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最支持脫歐」小鎮怎麼說

2020-12-25 海疆在線

從倫敦坐火車往北走,兩小時就到了坐落在林肯郡的波士頓。在今年6月的英國全民公投中,這個人口3.5萬的英國東部小鎮以近76%的「脫歐」票成為全英「最支持脫歐」小鎮。

公投至今已有半年,複雜冗長的「脫歐」進程仍不知走向何方。《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走訪波士頓,發現小鎮居民雖然也對「脫歐」路線圖感到迷茫,大部分人仍堅定支持「脫歐」。

小鎮昨天與今天

歷史上,波士頓鎮所在的波士頓自治市曾是英國最開放的地區之一。作為面向歐洲大陸的英國港口城市,波士頓從14世紀起就受益於與荷蘭的羊毛、食鹽貿易,日漸興盛,鎮上至今屹立的24米高的荷蘭式風車磨坊就是小鎮深受歐洲影響的證明。

17世紀起,歐洲大陸包括加爾文教派在內、與正統天主教教義相悖的「異端思想」正是從波士頓進入英國,波士頓鎮也始終是英國在宗教思想上最「離經叛道」的地區之一。1620年第一批從英國搭乘「五月花號」前往美洲新大陸的清教徒中,就有一部分人曾試圖從波士頓啟程逃往荷蘭、計劃失敗後才轉投他處。

英國歷史上曾經是與歐洲聯繫最緊密、思想最開放的小鎮,現在為何最堅決地要求脫離歐盟、限制進入英國的歐洲移民數量呢?

乍看之下,波士頓和其他英國鄉村小鎮並無二致。鎮上居民每天的生活圍繞三條主要商業街、高聳的聖·伯託爾夫教堂、《波士頓標準報》和每周兩次的集市進行著,平靜而安逸,政治上多數人支持保守黨。近百年來,波士頓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蔬菜種植及農產品加工,缺乏新增長點,經濟發展在英國低於平均水平,年輕人往往前往不遠的諾丁漢、倫敦等城市工作,鎮上的本地人以老年人為主,見面時常打著招呼。

走訪中發現,波士頓居民選擇脫歐的第一個原因,是歐洲移民大量進入小鎮,特別是上了年紀的居民覺得自己曾經熟悉的生活環境被這些移民徹底改變了。

波士頓目前是英國外來移民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被媒體稱為「小波蘭」。小鎮人口中移民約佔十分之一,而在波士頓所在的林肯郡,這一比例為3.5%。小鎮移民中絕大多數來自羅馬尼亞、波蘭等東歐國家,一小部分來自巴基斯坦、印度等國。

走在小鎮主要街道之一的西大街,不少店鋪都是東歐移民經營的超市、餐館,一般以「歐洲超市」「巴爾幹餐館」命名,門面上用包括英國、波蘭、羅馬尼亞、立陶宛等各國國旗做裝飾,售賣香腸、燻火腿等東歐特色食物和用品,餐館內往往沒有英文菜單,播放東歐廣播節目,顧客也以東歐人為主。西大街儼然成了波士頓鎮裡的「東歐村」。

「現在『西大街』已經成了『東大街』了,到處都是東歐人。」71歲的小鎮老人弗雷德裡克說,「我在波士頓出生、長大,但現在我都不認識這裡了。」

移民帶來社會和經濟問題

希望通過「脫歐」能讓英國拿回喪失的邊界主權、限制移民進入,是大多數接受採訪的波士頓居民選擇「脫歐」的最重要原因。他們認為東歐移民給波士頓帶來了嚴重的社會與經濟問題。

波士頓人對移民並不陌生。20世紀中期,大批愛爾蘭工人來到波士頓的農場,負責播種與收割,但大都是季節工,農閒季即回到愛爾蘭。20世紀末,幾千名葡萄牙工人湧入,鎮上人還記得2004年葡萄牙歐洲杯英格蘭隊輸給法國隊後,當地人和葡萄牙社群發生衝突,引發騷亂。隨著2004年歐盟史上最大一次東擴,波蘭、立陶宛等東歐國家移民陸續來波士頓尋找工作,並最終成為這裡的最主要移民。

