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逸楓:全國14座城市租房落戶是否意味著租購同權時代來臨?

2020-12-24 騰訊網

文/謝逸楓

為了搶人才、搶人口,地方放寬落戶,推出的戶籍新政一個比一個牛批,一個比一個寬鬆。深圳、廣州等一二線城市大專落戶,到青島、福州等二三線城市的放寬中專落戶,或者是沒有學歷、社保年限的落戶,無錫等三四線城市的住所證明落戶,最後到全國最牛的地級市,蘇州租房落戶。總之,拼了。

蘇州落戶新政,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的意義,即租房落戶。蘇州的租房可落戶,直接與戶口、教育、社保、醫療掛鈎了。按照蘇州落戶新政規定,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租房落戶,是否意味著租購同權時代來臨,仍需要觀察。

蘇州的租房可落戶,值得支持。關鍵是是否可行性,是否會產生其他一系列問題。不知道蘇州的房東,或者是其他13個城市,敢不敢真正的租房落戶。因為一旦租房落戶,戶口與租的房子掛鈎,新的戶口(租客)是否享受著與房東同樣的孩子上名校、買二套房的權利。因為按照住房限購政策規定,本地戶口的,可以購買二套房。

會不會出現「租房」落戶,變炒房途徑或者是手段,出現多個戶口或者是假戶口,利用這個戶口進行投資買房。會不會變炒學位房、炒戶口的現象。會不會租金因落戶,突然之間暴漲十倍。會不會因一房多學位,學校拒收學生,因多佔教育資源。一旦出現學校拒收學生,房東與租房落戶的小孩誰優先。

租售同權和戶籍政策結合、共有產權住房保障和租賃住房保障的結合,都是值得去探索、研究的。不過,在沒有法律與完善的制度、政策情況下,即使有租房可落戶的政策,非常難實施。因為租房落戶會引發起到法律、學位、租金、購房、戶口管理等一系列的問題。相信,蘇州的房東短期內不敢租房落戶。

戶籍制度的改革與落戶限制的調整,自2019年以來最為明顯。2019年4月8日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規定,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

同時在2019年12月25日的意見指出,全面取消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寬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到2020年的4月9日,又下發通知,督促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推動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

說明未來落戶政策的主要方向是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目前各城市居民落戶方式主要有三種,合法穩定住所、合法穩定就業、人才引進落戶。當前在合法穩定住所落戶方面主要的政策方向是放開租房落戶的限制,或縮短租房落戶的年限要求。

在合法穩定就業方面,降低社保繳納時間要求或無需社保繳納要求。在人才引進落戶方面,主要的政策方向是降低或取消學歷落戶要求。其中在人才政策方面,主要的政策方向聚焦於放寬落戶限制、放寬購房條件、發放生活補貼、購房補貼等。截至2020年12月17日,共65省市出臺104條落戶及人才相關政策。

目前全國684個城市之中,北京、上海是全國落戶門檻最高,人口限制嚴的城市,大部分城市的落戶門檻已經放得很低。過去五年,人口老齡化、勞動年齡人口佔比下滑、二孩放開效果不好的情況下,一線與核心二線城市的戶口新政,針對性比較強,基本上是高學歷、技術型、創新創業型的年輕、中青年落戶。

其他二線城市最寬鬆,最吃虧的是三四線城市。因為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的資源有限,住房相對容易、收入不高、前景的發展相對低,戶口的吸引力比較差。而一二線城市的戶口,最值錢,主要是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的資源相對好,並且收入、就業、前景相對好。一旦解決戶口、住房,基本上能夠留下。

譬如落戶政策越來越松的城市裡面,基本上是二線城市為主。今年以來,南昌、濟南、秦皇島、南寧、張家口、贛州、福州等城市均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這將是未來除超大城市外其他城市的政策方向。而在未完全放開落戶限制的城市裡,政策聚焦於逐步放開租房落戶限制及降低學歷落戶要求。

其中的哈爾濱、瀋陽、福州、太原等城市規定中專、職業院校、技校畢業生可直接落戶。而人才政策裡面,深圳、廣州多區放寬人才購房限制。其他城市的人才政策主要在發放生活補貼及購房補貼方面發力,其中山東淄博的補貼力度較大,本、碩、博購房補貼分別為5萬、8萬、30萬,三四線城市比不了。

其一是現在零門檻落戶的城市,主要是指全面取消參保、購房、經商、居住年限、學歷等遷入城鎮的條件限制,實行以群眾申請為主、不附加其他條件、同戶人員可以隨遷的準入政策。按照不完全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12月中旬,南昌、濟南、福州、秦皇島、南寧、張家口、贛州等城市均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

其二是全面放開合法穩定住所落戶城市,主要的政策方向是取消租房落戶的限制或租房落戶的年限要求。今年以來,張家口、濟南、南寧、聊城、南昌、贛州、福州、蘇州等14個城市均出臺政策規定租房可直接落戶。紹興、溫州、嘉興租房落戶需相應的居住年限要求。江門、寧波租房落戶需社保繳納要求。

