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西 讀歷史丨大山之西,這是我們的山西!

2020-08-20 廣靈反邪教

近日,「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啟動儀式在大同雲岡石窟景區舉行。山西,作為黃河文明的搖籃、華夏民族的重要發源地,被賦予了太多的歷史標籤。不到山西,不懂中國,到過山西,才知華夏。俗話說,五千年文明看山西,遊山西就是讀歷史,山西,正在向世界發出深情的邀請。↓↓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

——《人說山西好風光》


你見過什麼樣的山西?

15.67萬平方公裡的幅員遼闊 山水相連

還是一重又一重的古城錯落 底蘊深厚

亦或是流芳萬裡的勁道麵食 陳醋飄香

......

今天,讓我們從歷史的視角

凝視這片養育著我們的黃土地


晉 之 山 河


To the west of the mountain


山西省位於中國華北地區,山區面積佔全省80%。

柳宗元曾寫過一篇叫《晉問》的文章,開篇就說「晉之山河,表裡而險固」。意思是說,山西大地,裡裡外外都是大山大河,地形險要,固若金湯。大山與大河把山西版圖圍起來,基本上沿著省界縱橫分布。東和北為橫向山脈,南和西為大山大河並行。

△太行「峰牆」

△乾坤灣

鳥瞰山西,飄落在中國「雄雞」版圖的心臟位置,一片南北走向的樹葉,四面圍繞的大山大河,構成了山西這個神奇的平行四邊形。


為什麼山西叫山西?


To the west of the mountain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萬事萬物都有一個來頭,而探尋人類文明的起源,就繞不開山西這一方厚土。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人類文明的搖籃,山西蘊育了光耀千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太行山

山西,古稱河東。為何為山西,為何為河東?簡單來說就是它位於太行山以西,黃河以東。傳說女媧在這裡補天,後裔在這裡射日。中華文明的始祖皇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為活動的主要區域,這裡是華夏文明的搖籃,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長達三千年。


洪洞大槐樹為何是「祖根」?


To the west of the mountain

回溯到五千年前,也就是堯舜禹年代,山西的晉南黃河流域,曾是堯舜禹集中定都之地。

△洪洞大槐樹

大禹治水、倉頡造字、神農氏耕種……中國歷史進入了全新的時代,而這一切,都發生在山西境內。如今,這裡保存了部分後人紀念堯、舜、禹時代的歷史遺址,包括堯廟、大禹渡等等。

「要問祖先在何處?臨汾洪桐大槐樹」,其中的大槐樹公園,則是當今中國億萬人的故鄉。元末明初,受戰爭動亂影響,中原、江南一帶人丁稀少,而山西在蒙古地主統治下,風調雨順,人丁興旺。此後,明政府屢遷山西之民於河北、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其中尤以洪桐原住民最為集中。洪洞大槐樹也就被稱為炎黃子孫的根。