在鎮上一家餐館工作的羅馬尼亞人馬裡奧斯今年18歲,他是在之前到波士頓工作的兩個哥哥的動員下來這裡的。他說,在羅馬尼亞打零工,每月工資約合300鎊,在波士頓每月能賺1000鎊。

「我很喜歡波士頓,這裡比羅馬尼亞好。」馬裡奧斯操著生澀的英語說。他在鎮上一般只需說母語,因為西大街上就有羅馬尼亞人經營的超市、餐館和理髮店,還有針對東歐人的職業介紹所、新移民諮詢中心等。

波士頓人的感覺是,移民越來越多了,英國最新公布的移民數據也讓他們擔心移民人數失控:從去年7月到今年6月,英國淨移民人數(移入人口減去移出人口)超過33萬,為歷史同期第二高;從歐盟國家移居英國的人數超過28萬,為歷年同期最高。

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在波士頓工作的東歐移民大多是像馬裡奧斯這樣的年輕人,他們雖然沒有給當地的醫療和養老系統帶來壓力,但少數人愛喝酒、酒後鬧事、隨地小便等行為造成了波士頓人心目中東歐移民的汙名化。鎮上一些商店門前就貼著用東歐語言的招貼畫,告誡年輕人這裡是禁酒區域。

酒吧招待、醫院護士這樣的工作多是東歐面孔,鎮外大片蔬菜農場上,僱用的大多數工人也來自東歐。而語言不通讓當地人和東歐人之間缺乏交流,各自社區功能相對完善、自給自足,又進一步加劇了族群隔閡。

「他們搶走了我們的工作,他們在英國賺了錢就寄回國內,波士頓人越來越窮了。」——這樣的聲音在公開場合很難聽到,卻道出了一部分波士頓人的心聲。即便投「脫歐」票的波士頓人也不願公開談論自己的選擇,因為害怕被貼上「排外」和「種族歧視」的標籤。

當地人認為,移民大量到來導致波士頓房租大漲,也加劇了當地公共資源緊張,比如鎮上堵車日益嚴重,醫院、銀行、幼兒園裡總是人滿為患,犯罪率也居高不下。

波士頓自治市議會中的英國獨立黨副領袖強納森·諾貝爾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獨立黨提出的「重新拿回我們的主權」這一「脫歐」口號在波士頓地區受到擁護,原因之一是當地人希望對進入英國的移民數量和構成進行控制,限制非技術工人進入,讓那些英國真正需要的、高素質的移民進入。

諾貝爾曾在「脫歐」公投結果公布後手持標語牌、在波士頓中心廣場感謝鎮上居民。兼職擔任歷史和音樂教師的諾貝爾將歐盟稱為「帝國」,批評它的官僚制度和腐敗,認為歐盟嚴重損害了英國的主權。

「1066年諾曼徵服之後,英國再也沒有被其他國家佔領過。」諾貝爾說,「但現在人們感覺歐盟統治了英國,英國不再是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了。」

獨立黨政治人物在波士頓的宣傳中稱,英國加入歐盟導致它必須服從歐盟法律、繳納高額會費,這些資源本可用來改善英國人的生活。

中產階層收入停滯

在波士頓生活了46年的瓷器店老闆羅伯特持同樣看法,他表示自己和不少波士頓人一樣痛恨歐盟,因為歐盟沒有給英國帶來任何好處。他說,支持「脫歐」也是表達對現狀的不滿,對卡梅倫等呼籲留歐的當權者不滿。他認為正是不斷到來的移民和政府領導不力,導致波士頓居民近年來收入增長停滯。

英國多家研究機構的調研報告顯示,移民到來確實在約5%的底層工作領域給英國本地的非技術工人帶來競爭,但從事這些工作的很多是更早到來的移民。雖然移民為英國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英國全國的平均工資水平也得到提升,但各地區的提升水平不一。波士頓人顯然沒有感受到收入的增長。

