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和常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聯合主辦,金壇茅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和人民文旅、蝸牛景區管理集團承辦的以「小康旅遊 品質體驗」為主題的「2020中國未來景區大會暨長三角旅遊高質量發展金壇茅山論壇」在江蘇常州舉辦。
作為中國旅遊研究院主辦的文化和旅遊領域的品牌會議,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本次「中國未來景區大會」上帶來了《未來景區中國夢》的主題演講,分享了景區應如何科學謀劃未來發展,如何打破邊界、變革模式,如何成為人民所需要的景區的看法,為中國景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前瞻性建議。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
戴斌院長首先分享了中國旅遊業正加速恢復的喜人數據,他表示,國慶節、中秋節八天長假,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官方數據表明,中國旅遊消費的信心已經全面恢復,中國旅遊發展的潛力正在全面釋放,中國旅遊經濟已經進入到疫情防控常態情境下全面復工復產復業的新階段。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兩個偉大的戰略目標即將完成的情況下,如何順應趨勢、科學謀劃未來幾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成為中國旅遊業所有從業者都必須思考的命題。對此,戴斌院長提出三點看法:
一是人民需要遊得放心的安全景區,也要玩得開心的品質景區。任何時候,景區都要把遊客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景區提升安全水平要依靠制度、標準和程序,依靠設施設備和技術保障,特別是標準。例如,蝸牛景區管理集團的工程師制度對安全品質保障的技術支撐,對全行業具有可複製可推廣意義。
對安全品質保障的技術支撐也體現在景區預約制度上,利用人工智慧、紅外熱成像等先進技術開發分時實名預約系統,研發GIS(地理信息系統)和AR(增強現實技術)的可視化管控系統,可以提高包括景區在內的文化和旅遊行業的應急處理能力,提高包括景區在內的中國旅遊業和旅遊景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旅遊景區不僅是自然空間和歷史遺址,也是生活空間和當代場景。越來越多的當代生活場景開始成為主客共享的美麗新世界、美好新生活。景區可以做網紅,但是網紅絕不是景區的全部,更不能到處是玻璃棧橋和「天空之鏡」。經此一「疫」,旅遊業已不太可能回到過去「人山人海收紅利,圈山圈水收門票」的時代。沒有什麼邊界是不可打破的,沒有什麼模式是不可以變革的。我們需要安全的景區,也需要更加人文的景區。
二是人民需要開放共享的普惠景區,也需要利益兼容的創新景區。相對於主題公園和室內遊樂園,社區公園、城市公園、郊野公園、地質公園、國家文化公園等公園帶有很強的公共屬性。相較於短暫停留的遊客,更應該關注當地居民的文化、體育和休閒活動。
如今,依託傳統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的景區都面臨著門票價格下降甚至是「零門票」的趨勢。當下對旅遊景區的管理主要建立在分級而非分類的基礎上,對迪士尼、歡樂谷、環球影城等市場化的主題公園和更多的室內樂園來說,不管有沒有等級,它們的門票價格都不應該是政府管制的重點。但是對於利用國有的山水林草、文化遺產等公共資源發展起來的旅遊景區而言,包括未來的旅遊度假區,持續推進門票價格下降,是「讓老百姓玩得起」的旅遊發展的價值取向,是讓人民群眾有獲得感、滿意度的政策選項,更是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求,這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需要在適應此趨勢的情況下做好景區的管理經營,而不是逆勢而動。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境下跨省旅遊業務恢復後,各地陸續推出景區減免優惠政策。未來的旅遊景區在踐行「全民共享」的公共責任時,作為消費流量入口的屬性將會得到進一步凸顯。一方面加強讓人民共建共商共享,另一方面作為流量入口進行下一步的開發。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是主動的發展轉型還是配合政府的目的地推廣策略,在節假日期間減免門票都是正確的選擇。未來的景區在流量入口基礎上將會通過二次消費、衍生產品開發、「景區+」生態系統構建等方式開展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三是人民需要面向未來的數字景區,也需要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景區。加強科技應用是轉換動能,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需要從旅遊觀光和娛樂需求的角度,而不是簡單地從供給側的角度,把景區定義為好的室內和室外空間。目前,旅遊景區、主題公園和遊樂園行業還是沒有擺脫傳統的思維和發展模式。未來的景區要以新動能滿足新需求。在景區投資、產品研發和戰略演化的過程中,不能只是敬畏自然,還要建構人文,讓遊客在與自然、與居民和員工自然互動的過程中體驗生活的美好;不能只是致敬歷史,更要面向未來,讓遊客在高科技、新配置的場景中感悟宇宙、生命和文明;不能只是按照過去那種只分級不分類的標準建,更要面向市場,發揮市場主體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在此過程中,大數據、邊緣算法、人工智慧、機器翻譯、5G、北鬥導航等當代科技,將是連接此岸與彼岸,溝通今天與未來進程中不可或缺的底層器件和關鍵要素。
景區的科技含量體現在新型服務項目上,也體現在支撐景區運營的裝備設施上。我們注意到,5G、大數據、邊緣計算、無接觸服務、增強現實、電子競技、火星營地等高科技已經廣泛應用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在資源決定競爭力的大眾旅遊時代,我們可以通過市場開放和制度創新而獲得競爭優勢。在技術決定賽道的小康旅遊時代,如果沒有實驗室經濟的支撐,看不到「科技+文創」的未來,景區很可能成為遠古時代的恐龍。
來源:人民文旅
責任編輯:周夕陽
本文章版權歸人民日報人民文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版權聲明:【人民日報人民文旅】遵循行業規範,所有轉載稿件均已標註作者及來源,不代表本站觀點;原創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本站觀點;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獲得轉載授權後請註明作者以及來源為「人民日報人民文旅」,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投稿可能會經過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