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銀杏樹,世間現繁華

2020-12-25 榆木齋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枯木

2016年秋天,一組關於寺院銀杏樹的照片躥紅網絡,成了「網紅」。照片中銀杏葉在一場秋雨後灑滿地面,滿眼金黃,樹木參天,高聳入雲,搖曳多姿,壯觀雄偉,氣勢恢宏,唯美的色調,令人陶醉,於是短時間內寺院湧入大量遊客,紛紛排隊前來觀看古老銀杏樹的風採。

這就是距離西安市區30多公裡的終南山古觀音禪寺,相比西安其他寺廟,這間寺院的名氣並不算太大,香火併不鼎盛,然而一夜之間,銀杏樹照片爆紅後,人聲鼎沸,到了要提前手機預約的境地。

古觀音禪寺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距今1400多年的歷史,據傳寺廟裡面的銀杏樹為唐太宗李世民(598年一649年)親手栽植,那麼也應該有1300多年歷史了,事實上這只是人們的美好希冀或者善意的謊言,也許是為了渲染銀杏樹的「皇家色彩」,迎合某些追捧權貴心理而穿鑿附會的說法,更多的還有可能是為了宣傳招攬遊客的需要。

關於故觀音禪寺的銀杏樹的具體栽植年限,雖然很難考證,然而有證據證明並非是唐太宗李世民栽種,下面我們就來揭開這棵老壽星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銀杏樹是原產我國的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為幾億年前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的孑遺,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因此銀杏樹有「活化石」的美稱。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銀杏果俗稱白果,營養豐富,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著名的長壽樹種。

銀杏樹高大挺拔,氣勢雄偉,樹幹虯曲,蔥鬱蒼健,葉似扇形,葉形古雅,姿態優美,春夏遒勁蔥綠,秋季金黃可掬,給人以峻峭雄奇、華貴雅之感。在中國的名山大川、古剎寺庵、無不有高大挺拔的古銀杏,它們歷盡滄桑、遙溯古今,給人以神秘莫測之感,歷代騷人墨客涉足寺院留下了許多詩文辭賦,鐫碑以書風景之美妙,文載功德以自傲。

銀杏最早出現於3.45億年前的石炭紀,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歐、亞、美洲,中生代侏羅紀銀杏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白堊紀晚期開始衰退。至50萬年前,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滅絕,只有中國的保存下來。現今國外的銀杏樹,比如分布較廣的法國、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等地,還有日本、朝鮮以及其他各國的銀杏樹,都是後來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入的。

銀杏樹在國內的分布,如今北自東北瀋陽,南達廣州,東起華東,西南至貴州、雲南等地皆有栽培。然而,在唐代以前,銀杏樹主要分布在南方長江流域以南,中原地區由於人為砍伐和朝代更迭,銀杏樹遺存下來的微乎其微,而作為唐代首都的長安,是確鑿無疑的沒有銀杏樹的,關於這點,北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歐陽修有明確的記載。

《和聖俞李侯家鴨腳子》(嘉祐二年)

【宋】歐陽修

鴨腳生江南,名實未相浮。

絳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

致遠有餘力,好奇自賢侯。

因令江上根,結實夷門秋。

始摘才三四,金奩獻凝旒。

公卿不及識,天子百金酬。

歲久子漸多,累累枝上稠。

主人名好客,贈我比珠投。

博望昔所徙,蒲萄安石榴。

想其初來時,厥價與此侔。

今也遍中國,籬根及牆頭。

物性久雖在,人情逐時流。

惟當記其始,後世知來由。

是亦史官法,豈徒續君謳。

按:詩人自註:京師無鴨腳樹,駙馬都尉李和文自南方移植於其第。

這是一首歐陽修(1007年—1072年)和當時的「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1002年—1060年,字聖俞)之間的相和的詩詞,創作於嘉祐二年(1057年),歐陽修在詩文中自注,當時在京師(開封)並無銀杏樹,而是由當時的駙馬都尉李和文(詩中賢候之謂)首先從南方移植過來。

在詩文中,開篇即指出銀杏樹(銀杏葉頗似鴨掌,因此當時人稱之為鴨腳)生長在江南,天子公卿都不認識,因此被裝在鏤金錦盒內,作為貢品被進奉朝廷,受到重賞。作者聯想到漢朝博望侯張騫,從西域引進葡萄和石榴,估計當時也是受到眾人追捧,後來成了普通家庭常見果樹植物,於是感嘆水果還是以前的水果,然而人情冷暖,隨波逐流,很少有不論貴賤生死相交的知心朋友,同時讚揚了梅堯臣不忘朋友,能夠貴賤不移始終如一的高貴品質。

