她8歲的女兒也倖免於難。四名生還者被緊急送至滕岡市醫院。

自衛隊對於找到生還者非常震驚。一般人體可以承受約15g的過載(加速度超過重力加速度的倍數稱為過載,「重力加速度」用「g」來表示),但飛機撞擊地面時,前部乘客承受的過載值為100g。後來調查員發現這四名生還者都坐在最後七排,在波音747的後段,撞擊力道比前部小得多,因而4位倖存者得以逃過一劫。

倖存者落合尤美的骨盆破裂、一條手臂骨折。她講到一件令人扼腕的事,當晚她躺在山上等待救援時,還有部分乘客並未當場罹難,她可以聽到許多人的哀嚎和喘息聲從四面八方傳來,其中有個男孩大聲叫「媽媽」,一位年輕女性說「快點過來」。落合尤美在黑暗中聽到直升飛機靠近,心想「得救了」,可惜直升機的聲音又越來越遠。之後,她漸漸聽不到周圍人的哀嚎和喘息聲。

顯然,有許多乘客在寒夜中因救援延誤而身亡。

遇難者遺體

日航123號航班的墜毀雖然屬於日本的「家務事」,但對全球航空發出嚴重警告信號,因為僅在幾周之前,一架印度航空的波音747客機墜入大西洋,造成329人身亡,如今再添520條人命,波音747的適航問題受到廣泛質疑。當時全球共有600架波音747在使用中,若是機型本身存在問題,將是航空業的巨大災難。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NTSB)的首席調查員趕赴東京協助調查墜機事件。調查員將日航123號航班機身最後影像與完整波音747照片對比,發現飛機尾翼缺失。尾翼可以保持機身穩定,且液壓線路通過尾翼,尾翼缺失可能導致液壓系統失靈。

尾翼缺失

日本一艘軍艦在穿越東京南側一處灣區時,發現有飛機尾翼漂浮在海上,位置恰好是日航123號航班首次發出緊急信號的地點。調查員判斷,這場空難恐怕和尾翼脫不了干係。

但是爆炸、失壓、失去尾翼和液壓故障,這四者之間具體是什麼關係?

在調查飛機自身歷史時,美國調查員發現七年前(1978年6月2日)這架飛機在降落大阪伊丹機場時也曾發生過一次意外,當時由於駕駛員操作不當導致飛機的機尾觸地受損。隨後日航請來波音的工程師對尾翼進行維修,工程師將一塊原本符合規定的金屬板材切割成了兩半,每一半只有一排鉚釘與之固定。而根據設計要求,這塊板材應該是一塊整體,由兩排鉚釘加固。

上:正確的維修方式;下:實際維修方式


根據美國調查人員計算,這次修補後金屬抗疲勞開裂的性能只有規範維修的70%,耐受10,000次左右的飛行,而事故班次已經是維修後的第12,319次飛行。也就是說,這架飛機在維修後其實是一架巨型的定時炸彈,無人能預料會在哪一趟飛行出現毀滅性事故。波音的檢驗人員當時已注意到這個情況並做了記錄,但是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致命錯誤。日航的檢驗人員也沒有注意到這一情況,這顆定時炸彈就這樣由波音交付給了日航。

在維修後幾年的飛航過程中,因客艙內部的多次加壓和減壓,維修部位的金屬疲勞不斷累積。事故當天,當飛機爬升至7,300米高空時,機身外空氣稀薄,機艙內空氣經過加壓,內外形成氣壓差,累積的金屬疲勞達到了極限,無法再承受氣壓差,發生爆裂,爆裂導致高壓空氣衝進機尾,直接將垂直尾翼吹落墜海,連帶扯斷了主要的液壓管線,導致飛機失控。

尾翼墜落示意圖

日航123號航班的飛行員墜機前的操作也引起一些批評,比如機長是否反應遲緩?是否操作失誤?是否應就近迫降而不是返航羽田機場?但是調查員找來4名優秀飛行員模擬同樣情景,發現無人能堅持到30分鐘,更沒人能讓飛機迫降。123號航班飛行員的操作是專業的,可惜無力回天。

日航123號航班墜機原因真相大白,日本警方打算起訴波音公司並打算要求波音公司負刑事責任,但檢察官決定不予起訴,波音公司最終拒絕作出賠償。日航以「慰問金」的形式向遇難者家屬支付了7.8億日元,日航總裁高木養根辭職,維修經理麻布富永和工程師進田島自殺。波音公司負責維修該飛機的工程師也因巨大的心理壓力而自殺。

