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市場改造,蘭州水產業如何獲得「重生」?

2020-12-14 人民網甘肅頻道

原標題:綠色市場改造,蘭州水產業如何獲得「重生」?

 

  綠色市場。蘭州晨報記者 趙鑫遠 攝

  自2002年10月,鐵路新村市場搬遷入駐綠色市場以來,已過去14個年頭。儘管綠色市場在甘肅乃至整個西北水產銷售市場佔據重要地位,但因基礎設施落後,消防隱患較多,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問題市場」。

  2016年3月31日,城關區政府下發《關於關閉綠色市場的通告》,決定對綠色市場進行提升改造,改造後,綠色市場的功能將「變身」為一處綜合性水產、肉菜市場。

  以此次綠色市場改造為契機,蘭州市海鮮水產銷售行業將如何獲得新生,值得期待……

  1

  「為提升城市形象,優化市場功能,消除火災隱患,綠色市場提升改造工程勢在必行。」

  作為蘭州市最大的海鮮水產銷售、批發市場,自2002年10月鐵路新村市場搬遷入駐以來,綠色市場經過14年的發展,已成為日銷售額1000萬元,年銷售額達40億元,輻射青海、西藏、新疆、寧夏以及甘肅省省內所有縣區的大型水產市場,在蘭州市的輻射率更是高達95%。

  但14年風風雨雨,綠色市場的基礎設施漸漸落後,消防隱患與日俱增。近年來,綠色市場因髒、亂、差等問題,為市民所詬病。

  2016年3月31日,城關區政府正式發布通告,要求自2016年4月30日起,對綠色市場實施關閉,要求主辦方停止新的經營戶入駐,與現有經營戶解除租賃合同及其債權債務。同時,要求市場經營戶做好搬遷準備,可根據蘭州市市場布局及自身需求,自行選擇市場進行搬遷。

  5月11日下午2時許,蘭州晨報記者來到了位於南環路牟家莊附近的綠色市場。

  綠色市場主要分為兩個片區,西側片區主要以乾貨、蔬菜、肉類等為主,東側市場片區則以河鮮、海鮮等水產類產品為主。

  當記者走向水產銷售區時,一股魚腥味撲面而來,一家臨街的水產商鋪的店主正利用水管衝洗魚缸、水盆,汙水逐漸漫出水缸,直接流向地面。隨著記者深入水產銷售區,通道中央雖然修建有一條寬約20釐米、深約30釐米的排水渠,但兩側的商戶並未將排水管直接與排水渠相連,而是隨意扔在店門前,任由汙水流淌,儘管部分汙水可以流入排水渠,但更多汙水則順著道磚間的縫隙,四處橫流。

  同時,在火災隱患方面,根據蘭州市消防部門提供的調查報告,綠色市場的火災隱患主要包括:防火間距不足,建築面耐火等級低,集中聚集且部分建築之間的防火間距不足6米,部分區域甚至無防火間距;市場經營戶消防安全基礎薄弱,消防管理組織鬆散、管理人員混亂,疏散樓梯設置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市場人員流動大,氧氣罐、電氣設備、電暖器等易燃、易爆物大量使用,經營戶長期帶險經營,一旦失火極易形成大面積火災。

  「為提升城市形象,優化市場功能,消除火災隱患,綠色市場提升改造工程勢在必行。」城關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2015年,城關區政府常務會議就決定,鑑於綠色市場基礎設施陳舊、消防隱患較多等因素,將對綠色市場實施提升改造。同時,根據治理地質災害隱患的實際,此次改造需按地上建築不超過三層,地下不進行改造的原則進行。會議還決定,必須儘快完成經營戶停業,以及原有商鋪拆除等工作,在進行改造後,綠色市場的功能將定位為綜合性肉菜市場。

  2

  「關閉綠色市場,我們該去哪裡經營?提升改造後,我們還能否回來繼續從事水產銷售?」

  城關區政府的通告一經發布,立即引起綠色市場經營戶的一致反對,尤其是200餘家銷售海鮮水產的經營戶,更是由於海鮮產品的保鮮要求,難以接受搬遷的現實。

  5月11日下午,綠色市場內依舊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但表面的平靜下其實是不少經營戶的焦慮。

