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報導】5日下午風雨大作,在泰國珊瑚島附近海域,載有上百名遊客的普吉鳳凰潛水(Phoenix Diving)號遊艇被風浪掀翻。
據@泰國頭條新聞6日報導,鳳凰潛水號當天在沉沒前,恰好被一旁經過的「LOVE ANDAMAN」旅行社船員看到,船員用手機記錄下了鳳凰潛水號沉船前的最後影像。
視頻在這裡↓
據報導,當時珊瑚島附近海浪高達5米,該旅行社船員穿上救生衣,使用繩索用盡全力成功救上了20多名中國遊客。
6日,在微博上,網友紛紛為這家旅行社對中國遊客施以援手點讚。
【相關閱讀】
原標題:泰國翻船海上漂浮一夜生還者:實在沒力氣就喝口海水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對話
新京報快訊(記者龐礴 許研敏 潘佳錕 實習生 徐靜)7月5日,兩艘載有127名中國遊客的船隻突遇特大暴風雨發生傾覆。據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最新通報,中國遊客共有78人獲救、16人遇難、33人仍失聯,搜救工作仍在進行之中。今日(7日)一位事發後落水,在海面漂浮一夜終獲救的中國遊客譚昕妍回憶,原本自己被困在船艙內,已放棄掙扎,後幸運地被海水從艙內卷出。當晚一直努力遊向岸邊,但當時風很大,始終不能上岸。實在沒力氣就喝口海水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直到第二天上午十點多看到有船隻過來。
「當時海水已經沒過頭頂」
新京報:事發當時你都看到了什麼?
譚昕妍:當時風颳得特別厲害,船一直在往左邊傾斜。我和同伴在船艙裡,可以看到水位都漫到玻璃上了,這也是當時我們為什麼選擇不出船艙,出去的話特別不方便。直到外面很大聲的呼喊我們的時候,正準備出去,那個玻璃就碎了。
新京報:你是怎麼從船艙裡逃出來的?
譚昕妍:船往左傾,我在另一側。水進來之後,我嘗試用頭去撞另一側玻璃,但是沒成功。感覺自己快死了,就不掙扎了,當時海水已經沒過頭頂了。幸運的是,我後來從被拍碎的破窗戶裡,被海水卷出來了。
新京報:海面上當時是什麼樣的情況?
譚昕妍:因為嗆了一段時間的水,當時我在很用力地呼吸。一開始能看到很多人,有在我附近的,也有在遠處的。感覺周圍有東西,就立刻抓住。記得當時我有抓住兩個人,兩個男的,一個三四十歲,一個五六十歲。能聽到他們一直在那裡喘氣,然後過了一會就沒聲了。再到後面我也不知道自己漂到哪裡去了,就可能看到人家的包之類的,是從我面前漂過去。
新京報:原本和你在一起的同伴呢?
譚昕妍:昨天(6日)晚上,獲救之後潛水教練告訴我她遇難了。其實當時我不是很擔心她,因為她沒有像我那樣放棄掙扎。出事的時候,教練在下面組織救人,我還以為她已經跟教練一起,想著她怎麼還不來救我。也是後來才知道她沒有從哪個窗口逃出去。
「感覺把這輩子的泳都遊完了」
新京報:在海面漂浮著能辨別出方向嗎?
譚昕妍:後來我就漂到了一片不知名的海域,能看到小島,想自己遊上岸。但是當時風很大,每一次離那個小島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就會被那個海浪給衝回來,然後就一直在海面上毫無目的在那兒遊。但是不管我遊多久,永遠就只能看到小島的三分之一,當時心裡就真的只能求菩薩了。
新京報:當時身體狀況如何?
譚昕妍:還好,也不會覺得餓,就是會有一點害怕。每次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活不下去了,就會想到爸爸媽媽,他們肯定會特別傷心,就是靠這一點堅持下去的。然後就是一直在遊泳,如果實在沒體力就喝一口海水堅持。覺得過了好久,發現身邊有個女孩,她有一個背包。當時人已經沒有呼吸了,她包裡有瓶水,就喝了一點點。
新京報:天黑下來之後害怕嗎?
譚昕妍:害怕。不過我就告訴自己,一定不能睡覺,因為如果睡覺的話,可能嗆了水就死了。還好也不會很困,就是有時候划了一會有點累,就漂浮一下。儘量朝著有燈光的地方遊。
新京報:現在身體好些了嗎?
