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30多組民歌歌手響應「相知相守 民歌45演唱會」

2020-12-18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7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由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李建復領軍,超過30多組民歌手響應參與將於今年9月舉辦的「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

李建復(開麗娛樂提供)

據悉,包含丁曉雯、木吉他合唱團、王海玲、王新蓮、王瑞瑜、王夢麟、吳楚楚、李明德、李建復、林子軒、林佳蓉、林亭翰、林隆璇、邰肇玫、金智娟、南方二重唱、洪小喬、範怡文、殷正洋、馬永蒂、馬永霖、馬毓芬、徐曉菁、許淑絹、許景淳、黃仲昆、黃韻玲、葉佳修、趙詠華、趙樹海、潘越雲、鄭怡等民歌手齊聚,將於今年9月26、27日在今年最新落成的新場館,位於南港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相知相守 民歌45演唱會」。

黃韻玲。(開麗娛樂提供)

演出大陣仗亮相,馬上就為流行音樂的新指針場地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樹立最多組藝人開唱的演唱會的高標竿,由於陣容龐大,節目長度有限,節目編排也讓製作組傷透腦筋且協會透露名單還在邀請中。

趙樹海。(開麗娛樂提供)

2020年適逢民歌45周年,原是值得紀念的一年,但因新冠肺炎疫情,令大家面臨前焦慮,在這個時機點下,雖受到疫情影響變量不斷、籌備時間倉促,但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仍決定攜手眾位民歌手,打造一場暖心的演出。

南方二重唱。(開麗娛樂提供)

李建複本想籌備緊急可能歌手們會無法參與,沒想到送出邀請後大家響應熱烈,先前都不巧未能參與民歌30、40演出的鄭怡早就在兩人吃飯時敲碗民歌45演唱會舉辦,王新蓮、趙樹海、南方二重唱、趙詠華等歌手也說這麼有意義的時刻當然不能缺席,丁曉雯老師笑說:「觀眾會不會比較想要看我講評!要不考慮加張桌子在臺前我可以跟黃韻玲老師搭檔當評審。」(高楊)