  「10年前,我便來到綠色市場做海鮮水產銷售生意。」川江水產店的老闆陳實子告訴記者,10年來,水產銷售、批發生意每況愈下,現在大部分業務都依靠一些慕名而來的市民以及來自酒店、餐廳的老顧客,一旦搬家,客源就會大量流失,一切都需要從頭開始。

  「關閉綠色市場,我們該去哪裡經營?提升改造後,我們還能否回來繼續從事水產銷售?」長江水產店的老闆寧文建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寧文建表示,如果政府在改造前,能保證綠色市場在改造提升後,原綠色市場水產經營戶能進駐新市場,並給予一定的搬遷安置補償,他們願意配合政府的改造工作。

  採訪中,諸多水產經營戶均表示,目前經營者們所使用的店鋪,是2010年,由經營者集資修建的,因此還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臨時安置補助費,以及停業損失。

  那麼,經營者所提出的各類補償是否合理呢?

  對此,城關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綠色市場的控股方為蘭州綠興實業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為了方便市場管理,由政府將市場租賃給邱某,租期五年,截至2015年12月31日到期,由邱某負責向商戶出租鋪面,並接管市場經營管理工作。

  2015年之後,蘭州綠興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與邱某按月籤訂租賃合同,為了加快綠色市場提升改造的腳步,合同籤訂至4月30日之後,再未繼續續籤。

  所以,綠色市場的經營戶並不是鋪面的所有權人,他們只是租賃人,根據相關規定,租賃人沒有資格和權利要求租賃方提供搬遷費、搬遷獎勵、臨時安置補助費等補償。

  5月17日,蘭州晨報記者在城關區政府了解到,根據最新的綠色市場改造規劃,此次改造只是對綠色市場的基礎設施和整體形象進行提升,改造後的綠色市場雖為綜合性肉菜市場,但仍包括水產銷售、批發區域。

  商戶可選擇城關區政府指定的鼓樓巷菜市場,或蘭州龍呈華泰農副產品交易中心進行搬遷過渡,在綠色市場改造完成後,願意回原址經營的商戶,仍然可以回到改造後的綠色市場內,從事水產經營活動。

  3

  「提升改造綠色市場的決定毋庸置疑,但需考慮市民需求,應規劃建設新的海鮮水產銷售市場。」

  「雖然綠色市場環境衛生越來越差,但作為蘭州市唯一的大型海鮮水產銷售、批發市場,綠色市場在多年的發展中,早已被市民所認可。」前來購買海鮮的胡先生對記者說。

  「蘭州市也沒有其他市場能買到新鮮海鮮水產。」家住蘭州交通大學家屬院的鄭女士,特意乘車從安寧區來到綠色市場購買海鮮。鄭女士稱,在安寧區一些綜合市場雖然也能買到海鮮,但往往都是冷凍的,而且給市民的可選擇性也較少。

  由此不難看出,綠色市場的確滿足了市民對海鮮的需求。那麼,當綠色市場拆遷,提升改造為綜合性肉菜市場後,市民們該去哪裡購買稱心如意的海鮮水產品呢?

  5月13日,蘭州晨報記者在城關區商務局了解到,截至5月5日,綠色市場已有240家商戶與對面的龍呈華泰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籤訂了租賃協議,其中70戶已完成搬遷。同時,經過政府部門的協調,蘭州龍呈華泰農副產品交易中心也推出了優惠政策,新入駐的商戶可享受「交五免三」的優惠,也就是入駐商戶只需付兩年房租,即可使用商鋪五年的時間,在免費的三年期間,商戶只需承擔一定的利息。

  但記者在對龍呈華泰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的踏訪中發現,只有少量的水產經營戶入駐,綠色市場200餘家水產經營戶,絕大多數仍然不願入駐龍呈華泰農副產品交易中心。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綠色市場大部分水產經營戶仍在觀望當中,客源流失、新市場未來的客流量以及租賃費用的高低,才是商戶們最為關心之處。