英國《金融時報》副總編、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指出,全球金融危機後,貧富差距其實並未如人們所想像的那樣加大,真正導致英國出現「怨恨」情緒的原因是中等收入群體收入增長的長期停滯。據了解,以鎮上的公務員為例,在過去五年中,他們的工資只增長了約1%。

波士頓自治市議會領袖彼得·貝德福德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認為,「脫歐」公投在波士頓這樣的地方「已經和人們對脫不脫歐的態度關係不大了」,主要是他們表達自己怨恨與不滿的手段,而公投「二選一」的形式也為人們發洩自己的情緒提供了便利。

他表示,波士頓成為英國「脫歐」票比例最高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族群之間缺乏交流,而留歐派對真相宣傳不力,一些錯誤信息被脫歐派當作真相傳播,被追逐選票的政客所利用。

貝德福德舉例說,人們認為歐盟從英國拿走了巨額的會費,卻很少給予,但事實上歐盟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波士頓很大援助,鎮上的企業可以隨時申請「歐洲建設與投資基金」;人們認為採用澳大利亞那樣的積分系統篩選高技術移民,就可以阻止低層次的非技術工人進入英國,事實卻是澳大利亞每年仍需要16萬非技術移民;人們認為東歐移民濫用酒精,事實是目前為止因在鎮上的禁酒區飲酒而遭起訴的4人全都是波士頓本地人;人們認為移民們攫取了波士頓的財富,事實上,在他們開設店鋪前,波士頓的西大街空空蕩蕩,了無生機,現在不少東歐移民在波士頓買房子,依法納稅,還把父母和祖父母接來生活,真正把波士頓當成了自己的家。

「在一些人的煽動下,民粹思想流行,這些錯誤的信息得以廣泛傳播,人們傾向於相信那些消極的信息,在『脫歐』投票中誤導了波士頓人。」貝德福德說,「如果真相得以充分傳播,我相信至少有一半波士頓人會選擇留歐。」

「金磚國家」概念提出者、高盛前首席經濟學家和高盛資產管理公司主席、英國財政部前商務大臣吉姆·奧尼爾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表示,領導層脫離民眾、社交媒體對不實信息的傳播以及歐盟自身的失敗,都是英國選擇「脫歐」的原因。「與其說英國公投『脫歐』是脫歐派的勝利,不如說是留歐派的失敗。」英國脫歐官方拉票機構、「為脫歐投票」組織的執行長馬修·艾略特如是說。

75歲的巴裡是波士頓四分之一選擇留歐的居民之一,他表示,雖然公投後還沒有感到任何實質性變化,但他擔心媒體的關注讓波士頓居民與移民間的氣氛變得緊張。他表示,雖然一小部分移民名聲不佳,但大部分人還是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巴裡認為,英國只有留在歐盟,才能更好地發揮影響力,讓不完美的歐盟變好。

「我們不是在為我們自己投票,我們是在為我們的下一代投票。」巴裡說。

 

