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小鎮緣何力挺「脫歐」

2020-12-25 環球網

從倫敦坐火車往北走,兩小時就到了坐落在林肯郡的波士頓。在今年6月的英國全民公投中,這個人口3.5萬的英國東部小鎮以近76%的脫歐票成為全英「最支持脫歐」的小鎮。

波士頓鎮所在的波士頓自治市曾是英國最開放的地區之一。作為面向歐洲大陸的英國港口城市,波士頓從14世紀起就受益於與荷蘭的羊毛、食鹽自由貿易,日漸興盛。但為何英國歷史上與歐洲聯繫最緊密、思想最開放的小鎮現在卻最堅決地要求脫離歐盟、限制進入英國的歐洲移民數量?

波士頓人選擇「脫歐」的第一個原因就是歐洲移民大量進入小鎮,鎮上居民、特別是上了年紀的居民覺得自己曾經熟悉的生活環境被這些移民徹底改變了。波士頓目前已是英國外來移民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被媒體稱為「小波蘭」。小鎮人口中,大約十分之一是移民,而在波士頓所在的林肯郡,這一比例只有3.5%。波士頓的移民中,絕大多數來自羅馬尼亞、波蘭等東歐國家,一小部分來自巴基斯坦、印度等國。不少波士頓居民認為東歐移民給波士頓造成了嚴重的社會與經濟問題。

英國最新公布的數據讓波士頓人擔心移民人數失控:從去年7月到今年6月,英國淨移民人數超過33萬,為歷史同期第二高;從歐盟國家移居英國的人數超過28萬,為歷年同期最高。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在波士頓工作的東歐移民大多是年輕人,雖然沒有對當地的醫療和養老系統帶來壓力,但少數人愛喝酒、酒後鬧事、隨地小便等行為造成了波士頓人心目中東歐移民的汙名化。波士頓人認為,移民的大量到來導致波士頓房租大漲,也加劇了當地公共資源的緊張,比如鎮上堵車日益嚴重,醫院、銀行、幼兒園總是人滿為患,犯罪率也居高不下。

波士頓自治市議會中的英國獨立黨副領袖強納森·諾貝爾表示,獨立黨提出的「重新拿回我們的主權」這一脫歐口號之所以在波士頓地區受到擁護,原因之一是波士頓人希望對進入英國的移民數量和構成進行控制,限制非技術工人進入,讓那些英國真正需要的、高素質的移民進入。獨立黨政客在波士頓的宣傳中稱,英國加入歐盟導致它必須服從歐盟法律、繳納高額會費,這些資源本可用來改善英國人的生活。

英國多家研究機構的調研報告顯示,移民的到來在約5%的底層工作領域給英國本地的非技術工人帶來競爭,但從事這些工作的很多是更早到來的移民。雖然移民為英國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英國全國的平均工資水平得到提升,但各地區的提升水平不一,波士頓人顯然沒有感受到收入的增長。

波士頓自治市議會領袖彼得·貝德福德表示,「脫歐」公投在波士頓這樣的地方「已經和人們對脫不脫歐的態度關係不大了」,主要是他們表達自己怨恨與不滿的手段,而公投「兩者選一」的形式也為人們發洩自己的情緒提供了便利。波士頓成為英國脫歐票比例最高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隨著種族隔離和交流缺乏,留歐派對真相宣傳不力,一些錯誤的信息被脫歐派當作真相傳播,被追逐選票的政客利用。

貝德福德舉例說,人們認為歐盟從英國拿走了巨額的會費,卻很少給予,但事實上歐盟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波士頓很大援助,鎮上的企業可以隨時申請「歐洲建設與投資基金」;人們認為採用澳大利亞那樣的積分系統篩選高技術移民,就可以阻止低層次的非技術工人進入英國,但事實是澳大利亞每年仍然需要16萬非技術移民;人們認為東歐移民濫用酒精,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因在鎮上的禁酒區飲酒而遭起訴的4人全部都是波士頓本地人;人們認為移民們攫取了波士頓的財富,事實上,在他們開設店鋪前,波士頓的西大街空空蕩蕩,了無生機,現在不少東歐移民在波士頓買了房子,依法納稅,還把父母和祖父母接來生活,真正把波士頓當成自己的家。

