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西,讀歷史,感受五千年黃河流域人文情懷

2020-10-10 視覺錘文化

山西,別稱「三晉」

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之稱

而山西也因其豐富的煤炭資源

素稱「煤炭之鄉」

雖然大多時候提起山西

讓人印象最深的還是煤炭和陳醋

但是這裡同樣也是一個有著無數傳奇的地方

五千年文明在這裡沉澱

巍峨屹立的太行山

洶湧翻騰的黃河水

歷經風雨的古老建築

都在向人們展示著三晉大地

獨有的人文氣息

這個國慶一起出發

去到「母親河」黃河邊

這片孕育了華夏文明的土地上

遊山西,讀歷史

感受五千年黃河流域的人文情懷吧!

「崤函」之塞——三門峽

三門峽有「五山四嶺一分川」之稱,西接關中,北鄰三晉,東守中原。相傳大禹治水,揮神斧將高山劈成「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引黃河之水滔滔東去,三門峽由此得名。

三門峽也是一個有著濃厚歷史文化的地方,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國文化,都發源於三門峽。

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 。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

瀑布上遊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裡黃河一壺收」的氣概。

這裡素有「不觀壺口大瀑布,難識黃河真面目」的盛譽。站在黃河邊,感受飛流直下,駭浪翻滾,不禁讓人想到了那首《保衛黃河》中的歌詞:「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奔湧而下的黃河水,如千軍萬馬奔騰怒吼有著聲傳數十裡外的雄壯之勢。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來形容它是再貼切不過了它集軍事、居住、生產、星象、宗教為一體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夏商古文化遺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也可以看到元代戲臺、明清民居。

這裡是個袖珍小城面積只有0.12平方千米卻有著豐富多元的文化遺存在長達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地上明堡、地下暗道」的獨特軍事防禦體系神奇的星象堪輿文化也使得這裡被譽為「天下第一星象村」。

因為這裡獨特的歷史文化古老的建築、街巷、院落張壁古堡也是許多影視劇的取景地《1942》、《紅軍東徵》、《殺虎口》、《刀客家族的女人》等二十餘部影視作品在這裡取景拍攝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也曾在這裡錄製。

▲古堡探秘-古軍事地道

小村落,大文化,遠離城市的喧囂,踏上了一條山路,與美好的風景簡單邂逅。張壁古堡入口極其隱蔽,進可攻退可守,攻守兼備,設計巧妙另人驚嘆,就是這樣堪稱典範的地面防禦工事下,卻隱藏著一道不為人知的防禦軍事體系。

▲觀皮影戲

賞山西最接地氣的曲藝,一唱一作皆是人間百態。山西皮影興於清代,分南路和北路二派。南路皮影,以新絳、曲沃、臨汾、運城等地為代表;北路皮影,以廣靈、靈丘、代縣、渾源等地為代表。

▲學做「花饃」

親自體驗一把傳承非遺文化的大花饃,當今麵塑稱之為藝術,並且以它絕美的身姿倍受世人青睞,這正是因為它所注入的世代文化的積澱和創作者絕無的功利思想的熱情和才思,使得它成為一種出於俗而脫於俗的樸素文化。

▲觀特色「威風鑼鼓」

每逢過年過節、喜慶豐收、集會遊行,便會出現在民間。這種鑼鼓演奏形式開始於堯、舜時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鑼鼓古樸典雅、純正健美。蘊藏著強烈的藝術魅力和感染力,是中國鼓樂的經典。

中國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有「華夏名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之稱王家大院最鼎盛的時候佔地25萬平方米比故宮都要大10萬平方米。

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這裡的建築構建精雕細刻一磚一石一木皆堪稱藝術品也難怪有人說:「黃山歸來不看嶽,王家歸來不看院」。

四大古城之一——平遙古城

中國僅有兩座古城,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一個是麗江古城,另一個就是平遙。山西平遙與雲南麗江 、徽州古城 、四川閬中,並稱為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這裡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俗話說:「地下看陝西,地上看山西」,來到平遙古城我們要好好的一覽古城風光。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

