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姚瑤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估算稱,來自國內外遊客的奧運需求會消失,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損失1.7萬億日元,包括波及效果在內則損失3.2萬億日元。
「現在目標明確了,可以先鬆一口氣。」當地時間3月24日晚,日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發布會上表示,奧運會史上的首次推遲已成定局。
舉辦奧運會一直被日本視為刺激經濟的重要支柱,如今,這一支柱在2020年將不會出現。在疫情影響和延期舉辦奧運會的雙重打擊下,日本2020年經濟將遭受重創,不少機構就測算,延期舉辦奧運會,日本2020年經濟損失將達到萬億日元,而不少機構預測日本2020年經濟將進入衰退,經濟增長或將下滑超2%。
最遲不晚於2021年夏天舉辦
當地時間3月24日晚間八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國際奧委會(IOC)主席巴赫舉行電話會談,會談後安倍晉三召開發布會宣布,與巴赫達成共識,考慮全球新冠疫情形勢,考慮到參賽選手的準備時間等問題,東京奧運會將推遲一年左右舉行,最晚在2021年夏天舉辦東京奧運會。
此後,IOC和東京奧組委發布了聯合聲明正式宣布了上述消息。
有分析指出,延期1年比2年更為合適,因為如果延期2年,頂尖選手可能出現大量更替的情況,對運動員的影響巨大。另外對於安倍晉三來說,鑑於其自民黨總裁任期將到2021年9月底結束,若東京奧運會延期1年左右,他仍能以首相身份迎來奧運會。
從3月24日一早開始,便有消息傳出奧運會已敲定延期舉行,北京時間3月24日凌晨有媒體報導稱,IOC委員迪克·龐德(Dick Pound)表示,3月22日發布的官方聲明應被解讀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確定將延期舉辦, 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推遲至2021年,而有關細節將在未來四周內製定。
同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就上述消息向IOC進行了求證。IOC新聞發言人未正面評論龐德的說法,但表示,「每位IOC委員都有權利就3月22日宣布的IOC執委會聲明作出解讀。」
手握東京奧運會最終決定權的國際奧委會(IOC),在數月堅稱一切準備工作按計劃推進後,終於在3月22日「鬆口」,首先排除了取消奧運會的選項,但稱將探討延期的可能性。
據IOC在當地時間3月22日發布的聲明稱,IOC已和所有利益相關方展開各種情境的討論,其中就包括延期選項,有信心在未來四周得出結論。IOC主席巴赫同日發表了「致運動員的信」,他表示,「取消奧運會不會解決任何問題,也不會幫助任何人,因此,這不在我們的議程上。」
東京奧運會的命運可謂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一波三折」,東京奧運會各個核心相關方的態度幾經轉變。
在疫情發展初期,壓力似乎都在日本方面,日本官方一再強調奧運會將如期舉行,正按計劃推進所有準備工作,同時強調,奧運會能否如期舉行的最終決定權還是在IOC手裡。
此後,隨著新冠疫情的不斷蔓延,世衛組織宣布疫情構成「世界性大流行」,日本政府的口徑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安倍晉三一直避免正面回應有關奧運會舉辦時間的提問,而是多次強調力求以完整形式呈現奧運會,還稱全球目前的狀態並不適合舉辦奧運會這樣的大型活動,間接否定了取消、縮小規模及無觀眾舉行。
在IOC表態不會取消東京奧運會,但會討論延期等選項後,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挪威等國家和地區相繼宣布不參加今夏舉行的東京奧運會,呼籲延期。
美國奧委會與帕運委會對4000多位美國運動員發起了問卷調查,顯示了疫情下運動員的艱難處境,「從收集到的運動員反饋顯示,大家認為就算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夏天前得到很大的緩解,現在的蔓延趨勢已經對運動員的訓練造成極大的困擾,另外興奮劑檢測和預選賽等諸多問題還未得到妥善的解決。就目前的形勢而言,推遲舉辦是最為合理的方案。」3月23日美國奧委會與帕運委會發布的聲明稱。
