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營口這六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2020-12-15 帶你大朝臺

營口地處遼東半島中樞,渤海東岸,大遼河入海口處。是中國東北近代史上第一個對外開埠的口岸,是大龍郵票的誕生地和發行地之一,是中國紅十字運動的發源地,也是中國民族金融業的起興之地,曾是東北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宗教文化傳播中心及各種物資的集散地,被譽為「東方貿易總匯」和「關外上海」之稱。英國、法國、俄國、日本、德國、美國、瑞典、荷蘭、丹麥、挪威、奧匈等國曾在營口設立過領事館或領事機構,曾是東北面向世界的窗口。

1、玄貞觀:又名玄帝廟、俗稱上帝廟。中國古代道教宮觀。在營口市蓋州市西大街路北。現存大殿和山門。玄貞觀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大殿面闊五間,廡殿式屋頂,梁枋及鬥拱上均有彩畫,清晰豔麗,檁下有墨書「大明洪武十五年四月廿九日吉日立,闔郡官庶人等監造」題記,還有後金天聰九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同治四年、民國十一年四次修繕題記,是研究玄貞觀修建歷史的重要資料。

2、金牛山遺址:位於營口市大石橋市永安鎮西田村村西金牛山,在山東南有一大型溶洞,是26萬年前的一處古人類居住地,為中國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最早的古遺址之一。金牛山遺址文化特徵與北京人相似,表明遼寧地區的原始文化與北京猿人有密切的關係。金牛山遺址對於了解當時人類的生活以及利用洞穴的情況都是很重要的資料。

3、石棚山石棚:位於蓋州市二臺子農場石棚村南臺地上。東南距許家屯5公裡,東北距九寨2.5公裡,所以又稱它為「許家屯石棚」、「九寨石棚」。清代該石棚曾被當作廟宇利用,故又名「古雲寺」。石棚建造的年代大約在青銅時代,或更早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地上建築,為巨石文化的傑作。石棚主要分布在我國遼東半島一帶,二臺石棚是我國國目前所見規模最大、做工最精、保存最好的一座,堪稱世界之最,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4、西炮臺遺址:原名營口炮臺,初名沒溝營炮臺,痤落在遼河人海口的左岸、營口市渤海大街西端路北。由於它的地理位置處於營口市的西郊,營口人都稱之為西炮臺。西炮臺始建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竣工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是近代東北地 區最重要的海防設施。該炮臺系用沙土、白灰、黃土夯築而成,整個建築包括:炮臺、護臺濠溝、護臺城牆、城門、影壁城、蓄水池、水洞、吊橋、軍械庫和營房等。

5、高麗城山城:即高句麗建安城,位於營口市蓋州市東北7.5公裡的青石關堡高麗城村的東山上。山城約建於公元六世紀或更早時期。唐改為建安州,是建安州都督府的所在地。用土石構築高牆建於南北兩條起伏的山脊上,部分利用自然陡壁而未砌石牆,城金殿山居中,設三處城門和一水門,各門間城壁用夯土築成。險處設有望臺四個。出土遺物以高句麗特有的紅色繩紋、方格紋瓦片最多。還有石臼、陶器、鐵甲片、馬蹬、鐵鏃等遺物。

6、營口俄國領事館舊址:位於營口市站前區八田地街,在營口市高中院內的西北角。甲午戰爭以中國戰敗而告終,清王朝腐敗無能徹底暴露無遺。戰後,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到中國「租界」港灣,劃分「勢力範圍」,辦廠開礦,大量輸入資本和貨物。營口同樣也在他們的「目標」之中。 1900年,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在東北地區開展較普遍,是反瓜分鬥爭的最高峰,給帝國主義以沉重打擊。義和團堅持抗俄反對清朝投降,使清朝統治者十分頭疼,更使沙俄恐慌,於是,沙俄藉助剿滅義和團之機,於1900年佔領營口,設立民政廳(即俄國領事館),用道臺衙門的建築材料和拆毀西炮臺兵營200多間的建築材料修造民政廳。建築面積近700平方米,高9.5米,為「人」字架鐵瓦頂。整體建築為磚石木架結構,典型的歐式單層建築風格,在建築的北端建有穹隆頂式二層閣樓,西側設有拱形門,青磚砌築,結實耐用,至今保存完好。