英國脫歐官方拉票機構——「為脫歐投票」組織的執行長馬修·艾略特表示,卡梅倫政府未能與歐盟達成英國人滿意的移民協議、歐巴馬等西方政要警告英國不要「脫歐」、脫歐派在選戰中組織得力、留歐派未能有效傳遞自己的觀點、英國小報支持「脫歐」等因素,都是脫歐派最終勝利的原因。「也許,與其說英國公投脫歐是脫歐派的勝利,不如說是留歐派的失敗。」他說。

75歲的巴裡是波士頓四分之一選擇留歐的居民之一。雖然公投後還沒有感到任何實質性變化,但他擔心媒體的關注讓波士頓居民與移民間的氣氛變得緊張。鎮上一些僱傭東歐移民耕種、加工蔬菜的農場主擔心,英國限制移民進入將造成勞動力短缺,最終影響英國經濟。

波士頓人說,在小鎮上,任何一處都能看到直衝雲霄的聖·伯託爾夫教堂,因此在波士頓永遠不會迷路。希望「脫歐」風口浪尖上的波士頓永遠不會迷路。(桂濤)

相關焦點

  • 英國「最支持脫歐」小鎮怎麼說
    在今年6月的英國全民公投中,這個人口3.5萬的英國東部小鎮以近76%的「脫歐」票成為全英「最支持脫歐」小鎮。公投至今已有半年,複雜冗長的「脫歐」進程仍不知走向何方。《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走訪波士頓,發現小鎮居民雖然也對「脫歐」路線圖感到迷茫,大部分人仍堅定支持「脫歐」。
  • 英國「脫歐」再遭重挫 詹森能否守住「底線」
    歐盟方面19日晚些時候宣布,已收到來自英國的延遲「脫歐」申請。新華社發(英國議會攝影師傑西卡·泰勒攝)  輿論認為,在10月31日「脫歐」大限來臨之際,詹森再次遭遇重大挫折。儘管英國向歐盟申請延遲「脫歐」,但是否延遲仍存懸念。
  • 英國脫歐,和美國有啥關係?
    雖然消息發布後不久,英國脫歐事務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就用辭職表達對協議草案的不滿,但在漫長的脫歐大戲中也算邁出了關鍵性一步。一直以來,隔絕英國與歐洲大陸的絕不僅僅是英吉利海峽,還有歷史形成的民族心理與文化意識形態的本質差異。基於英國與歐洲互不信任的歷史傳統以及目前雙方在勞動力市場開放與歐盟成員國主權地位等問題上嚴重對立的政治立場,英國「脫歐」的確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在「脫歐」之後,英國與歐陸的關係將會變得冷淡,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對英國的自身利益造成不利影響。
  • 英國「脫歐路線圖」難產
    《參考消息》駐倫敦記者桂濤9月22日報導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19日表示,英國政府今年內不會正式啟動脫歐談判。而一旦談判開始,她將為英國在「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領域爭取滿意結果。英國公投決定脫歐至今已近3個月,然而,一份清晰的「脫歐路線圖」仍遙不可及。
  • 英國脫歐後拒絕與歐盟「共享」漁場,鱈魚戰爭恐再次爆發!
    其實在英國脫歐之前的漁業界,也分成脫歐(英格蘭)與留歐(蘇格蘭)兩派,位於英格蘭西南部德文郡的漁業鎮布裡克瑟姆(Brixham)是力主脫歐的代表。英格蘭西南部德文郡的漁業鎮布裡克瑟姆(Brixham,以下簡稱布港)的漁夫沃克堅稱,只有脫歐成功,才能免於讓英國水域繼續被各國「強暴」。
  • 脫歐難脫,英國社會正陷入分裂
    脫歐對英國來說成為21世紀的難題,特雷莎•梅還在苦戰,至今找不到一個為各方所接受的方案。如果再舉行一次公投,是不是可以免於脫歐呢?結果似乎也不會那麼樂觀,在脫歐公投中,倫敦等金融化城市中的精英們還是希望留在歐盟,但是包括伯明罕在內的工業重鎮是脫歐的中堅力量。
  • 從脫歐公投到協議達成:英國脫歐艱難史+最新脫歐政策詳解
