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淘票票、大麥們熬過了冬天,能不能挺過春天

2020-12-08 36氪

(圖片來源於網絡)

遲遲開不了門的電影院,在開始送外賣、賣冰淇淋、爆米花的自救副業之外,又被逼到出租場地拍婚紗照了。

(圖源:螳螂財經)

不僅如此,近日,隨著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電影院等密閉空間暫不開業」的建議出來,不少撐不下去的中小電影院便上映了自身命運的「全劇終」。

抖音上,某家即將關停的電影院在視頻裡展示著:「我們全年無休營業了2752天,共計放映了164847場電影,接待過4134602名顧客......2020年4月17日永久閉店。」

(圖源:螳螂財經)

電影院線在急速下墜,票務平臺也不會好過。可以預見的是,本身就處在影視寒冬的票務平臺和電影院,都將成為在2020年被抹去的產業。

當然,就如同用濫了的那句「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冰封在這個冬天裡的票務平臺,終究會迎來自己的春天。只是,有多少平臺能撐到春暖花開?那時候的行業該靠什麼來回血?而當行業被迫洗牌再重塑時,又將上演怎樣的格局呢?

努力熬過影視「寒冬」的電影票務平臺,「冰封」在2020年

如果我們將電影產業鏈比作一條河的話,現在電影市場這條河已經是上遊乾涸、中遊阻滯、下遊斷流的狀態了。

1、上遊乾涸:資本撤離,片場開工難。

在2018年範冰冰的逃稅風波影響下,資本紛紛撤離影視行業。影視行業便進入了「無米之炊」的現狀。

在《中國經濟報》的採訪中可以看到,2019年12月最後一周,橫店影視城對外公布的拍攝劇組僅僅只有22個,其中電影劇組只有8個。而在往年,過年時期正是橫店影視城的紅火時期,甚至誇張到需要叫號拍景的地步。

一名電影發行公司高管此前曾分析,如果2019年下半年影視行業仍不能吸引資本進入,電影備案、拍攝數量持續下滑,「2020年會比現在更艱難」。

現實遠比預測殘酷,2020年不僅是艱難,而是幾乎直接被疫情抹去。直到3月末橫店和象山兩大影視城的劇組才開始陸續復工,且其中大部分為電視劇。

這樣的現狀下,2020年還能產出多少電影?

2、中遊阻滯:片源累積,上映時間無限推後。

上遊新片少,但拍出來的成片在播出上也是無限受阻。

春節檔的七大電影,《囧媽》《大贏家》《肥龍過江》三部已經選擇了網絡播放,而其他四部電影都處於上映遙遙無期的積壓狀態。

不僅如此,觀眾最期待的《花木蘭》《黑寡婦2》《速度與激情9》《007:無暇赴死》等好萊塢大片,也還在遙遙無期的等待中。

沒有排片,哪有票賣?

3、下遊斷流:影院關門,復工無望。

影院從春節前就開始關門了。

到了3月,原本新疆、青海、四川、甘肅、重慶、福建等地共計16家影院短暫地恢復放映,但在潛在疫情風險下,全國電影院又被緊急叫停。

各大影院原本寄希望於五一檔,在淘票票上甚至還能查到4月30日和5月1日的排片。

(圖源:螳螂財經)

但4月15日,中疾控再次建議電影院等密閉空間暫不開業,業內隨即傳出電影院要10月才能開門的消息。如果傳聞成真,電影行業最重要的四大檔期——春節檔、暑期檔、國慶檔、賀歲檔,將失去前三檔,而電影行業想在2020年「翻身」的希望徹底被打碎。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了電影可播,票務公司也完全停擺。

目前,兩大票務機構貓眼娛樂和淘票票,已經接連發出了虧損警告:貓眼娛樂在2019年年報中披露,春節檔退票高達2億元;而淘票票所屬的母公司阿里影業發布盈利警告,預計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財年內,歸屬於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約11億-12億元。這一數字較上一財年2.54億元的虧損額,同比擴大近4倍。