眼下在做出艱難的延期決定後,等待各方的是龐雜的協調工程,不過已有相關方表示願意積極配合協調,2021年田徑世錦賽將在美國俄勒岡州舉行,此前世界田徑協會表示,願意將2021年世錦賽改期,為2021年奧運會鋪路。
日本2020年陷入經濟衰退幾成定局
據高盛此前分析稱,如果是直接取消,那麼日本恐將面臨600億美元的總損失,包括旅遊、消費和出口等在內。在IOC排除取消選項後,可以說2020年日本經濟大概率避免了最壞的情境。
「不取消是好消息,因為前期的投入還是會得到相應的釋放和回報,只是延遲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子雷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
根據東京奧組委在2019年底公布的最終預算顯示,和奧運會運營直接相關的經費為1.35萬億日元(約合126億美元),其中包括永久設施等在內的會場總經費為8230億日元,運輸和安保等在內的比賽相關經費為5070億日元,還有200億日元的其他費用。總體來看,2020東京奧運組委會承擔的費用為6030億日元,東京都政府為5970億日元,日本中央政府為1500億日元。
相關分析指出,就奧運會前期投入而言,早已發生支出,尤其是場館建設部分已計入近幾年的GDP當中,奧運會推遲的影響將主要集中體現在2020年的旅遊及消費上。
據高盛估算,若今年不舉行奧運會,那麼料日本2020年將因此損失8000億日元,包括本土和入境遊客消費、奧運相關商品銷售和人工費、運營費等政府支出。
前述估算還算保守,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估算稱,來自國內外遊客的奧運需求會消失,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損失1.7萬億日元,包括波及效果在內則損失3.2萬億日元。
延期對2020年所帶來的損失也不容小覷,且恰逢日本經濟的疲軟期。
新冠疫情對於目前的日本經濟來說,可以說是「雪上加霜」,下行風險進一步加劇。2019年,受外部貿易局勢影響,日本經濟增速出現放緩。而到了第四季度又遭遇了「上調消費稅」,增長出現「急剎車」,此前公布的最終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四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7.1%,超過此前的初值6.3%,為2014年二季度以來最大降幅。
星展銀行3月23日發布的分析稱,日本經濟今年陷入衰退幾成定局。隨著東京奧運會推遲舉行的討論日益熱烈,這將進一步打擊日本消費者和投資的信心。加上疫情的衝擊後,該行將對日本2020年的增速預期從0.2%下調至了-0.6%,將成為2011年日本關東大地震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疫情對於日本入境旅遊業的影響已開始顯現。日本政府觀光局3月19日下午發布的最新初步數據顯示,2月份日本入境遊客數大跌,整體較去年同期跌了58%,為108.51萬人。其中屬中國內地遊客數量縮水最為嚴重,今年2月份僅有8.72萬人訪日,而去年同期有超過72萬中國內地遊客。
「假設我們給日本的入境旅遊打個對摺,那麼預計對GDP增速的影響是-0.75%左右,再加上對國內本土消費的影響,今年全年日本增速出現超2%的跌幅並不會令人意外。」(日本)亞洲成長研究所研究部長戴二彪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
國際機構紛紛下調對日本的增速預測。國際金融協會(IIF)3月23日發布最新的世界增速預測,該協會預測日本的增速將從2019年的0.9%下滑至-2.6%。
而推遲到2021年舉行的奧運會能給日本帶來多少經濟效果?這一切都與全球的疫情控制及經濟復甦息息相關。
「對於日本經濟來說,仍然會享受到奧運經濟效應,但這也要看全球疫情的控制及全球經濟的走勢。一個問題就是,屆時全球人員的流動是否完全恢復正常,外國遊客的需求能否像疫情之前那樣旺盛,會不會達到之前所預期的效果,我想可能會打一定的折扣。」陳子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