其三是人才落戶,降低學歷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超大城市的上海2020年在引進人才落戶政策方面有放鬆。根據此文件,應屆博士畢業生、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學科應屆碩士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上海。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復旦、同濟、華東師範應屆本科可直接落戶。

2018年以來各城市以人才形式落戶的門檻不斷降低,從最初要求本科學歷可直接落戶,到大專學歷可直接落戶,到2020年很多城市出臺中專、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畢業生(含教育部認定的留學歸國取得同等學歷)可直接落戶。截止到2020年12月中旬,瀋陽、聊城、福州、江門、哈爾濱、惠州、太原、營口、嶽陽、鹽城等城市均出臺政策。

其四是人才政策之中,有放寬購房資格,譬如廣州。2020年以來,廣州市黃埔區、白雲區、荔灣區相繼發布人才政策,規定獲得人才綠卡的持卡人無需連續繳滿5年個稅或社保即可購房。 還有太原。2020年9月28日,太原發通知指出,只要符合太原人才引進政策的,可購二套房,享受本市城鎮居民購房待遇,不受相關限購政策限制。

另外是發放生活及購房補貼, 如山東、鄭州等城市。發放生活及購房補貼,是城市吸引人才政策最重要的內容。除高層次及特殊人才引進政策外,生活補貼及購房補貼的發放通常依據學歷劃分,按本、碩、博分等級給予不同額度。其中生活補貼額度一般較低,購房補貼的額度相對較高。

今年以來人才相關政策中,山東淄博的補貼力度較大。其中,生活補貼連發5年,博士每月4000元,碩士2000元,學士1000元;一次性購房補貼,博士30萬,碩士8萬,學士5萬。就購房補貼來看,鄭州的力度相對較低,博士、碩士和「雙一流」本科畢業生,分別給予10萬、5萬、2萬首次購房補貼。