「螳螂財經」發現,原本在淘寶主頁面有入口的「淘票票」,現在也已經找不到了。

(圖源:螳螂財經)

然而更糟糕的是,影視行業的虧損,才剛剛開始。

南方都市報曾做了一個投票,問網友「你近期會去電影院看電影嗎」,投票結果說明了一切:38萬網友參與投票,其中有超30萬人選擇了「老老實實宅家裡看」。

這也意味著,在疫情帶來的安全防範意識下,即便影院開門,眼下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立即就去觀影。畢竟,根據馬洛斯需求理論,電影屬於精神滿足需求,可以延遲滿足。

因此,不管在哪個方面,原本就在影視「寒冬」苦苦支撐的電影票務平臺,即將「冰封」在2020年。

票務平臺就算熬過了冬天,也可能挺不過春天

淘票票的母公司阿里影業在盈利預警中認為:「目前阿里影業現金儲備充裕,經營不受影響。」但這究竟是對投資人的安撫?還是票務平臺公司真的有足夠的能力撐到影院開門營業呢?

「螳螂財經」認為,票務平臺遠沒有他們表現出來的那麼輕鬆。

淘票票2019年財年的財報尚未公布,我們可以從貓眼娛樂2019年的財報一窺究竟。

2019年末,貓眼的現金確實非常充沛,有15.4億元。但2020年,貓眼面臨的狀況卻是沒有收入,只有支出。

先來看收入。從財報來看,貓眼娛樂收入來源主要有三個部分:在線娛樂票務服務、娛樂內容服務也就是電影製作收入,以及為相關方投的廣告服務收入。其中票務收入和電影製作收入是大頭,佔了總收入的進九成。現在影視行業停擺,這些完全依靠影視的收入勢必受到嚴重影響,票務平臺無米下鍋。

(圖源:螳螂財經)

再來看支出。貓眼娛樂的財報顯示,票務平臺的經營支出並不低,刨去內容宣發和製作成本,還有維持票務系統正常運轉的成本,物業費、房租費、人員工資等一系列開支。這些固定支出並不會因為電影院不開工而減少。對於貓眼來說,如果按照2019年的水平,這個數字將會是8.8億元。

(圖源:螳螂財經)

此外還有各種行政支出和財務支出合計4.5億元。

(圖源:螳螂財經)

(圖源:螳螂財經)

單純從報表來看,票務平臺的現金勉強能夠覆蓋住2020年的支出。但是,貓眼還有高額的債務,其借款高達11.61億元。要想正常經營,貓眼就需要得到債務人的債務延期。否則,光是還債這一條,就會耗盡貓眼的現金。另外,當電影院開門之後,票務平臺要想吸引消費者走進電影院,還有一場燒錢的硬仗要打,還需要更多的糧草。

除此之外,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太多,就算票務平臺熬過了冬天,也可能死在春天。

1、電影製作方撐不到春天,臨陣倒戈。

就算票務平臺能撐到電影院開門,但製作公司很可能撐不了這麼久。一旦資金鍊無以為繼,他們必然不會坐以待斃,肯定會想各種辦法破局。

事實上,已經有人做過嘗試了。徐崢就是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春節檔時,眼看電影上映無望,徐崢的歡喜傳媒將《囧媽》作價6.3億元賣給了字節跳動,這個價格基本等於歡喜傳媒預計會獲得的保底收入。

徐崢此舉被電影行業稱為「背信棄義」,破壞了行業的基本規則。到現在為止,也沒有什麼人跟隨他。

然而我們必須看到,沒人跟隨是因為電影製作公司目前還能支撐,顧慮大於現實:一方面電影製作公司不想得罪院線,害怕一旦被院線列入黑名單,之後的其他電影就再也無法進入院線了;另一方面,不是人人都是徐崢。字節跳動願意重金買下徐崢的《囧媽》,也是看中了徐崢的名氣。如果其他電影出品人紛紛效仿徐崢,那很可能會被網絡平臺「痛打落水狗」,賣不上什麼好價錢,反而自降身價。

