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詩綠色集團董事長(HK:00106,下簡稱「朗詩」)田明曾希望借輕資產之路帶領朗詩實現擴張,如今看來,這似乎有點兒懸。
開年伊始,朗詩先後將兩項目的股權予以德寧基金、百瑞信託。自轉型輕資產以來,此舉已是朗詩地產的常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項目均位於西安。事實上,早在2017年,朗詩就已進入了西安市場,但直至今日其仍未有項目入市。對此,有專家向藍鯨房產分析認為,這樣的節奏確實緩慢,可能地塊本身存在複雜的因素導致其遲遲未能入市。
西安市場發展緩慢就像一個「放大鏡」,將朗詩輕資產之路的艱辛暴露出來。公開資料顯示,除了代建之外,小股操盤也是朗詩輕資產之路的一個重要倚仗,這可以從朗詩不斷走低的權益銷售佔比中一探究竟,而朗詩輕資產之路所仰仗的綠色科技,目前市場接受度也不高。在專家看來,這導致朗詩的品牌溢價空間有限,更註定了朗詩無法像金地集團(SH:600383,下簡稱「金地」)、旭輝控股(HK:00884,下簡稱「旭輝」)般藉助小股操盤實現快速擴張。
朗詩西安發力遲緩
2月21日,朗詩發布公告稱,其全資附屬公司南京朗銘、西安朗詩銘、項目公司西安嘉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項目公司」)與德寧基金訂立協議,德寧基金擬通過收購項目公司70%的股權以投資項目公司持有的標的項目,銷售股份代價為人民幣1400萬元。
據悉,標的項目為項目公司持有的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西戶鐵路以東、昆明路以北,宗地編號FD2-14-32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土地性質為住宅及商業用地,宗地面積約2.2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8.96萬平方米。
此外,德寧基金有條件同意向項目公司提供不超過1.26億元的股東貸款。在滿足約定條件下,西安朗詩銘同意對銷售股份及德寧基金股東貸款進行回購,最高金額上限為2.8億元。
2019年來,這已是朗詩第二次出售項目股權。2019年2月15日,朗詩將西安未央區另一宗項目49%的股權售予了百瑞信託。一般情況下,頻繁出售股權的背後都劍指企業的資金狀況,而這對於走輕資產路線的朗詩而言,卻已是常態。
只是,朗詩開年的這兩起動作都發生在西安,這背後透露出的訊號無法讓人忽視。有西安當地業內人士對藍鯨房產透露道:「2019年,朗詩在西安的項目應該會陸續亮相。」但即便如此,朗詩仍無法迴避西安市場發展緩慢的問題。
2017年5月,朗詩發布公告稱,收購陝西長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全部股權,雖然該筆交易最終於2018年12月宣布終止,但朗詩藉此撬開了西安市場的大門。是年7月,朗詩公開披露朗詩地產西安公司目前已經在西三環、西部大道儲備了兩個地塊。而藍鯨房產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朗詩在西安擁有至少4幅地塊。
然而,包括搜狐焦點、房天下等在內的房產交易平臺都找不到朗詩的項目,也就是說,至今為止,朗詩在西安仍未有項目入市。這一點,藍鯨房產亦從當地業內人士的口中得到了證實。而與其同一年進入西安市場的房企或多或少都有收穫。如旭輝目前在西安共有4盤在售,中南置地在西安市場的項目更是達到了7個。
朗詩西安項目遲遲未入市的原因是什麼?這樣的銷售節奏是否符合集團整體的步調?對此,朗詩回復藍鯨房產表示:「西安項目尚未入市,是基於地產業務的整體考量,很謹慎。」
對於朗詩在西安的發展節奏,58安居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對藍鯨房產分析認為:「企業2017年地塊至今一直未入市,相對來說節奏已經偏慢,但房企放慢入市節奏的原因較多,除了資金壓力層面,放慢工期等待更高利潤也可能是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張波分析道:「若地塊是通過收購而來,原因可能更複雜,如股權問題、地塊本身的問題、證照等問題。」
