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號稱矽島,晶片做到5nm,為什麼人均收入排在四小龍之末?

2020-12-14 西城數據

全球半導體產業主要集中在美國,東亞地區以及歐洲國家,美國矽谷是晶片的發源地,至今仍然擁有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產業。具體而言美國在Fabless領域,全球市場份額達到了68%,代表性的企業有高通,英偉達;而在IDM企業中,美國企業佔據了46%的市場份額,代表企業就是英特爾和美光。在東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晶片企業是中國臺灣省的臺積電和韓國三星電子。

就晶片工藝製程而言,全球處於領先的企業是臺灣省的臺積電。韓國,美國企業已經在這場技術競賽中落伍。臺積電目前已經進入5nm研發階段,預計將會率先實現量產。製程上的優勢使臺積電獨攬了晶片代工市場的半壁江山,堪稱晶片市場的最大贏家,這一點從臺積電的市值位居全球晶片企業第一就可以看出。臺積電的最新市值為2763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的英特爾的2521億美元市值。

當然臺灣並不只有臺積電一家晶片企業,聯發科在這個市場也是成名已久,最新的數字顯示,聯發科(MTK)已經擠掉高通,成為中國移動處理器市場最大的供應商。除了聯發科,臺灣省還有兩家企業躋身全球晶片設計企業十強,分別是聯詠和瑞昱。由於臺灣晶片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加上擁有完整的材料,設計,晶圓製造,封測上下遊產業體系,所以臺灣也被稱為「矽島」。

臺灣省晶片產業如此發達,臺積電的風頭甚至蓋過了韓國的三星電子以及美國英特爾,按說臺灣的人均收入應該不低才對。不過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臺灣省的人均GDP只2.5萬美元,在亞洲四小龍經濟體中敬陪末座。數據顯示,2018年,新加坡的人均GDP為6.46萬美元,香港為4.87萬美元,韓國為3.14萬美元。

臺灣省至今落後於其它3個經濟體的原因比較複雜。首先就規模而言,新加坡和香港地區都只有一個城市,都市化水平較高,跟臺灣沒有可比性。而韓國人口5100多萬,臺灣省2350萬人,兩地在半導體,顯示面板等產業領域存在競爭關係。韓國在產業布局上,發展出了完整的工業體系,除了電子工業,韓國在汽車,機械,造船,石化,核電設備等領域都有非常強的競爭力。相比之下,臺灣省產業體系比較單一,沒有自己的重工業體系。

其次韓國企業以大企業,企業集團居多,擁有許多世界知名品牌,而臺灣省主要以代工產業為主,臺灣最大的幾家世界500強企業包括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和碩,廣達全部是代工企業,除了個別企業像臺積電外,大部分企業利潤微薄。鴻海集團去年營收1756億美元,淨利潤42億美元,淨利潤率只有2.4%,而三星電子的淨利潤率是18%,代工和品牌企業的差距一目了然。

