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用心做好老人的貼心人丨錦屏縣偶裡鄉皆陽村幫扶...

2020-12-14 天眼新聞

我是貴州黔東南錦屏縣偶裡鄉扶貧工作站副站長,也一名90後結對幫扶女幹部龍豔鈴,結對幫扶偶裡鄉皆陽村。

談起扶貧,記憶最深的是龍運槐戶。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是2016年初,年過八旬的兩位老人在坡上的舊房子裡,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著我,臉上不見一絲的笑容。

我微笑著告訴他們我是誰,我是來幹嘛的;一邊說話,一邊從包裡掏出紙和筆,記上自己姓名和號碼,並拿出膠水貼在了老人指定的地方,同時也在龍運槐老人的電話簿小冊子上記上了自己的名字和電話號碼;與兩位老人隨時保持聯繫。  過後這兩位老人隨之也成了我最牽掛的人。記得有次我從鄰居那得知,龍運槐老人的老婆生病了,我連忙丟下手頭的工作,跑到他家裡看望他們。  一口氣跑過了五根田坎,爬上了100米陡坡,到家時,兩個老人坐在堂屋裡,只是彭奶奶(龍運槐老婆)看上去有些憔悴。  兩位老人看見我氣喘籲籲的,大汗淋漓站在他們面前,關切地問到「孩子,你這是怎麼了?快坐下來休息一下。」我笑著說,「我沒事,從鄉裡來時走的有點急了!我聽說奶奶有些不舒服,特地過來看看有什麼可以做的沒有?」彭奶奶說:「天氣熱,可能是有些中暑了,現在好多了,可憐你還要跑這麼遠來看我」。「我送您去衛生院看一看才放心」,接著就半蹲下來準備背老人去衛生院看一看。「嘿嘿,不用了,孩子,我們才從醫院回來,醫生說要多喝點水就沒事了,謝謝你啊!孩子,知道我腿腳不方便,這麼關心我。」彭奶奶眼裡帶著激動的淚花。  龍運槐老人從廚房舀來可口的山泉水遞過來說:「豔鈴,先喝點水,不用擔心你奶奶,醫生說了,沒什麼大問題,主要是喝水少了,剛才隔壁的大寶才是幫我把你奶奶從醫院裡背回來的」。「哦,這樣我就放心了,你們這住的離集市有點遠,對於奶奶,難得下這條坡,要是能夠在近點的地方有房子就好了,爺爺,您有什麼好的辦法麼?」「孩子啊,你說的這個我也想了很久了,房族有一處安全住房,只是不太好開口啊」。「沒關係,我去和他們商量,我來想辦法,你們不用擔心這個事了」。  過了幾天,我聯繫上了外出務工的房主,說明了自己打電話的來意,並表示自己願意出租房費,沒想到,房主說卻說:「房子空著也是空著,有人幫我們住著打掃點也是好事,哪裡還要什麼租房費哦!」「那實在是太感謝了,明天我就把你們的好意告訴兩位老人去。」  幾番折騰,終於搬下來了,這裡離的近,我每天都會多走幾步,過去看看他們,有什麼需要的,或者給他們買些新鮮的果蔬。

自從搬下來,兩位老人的笑容更多了,尤其是夏天的時候一夥老人在家裡聊天,看電視,不亦樂乎!彭奶奶也可以每天和其他的奶奶們聊聊天了,運槐爺爺也可以和其他的爺爺們一起去晨練了!  每次去看望他們時,他們都會說:「謝謝你啊!乖孫女,你雖然不是我們的孫女,但勝似我們的孫女。」   現在回想起來與兩位老人的相處時光,我覺得在幫扶路上,有時候精神上給予的比物質上幫助的得到的反饋更多,好好珍惜當下,做一名貼心貼情的群眾幹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運鎮

