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部分人去國外必做的一件事那一定是購物,由於國外商品不含關稅,無論是購買化妝品還是包包都要比在國內專櫃購買划算的多,因此近年來去國外消費的人口比例也在逐年遞增。
新年伊始,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關於銀行卡境外大額提現的通知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通知規定2018年1月1日開始個人銀行卡在境外的取現額度每年不得超過10萬元,且每人每天的境外取現額度為1萬元。其實2016年就曾有規定,每人每卡每年在境外的取現額度不能超過10萬元,不過如果你有大額度的現金需要完全可以多辦理幾張銀行卡,如果你有五張銀行卡,那麼每年的提現額度就是50萬;而今年這項政策對取現額度有了更嚴格的管理,即使你有多張銀行卡每年的取現額度也只能是10萬元。
此次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於限制取現金額的通知主要是為了預防洗錢、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將每年的取現金額控制在10萬元既能有效控制少數違法人員大額提現,同時也能滿足大家在境外的日常消費。
境外提現限額10萬元夠用嗎?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一半以上的境外銀行卡取現額度小於3萬元,這也意味著將境外取現額度限定在10萬元是完全夠用的。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消費支付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如今已經不再是沒有現金就無法完成交易的時代了,微信、支付寶的出現使得現在大家出國連銀行卡都很少使用。
一些國人常去旅遊的國家,包括日本、美國、新加坡、泰國等地的部分商場都可以使用支付寶進行消費,不光如此,微信支付也在這些地點流行起來,法國的一家百貨商店還曾經採取過促銷手段,使用微信支付即可享受立減……
購物用手機支付即可解決,剩下的就是吃飯、坐車等問題了,在一些街邊小店吃飯或者買特產可能還是要備一些現金,但是這類花費終究不是很多,對於一般人來說每年10萬元的現金額度是非常足夠的。
國家外匯管理局為何降低境外提現額度?
隨著科技的進步,非現金的支付形式其實較現金支付更為普遍,這種情況下大額的現金支付往往涉及到詐騙、洗錢等非法融資活動。一些人並沒有正常的支付需要,個人卻持大量銀行卡在境外提現,有案例顯示曾有人在澳門提現隨後轉賣給當地商戶或賭場,這屬於違法犯罪行為。國家外匯管理局此次針對境外提現降額度,也是為了健全在境外要合理規劃用匯需求,並減少攜帶和使用大額現金,避免自身財產安全遭到侵害,同時也要正當合規使用銀行卡,不借用他人銀行卡增加提現額度,也不向他人出借銀行卡,避免被不法人員利用從事違法犯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