相關焦點

  • 李宗盛相隔5年合體「木吉他」《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再聚首
    華夏經緯網8月26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由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李建復領軍的「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即將於9月26、27日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登場,邀來30多組歌手共襄盛舉,李宗盛也將與木吉他合唱團合體出席。
  • 這部片紀錄了臺灣民歌時代,不少重要的歌手在此誕生
    一部關於臺灣民歌的紀錄片《四十年》 10 月 14 日將在臺灣上映,這部片希望能還原一個在 1975 年所開啟的民歌時代。日前《四十年》公開了正式預告以及海報,電影中記錄了包含了楊弦、胡德夫、楊祖珺、李宗盛等歌手。至於海報上的那個手拿吉他的人,則是被稱作「民歌之父」的楊弦,儘管他至今只出過兩張專輯,但依舊是民歌時代的領先者之一。
  • 臺灣"民歌41"5月份在臺北、臺中、高雄登場
    臺灣「民歌41高峰會」1月25日舉行記者會正式「開跑」。14位臺灣「校園民歌」時代著名歌手將在5月份的三場演出中登場。  臺灣「民歌41高峰會」1月25日舉行記者會正式「開跑」。14位臺灣「校園民歌」時代著名歌手將在5月份的三場演出中登場。
  • 臺灣「民歌41」5月份在臺北、臺中、高雄登場
    14位臺灣「校園民歌」時代著名歌手將在5月份的三場演出中登場。圖為去年「民歌40高峰會」領軍者,今年發起「民歌41」的施孝榮在記者會上演唱。 陳悅 攝    臺灣「民歌41高峰會」1月25日舉行記者會正式「開跑」。14位臺灣「校園民歌」時代著名歌手將在5月份的三場演出中登場。以《野百合也有春天》、《天天天藍》等聞名華語樂壇的潘越雲今年也在演出陣容中。
  • "民歌40"臺北開唱 李宗盛等68位歌手唱響小巨蛋
    不僅因為音樂人交流協會歷屆理事長大有來頭,從陶曉清女士、吳楚楚先生、殷正洋先生到現任的李建復先生,都在音樂產業佔有崇高的地位;而協會10年舉辦一次的民歌歌手大團圓演唱會,更是讓歌迷引頸企盼守候多時的同學會。
  • 臺灣民歌四十年:潮起潮落 不忘初心
    臺灣民歌四十年演唱會宣傳活動歌手齊聚。   發軔:   唱自己的歌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那酒一樣的長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1975年6月6日,臺北中山堂,臺灣大學農學院畢業生楊弦舉辦了一場演唱會,演唱了8首詩人余光中詩作譜曲的作品,其中的《鄉愁四韻》後來流傳甚廣,此次演唱會也被視為臺灣民歌運動的開端,也是民歌紀念日的由來
  • 「民歌42高峰會」再唱經典 冀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臺灣資深民歌手施孝榮24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期待有一個正式的機會,與大陸優秀民歌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他說,音樂沒有任何限制,華語音樂的能量是非常大的。  臺灣校園民歌運動源於上世紀70年代。尤其1975年,楊弦和胡德夫在臺北市中山堂演唱以余光中《鄉愁四韻》等現代詩譜曲的作品,一般被認作民歌運動的開始。
  • 萬方齊豫陳綺貞唱響民歌往事
    40年前,歌者楊弦和胡德夫在臺北中山堂發起了「現代民歌之夜」演唱會,讓人們聽到了臺灣民謠。脫胎於此的李宗盛、羅大佑、齊豫、潘越雲等音樂人及其開創的臺灣新流行音樂日漸風靡華語樂壇。40年後,一臺名為「臺灣民歌40年」的演唱會在多城上演,勾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今年11月19日,這趟民謠列車將開進內地,首站停靠在深圳灣春繭體育館。
  • 臺中舉辦民歌40演唱會 3萬民眾回憶青春歲月
    由臺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舉辦的「我的未來不是夢,民歌40音樂會暨青年創業嘉年華」民歌演唱會眾星雲集。臺中市府今晚在市民廣場舉辦民歌40演唱會,市民坐滿草地,享受浪漫的民歌音樂會。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華夏經緯網11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市市民廣場1日晚洋溢濃濃民歌味,3萬民眾攜家帶眷前來一睹鄭怡
  • 臺灣民歌40年 在懷舊中傳承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孟迷 40年前,歌者楊弦在臺北中山堂發起了「現代民歌之夜」,以此拉開中國臺灣地區現代民歌運動的序幕,脫胎於此的李宗盛、羅大佑、齊豫、潘越雲等音樂人及其開創的臺灣新流行音樂日漸風靡華語樂壇。 40年後,一場名為「民歌40年——再唱一段思想起」的演唱會在臺灣多城上演,勾起了幾代人的鄉愁。
