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公元1271年一個叫馬克·波羅的義大利小哥,跟著親戚從威尼斯出發,繞過半個地球,來到當時神秘亞洲最富有的國家——中國。這位小哥一來便愛上這個美麗富饒的東方國度,旅居17年後才捨得離開。
他回義大利時,帶了許多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還有美食製作方法!就因為他在中國遊歷了一番,學習了中國的文化,使得他風靡整個歐洲。他帶回義大利的中式美食及烹飪方法,奠定了整個意式飲食文化的基礎,這就是為什麼整個歐洲,只有義大利的飲食跟中國的如此相像。
當然了,這是個傳說,我也沒到過元朝,不好說是真是假。不過即便是傳說,但可以確信的是,義大利美食真的跟中國美食很像呢!
最有「中國特色」的義大利美食,當屬義大利麵條了。
我很喜歡吃麵條,然而很多像我一樣喜歡吃麵條的人到了義大利,卻咽不下義大利的麵條。個人覺得,主要原因有倆:
1、他們的麵條是用小麥麵做的。那種特別硬的小麥麵,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質、高筋度等特點。製成的義大利麵通體呈黃色,耐煮、口感較硬,吃到肚子裡感覺特別做(二聲)實,永遠也消化不了似的。
2、還是硬+口味略少。基本上意面的做法就是煮熟(剛熟的感覺,還是硬硬的),然後加奶酪和番茄醬,如果你多花些錢,倒是可以吃到加肉醬、蘑菇和海鮮的。對於吃慣了口味豐富,細軟白面的我們來說,確實很難下咽啊。
從保存時間來看,義大利麵分為乾麵條和新鮮麵條兩種。上面我說的那種不好煮,不好消化的意面,是因為選的乾麵條當作食材。
乾麵條保存時間長,雖然硬,但多煮煮,或者煮前泡泡,乾麵條一樣可以軟軟的。以我的經驗看,在餐館裡很難吃到軟軟的乾麵條。
新鮮麵條就大不一樣了!雖然保存時間較短,也需要冷藏,但是非常好煮,口感也軟糯多了。可以做炒麵、涼拌麵、湯麵…...我偶然會用新鮮意面做「扁豆燜面」,味道和口感跟在中國做的幾乎沒差別呢。
我自己用新鮮意面做的蓋澆面
相信大家都能猜出來,外面餐館裡的意面之所以用乾麵條,是因為它的成本比新鮮意面低,也便於保存。
從形狀上看,除了寬窄不一的直身粉外,義大利麵還有螺絲型的、彎管型的、蝴蝶型的、空心型,貝殼型的林林總總數百種。
他們還喜歡在面裡添加胡蘿蔔汁、墨魚汁或者菠菜汁等,麵條也會呈現橙色、黑色或綠色等不一樣的色彩。不過這些花裡胡哨形狀的意面,大多都是幹的,我見的新鮮意面基本都是直身粉,寬窄不同罷了。
那麼從哪兒才能買到新鮮的意面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超市!我曾經說過,如果想了解當地的真實生活,就得從當地的超市逛起。
另外,義大利餃子(Ravioli)也算是「中國味道」的義大利食物了。
最常見的就是倆方形麵皮夾著餡料的那種方形餃子,我也在超市見過跟中國的餛飩包法一模一樣的餃子(Tortellini),不過你能買到的義大利餃子,不管啥餡幾乎全都添加了奶酪。
你有沒有好奇,為啥什麼都加奶酪呢?!
提到奶酪,確實很多中國人是不習慣的。在義大利,麵條、餃子、湯、菜…...真是啥都加奶酪,想起來就覺得又膩又噁心。實際上所有這些不好的印象都來自於「偏見」。奶酪有上百種不同的類型,有的味道重,有的味道輕,有的偏鹹,有的偏淡…...
我相信總有一款適合你,只是我們不懂,所以很難吃到適合自己口味的奶酪罷了。我也是嘗試了無數種奶酪之後,才漸漸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
關於義大利奶酪,我覺得最好吃也最有特色的一類,那就是「新鮮奶酪」(Fresh Cheese)!這種奶酪必須冷藏,保存時間也就兩三天。它也分很多不同的種類,比如:Pannacotta、Mozzarella、Burrata、Ricotta…...