但是,當影院開門遙遙無期,在巨大的資金壓力之下,電影製作公司還會像現在這樣按兵不動嗎?他們會不會為了快速回本,將電影「賤賣」給視頻網站呢?要知道,多年前,電視劇的首選是上星,現在選擇視頻網站首發早就不是什麼稀罕事了。

而一旦電影製作公司選擇了網絡首發,動掉的就是院線和票務平臺的票房蛋糕,票務平臺將面臨回血無望的局面。

2、影院加入戰局,行業被迫洗牌。

對於票務平臺來說,還有另一個隱憂,那就是院線平臺「趁你病,要你命」,趁機奪回電影票定價主動權。

在過去幾年間,電影票務平臺瘋狂燒錢,通過9.9元、19.9元的超低票價吸引消費者在手機上下單,打敗了很多影院的自有購票平臺。

電影院失去了訂票渠道,繼而失去了對票價的定價權。

太和娛樂副總裁邱洪濤曾形容這種現象為「這幾乎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觀眾就站在影院門口,但影院不知道他們是誰、想看什麼。」

在票務市場一鍵清零之後,這些因為後知後覺、被票務平臺打了個措手不及的影院,會不會利用這個機會,趁機推出更優惠的套餐,更便捷的購票渠道,從而擺脫票務平臺的鉗制,將觀眾重新帶回自有平臺呢?

