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瀾滄江—湄公河大學生友好交流周在雲南啟動

2020-12-25 華龍網

中新社芒市5月25日電(崔汶)25日,首屆瀾滄江—湄公河大學生友好交流周在雲南省德宏州芒市啟動,來自柬埔寨、中國、寮國、緬甸、泰國、越南六國高等院校的123名學生參與活動。

瀾滄江—湄公河流經柬埔寨、中國、寮國、緬甸、泰國、越南六個國家。2015年11月12日,六國在雲南省景洪市宣布正式建立瀾湄合作機制,並在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三個重點領域開展合作,全面對接東協共同體建設三大支柱。

首屆瀾滄江—湄公河大學生友好交流周活動,是瀾湄合作機制的深化,以「同飲一江水、共敘鄰裡情」為主題開展活動。此次活動為期5天,來自六國的123名學生除了在德宏州體驗當地民族文化、風情外,還將在各國的飲食文化、民族文化、國情民情等方面進行交流。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胡正躍說,大學生青年團體是國家的未來,大學生之間的友好交流往來,將有助於瀾滄江—湄公河經濟走廊直接相關地區跨境交流合作機制的形成,進一步拓展與其他夥伴的合作關係,共同努力提升六國高校間友好往來和交往,為搭建跨境文化交流平臺和提高利用水平打好基礎。

胡正躍寄語六國學生:「希望你們將此行收穫的友誼帶回家鄉,將傳統友誼傳承下去,將瀾湄合作、睦鄰友好合作做實、做大、做好。」

德宏州位於雲南省西南部,三面與緬甸接壤,是中國距離印度洋最近的城市。對外交流合作區位優勢明顯,少數民族跨境而居,邊民語言相通,習俗相近,文化相融。一直以來,德宏州都是雲南省開展對緬交流的主要平臺,是建設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關鍵節點。(完)