相關焦點

  • 英國小鎮緣何力挺「脫歐」
    在今年6月的英國全民公投中,這個人口3.5萬的英國東部小鎮以近76%的脫歐票成為全英「最支持脫歐」的小鎮。波士頓鎮所在的波士頓自治市曾是英國最開放的地區之一。作為面向歐洲大陸的英國港口城市,波士頓從14世紀起就受益於與荷蘭的羊毛、食鹽自由貿易,日漸興盛。但為何英國歷史上與歐洲聯繫最緊密、思想最開放的小鎮現在卻最堅決地要求脫離歐盟、限制進入英國的歐洲移民數量?
  • 英國脫歐觀感
    英國人把愛爾蘭島一分為二,南部最終於1949年成立愛爾蘭共和國,北愛變成「聯合王國」的一部分。北愛分出來以後,要一直到1998年正式籤訂「星期五協議」,才算和平。英國和愛爾蘭都已於1973年加入歐盟(當時叫「歐洲經濟共同體」),也就不需要邊境關卡。梅姨和歐盟籤訂的協議在英國議會通不過,關鍵就是卡在北愛邊境問題上。
  • 疲憊的「沃金頓男」:英國脫歐後遺症與數字時代政治營銷
    撰文 | 趙蘊嫻12月12日,英國即將迎來新一屆大選。按《定期國會法》,本次大選應於2022年5月舉行。但在保守黨國會失勢、脫歐協議多次被國會否決、前任黨魁特雷莎·梅辭任首相一職的情況下,新任首相鮑裡斯·詹森關於提前大選的提議最終於10月29日在國會通過。
  • 英國正式脫歐:英國為何選擇脫歐?利弊如何?對中國有啥影響?
    ②英國使用英鎊不用歐元脫歐在經濟和金融上對英國影響有限。 ③英國不是申根協議國家脫歐之後的法律關係沒有其他歐盟國家那麼複雜。 ④在歐盟的政治上英國向來話語權不多,都是被德法兩國壟斷,連歐盟的領導人幾乎都沒有英國人,因此英國脫歐也是在情理之中。
  • 「脫歐」兩周年,英國現在還好嗎?關於「脫歐」的最全知識點總結!
    「脫歐」兩周年,英國現在還好嗎?關於「脫歐」的最全知識點總結!2016年6月23日,英國人用一場浩浩蕩蕩的公投,正式決定與歐盟(European Union)分道揚鑣。兩年後的6月23日,上萬名反對「脫歐」(anti-Brexit)的抗議者湧上了倫敦街頭,呼籲這個國家重新做出選擇。
  • 這一刻,英國終於脫歐了!
    當地時間1月31日深夜11點(北京時間2月1日7點),唐寧街10號外牆上投影的時鐘迎來高光時刻,英國也迎來最重要的歷史瞬間——脫歐。
  • 多虧英國脫歐,貝多芬的《歡樂頌》打破了英國排行榜
    目前英國排行榜的冠軍是貝多芬的《歡樂頌》。這都是因為英國脫歐。離英國脫歐只有幾個小時了。2016年1月31日,在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後,它將離開歐盟。如果你回想一下2016年6月,你會發現公投的結果是勢均力敵的(51.9%的人支持脫歐,48.1%的人支持留歐)。
  • 英國「脫歐路線圖」難產
    目前,英國內閣與議會就脫歐進程的主導權相互角力,議會中的「脫歐派」與「留歐派」議員爭吵不休,而內閣也因英國邊界控制權和英國與歐洲共同市場關係等問題發生分裂,再加上歐盟不斷施壓敦促英國早日開啟脫歐談判,巨大的不確定性籠罩著英倫三島。何時脫歐?怎麼脫歐?是否放鬆對歐洲移民的限制?是否留在歐洲共同市場內?英國人在迷茫中等待一連串問題的答案。
  • 英國脫歐:Boris的生死時速
    作者 | chempin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英國脫歐再次陷入無解之局。8月底,剛剛履任不久的首相Boris搬出女王,下令暫停英國議會。  然而進入9月,就在這休會前這一周時間裡,英國議會以極其迅猛的速度把Boris打得稀裡譁啦。
  • 英國脫歐正式宣布時間是幾月幾號 英國脫歐原因及影響
    新華社倫敦3月20日電(記者桂濤)英國政府發言人20日對媒體表示,首相特雷莎·梅將於本月29日宣布啟動《裡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開啟英國「脫歐」程序。  發言人表示,特雷莎·梅將致信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告知他們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決定,並期待儘早開始同歐盟談判。發言人說,英國駐歐盟大使已於當天早些時候將這一決定告知歐洲理事會。
  • 英國脫歐:原因、影響及走向
    英國同樣面臨嚴重的社會分化,其最富裕的20%人口和最貧困的20%人群之間的財富差距是歐盟中最嚴重的三個國家之一。[11]近年來,為了應對債務危機,卡梅倫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政策舉措,包括削減社會福利和調整稅收政策,被認為惡化了社會階層之間的不平等現狀,是加速的「柴契爾主義」,英國貧富差距的擴大速度比20世紀80年代還快。
