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正坐是怎麼一種坐法?為什麼常常有人坐久一點就受不了

2020-12-12 小數的哈尼

正襟危坐這個詞大家都聽過,這是形容一個人極其認真又或者說那個人拘謹而又緊張,而正坐這個詞大家也知道,而這兩個詞估計到了現在就成了坐在椅子上腿放平,挺胸收腹目不斜視的形象。事實上想要看到這種形象最早也要等到東漢末年,而且坐的也不是那種帶靠背帶扶手的椅子,而是一種類似於馬扎的「胡床」,而我們所認識的那種椅子的形象可能要等到唐宋之時才開始推廣,而也是到了唐朝人們才開始有椅子這個詞。

那麼在唐宋之前,大家基本上是怎麼坐的呢?很簡單,就是席地而坐,哦,當然為了不至於太過難受,還是有人會提供一個小墊子給你墊一下,但是在那時候棉花什麼的還沒傳進來,所以說這墊子能提供多少緩衝還是個未知數。

而在古代的正坐就更是要命,估計看古裝劇認真點,或者看日劇有所關注,又或許練過柔道空手道的人就知道真正的正坐是怎麼一種狀態,讓腳伸直然後坐在腳踝上,腰背挺直,手自然地放在腿上,有興趣的可以練練,也不比覺得這樣是日本坐法而不齒,事實上在古代這是最嚴肅的坐法,是在面對長輩或者重要人物的時候才這樣坐的,在一些重要場合也是這樣坐的。這種坐法單單是想想就要命,而且古代人有時候談事這一坐就做半天,估計起來的時候整條腿都是沒有感覺的。而古人就常常通過一個人的坐姿判定那個人的態度。

而這種坐法這麼「反人類」,為啥就不能盤腿而坐呢?事實上也行,但是盤腿而坐放鬆是放鬆了,在當時這種坐法也叫作「胡坐」,好嘛這坐著坐著就成胡人了,想不被當成是無禮之人就只好認認真真端正坐姿了。但到了放鬆的時候是誰還管胡不胡啊,所以我們在許多唐代古畫裡看到這種坐法。

在古代對禮儀看得最緊的就是孔子,根據論語記載,孔子有一個老朋友名為原壤,約好了孔子到自己屋裡見面,孔子應約趕到,但是一進門看到老朋友的坐法之後,孔子氣得鬍子都直了,這個原壤到底是怎麼坐的呢,他坐得時候兩腿分開,也不知道是不是特意分開腿舒服點還是乾脆胡坐,還是自己屁股著地,極其放鬆地坐著。孔子覺得這種坐法極不尊重人,而且因為他是自己的朋友,於是就直接上前留下了一句千古名句「老而不死是為賊也!」一邊罵還一邊用棍子敲打矯正老朋友的坐姿。也就是老朋友才會被孔子罵,假如是其他人估計孔子直接就拂袖而去了。

正坐假如不習慣的話感覺比站著還難受,大家可以想像軍訓站軍姿,正坐也差不多,初學者甚至全身肌肉繃緊,還要忍受全身重量壓在腳上的疼痛,剛剛學坐的常常做十幾分鐘就是極限了。所以當我們看到古代記錄說誰誰誰坐著坐著暈倒了也不要笑古代人體質虛弱,按正坐那種坐法,能堅持幾個時辰已經算是意志堅定了。

