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我雙跏趺坐坐了這麼久,怎麼也沒有入定?|參禪開示

2020-12-20 宣化上人全集

65我雙跏趺坐坐了這麼久,怎麼

09:29來自宣化上人全集

▲ 點擊收聽音頻

第二單元 結跏趺坐

〈12〉不要像小孩子

結雙跏趺坐,你要忍著腿痛,為什麼會痛呢?因為氣血過不了關,你忍著忍著,它衝過去這關,你就不痛了。所有修道的人,都應該會跏趺坐,你要想真正開悟、真正成佛,那一定要學的。

最初你當然要忍著一點,你不要怕腿痛,不要像小孩子,痛一點就忍不了哭起來了,再不就叫媽了。我們現在都要學大丈夫,大丈夫就要忍人所不能忍的,越痛我越要忍著,要有一種忍耐心,要有長遠心。

坐禪的人沒有什麼巧妙,你只要常常坐,坐久了自然就會得到好消息。你不常坐「一曰曝之,十日寒之」,你修一天,休息十天,那不會有什麼成就的。

〈13〉定有什麼好?

為什麼要常打坐呢?就是一點一點在修定。初學的時候,你的心裡沒有定力,一會兒跑到天上,又一會兒跑到地獄;忽而跑到佛那兒,忽而又跑到菩薩那兒,不久又跑到馬牛羊雞犬豕裡邊。

它不需要買車票,天堂地獄隨意都可以到,什麼地方都去,就因為沒有定。現在不要你的心東跑西跑、南跑北跑、上跑下跑,這是在修定。

有人說:「『不定』那是最好的,你看跳舞都是跳跳鑽鑽的,哪有個定?定有什麼意思,像個木頭似的,木雕泥像坐在那個地方,有什麼好?我覺得這太死板了!」

定有什麼好處?本來定是沒有什麼好處,不過你們想要修定的人,想要開智慧,就一定要修定;你沒有定,就沒有智慧。你的心散亂,就是沒有定,也就不會有智慧,智慧是由定那裡來的。你想要不愚痴嗎?就要修定!

〈14〉你要保住本錢

在禪七期間,有人發願不講話,這是最好的辦法,因為你一講話,妄想就會多。有人說「不講話,妄想就會少了嗎?」不講話妄想也不會少,但是你可以保持住你的本錢。

什麼叫本錢呢?你不講話,氣就不會散。「口開神氣散」,你一張開口,氣就跑出去了;「舌動是非生」,你舌頭一動彈,不是講是就是講非。

總而言之,你講一句話,就有個是、有個非;你在沒講話的時候,沒有是沒有非,你用功應該不講是非。有人發心不講話,我是最歡喜的,這就是勇猛精進。

有人說:「法師,你不也是講是講非嗎?」不錯,我講是講非,但是這個「是非」是叫你知道什麼是「是」,知道什麼是「非」,而你只知道講卻不知道哪個是,哪個非。如果我不說這個方法,你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用功修行。你若會講,你也可以來講。

〈15〉因為你的定力不夠

用功的人在鬧市,心可以修行;不會用功的人,就是鑽到真空管裡,還是不會用功。在這個世界上,你要找一個沒有聲音的地方,相信是很難的。在中國禪堂裡,人打鼾的聲音是在所難免,咳嗽的聲音也會有的;在禪堂裡有人走進來、走出去,這是人格的問題,他不願意守規矩,是很難管得了他。

用功修行的人,不是管事的時候,就不管那麼多閒事。有個人對我講:「這兒沒有一個靜的地方!」你若是自己靜了,什麼地方都靜;你自己不靜,到什麼地方都不靜,你都會有煩惱;就是沒有人,你和自己都會過不去,和自己都要發脾氣。

為什麼呢?你沒有能克服環境,你被境界轉。你若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是真正學佛法的人。有人說:「你盡講愚弄人的事,我根本做不到!」你做不到,你就是沒有道;你若有道,這都是小境界,你能轉鬧市為山林,在鬧市也和在山林裡是一樣的。

〈16〉你不要怪他

現在我說說「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你最初看見一個東西,都會很注意它,時間一久就忘了,忘了有這個東西,好像古老的鐘「滴答滴答」地響,聽慣了,就聽不見了。鍾還是每天滴答滴答響,你也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