總之,現在已經快進入夏天了,但是對於貓眼和淘票票們來說,他們的冬天還很漫長,春天還很遙遠。

相關焦點

  • 影視行業搭上「回暖」車,「貓眼們」要笑了?
    行業的逐步復甦,無疑會撥動電影市場往日的熱鬧,這也給一眾依賴於電影行業的貓眼、淘票票、大麥網等線上票務平臺帶來了更多的期待。但電影行業的復甦究竟走到了哪一步?後疫情時代的線上票務平臺們真的迎來了「柳暗花明」麼?
  • 功能少、優惠小,影城APP跟貓眼、淘票票競爭能賺到錢嗎?
    從功能到票價,影城APP都被貓眼、淘票票甩在了身後從功能上來看,票務APP的功能相較於影城APP而言要更為豐富一些。北方某城市影城經理A告訴壹娛觀察,受資金、團隊規模等的限制,除萬達等少數影城的APP外,多數影城的APP都很難在功能上和貓眼、淘票票這樣的票務APP相提並論,尤其是在缺少大數據支持的情況下,對於用戶定位、需求的把控更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 「二分天下」的電影票務市場,淘票票與新貓眼誰會代表未來?
    許多的片方、影院方已經被逼迫站隊,在貓眼和淘票票之間二選其一。那麼究竟哪種票務平臺的模式會代表中國電影票務市場的未來?>對於淘票票和貓眼而言,這兩位僅存的巨頭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有很多相似之處。因為出現大量兩三年沒有在平臺購過票的用戶走進了電影院。」淘票票對於「脫單電影院」的新品嘗試正是基於一種「電影+社交」的獨特場景。單身的人而言往往更喜歡宅在家裡看電影,而不是進影院。而單身人群的數量又非常龐大,如果能通過看電影來結識異性,或許會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
  • 貓眼微影PK淘票票,誰將成為網際網路票務市場的老大?馬化騰笑了
    現在,大家看電影都習慣先在網上買票,一般是貓眼或者淘票票的平臺。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貓眼背靠的是騰訊和美團,而淘票票背後是阿里巴巴。正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這兩大平臺背後都有「金主」,因此他們才敢發起巨額的「票補」大戰。
  • 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 貓眼淘票票退電影票幾十萬張是怎麼回事
    5月2日,淘票票發出聲明表示,「從(淘票票後臺的)退票率和改籤率來看,《後來的我們》售票數據的確存在無法合理解釋的異常」。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全國擁有無手續費退票機制的影院共約4000家。按照上述數據計算,共有20.52萬張票在28日當天在貓眼退票,則平均每家影院當天出現51.3張退票。
  • 淘票票、貓眼紛紛推出可查影片退票率版本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淘票票最新資訊 > 正文 淘票票、貓眼紛紛推出可查影片退票率版本
  • 淘票票、貓眼發布退票方案,部分影院已開始「場場消毒」
    1月22日,淘票票和貓眼兩大票務平臺分別發布聲明:春節檔期間在武漢地區購買電影票的用戶,均可申請無條件退票;春節檔期間非武漢地區城市,如用戶有退票需求,網站也將協同與影院溝通相關退票事宜。在預防新型肺炎的幾點提示中,明確提到「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合和人流密集的地方」。因此春節期間的電影院首當其衝成為人們敲響警鐘的地點。
  • 前三季度國內總票房大漲兩成,在線票務格局淘票票為何能成第一?
    其中,淘票票的活躍用戶滲透率從21.8%升至26.8%成為行業第一,貓眼的活躍用戶滲透率從29.3%降至21.4%,跌至行業第三。今年,淘票票率先搭上阿里影業的「新基礎設施服務」迅速崛起,隨後貓眼和微影戰略重組,組建新貓眼微影,在線票務平臺逐步走向了「兩級爭霸」。在競爭優勢更加「敏感」的市場格局下,為何淘票票依舊可以保持極高的競爭勢頭?
  • 貓眼、淘票票:春節武漢地區電影票支持無條件退票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貓眼、淘票票:春節期間武漢地區電影票支持無條件退票 新京報訊(記者 白金蕾)1月22日,貓眼電影發布針對新型肺炎疫情在春節期間的退票政策。春節期間武漢地區電影票支持無條件退票。淘票票也宣布了相關退票政策,稱春節檔期在武漢地區購買電影票的用戶,均可無條件退票。如非武漢地區用戶要求退票,淘票票將秉承用戶第一原則,按照衛生防疫部門要求,全力和影院溝通相關事宜,儘量減少用戶損失。
  • 貓眼啟動IPO對決淘票票,340億元估值或遠超阿里影業!王長田財富...
    連續三年100%增長,60%以上毛利率,貓眼仍難逃虧損格局。概因與淘票票之間的生死對決,貓眼將收入的六成用於獲客,而淘票票背靠的阿里影業則能拿出33億元收入中的32億元進行市場營銷。二者焦土對抗,為的是千億元的在線票務市場,及後續的娛樂內容服務市場。  儘管騰訊微信和美團點評為貓眼的重要入口,但光線系卻頗有「先機」地成為貓眼第一大股東。