    為此,頸長特別給你總結了史上最糾結  」英國脫歐史「  還能一文讀懂脫歐協議哦~  2020年1月31日英國時間23:00,英國正式宣布將與歐盟揮手告別,並進入為期11個月的脫歐過渡期。    英國脫歐大事記一覽   經歷四年半的超長拉鋸戰,最終以長達1,200頁紙的脫歐協議「握手言和」  2013.01.31 卡梅倫Donald Cameron提出脫歐公投  2016.06.23 脫歐公投:英國離開歐盟
  • 英國脫歐正式宣布時間是幾月幾號 英國脫歐原因及影響
    新華社倫敦3月20日電(記者桂濤)英國政府發言人20日對媒體表示,首相特雷莎·梅將於本月29日宣布啟動《裡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開啟英國「脫歐」程序。  發言人表示,特雷莎·梅將致信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告知他們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決定,並期待儘早開始同歐盟談判。發言人說,英國駐歐盟大使已於當天早些時候將這一決定告知歐洲理事會。
  • 摩洛哥與英國研討英國脫歐的影響
    摩洛哥「le 360」網站消息,10月22日,英國摩洛哥商會在卡薩舉辦研討會,專題研討英國脫歐對摩洛哥帶來的機會和挑戰。有專家指出,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最新報告表明,如果英國無協議脫歐,預計將給摩造成971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相當於摩對英出口的11%。
  • 百貨公司門店部分食品「斷供」了 英國脫歐的影響有多大?
    原標題:百貨公司門店部分食品「斷供」了 英國脫歐的影響有多大?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從今年1月1日起,英國正式脫歐。根據英歐協議,雙方商品貿易將繼續享受零關稅、零配額的待遇。但從短期來看,即使有新協議保駕護航,英歐貿易流暢度仍不比從前。
  • 英國脫歐了,歐洲現在到底是什麼樣?
    在加入歐洲大家庭43年後,任性的英國人用全民表決的方式,宣告脫離歐盟,脫歐已成為歷史事件。對英國人而言,「脫」與「不脫」,利弊幾何?「脫歐」真是明智之選嗎? 「脫歐」之利其實明擺著,那就是不用「補貼窮親戚們了」: 1、「脫歐」之後,英國可以不必向歐盟繳納每年數十億到上百億不等的會費。以2015年為例,英國向歐盟支付的歐盟會費高達178億英鎊,相當於每周繳納3.5億英鎊。按照「脫歐派」的設想,省下的這筆錢可以貼補英國巨大的公共服務開支。
  • 中國緣何成為英國最大進口來源國?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日前在官網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中國首次成為英國最大進口商品來源國。在各國仍深陷經濟重度衰退之際,中國緣何成為英國最大進口來源國?一季度,英國從中國進口的電子設備在各類商品進口中居第二位,佔總商品進口約33.3%,總額達31億英鎊。該趨勢與往年數據也基本吻合。ONS歷史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電子裝備、通訊設備、辦公機械設備、服裝、家具等是英國從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類別。ONS數據還顯示,2019年中國是英國的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僅次於德國。英國主要從德國進口汽車、道路交通工具、醫療產品等。
  • 英國人盼望結束「脫歐」苦旅:我們需要知道哪天「脫歐」