詩作中的重點有三個,開篇的銀杏樹產地在南方,然後就是自注說明李和文首先從南方移栽過來,再就是最後四句,說明歐陽修是經過認真的考究過的,「惟當記其始,後世知來由;是亦史官法,豈徒續君謳」,指出自己把銀杏樹的由來記載下來,讓後世知道原委,這是太史官的嚴謹記載方法,並不是只為了接續朋友梅堯臣的詩句相和。

從歐陽修的所處時代和豐富嚴謹的治學態度,以及滿朝文武大臣大多不識銀杏來看,因該確定在京畿之地是沒有銀杏樹的,而西安當時為京兆府,作為前朝首都,若是有銀杏,自然無需由遙遠的南方進貢銀杏,豈不是惹人笑話?

再加上現在的古觀音寺的銀杏樹,並未經過科學測定,只是因為寺廟創建年代距今1300多年,就認為銀杏樹也有同樣的年齡,似乎有點不嚴謹,若是歐陽修的說法屬實,那麼古觀音禪寺的銀杏樹當屬北宋以後的移栽,更何談唐太宗親手栽植?況且唐太宗親手栽植源自何處?傳說從何而起?更是令人生疑。

世界最古老的貴州黔南州銀杏樹

古觀音禪寺的銀杏樹,單從樹齡上來說,即便是有1400餘年,也並非長壽樹種銀杏樹的佼佼者。據統計,全國超過千年以上的古銀杏樹有近百株,其中最古老的銀杏樹當屬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馬場坪街道辦事處魚酉村一株古銀杏樹,據考證,這棵古銀杏樹為雄株,樹齡約有5000年,樹高50米,根徑有5.8米,胸徑4.79米,要13個人才能圍抱。

而從全國如今發現的銀杏樹來看,超過兩千年的不下於20株,就拿排名靠後的四川甘孜自治州的銀杏樹來看,樹齡2000餘年,樹高35米,胸徑4.2米,冠幅徑18. 3米。而同一區域的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南梁鎮下澗村的銀杏樹,此樹樹徑2.3米,高38米,分雌雄兩棵,據縣誌記載樹齡已有1000多年了,相互對比就可以判斷出古觀音禪寺的銀杏樹的大致年齡。

關於古觀音禪寺的銀杏樹,依筆者拙見,自然並非唐太宗親手種植,即便是樹齡古遠,也是由於地處偏僻,得以倖存,如今重見天日,得以廣大佛門,也算一番功德。而且從實際景色來看,秋天滿樹金黃,雍容華貴,遍地灑金,著實令人嘆為觀止,作為一個著名景點,確實名副其實,實至名歸,然而偏偏要攀援上皇帝老兒,這就有點畫蛇添足之嫌疑了。