譚昕妍:還好。就是感覺把這輩子的泳都遊完了,再也不想參加這些極限運動了,比如說浮潛、深潛這些。以前覺得這些挺好玩的,但是見過死亡之後才知道生命原來這麼渺小。那時候在海裡還想,如果這次得救了以後,對爸爸媽媽一定要好一點,然後多孝順他們,愛惜自己的生命。
相關新聞
38名中國人遇難泰國稱將賠償每人約6萬元
中國經濟網
功能介紹中國經濟網是經濟日報主辦的國家級重點新聞網站,以經濟報導、資訊傳播和經濟服務為主要發展方向,是目前中國境內最大最權威的綜合經濟類網絡媒體。
7月5日18時45分許,兩艘載有中國遊客的遊船在泰國普吉島附近海域突遇特大暴風雨發生傾覆事故。截至目前距離「鳳凰號」遊艇沉沒已經超過40個小時。
最新消息:38名中國人遇難
據泰國軍方搜救人員提供的消息,截至7月7日中午,普吉遊船傾覆事故已造成至少38人遇難,但其中部分遺體身份尚未證實。泰國總理巴育同日督促各相關部門全力搜救失蹤人員,並下令在普吉設置救援指揮中心。
7日6時,泰國派出艦船13艘、直升機3架以及固定翼飛機1架開始實施新一輪搜救。(圖/視覺中國)
巴育當天在曼谷總理府表示,相關部門要做好受傷遊客救護工作,並要求發動各方提供人員和設備,合力救援,盡全力在最短時間內搜救出失蹤人員。他同時對遇難者表示沉重哀悼,並督促工作人員儘快徹查事故起因,確認事故相關責任人。
救援工作進行中,救護車在現場待命。(圖/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5日下午,兩艘共載有133名遊客的遊船分別在泰國普吉珊瑚島和梅通島傾覆,其中127人為中國遊客。根據之前的報導,這127名中國遊客中,16人死亡、33人失蹤,另有78人獲救。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參贊兼總領事李春林6日率使館工作組飛抵普吉,與事發後連夜趕赴現場的駐宋卡總領事館工作組共同會見了泰方相關人員,敦促泰有關部門全力搜救。由中國外交部牽頭的多部委聯合工作組於7日凌晨抵達普吉,參與現場處置。
沉船中找到生還者機會渺茫
泰國旅遊部部長和普吉府行政長官在6日晚間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泰國救援人員已派出直升機搜尋失蹤者,而泰國海軍還表示「蛙人」在沉沒的船體中還看到了「一些遺體」,由於離事發時間已過去一天一夜,恐怕在沉船中尋找生還者的「機會渺茫」。
當地時間2018年7月6日,泰國普吉島海域附近,泰國皇家海軍第三區司令部發布照片,顯示一艘觀光船在海中沉沒。東方IC 圖
一位業內搜救直升機飛行員表示,黃金救援時間一般不過夜,即使是在海水相對溫暖的熱帶,由於海面風浪不停,在超過十幾個小時後也應該考慮到風海流等因素,擴大搜索區域。
泰國旅遊局:每位遇難者給予30萬泰銖賠償
7月6日晚,澎湃新聞記者從泰國國家旅遊局上海辦事處獲悉,泰國國家旅遊局(TAT)公布了有關在普吉島南部安達曼海域發生的船隻事故的消息。該消息稱,泰國政府已採取一切措施來協助在此次事故中受傷的外國公民,同時搜救行動將繼續進行,直到找到每個失蹤者。
泰國旅遊和體育部宣布,對本次海難中遇難的遊客給予每人300000泰銖(約合人民幣6萬元)的賠償。對於受傷人員,醫療費用可根據實際支出報銷,但不超過500000泰銖(約合人民幣10萬元)。
7月6日,在泰國普吉,救援隊伍從碼頭出發前往事發海域。 新華社圖
追問1 惡劣天氣是否提前預警?
昨日下午,在事發現場搭建的臨時指揮部,普吉府府尹諾拉帕告訴新京報記者,普吉府4日發布暴雨預警,並持續到10日,警告公眾注意大風和強降雨天氣。
新京報記者查詢中國駐宋卡總領事館官網發現,該總領事館在上個月就曾提醒稱,目前普吉、甲米、攀牙等泰南安達曼海域已進入雨季,天氣多變,海風強勁,海浪洶湧,海況複雜,不適合乘船出海或下海遊泳。廣大遊客務必提高安全意識,事先了解天氣海況,遇風高浪急等惡劣天氣或海灘插有紅旗警示時,切勿冒險下海或乘船出海,確保旅行安全。
據泰國媒體6日消息,普吉島海事局主席當天曾表示,海事局從泰國氣象局收到消息,強降雨和強風將襲擊泰國南部的部分海域,浪高預計可達3米。並已經通告原計劃前往皮皮島等地的長度小於10米的所有船隻,不允許他們離開港口。前往普吉島臨近島嶼的船隻,被允許謹慎通行。
另據新華社消息,泰國南部實際上分屬兩個海域,西側是印度洋海域的安達曼海,東側是太平洋海域的泰國灣。這兩片海域最大的區別在於,每年的7月到9月,普吉島所在安達曼海域風浪相對大,而蘇梅島所在泰國灣海域相對風平浪靜。因為很有可能遇到惡劣天氣,泰國當地人一般不會在這時候去安達曼海域觀光。
當地警方一負責人表示:「我們警告過很多次普吉島旅行社,讓他們不要離開港口。但是他們之前曾經多次不顧我們的警告,帶著遊客在海浪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級別的時候駛入安達曼海。這兩家旅行社正在接受有關海上事故的詢問,以便進一步採取法律措施。」
追問2 救援存在哪些困難?