    「直到今天我依然鼓勵企業做好應對『無協議脫歐』的預案。」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孟珂琳(凱薩琳·麥吉尼斯)在日前舉行的一場媒體吹風會上說。10月31日是英國「脫歐」的最後期限,但從近期進展看,屆時結局仍不明朗。「脫歐」公投結束至今已3年多,英國仍未結束「脫歐」苦旅。
  • 多年曲折 英國「脫歐」談判大事記
    經過漫長的談判,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此後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 ,英歐雙方圍繞未來關係展開談判。 經過艱苦談判,2018年11月,歐盟正式通過此前與英國達成的退出協議和「英歐未來關係宣言」兩份政治文件,統稱「脫歐」協議。但是,在2019年1月和3月,英國議會下院兩次否決了這一「脫歐」協議。
  • 精選一組英國脫歐的冷知識;英國入歐盟花了13年,脫歐花了六年
    一,英國進入歐盟花了13年的時間,脫歐花了6年多時間,換了三位首相;加入歐盟難,脫離歐盟也不容易。(二戰期間,流亡倫敦的戴高樂得到過英國政府的大力資助)1960年,英國首次申請加入歐盟前身的歐洲經濟共同體(EEC),遭法國總統戴高樂否決。直到1973年,英國首相希斯重啟加入歐共體談判,終成為成員國。
  • 英國議會通過「脫歐」貿易協議
    中新社倫敦12月30日電 (趙星一)英國議會下議院30日以521票贊成、73票反對,通過了英國政府與歐盟達成的「脫歐」貿易協定。英國政府官方網站公布,英國國會議員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了「脫歐」貿易協議,為31日晚11時該協議生效鋪平了道路。
  • 英國「脫歐」上演「最後的倔強」
    如今,曠日持久的英國「脫歐」大戲即將上演最後一幕。協議能否達成,誰都不敢打包票。英國和歐盟都讓各自的民眾作好心理準備:如果事情談成了,他們將迎來一項有裡程碑意義的協議;如果沒成,那麼英歐之間的經濟聯繫將瀕於崩潰,兩者雙雙陷入不確定性的漩渦。
  • 脫歐後英國的增值稅如何申報
    從2021年1月1日起,英國將出臺一套新的電子商務增值稅法規。歐盟和英國達成了退出歐盟的貿易協議,中英貿易將發生巨大變化。英國和歐盟將成為兩個獨立的市場,自由流動將結束英國脫歐後增值稅將如何申報?深入分析新稅制改革自2021年1月1日起,英國正式實施新的電子商務增值稅條例。對於賣家的朋友來說,可能有很多疑問——英國增值稅改革後如何徵收增值稅?
  • 英國議會下院投票否決「脫歐」協議
    1月15日,在英國倫敦,民眾在議會大廈外的英國前首相邱吉爾雕像前參加集會。 英國議會下院15日投票否決了此前英國政府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在經過5天辯論後,英國議會下院15日以432票反對、202票支持的投票結果否決了「脫歐」協議。 新華社發(蒂姆·愛爾蘭攝)  新華社倫敦1月15日電(記者桂濤)英國議會下院15日投票否決了英國政府此前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  在經過5天辯論後,英國議會下院15日以432票反對、202票支持的投票結果否決了「脫歐」協議。
  • 劉明禮:英國「脫歐」為何再入迷途
    英國「脫歐」問題糾纏至今已經四年有餘,雖然今年1月底英國在法律上已離開歐盟,但仍處於過渡期,雙方未來經貿關係尚未敲定。近日,英國政府提出的《內部市場法案》讓談判進程再掀波瀾。從詹森上臺後的脫歐談判進程看,英國多次使用「不惜魚死網破」的策略,顯示自身寧可「無協議脫歐」也要促使歐盟讓步,並取得一定效果。而且保守黨在上次大選中大幅擴大了議會下院席位,詹森的執政地位得到鞏固,對自身談判策略變得更有信心。第二,英國試圖利用明確脫歐時間表來推進與其他經濟體的自貿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