2018/10/11榆木齋

相關焦點

  • 西安古剎千年銀杏樹, 滿地落葉疑似黃金甲
    又到一年落葉時, 西安終南山一棵相傳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銀杏樹,引得無數遊客慕名前往一睹千年古樹的華彩。真是藏在深山人不知,一朝出名天下聞。古銀杏所在的觀音禪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8年),距今約有1400年歷史,為終南山千年古剎之一。禪寺背靠終南山鳳凰山嶺,寺裡有棵千年銀杏樹,相傳為李世民親手栽種。
  • 找個地方玩——華鎣千年雌雄銀杏樹
    雌 雄 銀 杏 樹 找個地方 吃吃喝喝 找個地方 玩玩樂樂 找個地方 體會廣安的不同風景 找個地方 品嘗世間的萬般風情
  • 【卒子遊記】楊泗千年銀杏樹
    今天卒子介紹的是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源潭鎮楊泗村的千年銀杏樹。圖一:古銀杏樹安慶地區,列為重點保護的樹木,在安徽省名列前位。今天,卒子再向大家介紹一棵有著一千二百多年的古銀杏樹。這棵千年古銀杏,樹齡據林業局專家說是五百多年,據相關測定樹齡為一千二百一十四年。卒子且按安徽省政府的測定年齡介紹。
  • 西安古觀音寺有棵千年銀杏樹,傳說是李世民親植,獨樹成林太壯觀
    這幾年在西安的街頭巷尾,公園小區都能看到一片片銀杏樹。這已經成了西安街頭一景。在西安要看銀杏樹,當然要去看長安區羅漢洞村終南山古觀音禪寺內的千年銀杏樹;古觀音禪寺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距今約有1400年歷史,為終南山千年古剎之一。傳說,這棵銀杏樹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已有1400年光景,因有遊客拍得太漂亮現在已經成網紅樹了。
  • 蚌埠錐子山森林公園:千年銀杏樹、棲巖寺石屋
    錐子山「活化石」:「千年銀杏樹」在蚌埠市錐子山森林公園棲巖寺遺址處的銀杏樹,樹齡約1400年,胸圍在7米,主幹三人合圍,樹高25米。清代,清軍與捻軍作戰時,曾炮轟白石山,銀杏樹遭劫難,樹枝被燒光,樹幹炸開,成為三杈。駐兵撤退後,寺僧澆水培土,古銀杏竟重抽新枝,漸漸復活。斑駁的樹皮,嶙峋的樹幹,三瓣的樹身,還有樹葉中若隱若現不願示人的銀杏果。千年的滄桑,讓她見證了白石山的巨變。作為活的文物,她以頑強的生命傳遞著古老的信息。
  • 羅圈千年銀杏樹,滿目金黃如同穿越千年,如夢如幻
    在河南衛輝市獅豹頭鄉羅圈村,有一棵銀杏樹,樹齡約1000多年,樹高24米左右,冠幅平均24.5米。初冬季節,盛開在山腰處,金燦燦的葉子,在陽光的照射下,亮閃著迷人的光澤。,離地面兩米的分杈處又長出一棵小白楝樹,它的根扎在銀杏樹的樹幹上,全靠銀杏樹供給營養,白楝樹高約兩丈,圍粗兩把,有千年銀杏抱白楝之稱,乃天下奇觀。
  • 雨遊終南山古觀音禪寺,賞網紅千年銀杏樹
    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距今約有1400年歷史,為終南山千年古剎之一。觀音禪寺寺內有一棵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的銀杏樹。據傳,這棵銀杏樹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古寺內還有清泉一眼,清澈甘洌,常年不歇,不論晴天陰雨,泉水不漲不落,水位永遠不變,泉上有一顆千年古銀杏樹,泉浸根,樹養泉,採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被譽為"觀音神泉"。
  • 連雲港千年銀杏樹又披「黃金甲」
    【連雲港千年銀杏樹又披「黃金甲」】近日,位於開發區中雲街道金蘇村的崇善寺原址裡,千年銀杏樹陸續披上「黃金甲」,再次露出醉人的風姿,每天都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觀賞。
  • 今秋,一定要到武當西神道,那二個千年銀杏樹下做一個秋之夢!
    在武當西神道全真觀遺址旁,兩株巍峨挺拔的千年銀杏樹葉變得金黃,陽光透過古銀杏樹,顯得更具風骨神採,它們在這裡相遇以沫,陪伴千年,它們攜手並肩,相互支撐,兩兩相望,相互陪伴一直守護著600餘年的全真觀。今秋,一定要在那二顆千年銀杏樹下做一場秋之夢!
  • 古觀音禪寺·千年銀杏樹
    十一月比較熱的話題應該就是看銀杏樹,每到周末都商量著去看銀杏樹,但是周末人太多了,估計排隊可能都半天,所以一直沒去。剛好今天休假,一大早就開始預約古觀音禪寺,但是都是滿員,我的天,周內都這麼多人…看來周內也沒機會,誰知道到了十點打來看了一下,哇哇哇有十幾個空餘,趕緊預約,預約成功!
