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之西,這是我們的山西!
今天,讓我們從歷史的視角凝視這片養育著我們的黃土地 柳宗元曾寫過一篇叫《晉問》的文章,開篇就說「晉之山河,表裡而險固」。意思是說,山西大地,裡裡外外都是大山大河,地形險要,固若金湯。大山與大河把山西版圖圍起來,基本上沿著省界縱橫分布。東和北為橫向山脈,南和西為大山大河並行。
-
遊山西 讀歷史丨大山之西,這是我們的山西!
今天,讓我們從歷史的視角凝視這片養育著我們的黃土地 柳宗元曾寫過一篇叫《晉問》的文章,開篇就說「晉之山河,表裡而險固」。意思是說,山西大地,裡裡外外都是大山大河,地形險要,固若金湯。大山與大河把山西版圖圍起來,基本上沿著省界縱橫分布。東和北為橫向山脈,南和西為大山大河並行。
-
乘著高鐵穿越大山之西到大河之南 邀山西遊客來中牟旅遊
隨著鄭太高鐵12月12日全線貫通,從鄭州到太原時間最短至2.5小時,從大山之西到大河之南越走越便捷。中牟旅遊走進太原,將進一步擴展山西旅遊市場,繁榮冬季文化旅遊消費,促進文旅市場回暖。撰文:許莉萍 攝影:邵聖皓
-
【山水情韻】走讀西大山
西大山簡稱西山,就在我們新縣城的西邊。住在縣城的人從早到晚,不出家門就能看到,但那只是它的某一部分。西大山,北峰海拔720米,南峰679米,要想看清它的真面目也不是像摘桃子那樣舉手之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西大山卻不同,非得到山上去,才能一睹它的風採。
-
春日西大山,美麗的風光!
小河從家門前流過,人們靠著這水生存,這山水養育了這一片土地上的人們,也給這個小的城市增添了更多的生機。在這個小城之中,最讓我喜愛的,就是那西大山了。西大山一切都是那麼的具有特色,在西大山之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樹木,並且還有許多是叫不出名字的。西大山上有著險境,有奇石,還有著許許多多的珍貴動植物和藥材。
-
紮根西秦嶺大山守護鐵路信號的「90後」異鄉娃
自蘭渝線開通以來,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蘭州電務段成立了三個信號車間,負責全線信號設備維修養護,而這群人中絕大部分都是「90後」。「我們工區平均年齡只有25歲,但我們負責著哈達鋪、臨江鋪兩個站及區間31組道岔、304個軌道區段、125架信號機、1038條信號電纜的維修任務,責任非常重大!」
-
山西的「表裡山河」是怎麼形成的?
極其絕妙的是,這一凸一凹,如一陰一陽,書寫了兩種格調的地理傳奇。今天我們就好好這個方——號稱三晉的山西。1、表裡山河,天然格局唐宋八大家之一,大文豪柳宗元先生,山西人,他曾寫過一篇叫《晉問》(山西簡稱晉)的文章,以問答的方式,把家鄉山西的地理和資源誇讚了一番。
-
太行腹地、大山深處,山西的南太行峽谷壯美秀麗,美不勝收
太行山脈是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分界線,太行山以北以西是高原,以東是廣袤的平原。大陸板塊的撞擊,形成了太行山脈這一獨特的山地地貌。雖然太行山脈海拔並不高,但相對高差大,陡峭的崖壁和幽深的峽谷形成了崔嵬巍峨的壯美景觀,鬼斧神工,令人驚羨,雄奇險幽,嘆為觀止。
-
【脫貧攻堅看山西】走出大山 呂梁山護工的脫貧之路
沒有可靠的就業和收入保證,脫貧攻堅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2015年,呂梁市開始嘗試探索通過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實現精準脫貧。即通過對貧困群眾進行家政、養老、母嬰護理等技能免費培訓,讓大伙兒掌握一技之長,並幫助其走出大山、實現穩定就業,從而帶動全家脫貧。
-
「遊山西·讀歷史」之二:不得不說的山西抗戰
這條線路主要包含靈丘平型關大捷紀念館、代縣雁門關伏擊戰紀念地和代縣夜襲陽明堡機場紀念地三個點,這三個點中的雁門關和平型關不僅與抗戰有關,而且還是明長城上兩個十分重要的關口。雁門關上古稱北陵、西 ,戰國列稱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稱北庭三關,明代列稱山西內三關,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雄峙於北嶽恆山西顛,地形險要,自古就是一處軍事要地,發生在這裡的戰事,據不完全的統計就有140多次,是中國古代關隘規模宏偉的軍事防禦工程和兵家的必爭之地,在三千多年的歷史歲月中,流下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傳奇故事和英雄人物。