  • 英國脫歐,直布羅陀呢?!
    英國「脫歐」程序已正式開啟。據報導,經過來自西班牙的遊說,歐盟和英國談判退歐的戰略是:要求影響到直布羅陀的決定必須得到西班牙議會的批准。 英國廣播公司(BBC)援引歐盟外交消息人士的話報導,在「脫歐」草案中加入直布羅陀條款是西班牙遊說後的結果。 歐盟官員稱,歐盟支持保護成員國利益,現在即西班牙利益。此前,西班牙屢屢因直布羅陀與英國「掐架」,不時施壓直布羅陀地位問題,令歐盟為難。歐盟官員稱,自從英國決定離開後,風向就變了。
  • 從脫歐公投到協議達成:英國脫歐艱難史+最新脫歐政策詳解
    為此,頸長特別給你總結了史上最糾結  」英國脫歐史「  還能一文讀懂脫歐協議哦~     51.9%支持脫歐,48.1%支持留歐 | 圖片來源 World Econimic  2016.07.13 特蕾莎梅Theresa May接替卡梅倫首相一職
  • 英國脫歐了,歐洲現在到底是什麼樣?
    在加入歐洲大家庭43年後,任性的英國人用全民表決的方式,宣告脫離歐盟,脫歐已成為歷史事件。對英國人而言,「脫」與「不脫」,利弊幾何?「脫歐」真是明智之選嗎? 「脫歐」之利其實明擺著,那就是不用「補貼窮親戚們了」: 1、「脫歐」之後,英國可以不必向歐盟繳納每年數十億到上百億不等的會費。以2015年為例,英國向歐盟支付的歐盟會費高達178億英鎊,相當於每周繳納3.5億英鎊。按照「脫歐派」的設想,省下的這筆錢可以貼補英國巨大的公共服務開支。
  • 3月29日英國啟動脫歐 開啟一個新的「脫歐歷程」
    金色財經訊-今日(3月21日)英國政府宣布3月29日將啟動脫歐。數月來英國脫歐進程遇到重重阻礙,英國何時啟動脫歐外界猜測不斷,今日英國脫歐事件終於確定下來了。  英國將在下周三(3月29日)啟動脫歐條款,將通過信函告知歐盟,並且希望英國脫歐談判迅速開始。
  • 英國「脫歐」後,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愛爾蘭外長西蒙·科文尼如此說法,指的是歐盟負責與英國「脫歐」談判的首席代表米歇爾·巴尼耶披露周末談判結果後的心情。「時間所剩無幾,英國仍想談判。」這是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的發言人所言。英國「脫歐」,真是「剪不斷,理還亂」沒有你儂我儂,談不出結果還是要硬著頭皮談!
  • 英國前首相託尼·布萊爾:「無協議脫歐」影響惡劣
    據央視新聞移動網消息,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會22日在瑞士小鎮達沃斯開幕,本屆達沃斯論壇的一個熱點話題就是英國
  • 脫歐協議引發內閣辭職潮,英國「蕭牆之禍」威脅脫歐進程
    視覺中國 資料14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宣布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已得到內閣支持的講話言猶在耳,到15日內閣便出現一波辭職潮,英國脫歐事務部部長、北愛爾蘭事務部部長、工作與養老金大臣、脫歐部事務部次長以及國會私人秘書相繼辭職,以此表示對這份脫歐協議草案的不滿。 自2016年起,脫歐始終就是歐洲與世界各國的熱點話題之一。
  • 英國脫歐之後,還有哪國跟進?這八國有點脫歐的苗頭
    文|米君,優質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英國在2021年1月1日0點正式脫歐了。英國首相詹森宣布,英國已完成脫歐,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現全面的政治和經濟獨立。那麼,英國脫歐算是瀟灑走一回,有沒有其他的歐洲國家跟進呢?答案是,一切皆有可能。
  • 65%的英國報紙都在鼓吹「脫歐」
    參與英國「脫歐」公投辯論大戰的並不只有政治領袖們,英國各大媒體也是主力。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掌握了話語權的媒體也在卯足勁為各自的立場爭取儘可能多的選票。最新的民調結果顯示,雙方陣營的力量十分接近,呈現出對半開的膠著狀態。但從英國媒體的表現來看,「留歐」情況似乎並不太樂觀。因為當地銷量前三的報紙都在積極鼓動英國公民投「脫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