相關焦點

  • 外交部:推動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儘早造福地區民眾
    新華網北京11月9日電(記者靳若城)外交部發言人洪磊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長會將在雲南舉行,共同推動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儘早造福地區民眾。  洪磊宣布,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長會將於12日在雲南舉行。
  • 首屆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地中海貧血防控會議在昆明舉行
    中新社昆明9月19日電 (杜瀟瀟)首屆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地中海貧血防控會議19日在雲南昆明舉行。來自中國、寮國、柬埔寨等國的數十位地中海貧血研究領域的學者及醫療衛生機構專家齊聚昆明,為防控地中海貧血作出有益探索。
  • 瀾滄江——湄公河國家深化文化旅遊合作
    新華社昆明11月15日電(記者 餘俊傑 姚兵)瀾滄江——湄公河文化旅遊交流暨中老柬歷史古蹟自駕遊活動15日下午在昆明啟動,旨在開闢瀾湄跨境自駕遊線路,探索瀾湄旅遊新形式,深化流域國家的文化旅遊合作。
  • 瀾滄江-湄公河中國境內最下遊大型水電站投產
    新華網雲南景洪6月19日電(記者李懷巖 浦超)中國在瀾滄江上建成的第三座水電站,也是最靠近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的百萬千瓦級水電站——雲南景洪水電站19日正式實現首臺機組併網發電。觀察家認為,這標誌著瀾滄江流域梯級水電開發邁出新的步伐,而這條國際河流正在變為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的最大水電基地。
  • 雲南與東協將建瀾滄江--湄公河跨國旅遊帶
    雲南省副省長邵琪偉今天上午在此間透露,雲南將與東協國家共同建設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跨國旅遊帶,共建旅遊環線。  邵琪偉是在參加雲南省海外經濟合作促進會的理事會議時透露這一戰略構想的。邵琪偉說,雲南將與東協各國共同建設以瀾滄江--湄公河為紐帶,以各國自然風光及歷史文化為特色的次區域跨國旅遊帶;與東協各國形成合作開發客源、聯合宣傳促銷、共建旅遊環線的機制。  雲南一直是中國通往東南亞的最便捷的陸上走廊。而瀾滄江從雲南出境後,流經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等國,也素有「東方多瑙河」之美譽。
  • 李克強在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全文)
    感謝柬埔寨政府為此次會議所作的精心準備和周到安排,也感謝其他湄公河國家為推動瀾湄合作作出的努力和貢獻。  瀾湄六國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瀾滄江-湄公河就像一條天然的「彩練」,把我們緊緊聯繫在一起。2016年春天,我們在三亞舉行首次領導人會議,全面啟動瀾湄合作進程。
  • 中國代表團赴泰國華欣出席首屆湄公河委員會峰會
    新華社曼谷4月5日電(記者 張秋來 朱麗)首屆湄公河委員會峰會5日在泰國華欣舉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宋濤率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    宋濤在講話中指出,作為湄公河次區域國家的親密近鄰和合作夥伴,中國高度重視並積極參與次區域合作。瀾滄江-湄公河是次區域各國的寶貴財富。
  • 「瀾滄江-湄公河之約」流域治理與發展青年創新設計大賽決賽開幕
    人民網上海8月18日電 (記者姜泓冰) 「瀾滄江-湄公河之約」流域治理與發展青年創新設計大賽(YICMG)首屆決賽17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開幕。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等流域六國10所高校14支隊伍的創意及作品亮相,經過可視化展示與現場答辯,評選產生「最有創意團隊」和「最有價值問題」。
  •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圖
    瀾滄江和湄公河一水二名,是6國間重要跨國河流。該河上遊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在中國境內稱為瀾滄江,經雲南出境後被稱作湄公河,依次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全長4880公裡,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裡
  • [雲南新聞聯播]瀾滄江-湄公河旅遊航線進入常態化運營
    [雲南新聞聯播]瀾滄江-湄公河旅遊航線進入常態化運營 瀾滄江-湄公河旅遊航線進入常態化運營。
  • 中國在瀾滄江—湄公河的上善待水
    近來,瀾滄江—湄公河的「水」受到比較多的關注。中國作為上遊國家,長期秉持互利友好的合作態度,為瀾滄江—湄公河的水資源開發、治理做出積極貢獻,踐行「上」善待「水」的合作理念。但個別國家和機構對國際河流中上遊國家的角色習慣進行有罪推定式的誤解或過度解讀。
  • 六國聯手加強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溼地保護管理
    六國聯手加強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溼地保護管理 2019-07-18來自瀾湄流域的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泰國、中國等6個國家和地區的70餘位代表參加會議,分享流域各國溼地保護領域取得的經驗,探討促進區域生態環境發展和適宜流域溼地修復管理的有效模式,制定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溼地管理計劃,匯聚六國力量促進瀾湄流域溼地保護管理。
  • 瀾滄江—湄公河客運恢復 中國首航船隻抵達泰國
    遊客安全感正在恢復  瀾滄江—湄公河客運停運4個多月後,首航船隻「金三角2號」於1月4日中午抵達泰國清盛港。清盛港經理威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高興地說,這是繼2011年12月10日貨運商船恢復航行之後,湄公河水域迎來的第一批客人。
  •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六國9所高校的48名選手中國競技青年智慧
    中新網上海1月13日電 (記者 陳靜)復旦大學13日披露,第二屆「瀾滄江-湄公河之約」流域治理與發展青年創新設計大賽(YICMG2017)當日開幕,「瀾湄大學生創新創業聯盟」揭幕。  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可能導致自然災害增多,如何在應對氣候問題的同時,合理統籌部署防災減災工作,這樣的挑戰亟需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各國共同面對。
  • 李克強賦予瀾滄江—湄公河「舊江新命」
    (圖為3月23日在海南三亞,李克強總理與泰、柬、老、緬、越五國領導人,拿著盛有瀾湄江水的竹筒,將水注入啟動臺水槽內,隨即六水合一。這一象徵「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的儀式,宣告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正式啟動。)在三亞的南海邊召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似乎具有一種隱喻的含義--江河終歸海。瀾滄江-湄公河流經六國,匯入南海。現代國際秩序下,次區域國家間關係的歷史浪潮終歸也要奔湧向合作。「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此次會議的主題正揭示了自然和歷史的秩序。
  • 瀾滄江-湄公河源頭:青海省雜多縣生態保護見成效
    瀾滄江-湄公河源頭雜多縣美景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秦瑛蓮,攝影 蔡軍、張雷、陳曉): 瀾滄江-湄公河是一條流經六個國家的亞洲大河,起源於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流經西藏、雲南兩省區,出中國國境後被稱為湄公河,並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
  • 瀾滄江-湄公河源頭:青海省雜多縣生態保護見成效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瀾滄江-湄公河源頭雜多縣美景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秦瑛蓮,攝影 蔡軍、張雷、陳曉): 瀾滄江-湄公河是一條流經六個國家的亞洲大河,起源於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流經西藏、雲南兩省區,出中國國境後被稱為湄公河,並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
  • 瀾滄江—湄公河中國段旅遊熱度漸高 國際客運「五一」將通
    陳志南是湖南人,在雲南元陽做工程,趁著假期,他與朋友一起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旅遊。最後一站,他選擇了船遊瀾滄江。「瀾滄江是一條國際河流,落差大,流經不同國家,風景令人嚮往。但眼下,美中不足就是沒船出境遊。」  瀾滄江發源於中國青海省,於雲南出境後稱為湄公河,共流經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六國,被譽為「東方多瑙河」。
  • 瀾滄江-湄公河國際客運旅遊迎來首批中國遊客
    瀾滄江-湄公河國際客運旅遊迎來首批中國遊客  中新社昆明8月11日電 (記者 史廣林 陳山)8月9日19時30分許,承載著53名中國籍、3名泰國籍旅客的泰國籍「嘎沙龍」號遊輪緩緩駛入中國西雙版納關累港,標誌著因
  • 瀾滄江—湄公河開發為東南亞旅遊帶來巨大商機
    瀾滄江—湄公河開發為東南亞旅遊帶來巨大商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31日 11:2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昆明12月31日電(記者李承祖、李倩)在風光無限的瀾滄江—湄公河上,雲南西雙版納任達航運有限公司的客貨兩用船日前載著40多名遊客,從中國景洪港駛向泰國清盛港,開始為期一周的泰國北部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