后土祠


表裡山河

古人用這句話形容山西這片山河

有太行山的雄壯

黃河水的奔騰

黃土高原的厚重

有中國最多的古建築

△黃土高原

△壺口瀑布

△平遙古城


今天,古老的土地還為現代中國

源源不斷地提供著能源和動力

△大秦鐵路

△大同光伏基地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

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

蜿蜒婉轉的大山大河


都在那裡熠熠生輝

……

來源:山西新聞聯播

相關焦點

  • 大山之西,這是我們的山西
    山西,作為黃河文明的搖籃、華夏民族的重要發源地,被賦予了太多的歷史標籤。不到山西,不懂中國,到過山西,才知華夏。俗話說,五千年文明看山西,遊山西就是讀歷史,山西,正在向世界發出深情的邀請。今天,讓我們從歷史的視角凝視這片養育著我們的黃土地
  • 遊山西·讀歷史丨山西古建探「殿」之旅
    遊山西·讀歷史丨山西古建探「殿」之旅 2020-09-08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山之西,這是我們的山西!
    近日,「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啟動儀式在大同雲岡石窟景區舉行。山西,作為黃河文明的搖籃、華夏民族的重要發源地,被賦予了太多的歷史標籤。不到山西,不懂中國,到過山西,才知華夏。俗話說,五千年文明看山西,遊山西就是讀歷史,山西,正在向世界發出深情的邀請。
  •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的「小八達嶺」——固關長城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的「小八達嶺」——固關長城 2020-09-23 0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明長城,到底有多長?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明長城,到底有多長?其中許多段落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尤以代縣雁門關、偏關縣偏頭關、寧武縣寧武關、平定縣娘子關長城最具特色。雁門關地理位置險要,關樓建築宏偉,城牆雄峻挺拔,文化積澱深厚,被譽為「中華第一關」。偏頭關烽堠林立,古堡密布,有「三關首御」之稱。長城與黃河在此相會,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與中華民族的象徵———長城相聚的地方。寧武關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太原總兵駐守調度的重地。
  • 【遊山西·讀歷史】文旅在線特別專欄——仝建平《山西歷史地位及...
    【遊山西·讀歷史】文旅在線特別專欄——仝建平《山西歷史地位及文化區域》(一) 2020-09-22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2020山西運城文化旅遊推介(招商)會北京...
    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2020山西運城文化旅遊推介(招商)會北京專場成功舉行 2020-12-16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山西·讀歷史】山西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浙江、上海兩地舉辦
    【遊山西·讀歷史】山西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浙江、上海兩地舉辦 2020-09-04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山西讀歷史丨賞心悅目、華而不奢,一圖帶你逛平遙古城
    遊山西讀歷史丨賞心悅目、華而不奢,一圖帶你逛平遙古城 2021-01-11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山西·讀歷史 | 西徵西行殺虎口,兵家要塞銘刻晉商血淚
    殺虎口關樓「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難留,緊緊拉住哥哥的手,送你送到大門口……」乍一聽《走西口》,像是首戀人之間不願分離的情歌,可身處殺虎口再聽,卻發現這首民歌竟扯出一段厚重歷史9月24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協辦的「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長城線來到古長城殺虎口,聆聽康熙帝通過這裡平定噶爾丹,在「殺胡口」痛飲慶凱旋的快意,找尋晉商從這裡走西口背後的血淚悲情。
  • 遊山西·讀歷史丨跟著海報去旅遊!在表裡山河尋找文明脈絡
    · 遊山西·讀歷史 ·  山西,是黃河文明的搖籃,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在歷朝歷代的更迭裡,文明脈絡深深沉澱在表裡山河。  不到山西,不懂中國,到過山西,才知華夏。整個山西就是一部濃縮的中華文明史詩。遊山西,就是在讀中華文明演進史。  讓我們沿著時光的軌跡,一起在三晉大地上,尋覓五千年文明脈絡,感知中華歷史厚重與傳承,繼承中華民族精神延綿不絕。
  • 遊山西讀歷史丨「一卷」表裡山河,盡覽地質奇觀
    30多億年,滄海桑田般漫長的地質構造過程不僅賦予了山西豐富的礦產資源還賜予三晉大地眾多珍貴的地質遺蹟奇觀有世界級地質遺蹟14處國家級地質遺蹟141處遊山西讀地質構造運動史長按識別二維碼一幅畫卷盡覽山西十座國家地質公園的神奇魅力
  • 【遊山西 讀歷史】錫崖溝:山崖上鑿出幸福路
    【遊山西 讀歷史】錫崖溝:山崖上鑿出幸福路 2020-09-15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山西讀歷史|山西文旅皇城相府旅遊區首屆星空夜市即將啟動
    山西文旅˙皇城相府旅遊區首屆星空夜市將於8月21日在晉城市皇城相府旅遊區郭峪古城廣場隆重開市,本次活動以「遊山西讀歷史」為主線,夜遊、夜演、夜市為主題,通過賞古城夜景、逛星空夜市、品太行美食、看再回相府、讀皇城歷史、住古堡民宿、聽山西故事等主題互動內容,為省內外遊客獻上視覺、聽覺、
  • 「遊山西 讀歷史」一眼千年,宛若初見
    遊山西 讀歷史怎麼遊 怎麼讀各位代表已在此集結就等您來一眼千年盡覽山西文化之光【遊山西,就是在讀中華文明演進史】我是西侯度身處黃河中遊芮城縣上世紀60年代考古人員在這裡發現180萬年前人類最早用火的證據自此我便光環加身,備受矚目想要探尋人類文明起源的密鑰來找我,準沒錯
  • 遊山西·讀歷史 穿越千年 創想山西 「黃河、長城、太行」三大品牌IP系列徵集活動啟動
    10月15日上午,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遊山西·讀歷史 " 穿越千年 創想山西"——"黃河、長城、太行"三大品牌IP系列徵集活動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太原舉辦,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李貴,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王霽鴻出席發布會,並對徵集活動的時間、徵集內容、獎項及獎金設置等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 遊山西·讀歷史丨追尋英雄足跡,瞻仰革命遺址
    山西是著名的革命根據地流淌著紅色基因傳頌著英雄事跡遊山西讀中國紅色革命史掃描下方二維碼追尋英雄足跡瞻仰革命遺址重溫崢嶸歲月感受紅色精神
  • 【遊山西 讀歷史】太行奇蹟——掛壁公路
    【遊山西 讀歷史】太行奇蹟——掛壁公路 2020-12-03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山西 讀歷史】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遊山西 讀歷史】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2020-09-13 0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山西 讀歷史】 張壁古堡:藏在山間的千年古堡
    【遊山西 讀歷史】 張壁古堡:藏在山間的千年古堡 2020-11-20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