因為你把鍾忘了,你的心不著住在這上面,除非你想起來,那個鐘又「會」滴答響了,所以我:「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挨著你的那個人有動靜,你不要怪他,因為你定力不夠。你定力若夠,他怎麼樣動,你也不知道的。

為什麼你知道他動呢?因為你那兒也動,你那心裡也動了。你心裡若不動,他就動也動不到你。小的境界、大的境界、好的境界、壞的境界,只要你會用佛法,都沒有問題的。有人說:「我現在不會用!」不會用,要想法子學得會用,要往這條路上走。

你工夫深了,自然就不為境界轉;你夠定力,什麼境界也搖動不了你的心。

〈17〉看你動不動心

中國有這麼句話說:「學問深時意氣平。」你若是真有學問,你就沒有火氣了;為什麼人有火氣呢?就因為學問不夠。你定力若夠了,就是這個地方應該壞的,你都能感應它變好。

以前我對你們講過,我說:「我在舊金山一天,我就不準舊金山地震!」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若明白佛法,你有定力了,你在那個地方,那個地也就定了,絕對不會有問題的。

我們現在學定力,你若真有定力,你到什麼地方,都是平安;你沒有定力,就到平安的地方,都變得不平安,因為你心裡動了。

〈18〉我比你們行

問:我雙跏趺坐坐了這麼久,怎麼也沒有入定?

答:因為你坐在這兒盡打妄想,你沒有真正曉得用功,所以沒有入定。古來的人用功很快就開悟、明心見性;現在的人用功用來用去,只在皮毛上轉轉,沒能深入三昧,就是能坐一點鐘、兩點鐘、三點鐘、四點鐘、五點鐘、六點鐘、甚至可以坐一天,也沒有開悟,為什麼呢?

就因為他們是和人比賽,要人看看自己:「你看看我坐的時間最久,你看我修行年頭也最多,我比你們行,比你們好!」因為心裡有種勝負心、和人比賽的心,所以就算能坐八萬個大劫,也不能開悟。

因果輪迴開示:

世界上最厲害的果報男女相愛的前世因緣今生丈夫,前世竟然是驢人為什麼會得癌症?想不做畜生,要先不吃肉!吃它三百年後,會在你靈魂裡發生一種毒!找小三、搞外遇,死後就會受這種果報活埋了姐姐,腦門生出兩寸長的犄角今生離婚,是因為前世造了這種業脾氣大前世殺業重、妒忌心重前世淫業重初學佛開示:

吃素是活著上當,吃肉是死了上當學佛人為什麼不吃蔥蒜等五種蔬菜?佛弟子可不可以吃雞蛋?不可以躺著看經、念咒,來生會變蛇!在廟裡做這種事,罪是最大的!在家人不要叫出家人給你倒茶、添飯!人生病,就是業障和鬼神在作怪兩件陰德事,就讓他發了大財你知道鬼神是怎麼「吃」水果的嗎?能治眼病的四句偈頌修行佛法開示:

凡是邪師,皆犯以下毛病供養這種出家人,就是幫他下地獄!為什麼要放生?放生也就是「放我」教你分辨魔弟子和佛弟子的方法信佛的人,切記不要犯這種罪過!末法現象:在家居士竟然也受人供養!持誦這個咒三年,就可消除一切業障!念這個咒,有病的病會痊癒,無病的能開智慧七遍治癒癱子,這個咒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會念大悲咒敢和閻王鬥,學會楞嚴咒敢和天主鬥其他文章:

【視頻】菩薩行者的足跡——宣化上人的一生〈大悲咒〉念誦教學、及宣化上人親誦音頻〈楞嚴咒〉念誦教學、萬佛城僧眾念誦視頻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相關焦點