  • 石家莊元氏深山裡藏著一棵千年銀杏樹,現在正是滿樹金黃時
    石家莊已經入了冬,外面風吹葉落,室內溫暖如春,這讓人不由得想起很多曾經過往,遇到過的人,走過的路,看過的美景,就比如那個有千年銀杏樹的白果寺。早些年,因為寺內有一棵千年的銀杏樹而在很多戶外群裡很是聞名,曾有人說過不沒到過白果寺的人,不算戶外人。而我知道它,大概是在2015年,那個時候剛剛學會開車,糾結了很久才終於在兩年後去見了它的真顏。記得那是11月底,一個溫暖的午後。
  • 古剎安山寺,千年夫妻銀杏樹
    最為神奇的是安山寺外的一對銀杏樹,被當地人稱為夫妻樹,許多人都慕名而來,銀杏樹距今已有1700餘年了,至今仍枝葉繁茂碩果纍纍。雄樹高21.5米,雌樹高17.5米二者是同根生倆樹幹相互扶持相互輝映,就像一對夫妻相濡以沫,攜手走過初夏秋冬。當地的民眾稱其為許願樹,多年來香火不斷,許多人前來祈福納祥。
  • 麟遊千年銀杏樹 相遇最美秋天
    拍攝者:王曉輝 近日,麟遊縣老縣城城隍廟院內的千年銀杏樹身披如此美妙的景致坐落於麟遊老縣城的童山之上,據了解,該銀杏樹已有1300年的歷史,樹高達30餘米。拍攝者:王鶴樓 今天,小編帶領大家打卡麟遊老縣城的這顆千年古樹
  • ...一千年銀杏樹結果了|安波|普蘭店區|千年銀杏|銀杏樹|大連|雞冠山
    位於大連普蘭店區安波街道雞冠山東北端老汀山腳下的沙屯有一棵銀杏樹,歷經1500多年歲月,仍然屹立不倒,枝葉繁茂,近日,這棵千年銀杏樹罕見地果實掛滿枝頭,引來許多遊客。據網友介紹:這棵老銀杏樹,年齡約在1500-1600年了,它是安波的一道靚麗風景,被當地人視為「神樹」。
  • 襄陽廣德寺千年銀杏樹盛開 不亞於隨州
    到了看銀杏的季節,在湖北,一大群攝影愛好者就奔往隨州銀杏谷了,固然也很美,但是人太多了,不妨去到襄陽,到廣德寺感受一番千年銀杏樹。廣德寺的一棵銀杏樹齡已經上千年,明代嘉靖皇帝賜封其為「將軍樹」,清代康熙皇帝又賜封其為「護法尊」。
  • 銀杏樹,讓我喜歡讓我愁
    文 | 陳玲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非常喜歡銀杏樹。喜歡它深厚的歷史積澱;喜歡它藥食同源的秉性;喜歡它優美挺拔的身姿;喜歡它在最美的深秋給世間帶來的一抹金。喜歡之餘有點遺憾,偶有愁情煩緒在心頭縈繞。
  • 貴州長順縣「就地保護」千年銀杏樹
    長順縣天台山千年銀杏樹中國園林網5月17日消息: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賀善安指出: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最常用的方法是「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銀杏起源於2.5億年前,是與恐龍同時代的古老裸子植物。在北半球,第三紀末及第四紀冰川,嚴寒的氣候使裸子植物遭受到毀滅性打擊,銀杏樹在北半球地區蕩然無存,長眠於地下成為了化石。由於我國特殊的地形地貌,一道道的天然屏障,對冰川的浩劫多少起到了阻滯作用。在許多地區僅僅發生了山嶽冰川,而沒有形成大陸冰川。因此生長於我國群山萬壑中的銀杏樹,倖免於難,保存下來,並繁衍至今。被科學家稱為「活化石」。
  • 安徽蚌埠:積極修復保護錐子山「活化石」——千年銀杏樹
    在蚌埠市錐子山森林公園棲巖寺遺址處的銀杏樹,樹齡約1400年,胸圍在7米,主幹三人合圍,樹高25米。據《蚌埠市志》記載此樹植於唐代。《中都志》云:「銀杏樹圍可兩丈,根盤石縫間,枝有乳下垂」。清代,清軍與捻軍作戰時,曾炮轟白石山,銀杏樹遭劫難,樹枝被燒光,樹幹炸開,成為三杈。
  • 威海「網紅」千年銀杏樹又火了
    威海「網紅」千年銀杏樹又火了 2021-01-07 1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西安有棵千年銀杏樹,之所以長得如此壯觀,只因有這口神秘古泉!
    說到秋天,不得不說是銀杏樹。作為活化石,幾千年來受到中國人的特別喜愛。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西安古觀音禪寺內的一棵,被稱為全國最壯觀的銀杏樹。不僅是網絡,很多遊客也不遠,所以只能看到它的真實面貌。說起這棵古銀杏樹,首先必須要了解南山下這座千年古剎「古觀音禪寺」。寺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高科技區終南山北麓下羅漢洞村,距離西安市約30公裡。這是我第二次來古觀音禪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