墜機地點所在的群馬縣多野郡,設立了「升魂之碑」,以悼念空難中不幸罹難的乘客,其中包括歌手坂本九、寶冢歌劇團演員北原遙子等。

遇難歌手坂本九

德國飛機渦輪機的發明者德國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了一個在航空界關於安全飛行的法則,即海恩法則(Heinrich's Law): 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海恩法則強調兩點:一是事故的發生是量的積累的結果;二是再好的技術,再完美的規章,在實際操作層面,也無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質和責任心。

以下是墜機現場找到的部分遇難乘客臨終遺言,讀之令人動容:

我的愛妻,有你的生活都很美妙,我們孩子長大一定會成才,我沒料到那頓晚飯竟會是我們的最後一餐。

再也見不到爸爸了很遺憾,真的很……到現在為止的人生很感謝。

沒想到昨天與大家吃飯,竟是最後離別。

無論發生了什麼事,兒子,一切都拜託你了。

現在六點半,飛機打著轉,正在降落。我至今為止的人生真的很幸福,感謝你們。

相關焦點

  • 揭秘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
    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是近年來發生的最嚴重的空難之一,死傷慘重,那麼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 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黑匣子錄音
    簡介:  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黑匣子錄音  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發生於1985年8月12日,班機是波音747-100SR型,飛機編號JA8119[1]。搭載509名乘客及15名機組員,從日本東京的羽田機場,預定飛往大阪伊丹機場。
  • 世界航空上單機死傷最慘重的空難: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
    如果說,發生在1977年,加那利群島的洛司羅迪歐機場發生的兩架飛機跑道相撞事件,是世界飛行史上最嚴重的空難。那麼,發生在1985年的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則世界飛行史上涉及單一飛機的空難中死傷人數最多的空難事故,遇難人數高達520人。 1985年8月12日,一架由日本東京羽田機場起飛,前往日本大阪伊丹機場的,再有包括機組人員在內的524人的波音747-100SR客機,在日本群馬縣高天原山墜毀。事故造成520人死亡,4人生還。
  • 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35周年
    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日語:日本航空123便墜落事故/にほんこうくう123びんついらくじこ Nihon kōkū 123 bin Tsuiraku,發生於1985年8月12日,為世界上涉及單一飛機的空難中死傷人數最多者,也是飛航史上第二大嚴重空難。此班機是日本航空由東京國際機場飛往大阪國際機場的定期班機,使用波音747SR-146型客機,全機搭載509名乘客及15名機組員。(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日本情報醬)
  • 東京成田機場驚現「123號班機空難事件」飛機飛行蹤跡……
    成田機場驚現「 JL123」航班蹤跡 圖源:「Flightradar24」然而,這架飛機的飛行蹤跡卻嚇壞了許多日本網友。據報導,「JL123」客機班機早在1985年8月12日就已經發生空難,機上520人遇難,4人生還。報導稱,該空難為世界上涉及單一飛機的空難中死傷人數最多的,也是全球第二大嚴重空難。
  • 東京成田機場驚現「123號班機空難事件」飛機飛行蹤跡...
    據報導,「JL123」客機班機早在1985年8月12日就已經發生空難,機上520人遇難,4人生還。報導稱,該空難為世界上涉及單一飛機的空難中死傷人數最多的,也是全球第二大嚴重空難。「j-cast」新聞網表示,失事飛機的航班號在日本被稱為「欠番」,航空公司通常情況下不會再次使用。日媒還注意到,這架飛機的遇難日,正好就在距離這起「詭異事件」發生的一星期之後。
  • 空難檔案:日本航空123號航班空難事件(上)
    日本航空123號航班當日從羽田機場起飛,機型為波音747-100SR,機上共載有524人,包括日籍乘客488人、外籍乘客21人,機組15人。人們沒能想到,一次平常的短途旅行,竟成為520人的不歸之途。▲失事航班◆◆◆航班於8月12日晚6點12分起飛,目的地是400公裡以西的大阪伊丹機場,飛行時間預計需要54分鐘。
  • 日航123號空難