  • 淘票票、貓眼相繼發布公告:春節檔期間武漢地區均可無條件退票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春節檔期間,通過淘票票和貓眼電影在武漢地區購買的電影票均可無條件退票。1月22日中午,淘票票官方微博發布公告「平安是最大的春節檔」,宣布為保證春節檔期間安全觀影、避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散,淘票票即日起正式啟動春節檔期間(1月22日~1月31日)票務應急處理措施,春節檔期間在武漢地區購買電影票的用戶,均可申請無條件退票。
  • 在線買電影票比價,淘票票比貓眼貴,阿里影業白虧?
    和貓眼推薦套餐,品種和價格都有差異。同樣也推薦辦會員卡,但是比貓眼要便宜一些,25元,同樣是半年。37元沒變。一直到最後支付環節都是37元。總結:淘票票票價比貓眼貴3塊,即8.8%。但是在推薦辦會員卡時,淘票票比貓眼要貴5元。
  • 快訊|淘票票、貓眼、大麥網公布春節期間退票政策
    1月21日,網視互聯發表文章《誰能想到,2020春節檔最大的危機是「肺炎疫情」》。文中表示,87%人選擇會因為肺炎疫情而不去電影院。畢竟,電影事小,疫情事大。電影只是眾多娛樂之一,而疫情卻關乎生命。1月22日,在疫情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淘票票、貓眼等票務平臺方啟動春節檔期間(1月22日-1月31日)票務應急處理措施,主動推出春節期間退票政策,為春節檔安全觀影和避免新型肺炎疫情擴散,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既充分保障了用戶權益,又彰顯了平臺的社會責任感。
  • 線上票務新格局顯現,淘票票何以成為行業第一?
    在上半年的時候,線上票務市場還被稱為「三大一小」格局,三大指淘票票、貓眼和微票,一小是百度糯米,而進入下半年,在線票務的這一格局已被「顛覆」。首先退出一線的是百度糯米,百度在整個O2O市場的戰略收縮,使得百度糯米和百度外賣等都逐漸退出爭霸的序列。而貓眼和微票則陷入了長達半年的合併傳聞,一直到9月才終於坐實合併。
  • 淘票票、貓眼出應急措施:武漢地區無條件退電影票,非武漢怎麼退
    據了解,淘票票將結合武漢市及全國衛生防疫工作的部署要求,積極配合有關主管部門指示,溝通推動當地影院全面落實。如相關影院方無法第一時間辦理退票事宜,淘票票表示願意首先承擔相關損失,最大程度保障用戶權益。南都記者從淘票票處獲悉,公告中提到的「首先承擔相關損失」即淘票票會代替無法第一時間退票的影院,首先向用戶賠付電影票的相應價格。另外,公告還表示,春節檔期間非武漢地區城市,如用戶有退票需求,淘票票將秉持客戶第一原則,按照衛生防疫部門要求,全力和影院溝通相關退票事項,儘量減少用戶損失。
  • 被貓眼、淘票票狙擊的影城APP,還有生存的機會嗎?
    在線上、線下競爭最為激烈的時間點上,貓眼、淘票票、娛票兒、百度糯米等專業票務APP,依照O2O的網際網路戰爭風格,採用激進的大規模票補方式,迅速在市場上「圈佔」用戶。但隨著百度糯米退出「票補大戰」,中國在線票務市場目前只剩下了貓眼、淘票票兩家寡頭在競爭。票務APP有哪些優勢呢?
  • 淘票票、貓眼:春節期間在武漢買電影票的用戶,可無條件退票
    春節檔期間,在淘票票和貓眼電影購買的武漢地區電影票均可無條件退票。 1月22日,淘票票官方微博和貓眼電影官方微博先後宣布,為配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疾控工作,春節檔期間在武漢地區購買電影票的用戶,均可申請無條件退票。
  • 淘票票、大麥加入天貓雙11 助力線下娛樂消費復甦
    記者了解到,今年淘票票、大麥也將加入這場狂歡,在支付寶搜索電影演出即可進入對應的分會場。據悉,從10月21日到11月11日,淘票票、大麥將攜全國4000家影城、200家演出主辦上線「隨心看」,《金剛川》、《赤狐書生》、《沐浴之王》等電影,開心麻花、各地草莓音樂節等熱門演出,票價5折起。
  • 貓眼的老大位置還沒捂熱 就被淘票票趕下車
    近日,阿里影業旗下的在線票務平臺淘票票公布了春節檔戰報,春節7天超過1.4億人次走進電影院,淘票票購票人次佔比43.6%。《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作為新年最火的影片,在淘票票的助推下票房紛紛突破33億元,成功躋身中國電影票房前三,而淘票票也成功超過合併後的貓眼和微影成為在線票務市場的NO.1,距上次2017年暑期檔打敗貓眼僅過去了短短半年時間。過去這一年,中國電影票房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爆發。
  • 淘票票、大麥電影演出大促 加入天貓「吃喝玩樂」狂歡
    10月21日消息,雙11即將到來,淘票票、大麥宣布加入天貓雙11的「吃喝玩樂」狂歡,入駐支付寶「城市生活狂歡節」。據悉,「城市生活狂歡節」是支付寶將首次以數字生活開放平臺的身份打造,淘票票、大麥等平臺加入後,用戶可在支付寶搜索電影演出,進入對應的分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