  「隨著城市的發展,蘭州市一些面積狹小、布局混亂、管理滯後的市場問題日益突出,搬遷、整合成為必然的出路。」據介紹,在蘭州市八大市場「出城入園」的項目中,綠色市場即為八大市場需要搬遷的市場之一。如此一來,海鮮水產商品的保鮮要求,便成為綠色市場搬向市區外的最大障礙。

  「提升改造綠色市場的決定毋庸置疑,但需考慮市民需求,應規劃建設新的海鮮水產銷售市場。」蘭州市城鄉規劃設計院一位工程師指出,在建設南環路之初,蘭州市政府就曾將綠色市場的提升列入改造項目。但由於種種原因,搬遷改造之事一直未能順利實施。近兩三年來,隨著市場搬遷改造聲音的沉寂,市場內大多數商戶逐漸開始加大投入。

  據其講,目前,蘭州市大型海鮮水產銷售、批發市場僅有綠色市場一處。無論是搬遷還是原址提升改造,都要考慮蘭州市民對海鮮水產品的需求,選取合適的市場,或原址建設新的海鮮水產市場。

  對此,蘭州市市情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專家牛錚超指出,無論怎樣實施綠色市場改造工程,都應當符合蘭州市的市情發展,遵循城市發展、經濟發展的規律。

  牛錚超表示,當前,隨著經濟發展,老百姓越來越追求生活的便捷性。因此,蘭州市需要一個完善、有序、合理的海鮮水產銷售市場。既然如今的綠色市場的整體形象已不符合城市發展,那麼綜合市民需求,原址提升改造,建設嶄新的海鮮水產銷售、批發市場或許是目前的最佳選擇。而且,政府職能部門在針對市場的前期規劃、建設、改造過程中,要充分調研,結合市場發展規律、市民生活需求,科學綜合規劃。同時,在規劃決策過程中,要更加客觀透明。以綠色市場改造為例,此次改造規模有多大,周期多長,改造後發展定位有沒有明確,這些都需要向現有市場商戶、市民解釋清楚,讓人們理解改造的必要性,打消心底的顧慮。畢竟,面向甘肅、輻射整個西北的綠色市場關乎到很多人的菜籃子,它的改造牽一髮而動全局,容不得一點馬虎。

