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產生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同樣是工作了數年,別人是月收3w的大佬,而自己還是3k的小白?
就算你沒有,但是你身邊也一定有這樣的例子:和TA同期進公司的同事都已經晉升,就TA還在原來崗位上,每天就是上班熬資歷。
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領導不願意給這樣的員工漲薪升職?拿3k和3w月薪的員工,到底有哪些區別?
01 職場上的「花盆效應」
所謂的花盆效應,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適的「花盆」中待久了,就會安於現狀。
當一個人在舒適區待久了,習慣了每天重複的工作,習慣了現狀,不再花費時間精進自己,那麼你永遠也無法脫離現狀,反而會因為跟不上時代的喜好,被人淘汰。
現實很殘酷,很多人雖然資歷很深,但這些資歷並沒有讓他獲得成長,沒有職業規劃,能做多久算多久,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得過且過來的,這樣的人,再過幾年都不會變牛。
相對地,那些優秀的員工,不會這樣,他們不安於現狀,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應該怎麼去努力,他們的成功源於自己的主動。
02 差距一開始就存在
老闆和我們分享過一個故事,有兩個員工來面試,當時他問了兩位面試者共同的一個問題:你們還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嗎?
其中一個人問:「我想了解一下公司的薪資結構,如果完不成績效的話會扣底薪嗎?」
另一個人問:「我想了解一下公司的薪資結構,績效提成是怎麼算的?」
結果我就不說了,如果你是老闆,你會選擇哪一位員工?
普通的員工看重自己的最低保障,他們在乎維護自己既得的權益,優秀的員工只看得到前方的目標,他知道只要有豐富的經驗提高自己的能力,無論走到哪裡都能贏得高薪。
03 對待工作問題的態度不一樣
普通的員工只是在機械地執行領導的任務,永遠不會主動去思考為什麼要做這項任務,每天都很忙,但永遠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
沒有遇上問題還好,一遇到問題,下意識就開始抱怨安排工作給自己的上司,開始抱怨不講理的「甲方」,就是不會去想怎麼解決,幾乎沒有執行力。
但是優秀的員工不同,他們會主動去思考為什麼,遇到問題也會積極向上司反饋,執行力高,善於反思,從失敗中獲取經驗。
我記得去年有一個很火的辦公室段子:
一個員工跑到老闆辦公室,拍著桌子說為什麼自己幹了10年,不漲工資不升職,反倒比自己晚來8年的小年輕,爬到了自己頭上。
老闆讓他下樓去列印店看看還有沒有列印用的紙,他上來說:有
老闆繼續問:有xx牌子的嗎?
他又下去問了一遍……
後來老闆叫來新晉升的同事,也問了他同樣的問題,
這位員工只下去了一次就解決了他所有的問題。
雖然很搞笑,但這就是差距。
04 如何讓自己變得優秀?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如何理直氣壯地問老闆為什麼不給自己升職加薪,只有一個方式:讓自己變得值錢。
1.規劃長期的願景
先問問自己想要什麼?
比如說你的長期的願景可以是在北上廣擁有一個小家;可以是進入公司的核心管理層,也可以是簡簡單單的,想要從月薪5k漲到月薪5w……
記住一定是清晰的,可實現的。
2.規劃長、短期目標
長期願景有了,長、短期的目標也應該安排上了。
把目標分成幾個階段:我想三年當上營銷總監,這就是長期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需要第一年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第二年學會掌握總監的基本技能,這樣第三年我有了業績又有了技能,才有資本去爭取總監的崗位,才有資本說我可以跳槽到更好的地方。
然後再細分,第一年提高業務水平,我第一個季度怎麼做?第一個月需要掌握什麼?第一個星期我要熟悉哪些業務……
越細越有執行力。
3.個人SWOT
分析自己的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尋找哪些不利於我們成長的因素,解決他們。
4.制定執行計劃
剛剛我們也一直在強調目標一定是可實現的,為了幫助目標更好地實現,我們需要一個詳細的執行計劃,具體參照萬能的模板SMART模型就夠用了。
也就是:具體、可衡量、可達到、相關性、有時限。
5.學會反思總結
想要成長,首先就是要從我們的本職工作中積累經驗,重要的是還要去沉澱經驗,也就是學會總結經驗。
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值得我們反覆學習的知識點。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地反思然後記錄下來,不光是自己的工作,也要學會從別人分享的經驗中獲取自己能用的內容。
最後再給大家嘮叨兩句:不論做什麼,都多長點心,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要等著有人來推你一把,你才肯挪一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