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鞭草,別名鐵馬鞭、紫頂龍芽草、野荊芥、馬鞭、龍芽草、鳳頸草、狗牙草、馬鞭稍、小鐵馬鞭、順捋草、蜻蜓草、退血草、鐵馬蓮、瘧馬鞭、土荊芥、燕尾草、白馬鞭、蜻蜓飯、狗咬草、鐵掃帚。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都可以入藥,它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長有穗狀的花。通常高30~120cm。莖上部方形,老後下部近圓形。葉對生,卵形至短圓形,長2~8cm,寬1~4cm,兩面有粗毛,邊緣有粗鋸齒或缺刻,莖生葉無柄,多數3深裂,有時羽裂,裂片邊緣有不整齊鋸齒。穗狀花序頂生或生於上部葉腋,開花時通常似馬鞭,每花有1苞片,苞片比萼略短,外面有毛;花萼管狀,5齒裂;花冠管狀,淡紫色或藍色,近2唇形;雄蕊4,二強;子房4室,每室1胚珠。
熟時分裂為4個長圓形的小堅果。花期6~8月,果期7~11月。馬鞭草多數生長於原野;原產於歐洲,中國華東、華南和西南大部地區都有分布。全草供藥用, 性涼, 味微葳, 有涼血、散瘀、通經、清熱、解毒、止癢、驅蟲、消脹的功效。馬鞭草是巫婆大量運用的植物。義大利女巫認為,馬鞭草是月神黛安娜的聖草。它是油膏、釀汁和愛情媚藥的必需材料,也頻繁地被用於各類儀式及魔法。羅馬人將馬鞭草用於儀式清洗,他們相信馬鞭草可以保護人,因此軍人出徵時會配上馬鞭草。古西方人相信馬鞭草可以使人隱形 、掛在床上可驅走夢魘、以原汁沐浴可以警退咒語及魔法、能帶來好運和靈感。關於馬鞭草的迷信觀念中,可能以英格蘭東部的沼澤地最離奇。
當地經常發大洪水,人們便拿馬鞭草尋找罹難者屍體,根據他們的說法,馬鞭草會引鰻魚到陳屍處。在基督教中,馬鞭草被視為是神聖的花,經常被用來裝飾在宗柳葉馬鞭草教意識的祭壇上。此外,在過去一般人認為疾病是受到魔女詛咒的時代裡,它常被插在病人的床前,以解除魔咒。在古歐洲,它被視為珍貴的神聖之草,在宗教慶祝的儀式中被賦予和平的象徵。 在文藝作品中對吸血鬼有克製作用。植物花語:馬鞭草花語--正義、期待,純真無邪(白色馬鞭草),期待自己的愛情回來,同心協力、家和萬事興(紅花馬鞭草)。馬鞭草不單和巫術有關,也與督伊德僧侶、基督教有關。
馬鞭草是督伊德僧侶運用的植物之一,他們只用鐵器採集馬鞭草,而且採收時間有三不—不在太陽或月亮當空時採集,天狼星升起時,也不採集。馬鞭草分布自日本經朝鮮、中國至菲律賓北部。是一種喜硝雜樹。根、莖、葉及花入藥,有祛風溼、清熱利尿、止痛、平肝降壓之效。可與檸檬草,迷迭香,依個人口感加蜂蜜飲用。適於下半身浮腫的人,排水效果好。起到一定的瘦腿作用。馬鞭草的作用1.抗炎止痛作用 水及醇提取物對滴入家兔結膜囊內芥子油引起的炎症均有抗炎作用,後者的抗炎作用比前者好。後者中的水溶部分又較水不溶部分為佳。水提取物對電刺激家兔齒髓引起的疼痛有鎮痛作用,給藥後1h開始,3h消失;醇提取物的鎮痛作用在6h後尚示完全消失,水溶部分作用更大,而水不溶部分則無鎮痛作用。
2.鎮咳作用 馬鞭草水煎液有一定鎮咳作用,其鎮咳的有效成分為β-谷甾醇和馬鞭草甙。3.對子宮的作用 馬鞭草在濃度為1.6×10-2g/ml時,對大白鼠子宮肌條及非妊娠人體子宮肌條均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動情期的標本對馬鞭草最為敏感,加入馬鞭草後常引起緊張性和收縮振幅同時增加;而其他各期的標本常常只是收縮振幅有所增加。人的子宮肌條對馬鞭草的反應較弱,一般只是緊張性發生變化。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實驗中馬鞭草和PGE2有相互增強作用,而和PGF2a則只有相加作用。馬鞭草在足以興奮子宮平滑肌的濃度時,對空腸平滑肌去沒有明顯作用,也不能增強PGE2對空腸平滑肌的作用。4.其他作用 馬鞭草甙對交感神經末梢小量興奮
大量抑制;對哺乳動物可促進乳汁分泌。5.毒性 其毒性很低,不溶血,有擬副交感作用。馬鞭草的功效:活血散瘀,截瘧,解毒,利水消腫。用於症瘕積聚、經閉痛經、瘧疾、喉痺、癰腫、水腫、熱淋。1、瘧疾寒熱。用馬鞭草搗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2、鼓脹煩渴,身幹黑瘦,用馬鞭草銼細,曬士,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溫服。3、大腹不腫。用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加水一石,煮取五鬥,去渣,再次濃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每服二、三丸,漸加至四、五丸,極效。4、陰囊腫痛(腫大中升,睪丸疼痛)。用馬鞭草搗爛,塗搽。5、婦女經閉,結成索子。用馬鞭草的根和苗五斤,銼細,加水五鬥,煎成一鬥,去渣熬成膏,每服半匙,熱酒化下。一天服二次。
6、乳癰。用馬鞭草一把、酒一碗、生薑一塊,共搗汁內服,以渣敷患處。7、疥瘡。用馬鞭草搗汁,生飲半碗,忌觸鐵器,十日內愈。8、赤白痢。用馬鞭草五錢、陳茶一撮,水煎服,極交。病初起時,用馬鞭草根、焙乾、搗碎成末,每服一匙,米湯送下。馬鞭草呈方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縱溝,長0.5~1m;表面綠褐色,粗糙;質硬而脆,斷面有髓或中空。葉對生,皺縮,多破碎,綠褐色,完整者展平後葉片3深裂,邊緣有鋸齒。穗狀花序細長,有小花多數。無臭,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