  • 2013新民歌演唱會第四季絢爛開唱 群星璀璨的饕餮盛宴
    群星獻唱《飛得更高》拉起演唱會帷幕(中國臺灣網 楊旋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消息 由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重金推出的《2013星光璀璨新民歌演唱會》第四季,24日晚在北京展覽館劇場火熱開唱。除了平安、李琦等大陸新生代歌手,更有臺灣知名人氣歌手順子、汪東城、卓文萱等傾情獻唱。  第四季的新民歌演唱會延續了前三季的火爆之勢,更在明星陣容及舞臺設計上加足砝碼。
  • 臺灣民歌運動四十年 開啟臺灣流行音樂史
    十年前,由陶曉清主持的那場「民歌三十」晚會整整三個多小時,侯德健、李建復、胡德夫、李泰祥、馬兆駿、蔡琴……都來了,幾十位歌手邊聊邊唱,臺下的人靜靜地坐著聽,不時有燈光照亮臺下的某個人,大家都像多年未見的老友,共赴一場如期而至的約定。「民歌運動」很重要,它開啟的,並不僅僅是臺灣擁有自己流行音樂的歷史。
  • 地區文化 | 「昭烏達民歌專場演唱會」暨首屆「昭烏達民歌學術論壇...
    地區文化 | 「昭烏達民歌專場演唱會」暨首屆「昭烏達民歌學術論壇」圓滿舉辦!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促進昭烏達民歌的傳承與傳播。在草原音樂周期間,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內蒙古昭烏達民歌學會籌備委員會、內蒙古曲歌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昭烏達民歌專場演唱會」和「昭烏達民歌學術論壇」在呼和浩特圓滿舉辦。
  • 臺灣民歌四十年:從憤怒到和解
    唱著《龍的傳人》、《酒幹倘賣無》、《鹿港小鎮》、《橄欖樹》長大的幾代人,想必都不會忘記2005年舉辦的「永遠的未央歌:民歌30演唱會」,活躍在70年代的民歌手們江湖重聚,再相逢,笑中帶淚,除了感動還是感動,相約下一個十年再見。
  • 臺灣民歌大腕齊聚廣州 領軍人物葉佳修:傳承是使命
    4月9日,葉佳修、曾淑勤、邰肇玫、施孝榮、王海玲、南方二重唱等臺灣民歌時代的佼佼者將齊聚廣州羊城創意產業園·中央車站舉行「民歌四十」演唱會,帶領廣州歌迷重溫那段「老青春」。葉佳修還接受了羊城晚報的獨家專訪,暢談他的感悟。
  • 民歌40經典再現 傳唱兩岸深植民心
    華夏經緯網7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40年前,在兩岸對峙的年代,臺灣青年學子在校園發起「唱自己的歌」,揭開校園民歌的序幕,為華語流行音樂奠基並影響對岸,40年後民歌經典再現,傳唱兩岸,深植民心。
  • 「民歌40」廣州中央車站演唱會開票
    最好的時代,最好的歌手,最好的歌  曾經有過那麼一段日子,歌曲排行榜上最受歡迎的是一群穿著T恤牛仔褲、背著吉他、自己寫歌自己唱的年輕人;這些自彈自唱的年輕人改變了臺灣流行音樂的樣貌,留下許多珍貴的歌曲,更穿越海峽,將一首首的好歌,傳唱到你我的心裡。
  • 民歌節中外歌手唱響"大地飛歌" 民歌經典一再刷新-廣西新聞網
    第18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式晚會舉行中外歌手唱響「本色花山·大地飛歌」9月11日晚,2016第18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式晚會「本色花山·大地飛歌」在廣西體育中心體育館盛大上演,李健、戴玉強、黃英、黃齡、陳永馨、羅寧娜、花青燕、王予嘉、韋晴晴等區內外歌手及東協各國的實力唱將們紛紛登臺,共唱一年一度的民歌盛會。
  • 陝北民歌新秀—記定邊「榆林市陝北民歌十大歌手」 張秀田
    2016年10月獲「榆林市陝北民歌十大歌手」稱號,被鄉親們親切的稱為飛出大山的「金鳳凰」。那麼,一個小女孩是怎樣拼搏?她是怎樣走出家鄉的?又有哪些與同時代女孩子的不同經歷呢?這裡是貧困的白於山腹地,陝北最高峰魏梁距這兒十來裡地,檸條灣村是一個有3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山大溝深,老一輩的農民都認為他們這裡比魏梁的山頭高。可見檸條灣也是很高的。這時正在收割蕎麥的李月霞突然感到腹痛難忍。她清楚這第二個孩子要出生了。她馬上喊來丈夫張立成攙扶她回家。回到老張家的農家大院自己的那孔土窯洞一個小時後,窯洞裡傳來一陣嘹亮嬰兒啼哭聲。
  • 揭民歌歌手現狀_行業報導_網易娛樂
    如果說民歌歌手已經事實走上商業化運作的道路,那民歌創作目前仍然大部分處在傳統的行政運轉模式下,很難商業化。加上我國在音樂創作力量上本來就有限,民歌作品和需求有很大的供求落差,形成長年的「僧多粥少」的狀態,好的作品越來越少,出色的民歌手也因此很難湧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民歌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