相關焦點

  • 為什么女生坐摩託總是側著坐,而不選擇正坐?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
    為什么女生坐摩託總是側著坐,而不選擇正坐?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出一個問題,現在的汽車不斷變多,也變得很不值錢。但是大街上駕駛摩託車的人卻變得越來越多了。很多人都在問,為什么女生坐摩託總是側著坐,而不選擇正坐?以前不清楚,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啊!在夏天,女生一般都是穿裙子,要是正坐在摩託車上難免會尷尬。不僅僅是坐在車上會尷尬,在上下車的時候更是不方便。特別要是穿一些超短裙的話,更不可能選擇正坐在汽車上。再說了,不信你可以試一試,側著坐會讓你顯得更加地淑女,要是正坐在摩託車上,妥妥的女漢子沒跑了。
  • 在古代坐文化中,為何對坐姿要求如此苛刻?那怎麼坐才叫坐有坐相
    而"箕踞"則是指"雙腿張開,兩膝微曲的坐著,從形狀上來看就像是箕一樣。"通俗地說就是把雙腿拉開伸直,呈八字形。這是一種不拘禮節,被人認為是傲慢無禮地坐法,是一種表示輕視地坐法。在《戰國策·燕策三》中有寫到荊軻在刺殺秦王時最後沒能成功後的坐法"箕踞以罵曰。",而這句話中就表達出了荊軻對秦王的輕視。
  • 孟子老婆不穿內褲岔腿蹲坐險被休 古人怎麼坐才叫「坐有坐相」
    2014年9月26日,中國是傳統的禮儀之邦,甚至連舉手投足站立坐臥都要有「行為規範,比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中國古代,特別是魏晉以前,對於」怎麼坐「講究頗多。蹲踞、箕踞,或」安坐「、」正坐「、」跪坐「、」經坐「、」恭坐「、」肅坐「、」卑坐「,或席地而坐、正襟危坐、雙手垂坐……古人」坐「的姿勢可謂數不勝數。
  • 禮儀文化:「正襟危坐」到底怎麼坐?談中華禮儀三種坐姿
    坐姿主要分成三種:第一種是「跽坐」(音「計」),也叫「正坐」,即屈膝跪坐,臀部放於腳跟上,上身挺直,雙手放於膝上,氣質端莊,目不斜視。而且講究「正襟危坐」,坐時腰身要端正。有時為了表達說話的鄭重,臀部離開腳跟,叫做「長跪」,也叫「起」。
  • 1插畫中,鴨子坐的畫法是什麼樣的?
    插畫中,鴨子坐的畫法是什麼樣的?鴨子坐作為體現女性柔軟線條的可愛姿勢,成為女生的人氣姿勢之一。尤其在一些插畫動漫當中,常常都能見到鴨子做的女生畫面。而且鴨子坐是絕大部分男生都做不到的一個姿勢,所以一般這樣的姿勢在繪畫當中往往都是女孩這麼做,那麼像這樣可愛的鴨子做,你知道怎麼畫嗎?1、下半身的形狀:首先在插花當中,女孩子採用鴨子做的時候,從正面的角度,往往下半身都是呈一個W的形狀,這時插畫中女孩的腳尖朝腳腕的方向傾斜約90度,因此看起來顯得非常的自然。
  • 中國小夥發現越南女孩基本都是側身坐摩託,而不跨著坐,這是為啥
    而在越南遊玩時你會看到一種現象,街邊乘坐摩託車的女孩竟然都是側著坐,她們從不會跨著坐。在我國女孩子坐摩託車都會正坐,因為摩託車的穩定性不強,而且速度快,如果側著坐很容易摔倒那麼為什麼越南姑娘都側著座摩託車呢?第一是美。
  • 我雙跏趺坐坐了這麼久,怎麼也沒有入定?|參禪開示
    怎麼09:29來自宣化上人全集▲ 點擊收聽音頻第二單元 結跏趺坐〈12〉不要像小孩子結雙跏趺坐,你要忍著腿痛,為什麼會痛呢?所有修道的人,都應該會跏趺坐,你要想真正開悟、真正成佛,那一定要學的。最初你當然要忍著一點,你不要怕腿痛,不要像小孩子,痛一點就忍不了哭起來了,再不就叫媽了。我們現在都要學大丈夫,大丈夫就要忍人所不能忍的,越痛我越要忍著,要有一種忍耐心,要有長遠心。坐禪的人沒有什麼巧妙,你只要常常坐,坐久了自然就會得到好消息。
  • 中國古代遊泳健將:入水如履平地、坐水面如坐蓆子上,還有更奇的
    遊泳是現在的一種體育運動項目,古代是人類的一種生存能力。特別是生活在水邊的部落,人人都會遊泳。因為古代大水繁發,如果不會遊泳,很容易被淹死。正因為遊泳是古代一種生存能力,所以出現了許多遊泳健將,其遊泳能力讓現代人望塵莫及。水精。
  • 為什麼有人願意坐長途大巴,也不願坐高鐵?不一定「和錢有關」
    旅行一定要學會隨遇而安,淡然一點,走走停停,在旅行的路上感受不同的美景,感受中國速度的變遷,中國速度是我國發展的一個代名詞,而又像是一個形容詞,確實是這樣!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還有一個現象我們不太了解,為什麼也是長途?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坐長途汽車也不坐高鐵?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票價,長途汽車的票價確實比高鐵便宜得多,但是,實際坐過長途汽車的人都知道,這不一定和錢有關。
  • 很多詞有古今異義,先秦的「坐」和現在的「坐」是一樣的嗎?