  • 萬行大和尚開示:入定、住定、出定的秘訣
    當這個脈不跳動,就意味著自身的能量全部釋放出去、外面的能量全部進來、內外融為一體了,不是片斷的,也不會支離破碎,已沒有你和我的關係,沒有能量和我的關係,沒有天地和我的關係了,這個時候就是所謂的沒有二元,只有「一」了。
  • 是不是「靜坐」越久,就證明修道參禪越厲害?
    對於這個問題,人們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肯定是靜坐的越久越好,因為靜坐的時間越久越說明這個人的厲害,而有人卻不這麼想,認為靜坐的時間長久並不是最終的關鍵,而是要看靜坐時入定的深度,入定的深度越高,才能領悟到更加高深的智慧。
  • 什麼是坐禪入定?南懷瑾、達照法師、太虛大師、仲巴仁波切如是說
    我們普通學靜坐同入定還沒有關係,坐個幾天幾夜都不動,只能說靜坐做得好,是不是達到入定的境界是另一個問題;而且達到入定的境界,同是不是悟道、智慧解脫了沒有,又是另一個問題,不能混為一談。太虛大師自述三次入定體驗自從經過第一次後,我的記憶力便沒有以前好,但理解力很深。那年頭髮已變白,眼已近視,但後來頭髮轉青了,眼睛到現在未變。經過第二次後,起信、楞嚴的由覺而不覺的緣起相,得了證明。第三次現觀唯識的因果法相。古人所謂不昧因果,實在一一皆有條理、秩然而不紊亂的因果。
  • 佛教禪定打坐快速入定的方法
    所以,都是先安坐,然後繼續坐、坐、坐,時間久了,他不知不覺地進入定裡面了。到底什麼時候入、怎麼入,他不知道。這樣的修行人往往認為必需坐得很久很久,總之,坐久了就一定會入定。其實坐久久而入定,就是不懂如何入定,他不知什麼時候入了定?也不知自己怎麼入。懂得怎麼修定的人,要懂得如何入定與出定。不懂修定的人,即使入了定了也不知道是入了定,就那樣在那裡傻等。
  • 打坐入定詳細過程揭秘(收藏)
    原因是沒有正確地去認識初禪到四禪是什麼。 入定不是等待機會——剛才說,入定過程有呼吸的變化,心念的變化,還有身體感覺受樂的變化。許多人不懂得怎樣利用這些變化來認識入定的道路。所以,都是先安坐,然後繼續坐、坐、坐,時間久了,他不知不覺地進入定裡面了。到底什麼時候入、怎麼入,他不知道。
  • 關於觀呼吸、止息、胎息、入靜入定等若干問題的解答
    因為它就像是說,我說一個水果有多麼多麼好吃,可是你終究沒有吃過,你還是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味道。所以呢,你就好好打坐,不要想太多,也不要知道的太多。有些事情你知道的太多,反而它就成了你的所知障,一點好處都沒有。就按照我說的好好打坐,好好觀呼吸。這個時候一定要一念不起,什麼都不要想,這個才是你要做的。果空師父:誰還有問題?
  • 近代傳奇高僧廣欽老和尚:感化猛虎 入定四月
    廣欽法師一生沒有高建法幢、升座講經,也無生花妙筆,但他參禪念佛、平實無奇的行持卻感動千千萬萬的人。一生沒有著作,圓寂之後,弟子將其平時訓誡輯為《廣欽老和尚開示法語錄》行世。  近代高僧廣欽法師,出生於光緒十八年(1892)。自幼體弱多病,隨母奉佛茹素。1927年投禮瑞芳法師披剃,法名照敬,字廣欽。1933年到莆田襄山慈壽禪寺,從妙義老和尚受具足戒。
  • 觀呼吸時停止呼吸就是入定嗎?-上果下空禪師
    關於觀呼吸,我有一個疑惑,請師父開示。觀呼吸中產生不呼吸的現象,指的是聽不到呼吸的聲音,還是乾脆不呼吸了,就像入定一樣?因為我思考,如果真正不呼吸了,表示不需要空氣、氧氣了,就是沒有空氣、沒有氧氣應該也沒有問題,也就是捏住鼻子,閉上嘴也是沒有問題的,或者是頭埋在水裡也沒有問題。
  • 高僧開示:我在哪裡