品牌溢價有限致輕資產之路不暢
事實上,就朗詩整體發展來看,西安之外的其他城市發展進程亦不甚樂觀。據朗詩公告顯示,2018年朗詩籤約銷售額(包括委託開發管理項目)約為359.49億元,籤約建築面積約為184.66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26.53%、31.3%。在銷售增長的同時,朗詩也發布了正面盈利預告稱,2018年集團利潤約為13.34億元,同比增幅超85%。
然而,在2017年朗詩集團業績發布會上朗詩董事長田明將2018年業績目標設定為460億元,這一年度目標並未完成。與此同時,根據克而瑞發布的房企銷售金額排行榜,朗詩2016年排名53名,2017年到了64位,2018年則排到了68位。
田明所倚重的輕資產並沒有為朗詩帶來預想中的速度。2015年,朗詩開始轉型,其主要方向是「變輕」,彼時,田明表示,「未來,朗詩將轉型,側重開展技術服務、定製、代建、委託開發、小股操盤、合作開發等輕資產業務模式,將房地產傳統重資產模式變輕,以更加輕盈靈巧的姿態應對行業的變化。」
在此戰略定位下,朗詩的股東權益佔比不斷走低。朗詩地產曾公開表示,2015年年底,朗詩操盤的所有項目裡朗詩的股東權益大概佔到70%,2016年年底降到40%,2017年年底是23%,2018年則維持在了20%之間。
但小股操盤的優勢在於能加快擴張速度,如金地、旭輝等企業都曾藉此實現了規模的迅速擴張。然而,朗詩卻是一個例外,如上圖,朗詩自2016年實現爆發式增長後,此後兩年其增長率均維持在20%以下。
對此,朗詩對藍鯨房產表示:「朗詩判斷,在2019年或未來幾年內,房地產很可能出現拐點。隨著金融監管從嚴、房企資金面普遍承壓,朗詩的綠色差異化競爭優勢和品牌效應將日益突顯,從而給公司帶來更多機會。」
張波分析認為:「朗詩的標籤是綠色住宅,但目前國內購房者對此的重視度還沒有形成足夠的溢價空間。」他進一步指出:「品牌溢價小的情況下,小股操盤的難度會相對更大一些。」
這在其大本營長三角的表現尤為明顯。以蘇州為例,據蘇州媒體報導,進入蘇州11年來,朗詩累計打造了9個項目(不含代建、商業及蘇州周邊城市),但這些項目還是主要集中在2010-2015年的5年時間裡,如今朗詩蘇州公司早已不復存在,據朗詩集團官網顯示,目前蘇州、無錫、上海三地地產項目已合併至朗詩上海地產公司名下。另一方面,朗詩在蘇州的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目前蘇州在售項目有蔚藍廣場、朗詩玻纖路588號及代建項目朗詩新郡,據房天下網站信息顯示,前兩者尚未入市,朗詩新郡目前在售房源僅餘130套。
伴隨著其長三角大本營市場份額的不斷下滑,2018年上半年,朗詩在長三角區域貢獻的權益銷售額佔比下降至52%。
對於銷售不達標的問題,朗詩在回覆中表示:「朗詩的發展目標和考核目標也因此具備更加多元化的衡量標準。」
圖片來源:上交所網站 標紅部分發行人非朗詩
企業規模發展放緩之下,確在影響著其的融資計劃。上交所網站顯示,2018年,朗詩作為發行人共計提交4個發債申請(如上圖),其中僅有2宗小規模申請被通過,合計發行規模約16.95億元,通過率為50%。一位不願具名的證券公司人士表示,公司債項目被終止通常緣於政策、信用、合規、信披等四方面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2月24日,朗詩集團共有2筆發債信息,分別為「中山證券-東興企融-朗詩寓長租公寓一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平安匯通-平安不動產朗詩租賃住房系列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前者被中止,而後者則獲得通過。對此,上述證券公司人士分析道,根本原因在於「發行人不同」。其進一步指出,發行人的業績表現或將直接影響企業融資結果。
綠色科技一直被視為朗詩輕資產之路的基礎,也被田明視為朗詩輕資產的重要砝碼,但倘若置業者對此反響平平,其他房企又憑何接受?其輕資產之下的擴張夢想該如何實現?這些問題需要認真考慮。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