臺積電雖然實力非常強,不過環顧臺灣省,這樣優秀的企業還是太少,難以改變臺灣代工之島的事實,因此主要產業基本處於價值鏈的末端,而研發,設計等價值鏈的上遊環節還是掌握在別人手中,如果這樣的現狀不改變,臺灣省的人均收入想要提高是非常難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晶片的生產最重要的就是晶圓,晶圓就是矽半導體電路的矽晶片,高純度的多晶矽經過多重的工藝製作之後就會變成晶圓片,而我國的晶圓生產線多半都是以8英寸和12英寸為主的。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7nm以及5nm的晶片要用12寸的晶圓?還有一塊晶圓到底可以生產出多少的晶片呢?
  •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晶片的生產最重要的就是晶圓,晶圓就是矽半導體電路的矽晶片,高純度的多晶矽經過多重的工藝製作之後就會變成晶圓片,而我國的晶圓生產線多半都是以8英寸和12英寸為主的。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7nm以及5nm的晶片要用12寸的晶圓?還有一塊晶圓到底可以生產出多少的晶片呢?
  • 來內地發展的晶片人才多達三千人,臺灣省晶片產業實力究竟如何?
    根據媒體報導,截止目前,國內晶片企業引進的臺灣省晶片人才多達3000人。這些人當中,有中芯國際的創始人張汝京,紫光集團DRAM事業群CEO高啟全,長電科技總經理林治國,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等。對於一般的技術專才,內地企業提供的待遇普遍是臺灣的兩倍以上,尚不包括其它福利津貼。
  • 為什麼7nm、5nm的晶片用12寸的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眾所周知,現在我們常見到的晶片,全部是矽基晶片,即利用矽晶圓製作出來的。而矽晶圓是一種厚度大約在0.8mm以下,呈圓形的矽薄片。而這種圓形薄片有很多替代,比如8英寸大小,12英寸大小,18英寸大小,甚至更大的。
  • 為什麼7nm、5nm的晶片用12寸的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眾所周知,現在我們常見到的晶片,全部是矽基晶片,即利用矽晶圓製作出來的。而矽晶圓是一種厚度大約在0.8mm以下,呈圓形的矽薄片。而這種圓形薄片有很多替代,比如8英寸大小,12英寸大小,18英寸大小,甚至更大的。
  • 臺灣省晶片技術領先韓國,為啥人均GDP卻差很多?主要有兩大短板
    韓國與臺灣省都是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時間,社會發展水平都非常相近,不過如今韓國人均GDP早已突破三萬美元大關,步入中等發達經濟體。而臺灣人均還停留在2.6萬美元的水平,雖說也算是一個初等發達經濟體,不過一個初等兩字,就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境界。
  • 晶片製程之戰:三星臺積電挺進3nm,英特爾們呢?
    2020年開篇伊始,全球半導體先進位程之戰新的交鋒已然火花四射。從華為、蘋果打響7nm旗艦手機晶片第一槍開始,7nm晶片產品已成百花齊放之勢,而5nm晶片也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首秀。製程用來描述晶片電晶體柵極寬度的大小,納米數字越小,說明電晶體密度越大,晶片性能就越高。例如,臺積電7nm晶片的典型代表蘋果A13、高通驍龍865和華為麒麟990,每平方毫米約有1億個電晶體。隨後臺積電5nm、3nm晶片進一步將每平方毫米的電晶體數量提升至1.713億個、2.5億個。
  • 臺灣省晶片技術領先韓國,為啥人均GDP卻差很多?主要有兩大短板
    韓國與臺灣省都是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時間,社會發展水平都非常相近,不過如今韓國人均GDP早已突破三萬美元大關,步入中等發達經濟體。而臺灣人均還停留在2.6萬美元的水平,雖說也算是一個初等發達經濟體,不過一個初等兩字,就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境界。
  • 現在臺灣經濟的發展為什麼淪為亞洲四小龍之末
    臺北101臺灣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個世紀七八年代經濟發展可謂是奇蹟,與中國香港 韓國 新加坡並稱亞洲四小龍。當時還排在首位,可以這樣說一個臺灣省的經濟總量就相當於我們整個國家的百分之45,其富於程度不言而喻。乃在整個世界也排名很靠前。
  • 現在臺灣經濟的發展為什麼淪為亞洲四小龍之末
    臺北101臺灣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個世紀七八年代經濟發展可謂是奇蹟,與中國香港 韓國 新加坡並稱亞洲四小龍當時還排在首位,可以這樣說一個臺灣省的經濟總量就相當於我們整個國家的百分之45,其富於程度不言而喻。乃在整個世界也排名很靠前。
  • 中科院5nm光刻技術打破壟斷?它只是製造晶片的母板
    【12月6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2020年7月份的時候,很多網友們都曾聽到過「新型的國產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技術」取得了新突破的報導,事情起因是因為中科院對外發布了一篇《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製備5納米間隙電極和陣列》,在這篇文章中介紹了中科院團隊研發了一種新型的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但很多網友以及部分媒體卻直接將這項
  • 官方回應:中國突破ASML壟斷,可以不用EUV造5nm晶片了?
    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發布的一項研究進展顯示,該團隊開發的新型5納米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取得了突破,在過去的半年裡,這條新聞以各種形式和標題被傳播,如「打破ASML的壟斷」、「不用EUV光刻機就能造成5nm晶片」 最近,相關專業人士紛紛回應:真的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 臺灣省的三個縣,每個縣的人均收入都「超越深圳」,厲害了
    據說近幾年臺灣省經濟不行,截止在2017年GDP排在全國第六位,比河南少,那麼臺灣省真的不行嗎,其實不是那樣的,臺灣省的生活水平仍然很高,從臺灣各縣市的人均收入來看,最貧窮的3個縣的人均收入也高於深圳。
  • 臺灣,晶片製造業如何做到世界第一?
    說起晶片,那絕對是很多人心中的痛,因為國內尤其中國大陸晶片產業的落後,所以每年都要花大量的金錢從國外進口。2017年進口晶片2600多億美元,2018年進口3100多億美元。但與大陸只有一水之隔的臺灣則在晶片領域比大陸強太多。臺灣半導體工業強在臺積電,已經天下皆知。
  •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首,現在的四小龍之末?
    曾經的四小龍之首臺灣經濟作為後發經濟體的典型代表,被譽為亞洲奇蹟之一。從數據來看,臺灣地區大概用了不到10年,於90年代初跨越了陷阱,這一數據在亞洲四小龍中也較為突出。更深層次地,實現陷阱跨越伴隨著產業結構的提升,形成了高科技為主導的產業結構,邁入了高收入經濟體的行列。
  • 中國突破ASML壟斷,可以不用EUV造5nm晶片了?中科院回應
    》(5 nm Nanogap Electrodes and Arrays by a Super-resolution Laser Lithography)研究論文,介紹了該團隊研發的新型5 納米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
  • 官方回應:中國突破ASML壟斷,可以不用EUV造5nm晶片了?
    》(5 nm Nanogap Electrodes and Arrays by a Super-resolution Laser Lithography)研究論文,介紹了該團隊研發的新型5 納米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
  • 國產晶片有戲了?3nm晶片關鍵技術被突破,復旦大學教授立功了
    晶片是智能化時代的依賴產物,只要是電子類產品都需要用到晶片,隨著手機越來越智能,對於晶片工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最先進的5nm晶片工藝也已經用於手機製造上了,搭載5nm晶片的iPhone 12以及Mate 40,在性能表現上都格外的突出。
  • 中興集團總裁宣布:5nm晶片將在2021年推出
    根據報導,中興通訊總裁徐子陽稱:5nm晶片將在2021年推出。早前,中興通訊在位於深圳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的總部召開了2019年度股東大會。徐子陽回應了外界關注的5nm晶片進程問題:「目前公司7nm晶片已實現規模量產,而5nm晶片將在2021年推出。
  • 5nm 旗艦晶片哪家強?三星Exynos 1080引人注目
    日前,隨著高通驍龍888晶片的正式發布,四大5nm 旗艦晶片——高通驍龍888、三星Exynos 1080、海思麒麟9000和蘋果A14已經全部登場,許多手機廠商紛紛表示將在自家的下一代旗艦機型中搭載5nm 旗艦晶片,比如國內知名手機廠商vivo就宣布了三星Exynos 1080旗艦晶片將在vivo下一代X系列旗艦上進行全球首發的消息,這令許多消費者感到十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