相關焦點

  • 畜牧水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為主攻方向,用工業化理念謀劃畜牧水產業的發展,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品種結構,努力實現畜牧水產業經濟的持續、健康、高效、協調發展。集中力量培植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畜牧水產業龍頭企業,形成結構合理、功能齊全、布局科學、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群體,形成產業化的畜牧水產業發展格局。——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原則。發揮政府引導作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鼓勵、引導社會積極參與。以市場為導向,合理配置資源,組織生產,樹立品牌意識,提高畜禽水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 雁灘舊貨商貿城涅槃重生 打造一站式家具建材綜合市場
    雁灘舊貨商貿城涅槃重生擬打造30萬平方米、一站式家具建材綜合市場  這個冬天,對雁灘舊貨商貿城的管理者和經營者來說,顯得漫長而又偏冷。即便已入2月下旬,逛雁灘舊貨商貿城敞棚式的市場,還依然能看到和聞到燃煤取暖的氣息,雖然這個市場在2004年整合重組,但是至今沒有完善的採暖設施和防汛設備。加之現有的建材市場多以分散的門店經營租賃型為主,以及附近交通、物流環境不暢,已制約著市場的發展和壯大。如何讓這個直接帶動4000多人就業,年創利稅超500萬元的市場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提升呢?這是個問題。
  • 湖北荊州市江陵縣水產業發展三年回顧與展望
    2012年,隨著縣水產局的成立,江陵水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三年來,通過全縣水產系統工作人員及廣大漁民的共同努力,江陵水產業實現了從數量到質量、從常規到特色、從零散到規模、從經驗到科技的跨越,並相繼獲得2012年度、2013年度省市農業農村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2年,是江陵水產新的開篇之年。過去的三年,是江陵水產長足發展的三年。
  • 塔斯馬尼亞州水產業概況及對華合作潛力
    塔州不但水產業產值居全澳之首,而且擁有先進的育種、養殖、加工技術,建立起一整套嚴密的漁業資源採捕、保護與管理體系。雖然目前塔州水產品主供國內市場,但囿於其容量有限,業界認為塔州包括澳洲水產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於走向國際。中國巨大的市場容量對塔州業界產生了較強的「磁鐵」效應,同時兩者在水產品生產、貿易及管理方面有著很強的互補性,未來合作潛力巨大。
  • 改造,一個酒店的重生契機
    但是從酒店資產管理的角度出發,勢力君認為,改造的目的只有一個——提升現金流,給予酒店重生的機會。第一:要珍惜這一重生機會。不不應該把對於改造的理解局限為重新裝修,改造方案應始於對於酒店的定位審核甚至重新定位,市場在飛速地發展,5-8年前的設計風格和設施配備是否還能滿足當下或者未來市場的需求,特別是過去的時代特點所造成的功能分區、運營流線等」缺陷「在改造期都有可能被改進,讓酒店重獲新生,甚至有望創造酒店的第二高峰。 第二:改造啟動前更需要可行性研究。
  • 江蘇太倉市瀏河鎮做活水產業 挖掘出「海洋」增收潛力
    太倉市瀏河鎮在發展水產品經濟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鎮擁有水產加工企業107家,2009年水產品加工交易量達到7萬噸,產值2.5億元,成為上海北部水產品集散中心之一,其中,漁港路已成了相對集中的水產品交易市場。但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尚未充分挖掘出來,該鎮明確了水產業的發展方向,要向華東的先進地區「看齊」。
  • New Balance如何在中國獲得重生的?
    2003年,NewBalance進入中國市場,起初曾嘗試用「跑步鞋」概念與消費者溝通,卻發現反響平平,一度更是在中國市場銷聲匿跡。然而時隔數年,NewBalance重新燃起戰火,大街小巷人腳一雙「NB」,幾乎成為最受中國城市青年追捧的潮流運動品牌之一。那麼,這款來自於美國的「慢跑鞋之王」究竟是如何在中國獲得重生的呢?
  • 深圳東門升級改造:傳統商業步行街如何重生
    此前,商務部召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將深圳東門步行街等12條步行街列入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東門步行街升級改造試點也在近日正式啟動。那麼,傳統的商業步行街應該如何重生?記者在東門步行街看到,原先倒閉的許多店鋪已經「換裝重生」,例如東門步行街麥當勞旁的臨街店鋪,已經改為服裝店重新營業,由此可見步行街的「生命力」。不過,除了傳統的茂業百貨、太陽廣場、天虹商場以及華潤1234space,以及東門町等美食廣場,步行街依舊以售賣低價的服飾商品小店、小吃店以及服飾批發店為主,一些商城裡的高樓層商鋪空置現象仍很明顯。