-
西中環大山路立交工程首聯箱梁混凝土澆築施工順利完成
12月20日凌晨1點,西中環大山路立交橋順利完成了立交橋主線橋首聯箱梁混凝土澆築施工。本次澆築歷時26個小時,共澆築混凝土2430方。首聯箱梁的澆築標誌著西中環大山路立交橋全面進入橋體箱梁施工階段。西中環大山路立交橋採用「雙苜蓿葉+雙半定向匝道」的蝶形立交型式,系我市首座蝶形全互通立交橋。項目建成後,將優化西中環、大山路的路網結構,提升西中環和大山路的通行能力,有效改善西部物流城片區交通壓力,助力片區經濟健康發展。
-
青島西海岸:校車開進大山深處
青島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辦事處後石溝村地處偏遠山區,村裡的學生每天都要走幾公裡山路才能到學校讀書,求學之路充滿著危險和艱辛。去年9月1日,一輛嶄新的「大鼻子」校車停在村口,青島交運徹底打通了校車服務最後一公裡,把溫馨校車開進大山深處,解決山區孩子上學難問題。
-
盤點山西美麗的大山
山西又稱「三晉」,古稱河東,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山西是典型的為黃土廣泛覆蓋的山地高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境內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500米以上。
-
臨沂西中環大山路立交工程掀起大乾熱潮
西中環大山路立交工程現場處處躍動著建西中環大山路立交及大山路拓寬改造工程由臨沂市政集團三公司承建。自2月底開工建設以來,西中環大山路立交及大山路拓寬改造工程項目全面吹響建設「衝鋒號」,盯緊目標任務,開足馬力搶抓工期,全力推動項目早日完工。工程分為西中環大山路立交建設和大山路拓寬改造兩部分。主要建設內容有:橋梁工程、道路工程、結構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綠化工程等。
-
山西又一景點走紅,人稱運城「小壺口」,雄奇壯觀不輸九寨溝
人都說山西好風光,山西的風光雖美卻是藏在深山無人知,山西四周為大山所環繞最不缺的就是山川美景,人人都說山西風光好,卻不知這山西的風光具體好在何處;這裡的風光好之一是在人文美,好之二就是自然美;所謂人文美就是當地豐厚的歷史底蘊所造就的獨特的民俗風情,而自然美,美就美在山川河流;
-
山西從不缺少開放的文化基因
山西雖是號稱「表裡山河」的四塞之地,但骨子裡從來就有走出大山阻隔的衝動。山西商人是走天下的商人,雖然在黃河之畔的黃土高原上土生土長,但黃土文化並沒有束縛山西商人的開放進取精神,也沒有成為山西人創新奮鬥的包袱。早在18世紀之初,山西商人就搶抓恰克圖口岸開埠的商機,首開陸路對俄貿易的先河,並壟斷中俄貿易200年。那傳唱百年充滿悲壯蒼涼的「走西口」,便是山西人不遠千裡萬裡,到異鄉他邦創業求存的精神寫照。
-
初冬時節走進七裡河西果園大山深處
大家在徒行中,一路見證七裡河西果園大山中美麗鄉村,近年發展變化大,也感受到西果園美麗鄉村的精彩蝶變。
-
從大山到山大|這一次,山的那邊是海
二零一八年的冬月,我們帶著大山裡的孩子們走出了大山那年,從大山到山大,從種子到萌芽我們告訴他們:下一次,山的那邊,是海。大山,我走了從河南確山和山西靈丘的某一角落向遠處眺望,目光所及之處群山環繞,山的那邊,依然是山。這次遊學活動的孩子們就來自這兩個地方。
-
文化山西|盤點山西那些地理之最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別稱三晉、山右、河東,又有「表裡山河」的美稱。身為山西人,你對山西的那些地理之最知道多少?海拔最高點——五臺山五臺山最高處海拔達3061.1米,為華北最高峰,有「華北屋脊」之稱
-
支教隨筆:一個月前我們陪他們走回了大山
關於對傳統文化的體驗感悟,上寨中學八年級的李娜說:「我們要學習它們,不要讓傳統文化葬送在我們手裡。」 李娜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姑娘,愛笑、好奇心強、有趣,她和城市裡同齡的女孩沒有什麼不一樣。在趵突泉校區參觀標本室、做趣味實驗的旅程結束後,她俏皮地告訴我們,她在實驗室中遇到了曾經在上寨中學支教的英語老師孫悅老師——如今,孫悅正在攻讀藥物分析學碩士研究生——「我們聽說,老師好像有男朋友了,如果是真的,那就祝他們和和美美,快快樂樂的。如果是假的……不可能是假的!」 而這美好的一天對李娜來說,也有一些小小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