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滑3.4%,臺灣主要代工大廠營收再度萎縮,領先四小龍或曇花一現

2020-12-19 西城數據

周邊地區經濟形勢不好,不過臺灣省仿佛一枝獨秀。根據第3季度的統計數據,中國臺灣的GDP增長達到2.91%,而臨近的韓國GDP增長率為2%,新加坡為0.1%,臺灣經濟增速領先亞洲四小龍也因此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眾所周知,臺灣省的經濟成長高度依賴代工產業,無論的晶圓巨頭臺積電,聯電,還是富士康,和碩,從事的都是代工製造,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難道代工產業會不受影響?

不過根據10月份的最新情況來看,整體的行業調整周期最終波及到了代工製造領域。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臺灣主要19家IT企業的營收同比去年下滑了3.4%,這19家企業包括了臺灣地區的主要IT大廠,像臺積電,富士康,廣達,和碩等。其中產業龍頭臺積電和富士康無需過多擔心業績,同比分別增長4%和1%,不過其它企業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和碩的營收下滑了20%,筆記本電腦代工巨頭廣達和仁寶同樣陷入衰退。

整體來看,除了晶片相關產業保持了較好的增速外,其它傳統產品都會受到影響。富士康稍有增長,避免了業績下滑,主要得益於智慧型手機兩大龍頭蘋果,華為在市場上的良好表現。尤其是華為,3季度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了66%,對上遊的晶片,元器件需求拉動極大,臺灣不少相關的晶片企業都獲益匪淺,相比之下,蘋果另一家代工廠和碩就難以避免市場萎縮帶來的衝擊。

如果說智慧型手機產業主要集中在內地,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可以受惠於內地的經濟高速增長,那麼其它行業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筆記本電腦向來是臺灣IT產業的大頭,廣達,仁寶,緯創等企業包攬了全球90%的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對國際市場也最為敏感,預計包括筆電在內的整個PC行業都會深受影響。

雖然第三季度,臺灣省的GDP增長率領跑四小龍經濟體,不過進入10月份,島內主要IT企業的業績開始下滑,整體跌幅達到3.4%,這也是即2018年以來的再次收縮。在主要大企業的帶動下,行業增長勢必陷於停滯,如此以來,3季度的經濟增速恐怕難以持續,領跑四小龍的局面或將曇花一現。