相關焦點

  • 遼寧丹東這六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六處。「前陽人」的發現,證明了早在18000年前這一地區就有人類活動、繁衍、生息。填補了丹東地區舊石器末期人類活動的歷史空白,為研究人類發展、分布和文化傳播及東亞人種體質特徵提供了寶貴資料。
  • 山東菏澤這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菏澤,古稱曹州,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山東、山東、河南、安徽四省交界處,享有「世界」美譽,境內有7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山東菏澤這7個地方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看有些寶藏是什麼?2.白石廣場: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廣場,在今天的山縣牌坊街的中間,因其石柱上雕有100個不同姿態的石獅子,故名百事(獅)、長壽(獅)之意,它建於清朝乾隆43年(1778年),作為禮物送給文林郎張璞的妻子,它是一個石頭結構,高14米,寬9米,它有四根柱子,三幢五層樓,一個屋簷,一個次要屋簷和一個休息頂。5.
  • 遼寧鞍山這8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石棚呈長方形,是由六塊花崗巖石板組成,其中四塊大石板為支架,一塊為石蓋,一塊鋪地石。整體高2.8米,蓋石南北長6米,東西寬5.1米。石棚的六塊石板,均經過精細加工。在巨石蓋、東西兩壁都有加工痕跡的凹槽,特別是在南壁支石的上端,有較為規整的兩排小圓窩,系人為加工而成。石板下出土有夾砂紅褐繩紋陶片和灰陶片、細泥紅陶片及石器。其文化年代為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到奴隸社會初期。
  • 四川南充這15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春秋以來歷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解放初期為川北行署區的駐地。南充是三國文化和春節文化的發祥地,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1、張桓侯祠:位於閬中市保寧鎮西街,三國蜀漢名將張飛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從劉備攻吳,被部將所害,葬閬中。
  • 山東棗莊這1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中興煤礦公司為國家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6、北辛遺址:位於滕州市官橋鎮東南北辛村北首薛故河南岸,面積約5萬平方米,遺址距今約7300至8400年,是中國在黃淮地區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被國家命名為北辛文化
  • 四川達州這七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目前,其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處。1、渠縣漢闕:全國僅存29處漢闕,渠縣就有6處7尊,佔全國漢闕的四分之一,分布在土溪巖峰兩鎮,因此渠縣被命名為「中國漢闕之鄉」。最著名的馮煥闕和沈府君闕早在1961年就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我國現存地面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仿木結構建築遺存。
  • 山西晉城這74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晉城市是華夏文化發祥地之一,兩萬年前便留下高都遺址、塔水河、下川等人類遺址。是女媧補天、愚公移山、禹鑿石門、商湯籌雨等神話發源地,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是山西省轄地級市,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處。
  • 吉林延邊這1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它承載了近代中國的百年滄桑,見證了俄日列強侵略東北的歷史,記錄了清末仁人志士維護國家主權之義舉,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珍貴的實證教材。其建築中西合璧,既有西方「折中主義」建築元素,又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運用與融合。
  • 吉林白城這4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白城市是吉林省所轄的地級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下轄1區、2市、2縣;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1981年出土的&34;一方,已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對研究遼金元幾百年歷史有著重要的實物資料和歷史科學價值,為研究這裡與中原的關係提供了依據。3、向陽南崗遺址:位於鎮賚縣坦途鎮向陽村,遺址坐落在東西走向的大砂崗上,在砂崗的中部南坡多處風剝坑中裸露著大量的蚌殼、魚、獸骨、陶片和細石器。分布範圍東西1000米,南北80米。
  • 河南洛陽這42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 ,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處。
  • 山西運城這102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都相繼活動在河東大地上。堯初都蒲坂,後遷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夏也是在這裡誕生。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2處。10、解州同善義倉:位於鹽湖區解州鎮解州村紅旗街 ,是清朝時期的建築,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江西上饒這16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5、鳳山查氏宗祠:位於婺源縣浙源鄉鳳山村,又名「孝義祠」,建於康熙三年(1664年),鳳山查氏宗祠遺存高大氣派,享堂六柱五開間上饒集中營由七峰巖、周田村、茅家嶺、李村和石塘等五處集中營組成,因都在上饒附近,故統稱為「上饒集中營」。上饒集中營共囚禁一千餘人,其中主要是囚禁在皖南事變中被俘的新四軍戰士和愛國人士。
  • 山西大同這2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8處。 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 廣東肇慶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中國硯都之稱。它是廣府文化的發祥地,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中國傳統文明與西方文明交匯較早的地區之一。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處。1、梅庵:位於肇慶市西2公裡梅庵崗,是古端州名剎,以其獨特的建築藝術著稱嶺南,始建於北宋至道2年(996年),距今已1000多年。有"千年古庵,國之瑰寶"的美譽。
  • 遼寧名山盤點,營口這座山因為啥上榜?
    遼寧名山盤點,營口這座山因為啥上榜?遼寧不是一個多山的省份,但每一座山都很有特色,它們背後蘊藏的故事,跌宕起伏又精彩離奇,其中咱大營口的山也上榜了呢,究竟是哪座山,它又有什麼動人的傳說?別急,慢慢往下看。
  • 山東威海這4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威海是中國大陸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海軍的發源地……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處。 因道家把《太上老子道德經》奉為聖經,故緊挨著的西側一塊巨石上陽面陰刻著「聖經山」三個大字,聖經山因此而留名。《太上老子道德經》摩崖石刻的落款部分,因年久風化剝蝕已模糊不清,《文登縣誌》記載「大抵金元諸真人所為」。
  • 山東日照這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4、東海峪遺址:位於日照市經濟開發區北京路街道東海峪村,為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東海峪遺址於1960年被發現,1973至1975年,山東省博物館、山東大學和地方相關部門對其進行三次發掘
  • 河南濟源這七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目前濟源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1、濟瀆廟: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是隋唐及其以後歷代封建王朝欽定的祭祀濟水神和北海神的場所。現存濟瀆廟平面呈「甲」字形,前為濟瀆廟,後為北海祠,左為御香院,右為天慶宮,佔地130餘畝,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布局最為複雜的水神廟。
  • 吉林通化這1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通化市是吉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吉林省南部,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高句麗文化、薩滿文化的發源地,高句麗在集安設都425年,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是東北地區唯一一處獨立申報成功的世界文化遺產;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
  • 河南漯河這七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漯河歷史悠久,在賈湖遺址出土的國寶七音骨笛,是世界最早的樂器;發現的8000-9000年前的甲骨契刻符號是迄今為止世上最早的文字雛形;出土的釀酒遺留物將人類釀酒史推到了9000多年前;編纂了世上最早字典《說文解字》的許慎也生活在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