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42高峰會」再唱經典 冀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民歌42高峰會」再唱經典 冀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2017-05-24 17:10:5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卿

  中新社臺北5月24日電 (記者 劉雙雙 劉舒凌)臺灣「民歌42高峰會」本月末將在高雄和臺北開唱,重溫最經典的曲目。臺灣資深民歌手施孝榮24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期待有一個正式的機會,與大陸優秀民歌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他說,音樂沒有任何限制,華語音樂的能量是非常大的。

  臺灣校園民歌運動源於上世紀70年代。尤其1975年,楊弦和胡德夫在臺北市中山堂演唱以余光中《鄉愁四韻》等現代詩譜曲的作品,一般被認作民歌運動的開始。民歌運動面對當時臺灣島內西洋音樂充斥街巷的狀況,提倡「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期間走出了許多知名音樂人,也留下膾炙人口的歌曲。

  自2006年起首次舉辦民歌高峰會,這一華人音樂界的演出饗宴今年已來到第12個年頭。「民歌42高峰會」,既是發起人施孝榮遵守與歌迷年年聚首的約定,也是向走過42年的民歌致敬。

  今年,民歌高峰會定於本月27日、28日依次在高雄、臺北登場,施孝榮、王夢麟、許景淳、陳明韶、王海玲、曾淑勤、于台煙、楊耀東、金智娟、邰肇玫等14位民歌歌手將合唱《拜訪春天》、《陽光和小雨》等,用吉他一起追憶青春年華。

民歌手現場演唱《拜訪春天》、《陽光和小雨》。

中新社

記者 劉雙雙 攝

  過去十多年,臺灣歌手不斷赴大陸發展,在各個舞臺演唱民歌,蔡琴、潘安邦、齊秦、王夢麟、孟庭葦、羅大佑等都是聽眾耳熟能詳的民歌手。

  施孝榮認為,大陸有很多優秀的創作者和歌手,像老狼的《同桌的你》就和臺灣的民歌曲風比較類似。「希望有一個正式平臺、一場演唱會,大家在一起彈吉他,介紹彼此創作的歌曲。」

  63歲的王夢麟4月剛剛完成第三次喉部手術,仍然堅持參加。他告訴記者,自己學唱的大陸第一首民歌是《濤聲依舊》,旋律非常優美。這些年大陸民歌創作進步非常快速,也非常喜歡刀郎、汪峰的歌。

  去年11月,王夢麟與多位臺灣歌手一起在深圳參加「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在他看來,兩岸一家親,應該多多促成彼此間民歌的交流。音樂無界限,只有交流才能進步。(完)