一般在超市裡能見到的,大多都是保存在水裡出售的,它最常見的吃法就是跟番茄一起加橄欖油和調味品生拌。新鮮奶酪味道非常清淡,一點也不膩,脂肪含量也不高,不用擔心發胖哦。
Pannacotta
通常義大利披薩上面放的奶酪就是Mozzarella,不過泡在水裡的那種新鮮的Mozzarella不建議放在披薩上,我試過一回,感覺很詭異。
放在披薩上的那種是幹的Mozzarella,烤熱以後就會有拉絲的感覺,味道也不衝,不會擋住其他食材的味道,真的很不錯哦。拌義大利麵條或餃子的時候,也是放的幹Mozzarella,保證不會有之前提到的那種又膩又噁心的感覺。
Mozzarella
總之,義大利的新鮮奶酪,味道清淡,口感軟糯,真可謂老少皆宜呢!如果到義大利來,一定不要錯過義大利新鮮奶酪哦。
終於到披薩了,著名的「義大利披薩」(Pizza)!
義大利披薩有兩種,一種就是我們常見的圓餅上堆食材;另一種是像餡餅一樣的合起來的「半圓形披薩」(Pizza Calzone)。以後可別再取笑義大利人不會做「餡餅」咯。
正宗的義大利披薩,就是一張麵餅,上面放番茄和奶酪,然後根據不同的名字再添加不同的食材,然後再放到烤爐裡烤熟。據說北部義大利地區的餅比南部義大利的要厚些,南部的披薩餅底薄的受不了。不過,就算是厚餅底的北部義大利披薩,仍然也是薄的。
我喜歡吃薄餅的披薩,麵餅勁道而且餅邊酥脆,很巴適!
通常出門點餐,最痛苦的就是看不懂菜單,相比之下,披薩的點單就容易很多了。不要管它那些五花八門的名字,就看每個名字下邊的具體配料就好了。喜歡吃什麼料,就選那款披薩即可。
義大利的物價普遍比法國低。在法國南部,一張披薩最便宜的也得8歐左右,那就是奶酪和番茄,啥都沒了;而在義大利,有些當地人常去的餐館,披薩從5歐元/張起,8歐的披薩甚至都有火腿或香腸了呢。
通常來說,一張披薩我一個人是吃不完的。於是乎,我發現了「迷你披薩」——佛卡恰(Focaccia)。
「佛卡恰」是一種義大利麵包,像中國的發麵餅。切成方形,一塊一塊的售賣。原味佛卡恰只添加了橄欖油和鹽。在基本款基礎上,衍生出許多不同的口味,橄欖、西葫蘆、彩椒、火腿、雞肉、奶酪、菠菜…...
佛卡恰的售價從1歐元到4歐元不等,一塊兒餅下肚基本就不餓了,再吃個冰淇凌,或者其他什麼的,也就飽了,方便快捷,經濟實惠,特別適合我這樣窮遊的。
如果你來義大利旅行,又不知道吃什麼,也不想在不便宜的餐廳門口排很久隊,那就來個佛卡恰吧!
看完上面的意式美食指南,有沒有想親自去趟義大利,拔草這些美食呢?
如果你不想去人山人海的羅馬、威尼斯和佛羅倫斯,不如來看看由Sudy設計的利古裡亞海岸三鎮慢生活之旅吧!
利古裡亞海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於義大利西北部。
五漁村就在利古裡亞海岸,雖然它在國內很出名,但實際上,整個利古裡亞海岸線上比五漁村更漂亮,更有特色的小鎮也不在少數。
五漁村
比如聖瑪格麗塔·利古雷、拉帕洛、菲諾港這三個熱那亞海濱小鎮,這一帶氣候宜人,風景極美,節奏緩慢,物價低廉…… 到了夏天,這幾個小鎮幾乎每天都是陽光明媚,光照充足卻並不燥熱,熱鬧但不喧囂,寧靜但絕不無聊,是歐洲人度假後花園,國人很少知道。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好好待幾天,簡直是最完美的避暑選擇!
想知道這裡都有什麼好吃好喝好玩的嗎?在這裡點開下面的小程序,你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