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麼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拿到理想的報酬?
2.公司規模不大,效益一般,沒有發展空間,無法滿足自身發展,該不該跳槽?
3.同樣的工作崗位,為啥他是8千的薪水,我是5千的薪水?
4.那些月薪3萬+的人是怎麼做到的?
我想說的是,做好自我職場管理,5千月薪與3萬月薪只是差了「時間」而已。
路選對了,早晚都能達到目標。
方式用對了,可以縮短實現目標的時間。
就好比從青島去北京,是用騎行的方式、自駕的方式還是乘坐飛機的方式能更快的到達呢?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畢業5年就可以實現月薪3萬,有些人畢業十年才實現,而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實現。
選對職場:一隻腳踏入社會以前先想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是安穩的鐵飯碗還是有挑戰的工作。
有人曾經來諮詢通過了公務員考試又收到了阿里巴巴的offer,怎麼選。選公務員就意味著,薪資水平並不是你的目標,高薪水的這條路在一開始就已經放棄了。選阿里巴巴就意味已經踏上了高薪水目標的路途。
在我畢業的那個年代穩定的國企工作是很多211.985畢業生們的理想工作。我在沒有依靠任何關係,經過了4輪面試,一輪終試,成為一家國企當年招聘的3名新人之一,且跟我同時被錄取的兩位,一位是有兩年同崗位工作經驗,英語專8水平。另一位也是工作兩年的非同崗位工作經驗,且有內部關係,只有我是應屆畢業生。當時的榮耀感讓我放棄了北京一家挺不錯的私企的工作。試用期三個月了解了國企的職場環境後,讓我開始思考我想要的人生和我想要的職場道路,認真思考過後在無數人的反對聲中,我辭掉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時至今日,仍舊慶幸當初走對了這一步。
在現在開放的市場經濟時代,高薪水意味著高付出、高價值。「不勞而獲」這種想像雖然在一定情形下仍存在,但已經不是社會的主流。進入職場的那一刻開始,就要端正心態,不要想著走捷徑,腳踏實際的走好每一步,目標終會實現。
①眼界和格局
一個人的眼界和格局,決定了他未來所能到達的地方。很多人在做工作時喜歡斤斤計較,這項工作做了有什麼意義,與本職崗位無關就不做。做工作計劃或方案時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並不考慮部門或公司的整體利益的最大化。這種做事方式,無形中已經給自己劃了永遠都跳不出來的圈。
②硬實力
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這兩方面稱為職業經理人的硬實力,是一個員工能直接給企業帶來價值的能力。
企業與員工在一般意義上講可以算作是員工付出勞動所創造的價值與企業支付的薪水間的一種係數折算後的等價交換。制定提升計劃把自己的硬實力提升到值3萬以上的水平。不管在哪家企業你都能拿到想要的薪水。
③軟實力
社交能力和關係維護這兩方面稱為軟實力,他們雖然不直接給企業創造價值,但是可以為硬實力的發揮保駕護航。
「懷才不遇」這個詞雖然聽起來覺得這個人很有才能,可惜無處發揮。細究起來是軟實力沒有建設好,所導致的硬實力發揮受阻。雖然有了價值3萬的業務能力或管理水平,但是到哪關係都處不好,工作沒人配合,執行不下去,那價值的產出就大打折扣。也有可能硬實力沒有達到3萬的價值,然而軟實習做得好,給了正向的推動。綜合價值高出了實際價值。
總結起來,選對路,從5千到5萬月薪只是「時間」的問題,早晚會實現。決定實現目標早或晚的因素是3種自我管理經營的方式"眼界和格局「」硬實力「」軟實力「
說到這裡,文章開篇的4個問題,相信不用我來回答,大家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了。
圖片來源:
1.美女feifei手繪
2.自拍
3.網絡資源
睿學管理,堅持純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