相關焦點

  • 廣州租購同權:通過租房上名校的可能性有多大?
    孫睿 攝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閔傑 許青青  「有了租購同權以後,怎麼能通過租房上更好的學校?」  8月14日晚7點半,廣州市建滔廣場四樓,一位家長拋出的問題,引發了一陣笑聲。這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為家長免費舉辦的「2018廣州幼升小全年規劃講座」。  「那就要拼概率了,運氣好的話,你能讀育才學校,運氣不好的話,你可能被分到楊箕小學。」
  • 廣州租購同權:通過租房上名校的可能性有多大?
    孫睿 攝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閔傑 許青青  「有了租購同權以後,怎麼能通過租房上更好的學校?」  8月14日晚7點半,廣州市建滔廣場四樓,一位家長拋出的問題,引發了一陣笑聲。這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為家長免費舉辦的「2018廣州幼升小全年規劃講座」。  「那就要拼概率了,運氣好的話,你能讀育才學校,運氣不好的話,你可能被分到楊箕小學。」
  • 房改新名詞都是什麼梗:詳解租售同權、購租並舉、共有產權
    自7月至今,從國家住建部到各個地方住建委,幾乎每周都有新政出爐:租售同權、購租並舉、共有產權……越來越多的樓市新名詞、新方案正躍然報端。各地政府似乎正在努力地改變著樓市發展的軌跡,試圖繞開隨時可能衝撞而來的帶有樓市泡沫標籤的「灰犀牛」。
  • "租購同權"是什麼?"租購同權"門檻高並非新政策
    至誠網(www.zhicheng.com)7月20日訊  近日,廣州提出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保障租購同權,遂引發輿論熱議。據業內人士介紹,租購同權其實並非新政,在一線城市,滿足特定條件的承租人子女均可享受就近入學,但基於優先級別的不同,承租人子女上優質學校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 廣東分會場: 補上監管漏洞 推行「租購同權」
    廣東是全國住房租賃的大省,8200多萬城鎮人口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居住在租賃住房。在深圳、東莞等城市,租房居住的比例則超過三分之二。2017年,全國首批住房租賃工作的12個試點城市中,廣東有4個。在探索住房租賃市場的道路上,廣東無疑是先行者。
  • 租購同權!灰犀牛!2017十大新詞語出爐 你知道哪幾個?
    十大新詞語是:雄安新區、共有產權房、共享充電寶、通俄門、租購同權、*留置、*灰犀牛、金磚+、勒索病毒、*地條鋼。(註:標有*號的詞語表示該詞語為舊詞新義)你對哪個新詞語印象最深刻?十個新詞語又有什麼含義?看下面十大新詞語解讀!
  • 押金付易退難、租購住房不同權,以「租」何以解「房憂」
    大城市房價高,再加上許多一二線城市的限購政策,使得租房成為很多新市民在大城市的第一落腳點。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
  • 面對大城市各種租房難題 新市民以「租」何以解「房憂」
    大城市房價高,再加上許多一二線城市的限購政策,使得租房成為很多新市民在大城市的第一落腳點。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日前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也將解決好新市民住房問題列入今年重點任務。
  • 10天5大城市搶人!蘇州租房落戶 什麼信號
    其中有一句表述是——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時隔四天,蘇州市政府發布《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調整落戶政策,其中包括租賃人口落戶、積分落戶與南京互通等重大舉措。消息剛出,就登上了微博熱搜。超高的關注度背後,反映的是當前大城市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租購不同權」。
  • 10天5大城市搶人,蘇州租房落戶,什麼信號?
    其中有一句表述是——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時隔四天,蘇州市政府發布《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調整落戶政策,其中包括租賃人口落戶、積分落戶與南京互通等重大舉措。
  • 10天5大城市搶人 蘇州租房落戶 什麼信號
    其中有一句表述是——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時隔四天,蘇州市政府發布《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調整落戶政策,其中包括租賃人口落戶、積分落戶與南京互通等重大舉措。消息剛出,就登上了微博熱搜。超高的關注度背後,反映的是當前大城市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租購不同權」。
  • 全國政協委員、省新聯會會長藍逢輝建議「建立『租購併舉』制度
    9月24日,全國政協在北京召開「建立『租購併舉』制度,加快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並講話。11位全國、省、市、縣政協委員和1位基層群眾在全國政協機關和浙江、廣東、四川4個會場以及通過視頻連線方式發言,他們當中既有專家學者,也有房地產企業、中介機構、租房戶代表。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新聯會會長、尤尼泰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總裁藍逢輝參加會議。
  • 面對大城市中的各種租房難題 新市民以「租」何以解「房憂」
    來源:中國新聞網租賃合同中的「霸王」條款防不勝防、押金付易退難、租購住房不同權……面對大城市中的各種租房難題——新市民,以「租」何以解「房憂」【經濟界面】大城市房價高,再加上許多一二線城市的限購政策,使得租房成為很多新市民在大城市的第一落腳點。
  • 買房越來越晚租客年齡變大 全國租房人群接近2億
    2億,租房已是一線城市年輕人的新常態。貝殼租房方面指出,2017年以來,杭州、西安、武漢、成都、南京等地均推出人才新政,以提供住房、購房補貼、降低落戶門檻等手段吸引人才進駐。在人才優惠政策之下,年輕人出現從一線城市向「新一線」城市分流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逃離北上廣,奔赴新一線。這在2018年房屋租賃市場成交數據上得到回應。
  • 體驗租房新選擇:貸款租房,叫好還要叫座
    一些銀行與地方合作推出住房租賃監管及交易服務平臺,提供貸款服務——  貸款租房,叫好還要叫座(視窗·體驗租房新選擇③)  今年6月15日,建行成立了全國首家銀行系住房服務公司——建信住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建行將以新模式投入住房租賃市場的建設和發展,為人們提供更豐富、更可靠、更實惠的房源,讓租房戶租得稱心,住得安心。」建行相關負責人說。
  • 租購併舉一周年:長租公寓之後,將推藍領公寓
    地方租賃新政頻出的一年租購同權、集體土地入市、REITs破局……京滬與「十二城」政策頻出,「租購同權」引租房者關注鼓勵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文件在2016年便已出現。作為「十二城」之首,廣州的跟進動作最為迅速,就在「通知」對外發布前,廣州便推出《廣州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方案》,一度引發輿論對租購同權的關注。隨後,南京、武漢、深圳等位列「十二城」之列的城市也紛紛出臺地方版本的加快租賃市場政策。而上海和北京兩座一線城市雖不在「十二城」之列,但也分別在「通知」之後兩個月即2017年9月出臺了各自的地方性文件。
  • 租房市場迎來小高峰 單身公寓、小兩房受歡迎
    根據往年情況,年後進城務工人員增多、跳槽人數也增長,在工作地點變化的基礎上衍生出大量換房、租房需求,也助推了租房市場出現小高峰。今年,根據各租賃網站公開的數據顯示,節後至今各平臺租房頁面的訪問量連連攀升。每年春節過後,隨著天氣轉暖,全國的租房市場迎來了傳統旺季。
  • 貝殼租房發布「2018年租房十大關鍵詞」
    日前,貝殼租房發布「2018年租房十大關鍵詞」,基於平臺數據與貝殼研究院RealData,對25個主要城市進行數據分析,以租房客視角,生動有趣地描繪了這一年的中國租房群像。  城市有「性格」  在大眾眼中,不同城市有著不同的性格,在租房這件事上,特徵性格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 破碎的租房夢:長租公寓會成為下一個P2P嗎?
    當年6月,國務院提出「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健全以市場配置為主、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租賃體系。」租房市場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敏感的各路資本嗅到了重大機遇,長租公寓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地湧現出來。
  • 租購併舉雙軌制住房供應體系漸成型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將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宜居。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對建立市場與保障雙軌制、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體系的再次確認。事實上,2017年中國房地產調控經歷了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為核心的行政性調控,再到租售同權,住房租賃試點等住房供應體系的調控。隨著信息聯網、不動產登記、房地產稅等相繼落地,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已漸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