昨日下午3時30分左右,參與現場救援的志願者王旭東(化名)透露,泰國海警和海軍已找到沉船,並發現部分遇難者。但由於沉船高40米,有的遺體位於封閉空間內,對於救援的潛水員來說,有一定危險,加上潛水設備不夠完善,先只能在碼頭待命,配合救援。
中國海員之家網站常務站長戴賢國認為,「鳳凰號」是一艘豪華的遊艇,遊艇和客船在建造方面有一定差距,在面對惡劣海況時,抗風浪能力不是很強,一般旅遊水運客船有一定的建造標準,我國對遊艇建造方面不是特別成熟,根據鳳凰號的簡介,建造標準是否正規存疑,應該由官方出具一份船體檢驗報告。
戴賢國說,根據親歷者講述,在兩分鐘左右沉沒,一般是大風浪中操作,傾覆力矩變大。第二,風浪大,海浪進入船艙,說明排水系統不完善,船長接受當地媒體採訪也說了垃圾堵住排水系統,這樣就容易導致船體重心突然提高,風浪促使船體傾覆速度加快。
「一般來說,搜救的黃金時間根據不同的水溫,在沒有淡水的情況下,生存的時間不同。」戴賢國說,人落水後死亡主要原因是低溫脫水。遊客的海上經驗不豐富,求生技能不足,落水後保持體溫的姿勢這塊內容都應該了解甚少。一艘客船啟航後,船長會組織救生消防演習,不知道鳳凰號有沒有做到。
戴賢國表示,普吉島海況不好,能見度低,尤其是落水者,上了救生艇的遊客還好一些,落水者就比較危險。「如果這條船在2分鐘之內倒扣過來,人也來不及跑出船艙,可能船艙底會殘留一部分空氣,往底艙去可能還會有一線生存機會,但現今船隻沉入海底了,生還可能性較低。未獲救的大部分乘客仍在船艙內的可能性大,在海浪衝擊下,有可能遺體會被衝走。」
追問3 遊船安全管理存在疏漏?
新華社消息指出,泰國旅遊業相對發達,但是這些年由於入境遊客人數暴增,導致出現有些旅遊配套設施跟不上、一些小型旅行社資質不夠或風險管控能力比較差等問題。
普吉島上的導遊阿凡說,島上旅行社、地接社、旅遊公司上百家,碼頭較多。遊船基本都屬於私人,「旅行社或旅遊網站安排出行需租賃船隻,就像打車一樣,在這邊是打船。」新京報記者查詢公開信息發現,至少5個碼頭可供出海。
阿凡介紹,港口裡的船隻一般分快艇和遊船,其中快艇速度較快、空間較小,豪華遊船速度較慢、船內空間較大。
「跟團遊」大多選擇乘坐快艇,「為了趕行程,同時一個團坐在一起更好管理。」阿凡說,快艇有大有小,按馬達數量來分,例如3個馬達的快艇出海8小時需29000元,可以乘坐35人,除船長、領隊、導遊、教練員等7名服務人員,乘客數量控制在28人內,便於管理。
自由行遊客則多選擇遊船,因為快艇人少拼不夠數量無法出行,且單人價格較高,而遊船較大,遊玩體驗更佳。
自由行乘遊船也有弊端,例如一般在網購平臺訂票,若出行當天天氣不佳,大多遊客會冒險出海。「訂票時就要確定日期,不出海就白浪費船票錢,這樣安全無法得到保障。」阿凡說,若是跟團遊,便可自由選擇行程時間。
此外,遊客上船前必須穿救生衣,快艇活動範圍小,服務人員集中,遊客更容易服從導遊指令。若乘坐大遊船,活動空間大,遊客聽從船員指令的積極性低,「可能船開到一半,就悄悄脫掉了,也沒辦法嚴格監控到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