  • 全聯水產業商會倡議會員企業保障水產品市場穩定供應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的指示精神,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號召,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立足行業實際,發揮流通優勢,全國工商聯水產業商會發出倡議:一、加強疫區支持。
  • 第三屆2012·中國水產業年度榜·中國水產業十大年度人物
    第三屆2012·中國水產業年度榜·中國水產業十大年度人物2012-11-21 17:57:00  水產養殖網    他經常從整個產業的高度乃至整個行業的未來考慮問題,從營銷的角度剖析水產業。樊旭兵的努力:對國外海產品的考察,對國內消費市場的分析,提出解決當下行業問題之方法。他對整個漁業的關注,甚至遠遠大於自己企業的經營範圍,但或許是這樣開闊的視野,才讓他有了更多的發現和真知酌見。
  • 蘭州鐵路局蘭州客運段|創造綠色時尚 擁抱綠色生活
    蘭州鐵路局蘭州客運段|創造綠色時尚 擁抱綠色生活 2020-06-07 0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蘭州羅九公路這處紀念林周邊景觀提升改造項目開工
    &nbsp&nbsp&nbsp&nbsp周邊景觀提升改造項目開工&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羅九公路沿線景觀提升效果圖。
  • 蘭州皇冠假日酒店高分通過「五葉級中國綠色飯店」評審
    期間,評審組通過資料檢查、實地查看、摸底調查等方式對酒店綠色設計、環境保護、節能管理、設備設施、食品安全、綠色客房等7大項168分項進行實地檢查。最終,蘭州皇冠假日酒以高分283.5通過審核。  據悉,綠色飯店是由中國國家六部委聯合制定的「中國國家標準」,被考核酒店必須通過評審小組對其全面、縝密、嚴格、專業的評定,這是國家權威認證。  中國綠色飯店用銀杏葉作為標誌。
  • 從「8棵樹」到1.6億棵樹 蘭州兩山書寫綠色奇蹟
    8月3日,蘭州市各媒體記者和蘭州市南北兩山環境綠化指揮部工作人員一起,登九州臺,至「省門第一道」,全視角報導蘭州市兩山「綠色奇蹟」,描繪蘭州生態蝶變之路。綠色奇蹟:誓把荒山變青山築牢綠色屏障蘭州地處黃土高原,南北兩山降水稀少,蒸發量大。「石山土蓋頭,就像和尚頭」,這是新中國成立前,南北兩山在外地人眼中的樣子。
  • 從8棵樹到1.6億棵樹 蘭州兩山書寫綠色奇蹟
    大蘭山、皋蘭山,一南一北,遙相呼應,綠樹為底,綴以鮮花,宛如給蘭州披上了一層彩衣霓裳。「兩對青山相呼應,層林深處眾鳥鳴」,蘭州兩山能夠重現此景,傾注了幾代人幾十年的心血和汗水。從過去民間流傳的「8棵樹」,到如今62萬畝、1.6億株成活樹木,蘭州人民歷經70餘載,用堅韌的品格、頑強的毅力和不服輸的精神,書寫了敢叫荒山變青山的綠色奇蹟。
  • 黑龍江大慶市杜爾伯特縣縣委書記王大勇主持召開全縣水產業工作...
    近日,黑龍江大慶市杜爾伯特縣委書記、縣水產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大勇同志主持召開全縣水產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他強調,發展水產業是全縣戰略、全民共識,必須保持韌勁、久久為功、持續用力,全力補短板、強弱項、增優勢,推動水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開創新局面。會議指出,杜爾伯特縣委確定將水產業打造成未來又一支柱產業的思路以來,全縣上下緊跟部署要求,主動挖掘資源潛力,著力做好融合文章,水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在省內外打開了知名度,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築起金城綠色屏障?蘭州南北兩山綠化調查
    築起金城綠色屏障——蘭州南北兩山綠化調查蘭州九州臺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王雲祥「兩山夾一河」,這是人們對蘭州地貌的初步認識。位於蘭州市區南側的皋蘭山猶如一條巨龍,圍繞蘭州城區東西蜿蜒伸展,與北面的白塔山形成相對之勢。奔騰的黃河自西向東穿城而過,形成了蘭州市獨特的地理優勢。
  • 日媒:中國人舌尖讓水產業成為挪威經濟發展支柱
    日媒:中國人舌尖讓水產業成為挪威經濟發展支柱 2017-05-10參與互動    參考消息網5月10日報導 日媒稱,中國人舌尖讓水產業成為挪威經濟發展支柱
  • 從8棵樹到1.6億棵樹,蘭州兩山書寫綠色奇蹟!​
    大蘭山、皋蘭山,一南一北,遙相呼應,綠樹為底,綴以鮮花,宛如給蘭州披上了一層彩衣霓裳。「兩對青山相呼應,層林深處眾鳥鳴」,蘭州兩山能夠重現此景,傾注了幾代人幾十年的心血和汗水。從過去民間流傳的「8棵樹」,到如今62萬畝、1.6億株成活樹木,蘭州人民歷經70餘載,用堅韌的品格、頑強的毅力和不服輸的精神,書寫了敢叫荒山變青山的綠色奇蹟。
  • 涅磐重生!新加坡數碼商場Funan DigitaLife Mall的改造設計秘密
    如今,歷時三年、耗資28億進行閉店改造,於2019年6月28日重新開門迎客。集購物中心、辦公樓、服務公寓於一體,將科技體驗融入商業綜合體,這裡為追求生活質量、懂技術、愛社交的新一代消費者提供了全新的消費體驗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