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許多新思想,並常常批判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封建主義思想。
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今天依然受到很多人的推崇,被認為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這倒是確實的,孔孟思想的確是先哲們智慧的結晶,對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魯迅被稱為民族魂,也是偉大的思想家之一,那為什麼他還要批判儒家思想呢?難道魯迅先生錯了嗎?
今天看來,魯迅先生也是正確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稱讚魯迅為新中國的聖人,對魯迅評價極高。
為什麼魯迅要批判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呢?這得從漢朝時董仲舒向漢武帝提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起了。
先秦時代,我中華民族文化多元,燦爛多彩,還曾出現過"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況。以孔孟思想為代表的儒家學派思想也得到了發揚光大。孔孟思想主張"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主張一個人的內心修養要從孝道開始直至最後能達到愛護萬民追求和平的境界;主張統治者要實行仁政、要愛民。這是非常進步的思想,就是放到現在也不過時。因為這種思想的出發點是普天大眾,這種思想代表了廣大普通民眾最根本的利益。
但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作為漢武帝的一個忠臣,為了幫助漢武帝鞏固皇權、實現中央集權,遂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因為漢朝自建立以來,由於各潘鎮割據勢力爭權奪利而導致國家內部經常動亂,甚至還爆發過幾場大戰爭。
董仲舒是當時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根據儒家"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的思想指導,為了幫助統治者達到鞏固皇權的目的,又提出了"君權神授"等迷信封建思想。
在這裡,真正的儒家思想被董仲舒等人黑化了,被他們偷換概念變成了封建統治階級奴化萬民的統治思想。這是一種愚民政策,他們期望能通過提倡這種蒙蔽民眾的思想,使民眾的思想變得單一,便於管理。
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儒家思想便不再代表廣大民眾的利益,而被董仲舒等人偷換概念變成了代表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思想。
漢武帝自然樂意,於是中國歷史開始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進程。後來證明果然效果頗豐。
到後來,一代又一代的封建統治了為了不斷的加強中央集權,把董仲舒等人總結提出的儒家思想不斷的升級加強。
到了清朝末期,這種封建統治在當時的社會根深蒂固,當時的很多國人被嚴重奴化,骨髓裡都充滿了奴性和麻木不仁,這點從魯迅筆下的人物"阿Q"等人身上便可看出來。由於大眾思想被奴化蒙蔽,使得當時的中國社會弊病百出。又由於清朝統治者的閉關鎖國政策,使得當時的中國社會落後於世界上其他國家。
當時的中國不斷受到外敵欺侮,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愛國愛民的魯迅看在眼裡,十分的悲痛焦急。為了拯救萬民於水火,魯迅跑到日本留學學習醫術。但他後來卻發現,國人最根本的病是在腦子裡,是思想的病態,造成這種思想病態的罪魁禍首正是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封建思想。
為了喚醒萬千民眾的思想,魯迅先生遂棄醫從文,創作了多篇優秀諷刺小說和各種文章,開始在各種報紙上發文諷刺批判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封建主義思想,提倡人們要解放思想,不要再被封建主義束縛。
所以魯迅先生真正要批判的,並不是以孔孟之道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是被封建統治階層黑化了的儒家思想。魯迅先生所批判的是封建迷信主義。
所以不但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稱讚魯迅為"中國當代的聖人",連後人都認可魯迅先生對中華民族做出的重大貢獻,尊他為"民族魂"、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