相關焦點

  • 民歌40經典再現 傳唱兩岸深植民心
    華夏經緯網7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40年前,在兩岸對峙的年代,臺灣青年學子在校園發起「唱自己的歌」,揭開校園民歌的序幕,為華語流行音樂奠基並影響對岸,40年後民歌經典再現,傳唱兩岸,深植民心。
  • 「新時代·新民歌」中央音樂學院創作中心民歌作品專場音樂會在...
    「新時代·新民歌」中央音樂學院創作中心民歌作品專場音樂會在延安大劇院上演 發布時間:2020-10-19 08:09:27
  • 臺灣"民歌41"5月份在臺北、臺中、高雄登場
    臺灣「民歌41高峰會」1月25日舉行記者會正式「開跑」。14位臺灣「校園民歌」時代著名歌手將在5月份的三場演出中登場。  臺灣「民歌41高峰會」1月25日舉行記者會正式「開跑」。14位臺灣「校園民歌」時代著名歌手將在5月份的三場演出中登場。
  • 臺灣「民歌41」5月份在臺北、臺中、高雄登場
    14位臺灣「校園民歌」時代著名歌手將在5月份的三場演出中登場。圖為去年「民歌40高峰會」領軍者,今年發起「民歌41」的施孝榮在記者會上演唱。 陳悅 攝    臺灣「民歌41高峰會」1月25日舉行記者會正式「開跑」。14位臺灣「校園民歌」時代著名歌手將在5月份的三場演出中登場。以《野百合也有春天》、《天天天藍》等聞名華語樂壇的潘越雲今年也在演出陣容中。
  • 廣州市臺山商會會長應邀出席「2015第二屆兩岸文化藝術交流高峰會」
  • 臺灣民歌四十年:潮起潮落 不忘初心
    從年初到歲末,從臺北、高雄、臺中,到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出現在一個個紀念活動現場,回望臺灣民歌的斑駁背影、致敬華語流行音樂的光輝歲月,是兩岸文化交流「最浪漫的事」。   「再唱一段思想起」取自賴西安、蘇來的作品《月琴》。詞作者有感於臺灣南部民間藝人陳達的坎坷經歷,但「創作這首歌並不是直接指涉陳達這個人,而是借陳達來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工業化的社會中民間曲藝是否應該受到重視,尤其是陳達所代表的民間藝人身上具有的勇猛與創意在工業化的進程中還能否流傳下來?」
  • 揭民歌歌手現狀_行業報導_網易娛樂
    如果說民歌歌手已經事實走上商業化運作的道路,那民歌創作目前仍然大部分處在傳統的行政運轉模式下,很難商業化。加上我國在音樂創作力量上本來就有限,民歌作品和需求有很大的供求落差,形成長年的「僧多粥少」的狀態,好的作品越來越少,出色的民歌手也因此很難湧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民歌的健康發展。
  • 外婆的澎湖灣:永恆的經典名曲,成就一代民歌王潘安邦
    臺灣民歌運動時代最傑出的民歌手之一。作為民歌時代白馬王子形的偶像歌手,潘安邦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書卷氣的獨特氣質,書卷氣的氣質,也為潘安邦帶來俊秀的外形,以及細膩和柔雅的唱腔。在整個民歌時代,在一片人文情懷的氛圍中,潘安邦和同為「海山唱片」的蔡琴,以及目前仍活躍在第一線的「小哥」費玉清,也是其中極為難得的以演唱細膩與精緻著稱的歌手。
  • 兩岸書院「雲上」交流 冀攜手推動傳統文化傳承
    兩岸書院「雲上」交流 冀攜手推動傳統文化傳承 2020-10-23 18:23: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丹憶 責任編輯:劉丹憶
  • 薈萃民歌經典 展示民歌魅力
    9月12日晚,「向民歌致敬·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16年經典歌曲音樂會」在廣西體育中心舉行,通過對民歌藝術節歷年來的經典民歌和原創歌曲的精彩演繹,讓觀眾一起在這場音樂盛典中聆聽、沉浸、享受時尚的、民族的、純粹的民歌。
  • 陳思思憶臺北演唱會 搭建兩岸文化交流橋梁
    話題從她的臺灣之行開啟,2009年10月31日,她成功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辦個人演唱會,這是兩岸交流以來大陸歌手首次赴臺開個唱,對兩岸音樂交流的意義不言而喻。  回想起赴臺的點點滴滴,陳思思仍然記憶猶新。當然,臺灣演唱會也成了陳思思藝術之路的一個裡程碑,也為兩岸文化交流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大門,讓她對新民歌、對弘揚中華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思考。
  • 通訊:推臺灣花燈進京 冀兩岸藝術交流