    比如現在很多的古今異義詞,是說這個東西現在的含義跟古代的有所不同,就是代表兩個意思。今天我們來看看」坐」這個詞在先秦時期跟現在的不同之處。先秦以前的「坐」法是怎麼樣的古代有一詞「席地而坐」,看似豪爽的舉動其實是在古時生活中沒有確切的凳子,人們直接鋪毯坐在地上。後來有了床,人們也是直接上床盤腿而坐。
  • 中國古代4種室內坐臥器具:席、幾、床、榻
    中國古代室內的坐臥器具和現在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古代最初只有鋪在地上的蓆子,沒有桌椅凳,後來才有了幾、床、榻這些器具,但幾隻是稍作休息的器具,而床最初也只是坐具,可坐可臥的床和榻都是較晚才出現的。席南北朝以前沒有桌椅凳,而是坐在地上。
  • 蘇武受的「坐冰」之刑,只是坐在冰塊上那麼簡單?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什麼時候這規矩都是少不了的,家有家法國有國規,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制定了許許多多的律法,用來約束底下的百姓,而與這些律法相對應的自然是各種刑罰,種類繁多不一而足。
  • 蹲便好還是坐便好?坐便會引發痔瘡嗎?你適合哪一種?
    有些本事看似平常,但其中包含著諸多的技巧,比如排便,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做,每個人都自以為熟練掌握,但事實並非如此,否則怎麼反而有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便秘和痔瘡呢?就拿最基礎的排便姿勢來說,「蹲便」和「坐便」之爭由來已久,到底哪一派才是對的呢?坐不如蹲?
  • 吳京帶小板凳坐火車,有人點讚有人質疑,你怎麼看?
    23日,吳京帶小板凳坐火車的照片火了。吳京發微博:「只要能回家,做哪都成。」配上兩張圖,坐著小板凳,表情有點呆萌,看著很喜感。這條微博一發,有人調侃吳京爬雪山忘了買票了。在我們印象中,那些明星們出行肯定都是怎麼舒服怎麼方便怎麼來,總之和平常人差距拉得很大的。難得看到一位有名氣的男演員做這麼接地氣的事情,一方面覺得很新鮮,很真實,另一方面覺得吳京不錯,沒有搞特殊,有軍人的作風。
  • 日本出臺新規 強迫兒童「正坐」將被視為體罰
    據日本共同社4日報導,日本厚生省的一個委員會星期二表示,一項新法規將於明年4月生效,強迫兒童「正坐」將被視為一種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懲罰方式。在6月修訂了《防止虐待兒童法》之後,該小組一直在彙編指導方針,以應對一些父母或監護人在懲戒過程中對兒童實施身體虐待的致命案例。「正坐」是一種坐在日本榻榻米墊子上的傳統坐姿,通常在正式儀式或參觀寺廟時使用。正坐時,雙膝應併攏著地,臀部壓足,雙手放在腿上。這一姿勢如果持續時間太長,可能會引發不適。
  • 南懷瑾:「百日築基」,要打三千五百坐,而且是有效坐!
    為什麼?因為元氣就如電視機的電源,氣脈就如電線。你不充電接電發電,直接修氣脈,那很容易弄壞「電線」,造成「電線」錯亂而短路。更何況,如果元氣不足,「電源」不足,就算打通氣脈也沒多大用處。世上只有一種真正打通氣脈的方法:那就是心靜,不求不迷不急,靜靜等候,等到精足氣足神足時,氣脈自然會通,三昧定境自然會入,絲毫強求不了。
  • 日本女人為什麼見人就「下跪」?原來讓中國人給洗腦了!
    雖然不大舒服,可是在正式的場合下,必須得這樣坐,否則就是失禮。 這種坐姿就是「正座」。正坐是我國古代的居坐的一種方式,即席地而坐,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身體氣質端莊,目不斜視,也就是現在日本人的坐姿。
  • 為什麼有人寧願坐20小時火車,也不願坐高鐵和飛機,你知道為啥嗎
    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上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交通工具也比較落後,一般來說,人們在旅行的時候會選擇坐大巴車或火車,遠距離的就只能夠乘坐綠皮火車,速度慢不說,火車環境也不是很好。
  • 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為什麼會解釋為「因為」?
    我想無論是「生」還是「深」都是能夠表達出意境,為什麼要去糾結到底用的是哪個字呢?既然古代書籍兩種版本都有,就更不能用這個字來考試了。你的參考答案是依據哪個版本呢?憑什麼認為那個版本就是正確的,另外一個版本就是錯誤的呢?所以作這個強調是沒有意義的,不如兩種都講。另外,即使是真的認為它就是「生」,上面的翻譯就準確了嗎?生的意思怎麼會是「升」呢?
  • 我國最「迷惑人」的火車站,一聽名字則忍俊不禁,乘客常常坐過站
    那麼怎樣去就是自己的選擇了:有人喜歡開私家車自駕旅遊享受沿途風景,有人喜歡高鐵的速度與便捷帶來的時間上的充足,還有人喜歡發出「咣當咣當」的火車帶來的寧靜時光…………不同的選擇帶來不同的享受,筆者今天要說的就是那些在時光裡漸漸沉寂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