整座城市非常周正,街道橫豎交織,街巷排列有致,它反映了平遙人經受苦難,渴望和平的樸素本質,人們希望在城牆的護衛下,這裡是一個遠離戰亂的世外桃源。

這裡是一個值得玩一天的地方,平遙縣衙、日升昌票號,明清一條街、平遙古城牆···穿過這些厚重的古老城牆古樸的老宅子穿行其間就像走在歷史長河之中。

晚上坐在平遙大戲堂裡,看一出《晉商鄉音》精彩的表演,串起了晉商一代傳奇。

可以「剪窗花」,體驗看剪子在紅紙間上下翻飛。親手體驗一次將美好的祝福和「窗花」一起帶回家。

老山西民俗印象基地——司徒小鎮

司徒小鎮是集特色餐飲、休閒娛樂、農耕體驗旅遊購物、文化演藝等為一體的「老山西民俗印象基地,新晉城美食旅遊地標」,「打鐵花」是這裡的標誌。

「打鐵花」是流傳於豫晉地區民間傳統的煙火,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而司徒小鎮的打鐵花將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到了極致。

打鐵花藝人赤膊上陣舞動著千餘度高溫的鐵汁,自如穿梭。被擊打後的鐵花紛飛,可迸出幾丈高,衝向空中朵朵綻放,場面蔚為壯觀。能夠親眼看到這樣的場景必定會終身難忘!

這樣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山西

足夠吸引你的眼球

一起去黃河邊感受璀璨的五千年華夏文明吧!