    中新社北京二月十五日電 題:推臺灣花燈進京 冀兩岸藝術交流  中新社記者 應妮  作為首屆海峽兩岸花卉燈會成功登陸的幕後推手,來自臺灣高雄的中華花燈藝術學會理事長翁賢良可謂不遺餘力。  翁賢良解釋,臺灣花燈發展到今天,已經跳脫傳統框架的束縛,而趨向立體造型的藝術創作,不受時間、季節限制,且融合美學、立體造型、結構、力學、電學燈於一體。  在北京世界花卉大觀音現場,高達八米的「金豬送福」主燈已經豎立在現場,它左手託元寶、右手抱如意,化為財神模樣,顯得喜慶而富足。
  • 兩岸青年學子:面對面交流是加深了解的好方式
    信息 兩岸青年學子:面對面交流是加深了解的好方式 2016活動結束後,兩岸學生大呼「過癮」,認為這是加深相互了解的好方式。  活動主辦方將40餘名兩岸青年學子分為臺生、在陸臺生、陸生、在臺陸生四個小組。在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嶽的主持下,四個小組就社會關懷與實踐、資訊獲取兩個議題發表意見,並就共同關心的話題展開面對面交流。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生陳臆先去年曾在廈門大學交流一個學期。
  • 民歌節中外歌手唱響"大地飛歌" 民歌經典一再刷新-廣西新聞網
    第18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式晚會舉行中外歌手唱響「本色花山·大地飛歌」9月11日晚,2016第18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式晚會「本色花山·大地飛歌」在廣西體育中心體育館盛大上演,李健、戴玉強、黃英、黃齡、陳永馨、羅寧娜、花青燕、王予嘉、韋晴晴等區內外歌手及東協各國的實力唱將們紛紛登臺,共唱一年一度的民歌盛會。
  • 面對面、屏對屏,閩臺文化藝術交流重啟 ---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
    「兩岸一家親、漳臺親上親」。7月27日,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藝術展,通過面對面、屏對屏方式,在福建漳州東山島開幕。這是疫情發生以來,閩臺兩岸共同主辦的首個綜合性文化交流活動。
  • 這部片紀錄了臺灣民歌時代,不少重要的歌手在此誕生
    一部關於臺灣民歌的紀錄片《四十年》 10 月 14 日將在臺灣上映,這部片希望能還原一個在 1975 年所開啟的民歌時代。日前《四十年》公開了正式預告以及海報,電影中記錄了包含了楊弦、胡德夫、楊祖珺、李宗盛等歌手。至於海報上的那個手拿吉他的人,則是被稱作「民歌之父」的楊弦,儘管他至今只出過兩張專輯,但依舊是民歌時代的領先者之一。
  • 「歌手」汪峰再唱「等待」致敬曾經無畏的自己
    原標題:「歌手」汪峰再唱「等待」致敬曾經無畏的自己   本周五(16日)湖南衛視大型原創音樂競技類節目《歌手》將播出第九期,作為一檔已經連續舉辦六屆的王牌音樂類綜藝節目,《歌手》擁有著大批忠實觀眾。目前賽程已經過半,首發歌手只剩三人,補位和踢館歌手勢均力敵。
  • 兩岸莆田籍學子在臺北面對面交流 各展才藝
    兩岸莆田籍學子在臺北面對面交流 各展才藝 2013年07月26日 10:3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26日臺北消息 日前,廈門莆田同鄉會「臺灣親子拜學交流活動團」來到臺北市莆仙同鄉會,與祖籍莆田的臺灣小朋友進行面對面交流。
  • 臺灣30多組民歌歌手響應「相知相守 民歌45演唱會」
    華夏經緯網7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由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李建復領軍,超過30多組民歌手響應參與將於今年9月舉辦的「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李建復(開麗娛樂提供)據悉,包含丁曉雯、木吉他合唱團、王海玲、王新蓮、王瑞瑜、王夢麟、吳楚楚、李明德、李建復、林子軒、林佳蓉、林亭翰、林隆璇、邰肇玫、金智娟、南方二重唱、洪小喬、範怡文、殷正洋、馬永蒂、馬永霖、馬毓芬、徐曉菁、許淑絹、許景淳、黃仲昆、黃韻玲、葉佳修、趙詠華、趙樹海、潘越雲、鄭怡等民歌手齊聚,將於今年9月26
  • "民歌40"臺北開唱 李宗盛等68位歌手唱響小巨蛋
    不僅因為音樂人交流協會歷屆理事長大有來頭,從陶曉清女士、吳楚楚先生、殷正洋先生到現任的李建復先生,都在音樂產業佔有崇高的地位;而協會10年舉辦一次的民歌歌手大團圓演唱會,更是讓歌迷引頸企盼守候多時的同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