    簡介:日航123號空難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發生於1985年8月12日,班機是波音747-100SR型,飛機編號JA8119。搭載509名乘客及15名機組員,從日本東京的羽田機場,預定飛往大阪伊丹機場。
  • 空難啟示錄:中華航空611號班機空難
    他們將該塊蒙皮送往中山科學研究院檢查,發現該塊蒙皮有嚴重金屬疲勞的現象,繼而發現了整個空難的始末:1980年2月7日,該飛機在香港啟德機場曾因重落地損傷到機尾蒙皮。 損傷到機尾後,華航僅用一塊鋁版覆蓋該處,並沒有依波音所訂的維修指引把整塊蒙皮更換,造成該地方累積了金屬疲勞的現象。22年來,維修人員沒有察覺任何異常。 該處裂開後,造成空中失壓解體。
  • 空難啟示錄:英國海外航空781號班機空難
    英國海外航空781號班機空難空難及調查經過:1954年1月10日,781號班機於早上9時34分起程前往倫敦。
  • 盤點全球十大空難事件
    機型為DC-8-61由加拿大國家航空製造!Top9: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事件當地時間1983年9月1日清晨,大韓航空007號班機在進入蘇聯領空時,遭蘇聯空軍Su-15攔截機攻擊,墜毀於庫頁島西南方的公海區域。事件共造成269人喪生,!
  • 524人僅4人倖存,航空史上最慘重的單機空難,日航123號墜機事件
    這是一起人類航空史上單機空難中死傷人數最多,也是全球第二大嚴重空難事件,一共造成520人遇難,僅4人倖存,而執飛該航班的飛機是波音747客機。大家好,這裡是奇聞觀察室,我是長風。1985年8月12日18點12分,日本航空公司的一架大型波音747飛機從羽田機場起飛,12分鐘後,飛機開始失控,經過32分鐘的掙扎,最終還是無力回天撞毀在山上,這就是今天要講述的,那麼當年飛機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如此嚴重的空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下面我們先就穿越回1985年,帶大家重新梳理一下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
  • 視頻:最慘空難黑匣子錄音 日航123號班機
    視頻:最慘空難黑匣子錄音 日航123號班機 2015-08-13 09:32:13
  • 衣索比亞航空墜機,盤點吉尼斯世界十大空難
    發動機號(位於DC-10的左翼)掉了,翻轉過來機翼嚴重破壞的飛機。這導致了最具破壞性的意外墜機,所有的乘客和機組人員死亡,共計275人。5.沙烏地阿拉伯航空163號班機空難- 301人死亡這是航空史上第四慘重(當時第二慘重)的單一飛機空難,僅次於1974年的土耳其航空981號班機空難、1985年的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和印度航空182號班機空難。4.土耳其航空公司航班981墜毀 – 346人死亡
  • 空難啟示錄:伯根航空班機空難
    出事前的伯根航空757客機,機身編號TC-GEN。攝於1995年7月的柏林·舍訥費爾德國際機場空難經過:當日,原本飛往法蘭克福的班機故障,地勤人員至機坪尋找替代飛機。正好伯根航空有一架波音757已在機坪內待了三個星期多,便受命進行此次飛行。晚上11時03分,301號班機獲準離開登機門,在跑道上滑行;就在此時,機長發現他的空速表過慢,於是要求副機師告訴他速度。
  • 日本成田機場驚見1985年大阪空難JL123航班客機
    據鏡周刊:1985年8月12日,一架日本航空編號「JL123」的班機自東京羽田機場起飛,預定飛往大阪伊丹機場,但起飛後不到一個小時,即墜毀在群馬縣山脊,造成520人死亡,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單一墜機事件
  • 空難啟示錄:英國航空5390號班機空難
    與5390號班機事故中屬同型號的英國航太111型客機英國航空5390號班機空難英國航空5390號班機是英國航空一條由伯明罕前往西班牙馬略卡的定期航班空難經過:當天的5390航班由正機長添·蘭開斯特(Tim Lancaster)及副機長艾奇森(Alastair Atchison)負責。飛機機型是英國航太生產的BAC-111,機身編號G-BJRT。於當地時間早上7時20分起飛,載著81名乘客及連駕駛員在內共6名機組人員。
  • 世界五大空難梳理,每一個都觸目驚心
    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520人遇難日本航空123號航班空難事件發生於1985年8月12日,這架波音747-100SR航班搭載509名乘客及15名機組員,從日本東京的羽田機場,預定飛往大阪伊丹機場。
  • 消失的飛機——1996年 環球航空800號班機空難
    800號班機空難 (9/19) "← →"翻頁 圖為環球航空800號班機遭遇事故之後的殘骸。
  • 空難碎屍 觸目驚心—記日航123空難黑匣子錄音
    源自|民航論壇 新浪  圖片自網絡註:後有圖片恐引不適   謹慎下拉日本航空123號班機事故,發生於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