文章整理自:山西文旅

相關焦點

  • 「玩轉山西」遊山西,讀歷史,感受五千年黃河流域人文情懷
    獨有的人文氣息這個國慶一起出發去到「母親河」黃河邊這片孕育了華夏文明的土地上遊山西,讀歷史感受五千年黃河流域的人文情懷吧!站在黃河邊,感受飛流直下,駭浪翻滾,不禁讓人想到了那首《保衛黃河》中的歌詞:「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奔湧而下的黃河水,如千軍萬馬奔騰怒吼有著聲傳數十裡外的雄壯之勢。
  • 黃河博物館:感受五千年歷史文化魅力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張巧珍)11月17日,「丈量五千年·蝶變黃河岸」主流融媒體沿黃探訪河南活動採訪團來到位於鄭州的黃河博物館,感受黃河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與魅力。
  • 【遊山西 讀歷史】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遊山西 讀歷史】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2020-09-13 0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山西·讀歷史】文旅在線特別專欄——仝建平《山西歷史地位及...
    【遊山西·讀歷史】文旅在線特別專欄——仝建平《山西歷史地位及文化區域》(一) 2020-09-22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山西·讀歷史】文旅在線特別專欄——喬忠延《黃河文明的歷史...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培訓中心特別專欄遊山西·讀歷史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遊山西就是讀歷史。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打造一流旅遊產品,提供優質旅遊服務,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做足文旅深度融合文章,重點打好雲岡、五臺山、平遙古城三大世界文化遺產牌,做優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文旅板塊,提升龍頭景區帶動力,增強旅遊新業態競爭力,提高山西文化旅遊影響力,打響「遊山西·讀歷史」品牌,推動山西文旅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 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2020山西運城文化旅遊推介(招商)會北京...
    推介會現場 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12月15日,2020山西運城文化旅遊推介(招商)會北京專場成功舉行。圍繞「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主題推介口號,運城深入挖掘獨具特色的關公忠義文化、堯舜德孝文化、能吏廉政文化、晉商誠信文化、池鹽文化、「古中國」文化等,精心打造極具運城特色的精品文化旅遊線路,將這裡的景區串珠成鏈、連點成線,打造高品質的文旅「產品包」「景點群」「線路套餐」。
  • 遊山西就是讀歷史
    山西,黃河文明的搖籃、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被賦予了太多太多的歷史標籤。這裡歲月滄桑久遠,女媧補天的故事就發生於此,而近現代考古學的發現則以中國早期國家形態在黃河流域的遺蹟,佐證了神話傳說中的聖王和他們治下的重大事件。
  • 遊山西·讀歷史丨跟著海報去旅遊!在表裡山河尋找文明脈絡
    · 遊山西·讀歷史 ·  山西,是黃河文明的搖籃,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在歷朝歷代的更迭裡,文明脈絡深深沉澱在表裡山河。遊山西,就是在讀中華文明演進史。  讓我們沿著時光的軌跡,一起在三晉大地上,尋覓五千年文明脈絡,感知中華歷史厚重與傳承,繼承中華民族精神延綿不絕。
  • 遊山西·讀歷史 穿越千年 創想山西 「黃河、長城、太行」三大品牌IP系列徵集活動啟動
    10月15日上午,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遊山西·讀歷史 " 穿越千年 創想山西"——"黃河、長城、太行"三大品牌IP系列徵集活動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太原舉辦,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李貴,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王霽鴻出席發布會,並對徵集活動的時間、徵集內容、獎項及獎金設置等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 【遊山西·讀歷史】山西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浙江、上海兩地舉辦
    【遊山西·讀歷史】山西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浙江、上海兩地舉辦 2020-09-04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暢遊三晉大地 品讀華夏歷史「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啟動
    此外,儀式現場,山西文旅集團董事長王文保代表研學首發團被授旗,山西文旅集團總經理王琳作為「遊山西·讀歷史」推廣聯盟成員被授予證書。打響「遊山西·讀歷史」品牌不到山西,不懂中國,到過山西,才知華夏。山西是黃河文明的搖籃,擁有悠久輝煌的歷史,數不勝數的名勝古蹟形成了華夏文明五千年的倒影。
  •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明長城,到底有多長?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明長城,到底有多長?其中許多段落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尤以代縣雁門關、偏關縣偏頭關、寧武縣寧武關、平定縣娘子關長城最具特色。雁門關地理位置險要,關樓建築宏偉,城牆雄峻挺拔,文化積澱深厚,被譽為「中華第一關」。偏頭關烽堠林立,古堡密布,有「三關首御」之稱。長城與黃河在此相會,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與中華民族的象徵———長城相聚的地方。寧武關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太原總兵駐守調度的重地。
  • 【遊山西 讀歷史】愚公移山移的哪座山?
    【遊山西 讀歷史】愚公移山移的哪座山?策劃:黃河新聞網新媒體部原標題:《【遊山西 讀歷史】愚公移山移的哪座山?》
  •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的「小八達嶺」——固關長城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的「小八達嶺」——固關長城 2020-09-23 0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山西 讀歷史】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河東、河西在...
    【遊山西 讀歷史】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河東、河西在哪裡?「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裡的「河」指代黃河。「河東」在古代指的是位於黃河以東的山西晉西南一帶(今臨汾、運城),唐代以後「河東」也用來泛指山西。「河西」與「河東」隔黃河相望,在春秋戰國時期指的是黃河以西,北洛水以東的狹長區域。
  • 【遊山西 讀歷史】太行奇蹟——掛壁公路
    【遊山西 讀歷史】太行奇蹟——掛壁公路 2020-12-03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山西 讀歷史丨大山之西,這是我們的山西!
    近日,「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啟動儀式在大同雲岡石窟景區舉行。山西,作為黃河文明的搖籃、華夏民族的重要發源地,被賦予了太多的歷史標籤。不到山西,不懂中國,到過山西,才知華夏。俗話說,五千年文明看山西,遊山西就是讀歷史,山西,正在向世界發出深情的邀請。
  • 「遊山西 讀歷史」一眼千年,宛若初見
    遊山西 讀歷史怎麼遊 怎麼讀各位代表已在此集結就等您來一眼千年盡覽山西文化之光【遊山西,就是在讀中華文明演進史】我是西侯度身處黃河中遊芮城縣上世紀60年代考古人員在這裡發現180萬年前人類最早用火的證據自此我便光環加身,備受矚目想要探尋人類文明起源的密鑰來找我,準沒錯
  • 【遊山西 讀歷史】太山秋色
    【遊山西 讀歷史】太山秋色 2020-11-11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8.16「遊山西運城 讀華夏歷史」景區直播首站關帝祖廟來襲
    「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樂遊河東,好吃運城景區直播本次活動是運城市文化和旅遊局攜手運城市網際網路信息行業協會、騰訊看點直播、黃河新聞網運城頻道共同舉辦的系列景區直播活動首站來到了有「武廟之冠」稱號的解州關帝祖廟這是一場集山水、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