相關焦點

  • 臺積電:掌握華為晶片命運的臺灣晶圓代工巨頭
    2000年毛利率高達46%的臺積電也受到影響,2001年營收同比下滑了24%,淨利潤同比下滑了78%,但因為保持了穩健的財務狀況,2002年就又恢復到29%的正增長,以超過50億美元的年營收進入半導體產業前10名,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晶圓代工公司。 在快速發展公司的同時,張忠謀也在時刻關注行業動向,消除可能的風險。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在疫情影響下,「亞洲四小龍」在前三季度的經濟表現各有不同,下面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韓國韓國的經濟總量在亞洲四小龍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今年前三季度,韓國GDP總量約為14217120億韓元,按照平均匯率計算,折合1.184萬億美元、8.3萬億元人民幣。
  • 亞洲四小龍!二季度中國臺灣和香港、韓國、新加坡的GDP增速對比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亞洲四小龍的二季度經濟均出現了下滑,但降幅差異較大,受損情況不一。其中,咱們的臺灣地區經濟降幅最小,僅實際萎縮0.73%,且投資、消費和貿易的降幅都不是很大。韓國二季度經濟同比實際下降2.9%,環比萎縮3.3%,雖然創下1998年一季度以來的最大跌幅,但與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其他發達國家來說,韓國經濟縮減程度已屬於相對較低的水平了。
  • 臺灣當年號稱亞洲四小龍,現在在全球處於什麼地位,和上海比呢?
    眾所周知,臺灣在過去幾年發展非常迅速,甚至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歐美和日本進行產業轉移,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它的經濟正在快速增長。到20世紀90年代,臺灣已經成為一個發達的經濟體。同時,臺灣在製造業、半導體、it、電子工業等領域的技術水平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 大陸的封測廠利潤較之中國臺灣的大廠,仍有很大差距
    打開APP 大陸的封測廠利潤較之中國臺灣的大廠,仍有很大差距 李倩 發表於 2018-06-15 11:42:56 拓墣產業研究院調查,今年上半年受高階智慧手機成長趨緩與晶圓漲價影響,不盡晶圓代工成長表現不如去年同期,封測業也同樣受到影響,產值預估為251.5億美元,年增率僅1.4%,低於去年同期的9.1%。 觀察今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大IC封測代廠商排名,與去年同期相比沒有變化。但長電科技、天水華天及通富微電在併購整合告一段落後,營收表現突出,皆呈現雙位數成長。
  • 韓國,中國臺灣GDP增速對比,臺灣增長2.73%,五年內首次領先
    從統計數據來看,臺灣領先韓國0.73個百分點,這也是臺灣省在過去五年,首次在GDP增長速度方面領先韓國。從2015年至2018年,臺灣省的GDP增速分別為-1%,0.9%,2.8%,2.6%;而韓國分別為2.79%,2.93%,3.06%,2.67%。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在疫情影響下,「亞洲四小龍」在前三季度的經濟表現各有不同,下面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韓國韓國的經濟總量在亞洲四小龍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今年前三季度,韓國GDP總量約為14217120億韓元,按照平均匯率計算,折合1.184萬億美元、8.3萬億元人民幣。
  • 臺灣省號稱矽島,晶片做到5nm,為什麼人均收入排在四小龍之末?
    就晶片工藝製程而言,全球處於領先的企業是臺灣省的臺積電。韓國,美國企業已經在這場技術競賽中落伍。臺積電目前已經進入5nm研發階段,預計將會率先實現量產。製程上的優勢使臺積電獨攬了晶片代工市場的半壁江山,堪稱晶片市場的最大贏家,這一點從臺積電的市值位居全球晶片企業第一就可以看出。臺積電的最新市值為2763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的英特爾的2521億美元市值。
  • 亞洲四小龍!二季度中國臺灣和香港、韓國、新加坡的GDP增速對比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亞洲四小龍的二季度經濟均出現了下滑,但降幅差異較大,受損情況不一。其中,咱們的臺灣地區經濟降幅最小,僅實際萎縮0.73%,且投資、消費和貿易的降幅都不是很大。韓國二季度經濟同比實際下降2.9%,環比萎縮3.3%,雖然創下1998年一季度以來的最大跌幅,但與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其他發達國家來說,韓國經濟縮減程度已屬於相對較低的水平了。
  • 一季度臺灣省GDP增速與韓國相差0.11%,那全年誰會領跑四小龍?
    而此前韓國也公布了相關的數據,第一季度環比下跌了1.4%,同比2019年增長了1.3%。同樣是環比下跌,韓國下跌的幅度更小一些,臺灣省與韓國相差0.11%,基本上非常接近。亞洲四小龍其它的兩個經濟體中,新加坡的GDP增速為-2.2%,香港目前尚未公布數據。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韓國下跌的幅度最小,其次是臺灣省,新加坡。那麼全年來看,究竟誰能領跑四小龍?
  • 臺灣當年號稱亞洲四小龍,現在在全球處於什麼地位,和上海比呢?
    眾所周知,臺灣在過去幾年發展非常迅速,甚至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歐美和日本進行產業轉移,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它的經濟正在快速增長。到20世紀90年代,臺灣已經成為一個發達的經濟體。同時,臺灣在製造業、半導體、it、電子工業等領域的技術水平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 魏哲家:4季度不出貨華為,8吋代工不漲價
    ,同時再度上調今年產業與公司展望。3季度業績大增 明年5nm營收可望增至兩成臺積電昨(15)日公布第三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臺積電第三季度合併營收約新臺幣3564.3億新臺幣(121.4億美元),同比增加21.6%;淨利潤高達1373億新臺幣(47.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上漲35.9%。按製程來看,5nm製程出貨佔臺積電今年第三季晶圓銷售金額的8%;7nm及16nm製程出貨分別佔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35%和18%。
  • 疫情之後,日廠零件出貨陷萎縮嚴重
    據日經新聞報導,中國需求雖大增、但歐美慘摔,拖累日廠電子零件出貨額再度陷入萎縮,其中,電容出貨額11個月來首度呈現增長、重返千億日圓大關。 累計2019年度期間(2019年4月-2020年3月)日廠電子零件出貨額年減6%至3兆7,079億日圓、連續第2年陷入萎縮。
  • 一季度亞洲四小龍:韓國GDP增長1.3%,中國臺灣增長1.54%……
    來源:南生今世說亞洲四小龍這個概念還有多少網友記得呢?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採用「開放性經濟發展策略」,承接了來自美國、日本等國的轉移產業,在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獲得了高速發展,受到了高度讚譽。
  • 韓國,中國臺灣GDP增速對比,臺灣增長2.73%,五年內首次領先
    從統計數據來看,臺灣領先韓國0.73個百分點,這也是臺灣省在過去五年,首次在GDP增長速度方面領先韓國。從2015年至2018年,臺灣省的GDP增速分別為-1%,0.9%,2.8%,2.6%;而韓國分別為2.79%,2.93%,3.06%,2.67%。
  • 論晶片代工,臺灣比大陸強太多,技術領先4年,份額是大陸十倍!
    說起晶片代工領域,眾所周知這也就反應了晶片製造水平,並且是臺積電的天下。畢竟臺積電一家企業就撐起了晶片代工的半邊天,差不多一家獨攬50%的代工訂單。那麼中國大陸的代工企業相比於中國臺灣,會落後多少呢?如果用時間來算,我覺得起碼落後4年,而如果用份額來算,中國大陸代工訂單份額差不多是臺灣的十分之一。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上半年GDP對比
    亞洲四小龍指的是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上世紀中期,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領跑亞洲。時至今日,這四個國家和地區依舊是亞洲重要的經濟體。那麼,今年半年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的GDP表現如何?
  • 一季度臺灣省GDP增速與韓國相差0.11%,那全年誰會領跑四小龍?
    而此前韓國也公布了相關的數據,第一季度環比下跌了1.4%,同比2019年增長了1.3%。同樣是環比下跌,韓國下跌的幅度更小一些,臺灣省與韓國相差0.11%,基本上非常接近。亞洲四小龍其它的兩個經濟體中,新加坡的GDP增速為-2.2%,香港目前尚未公布數據。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韓國下跌的幅度最小,其次是臺灣省,新加坡。那麼全年來看,究竟誰能領跑四小龍?
  • 臺灣的製造業到底有多強--全面認識臺灣產業結構
    ,日月光集團營收為新臺幣4132.82億元新臺幣,增長11.3%.其中半導體封裝測試業務營收為2416億元新臺幣(按照4.3的匯率為561.86億元人民幣),增長12.3%,另外電子代工業務營收為1658億元新臺幣,增長9.2%。
  • 亞洲四小龍: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首季度GDP對比
    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合稱為亞洲四小龍。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推行出口導向型策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很短的時間內,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那麼今年第一季度,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經濟表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