見習編輯 吳一凡

編輯 劉娟

編審 田旻佳 施昱凌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做好老人的貼心人丨錦屏縣偶裡鄉皆陽村幫扶...
    我是貴州黔東南錦屏縣偶裡鄉扶貧工作站副站長,也一名90後結對幫扶女幹部龍豔鈴,結對幫扶偶裡鄉皆陽村。談起扶貧,記憶最深的是龍運槐戶。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是2016年初,年過八旬的兩位老人在坡上的舊房子裡,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著我,臉上不見一絲的笑容。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不是一個人的事丨錦屏縣偶裡鄉寨歐村幫扶...
    我叫楊延源,是錦屏縣偶裡鄉寨歐村的一名幫扶幹部。我的扶貧故事,得從2017年10月份開始說起,那一年,我剛好參加工作。進屋一看,鍋碗瓢盆都沒個規整的地方擺放......看著這些境況我哽咽了。那時我就在想:「他們怎麼才能走出這偏遠的山村呢?我該如何去幫助他們?」  很慶幸,2018年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名額下來了,我便給他們報了名。
  • 「我的扶貧故事」大山裡的女兒|錦屏縣偶裡鄉雲照村駐村幹部陳誠
    「大姐你好,你知道你家的結對幫扶幹部是誰嗎?」  「知道的,幫扶幹部是我的『妹仔』,我能不知道?她叫陳誠,是我的乾女兒。」  這是2019年錦屏縣一次入戶督查時,督查幹部在偶裡鄉雲照村布善自然寨吳錫標戶與其妻子龍冬蘭的對話,我至今記憶猶新。
  • 「我的扶貧故事」一個婦聯人的「溫情幫扶」丨錦屏縣婦聯主席、偶...
    這是我的結對幫扶貧困戶王名芳2020年7月22日對我說的話,這句話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目前她在貴州中醫藥大學上大三。   我叫吳壽梅,現任錦屏縣婦聯主席,同時也是偶裡鄉皎洞村一名結對幫扶幹部。第一次到皎洞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矮小破敗的房屋、泥濘的街道和亂扔的垃圾,隨處可見的旱廁發出陣陣惡臭,就連打電話都需要到一個特定的區域才能接聽……  作為幫扶單位的主要領導,單位勢單力薄,幫扶村又是深度貧困村,我的心情很是凝重。   「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
  • 「我的扶貧故事」書寫東西部扶貧協作青春之歌丨錦屏縣綜合行政...
    我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在兒子剛滿兩個月的時候,不遠千裡來到浙江富陽開展幹部交流學習工作。從2019年4月份至今,先後到過富陽區新登鎮、富陽區人社局、富陽區發改局等單位掛職學習,主要協助對口科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富陽區對口幫扶錦屏縣及區發改局牽頭的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相關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一個婦聯人的「溫情幫扶」丨錦屏縣婦聯主席、偶...
    這是我的結對幫扶貧困戶王名芳2020年7月22日對我說的話,這句話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目前她在貴州中醫藥大學上大三。   我叫吳壽梅,現任錦屏縣婦聯主席,同時也是偶裡鄉皎洞村一名結對幫扶幹部。第一次到皎洞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矮小破敗的房屋、泥濘的街道和亂扔的垃圾,隨處可見的旱廁發出陣陣惡臭,就連打電話都需要到一個特定的區域才能接聽……  作為幫扶單位的主要領導,單位勢單力薄,幫扶村又是深度貧困村,我的心情很是凝重。   「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精準扶貧丨錦屏縣銅鼓鎮嫩寨村幫扶幹部...
    我叫徐德松,自2015年參與黔東南州錦屏縣銅鼓鎮的脫貧幫扶工作以來,我先後輾轉小塘村、銅坡村,最終紮根嫩寨村。回想近5年的奮戰,我不禁感慨,唯有用心,扶貧才有保障,唯有動情,脫貧才有希望。回首這幾年,我每天在村寨裡奔走,加班加點整理扶貧資料。在黨的指揮和帶領下,我懷著一顆堅定的心奮力前行,努力踐行著自己的使命。2018年之前,我負責幫扶10戶貧困戶,後來經縣脫貧指揮部調整,我負責的貧困戶改為現在的7戶。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做貧困戶心中的「貼心人」丨威寧自治縣...
    在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戰這場史無前例的戰役中,撰寫報告、擬寫文件、整理項目資料、「一對一」結對幫扶貧困戶,我一樣都不落下。脫貧攻堅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不但要有滿腔熱情,而且要有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更要有用情至深的愛心。扶貧路上,讓人心酸、感動、高興的事,一件件、一幕幕,讓人難以忘懷,記憶猶新。
  • 「我的扶貧故事」傾情扶貧踐初心 幸福花開番西嶺丨錦屏縣八一村...
    溫情在漫長的時間河流裡永恆沉澱,那些熱血豪情,那些痛苦掙扎,都將歸於平靜美好。「戰鬥」不止,幸福花開。2019年11月21日凌晨,龍立霞在錦屏縣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加班。我叫龍立霞,成長在一個農村家庭,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深知農民的疾苦。
  • 「我的扶貧故事」感悟心靈觸碰真情|錦屏縣偶裡鄉賽村村駐村幹部文...
