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微信突然發布了一則關於規範公眾號內虛擬支付行為的公告:
公告中指出,基於iOS對開發者的管理規範,微信公眾號內暫不支持iOS端虛擬支付業務。並給虛擬支付業務下了定義:虛擬支付業務是指購買非實物商品,比如VIP會員、充值、錄製課程、錄製音頻視頻等虛擬產品。
對於首次違規的公眾號,微信將下發站內信調整通知,並給予三天調整時間,對於到期未完成調整的公眾號,還會進行相關功能限制等處理。
這讓不少剛下班的#知識付費#從業者大呼「周末不好過了!」,許多在線教育企業、剛從線下轉到線上的教育機構,也被這則公告打了個措手不及。
其實這並不是蘋果與微信的第一次博弈,早在2018年,微信就曾對小程序虛擬支付「重拳出擊」,要求用戶關閉iOS付費通道,將所有付費內容改為免費,前端還直接攔截提示不可服務。
從業者應該如何去應對此次整改?
看回這次的公告,微信同樣明確指出三種公眾號中虛擬支付違規問題,並給出整改建議:
類型一:付費購買虛擬商品
商品多體現為提前編輯好的、錄製好的虛擬商品。如錄製視頻課程、遊戲道具等虛擬商品。
整改建議:建議去除公眾號內所有付費購買虛擬服務內容,並根據提示修改相關內容及文案,文案可參照「由於相關規範,iOS功能暫不可用」。
類型二:付費解鎖優質服務
多體現為提供虛擬商品的公眾號可通過支付購買、開通虛擬會員等形式,體驗付費服務,比如付費開通VIP會員服務等。
整改建議:建議可以關閉iOS端虛擬支付通道,去除虛擬支付商品價錢展示,不再提供iOS端會員充值服務。
類型三:關閉iOS端虛擬支付功能後,虛擬商品頁面仍然保留貨架價格標籤展示、購買/付費/訂閱/充值等功能或按鈕。
整改建議:建議去除公眾號中的虛擬商品的價格展示,並更改為【免費】;並不再提供iOS端虛擬商品購買服務。
其實只要按照公告進行修改,從業者們也無需驚慌,而且除了微信團隊列出來的三種方式,還有其他的替代方案。
替代方法一:付費閱讀
目前微信已經在內測的付費閱讀,是直接走蘋果IAP渠道進行支付的,不受影響,但要被蘋果直接抽取30%的「蘋果稅」。
在未來,微信還會支持付費專輯功能,可以直接放在公眾號的菜單欄,這也是一種替代的方式。
替代方法二:H5跳轉
運營者還可以在文章中通過跳轉原文、放連結等方式來實現跳轉到H5。目前這樣操作,還不存在問題,但這條路是否可行,公告中並無明確說明。
替代方法三:客服引導
既然不能在公眾號菜單欄有明顯的付費按鈕,那就將所有9.9、19.9的付費欄目改為「公開課」或者 「體驗課」,再設置自動回復,引導用戶添加客服完成付費。
替代方法四:私域引導
除此之外,也可以通過個人微信號、群聊或者朋友圈來發送H5連結,引導用戶進行付費。
在私域裡進行引導,是最為保險的。關於社群以及朋友圈轉化,感興趣的可以查看歷史文章:
點擊連結了解更多教育行業資訊:
教育機構這樣發朋友圈,學生家長追著你買課
教育機構如何招生?為什麼你的招生群總是死氣沉沉?
從這次的整改也可以看出,平時運營好私域社群真等很重要!利用美閱教育的引流&營銷工具,其中的拼團、優惠套餐等功能,能快速幫助從業者搭建起私域流量池。
實在不行,我們還可以引導蘋果用戶,讓用安卓手機的朋友幫忙購買嘛!(開玩笑~)
對微信生態中的創業者們來說,這次的整改可以說是真的難受,但也不至於無法開展業務。
相信在跟蘋果博弈下,微信對虛擬支付的打壓也不是最後一次,但方法總比困難多,保持好心態,往前看總有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