    他走到鄉村住到一間店裡,住到店裡和尚習慣一坐下來、兩個腿一盤,就休息去了,這一盤就入定了。店老闆看這和尚怎麼搞的,一天也不吃不喝,又隔一天,他還是如是;到第三天,店老闆忍不住了,到他那兒看他有氣還是沒氣,一看沒氣了,就把他給燒了。因為他佔著一間房間,那和尚找誰去?他又沒有家眷,也沒有什麼人來接應他。這一燒,惹了禍,天天晚上鬧:「我在哪裡?我在哪裡?」那這店誰還敢住,一到夜間鬧鬼。
  • 『南懷瑾』廣欽老和尚為什麼能入定這麼久?
    1、當年在臺灣的,廈門福建去的廣欽老和尚,大家都叫他水果和尚,一輩子不吃飯,光吃水果的,人家都宣傳他一入定二十幾天,這個幾十年前,我一聽現在還有這個和尚,哪裡來的,福建來的,在哪裡,在日月洞那個山頂,我說好,我去看他去,那個朋友告訴我說。2、那個山好走嗎。
  • 怎麼才能入靜,入定是什麼意思?
    入靜,我們一般人說我的心很亂,那就是心不靜。那麼你說我的心很靜啊,那是不是一個念頭都沒有?不是!如果一個念頭都沒有,那不是睡著了就是白痴。如果不是白痴,東邊有響聲,西邊有叫聲,什麼聲音都有,只要有一點動靜,你的心自然會隨之起心動念。所以說不可能一個人一個念頭都沒有,不可能。
  •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卻仍未了——明朝登缸大師的故事.(紹雲老和尚)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當時是一個下大雪的冬天,路上滿目霜雪,唯獨一塊地上不著雪跡,皇帝感到很奇怪,問道: [為什麼下這麼大的雪,而這裡竟然半點不沾呢? ]皇帝身旁的寶正禪師答說: [啟奏萬歲,下面有人啊! ]皇帝又問: [這個人在下面有多長的時間呢? ]寶正禪師答: [已有七、八年之久了。]皇帝問: [他還活不活著呢? ]寶正禪師說: [他還活著啊!]
  • 南懷瑾老師講「入定與出定」
    當視其平生定力行徑,仔細判斷,且須常備擊子(俗名引磐),平常囑咐道侶,於入定時,向其耳邊敲擊,徐徐輕呼之,即可出定。倘仍不出,久而發生異相,則為真寂矣。此事極須注意也。三禪「離喜妙樂」,離喜即離心境上的喜悅,只有定境之樂,渾身十萬八千個毛孔無處不樂,故大乘經典說菩薩內觸妙樂,然後才可舍欲界粗觸之樂,不到達此地步,休妄言無情色之欲。
  • 《無相念佛》|禪淨互通,禪淨雙修
    在佛教史上,有許多禪師鼓吹念佛,事實上參禪人亦宜多拜佛念佛,以為入門方便;也有不少淨土寺院提倡參究念佛。如永明延壽禪師之「宗、教、禪、淨」。又如長蘆宗賾,因禪悟入,卻主張禪淨雙修,人稱「慈覺大師」,著有禪宗「禪苑清規」十卷。卻又著作更多的淨土文卷,如「淨土簡要錄」,主張「念佛參禪,各求宗旨。溪山雖異,雲月是同。可謂處處綠楊堪系馬,家家門戶透長安」。
  • 苦行文化:目不瞬動,入定禪思,得人生真諦的釋迦
    釋迦牟尼便來到尼連禪河邊伽闍山苦行林中,獨自於樹下結跏趺坐苦行。他身無覆蓋,不避風雨,目不瞬動,心不恐怖,摒除一切,入定禪思。獨修苦行六年之久,由最初每日食一麻一麥,漸漸至七日食一麻一麥以至於不飲不食起來。終於,他身體變得極度消瘦,有若枯木,手摩胸腹,能觸背脊。以致「身肉為消盡,唯有皮骨存,腹背表裡現,猶如箜篌形。」
  • 參禪打坐的首要原則是什麼?
    參禪打坐首要的原則是什麼呢?自古以來靜坐都不是學佛人的專利,而是共法。儒家有顏回坐忘,道家更是把靜坐作為修行的必修課。時至今日,靜坐更是風靡全球,成為人們調節身心,舒緩壓力的法寶。普通人一樣參加參禪打坐研修班,一樣打禪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