    在無數次工作交流中,我總把脫貧攻堅比喻成一場「馬拉松」,從鳴槍起跑,雖不知何時能跑到終點,但用心去感受過程,你會發現無數種場景的觸碰和感悟,均源自內心深處。   我叫文曉慶,是錦屏縣綜合行政執法局一名工作員。2019年9月,根據組織安排,我到錦屏縣偶裡鄉賽村村駐村幫扶。幹群參與硬化串戶路、產業路作為一名黨員,我深知榜樣的力量更能催人奮進,更能凝聚力量。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的事就是我的事丨錦屏縣銅鼓鎮高柳村幫扶...
    我叫梁章慧,是一名來自黔東南州錦屏縣的85後,現就職於錦屏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是錦屏縣銅鼓鎮高柳村的幫扶幹部。我了解到我所負責幫扶的貧困戶龍正發戶的兩個兒子在省外就讀大學,龍正發夫妻倆在浙江務工,全家4人在3個不同的城市,我便經常通過電話關心龍正發一家人的生活、學習情況。   在脫貧攻堅幫扶工作中,為抓好助學幫扶工作,我積極了解教育扶貧幫扶政策。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做貧困戶心中的「貼心人」丨威寧自治縣...
    在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戰這場史無前例的戰役中,撰寫報告、擬寫文件、整理項目資料、「一對一」結對幫扶貧困戶,我一樣都不落下。脫貧攻堅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不但要有滿腔熱情,而且要有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更要有用情至深的愛心。扶貧路上,讓人心酸、感動、高興的事,一件件、一幕幕,讓人難以忘懷,記憶猶新。
  • 「我的扶貧故事」最可愛的人 最動人的事——錦屏縣銅鼓鎮銅鼓村...
    我榮幸地投身到錦屏縣脫貧攻堅一線,轉眼三年有餘。三年以來,目睹了錦屏縣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要歸功於默默奮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基層幹部。脫貧攻堅戰 沙場初練兵2019年5月的一聲號響,錦屏縣脫貧攻堅發起了最後的總攻,我下沉到銅鼓村擔任網格員,開啟了「5+2」「白+黑」的漫長歲月。
  • 「我的扶貧故事」感悟心靈觸碰真情|錦屏縣偶裡鄉賽村村駐村幹部文...
    在無數次工作交流中,我總把脫貧攻堅比喻成一場「馬拉松」,從鳴槍起跑,雖不知何時能跑到終點,但用心去感受過程,你會發現無數種場景的觸碰和感悟,均源自內心深處。   我叫文曉慶,是錦屏縣綜合行政執法局一名工作員。2019年9月,根據組織安排,我到錦屏縣偶裡鄉賽村村駐村幫扶。幹群參與硬化串戶路、產業路作為一名黨員,我深知榜樣的力量更能催人奮進,更能凝聚力量。
  • ...扶貧故事」做貧困戶心中的「貼心人」|威寧自治縣水務局辦公室...
    我越聽越心痛,從那一刻起,我在心裡默默地告訴自已,我一定要用心用情,全力幫助他,做他心中的「貼心人」。於是我暗下決心,制定幫扶計劃,一步一步落實我的幫扶措施。  2020年4月,我到呂德武家遍訪,給他講脫貧攻堅政策。
  • 「我的扶貧故事」心繫群眾,做有意義的事情丨原錦屏縣銅鼓鎮火衝村...
    我叫歐陽菊蘭,53歲,是錦屏縣婦幼保健院的一名工作人員。2016年4月,按照縣裡脫貧攻堅工作安排,我被派駐到銅鼓鎮火衝村任第一書記。歐陽菊蘭(右二)在火衝村開展義診活動剛剛到火衝村的第一天,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村太髒了,當時在我的腦海裡就出現一個簡單的想法:我是一名普通的幹部,沒有什麼能力做一些大的事,那麼我就從火衝村的環境衛生著手吧,改變這個村的環境衛生情況,減少疾病的發生,我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 「我的扶貧故事」心繫群眾,做有意義的事情丨原錦屏縣銅鼓鎮火衝村...
    我叫歐陽菊蘭,53歲,是錦屏縣婦幼保健院的一名工作人員。2016年4月,按照縣裡脫貧攻堅工作安排,我被派駐到銅鼓鎮火衝村任第一書記。歐陽菊蘭(右二)在火衝村開展義診活動剛剛到火衝村的第一天,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村太髒了,當時在我的腦海裡就出現一個簡單的想法:我是一名普通的幹部,沒有什麼能力做一些大的事,那麼我就從火衝村的環境衛生著手吧,改變這個村的環境衛生情況,減少疾病的發生,我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 「我的扶貧故事」薪心之火,送炭情緣丨錦屏縣平略鎮三板溪村幫扶...
    我叫劉蓉蓉,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平略鎮扶貧站的工作員,也是平略鎮三板溪村的幫扶幹部、網格員。2017年,我開始駐村,負責9戶幫扶對象。周彰炳是我印象尤其深刻的幫扶對象。他沒有過硬的技術,只能通過四處打零工拉扯女兒長大。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做好幫扶工作丨黎平縣德化鄉平養村幫扶...
    我叫楊小菲,是黔東南自治州黎平縣特殊學校的老師。2019年4月,根據縣裡扶貧攻堅工作安排,我主動報名參與德化鄉平養村「一對一」幫扶工作。平養村共有45戶貧困戶,我的幫扶戶共5戶,分別是楊鳳科家、楊啟松家、楊鳳邦家、楊鳳青家以及吳元利家。
  • 「我的扶貧故事」江口村來了個「楊妹崽」丨錦屏縣銅鼓鎮江口村...
    我叫楊小玲,是2019年黔東南自治州錦屏縣銅鼓鎮林業站新進的工作人員。2019年10月,根據組織安排部署,我來到江口村開展扶貧工作。   在工作中,我根據相應的情況對照惠民政策,幫助三戶四位老人辦理慢性病卡;兩戶兩人申請外出務工一次性就業補貼2000元;聯合駐村幹部、村幹共同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復墾復綠兩戶,獲得獎勵資金共計27000元;疫情後入戶宣傳就業政策信息12次;兩人提交申請,通過選拔成為公益性崗位工作者——護林員,每月獲得800元補助,年終績效考核補助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