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日前報導,「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在9月7日發布消息稱,9月5日,衛星圖像在西沙群島以東發現日本海上自衛隊「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航向東北。「日向」級共兩艘,首艦「日向」號,二號艦「伊勢」號。考慮到後者8月31日剛結束在夏威夷舉辦的「環太」軍演,推測這次發現的是「日向」號的機率更大。
根據此前報導,「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是一個開放式的智庫,是一個國內外學者協作的網絡,宗旨是全面客觀掌握南海的動態和資訊,準確感知南海的軍事、政治、經濟、環境等態勢。為了研究的需要,建立了自己的海空態勢系統,持續跟蹤和披露域內域外國家在南海的艦機動態。
據了解,在日本建造了日向級直升機航母后,又在日向級的基礎上研發了日本戰後排水量最大的軍艦出雲級,滿載排水量達到2.6萬噸,出雲級直升機航母也擁有兩艘,也分別以舊日本海軍的「出雲」和「加賀」兩艦為其命名。
「加賀」號、「出雲」號等直升機驅逐艦之所以有「準航母」之稱,是因為它們在遠程投放能力方面預留了很大提升空間。有防務專業人士指出,在進行一定改造後,直升機驅逐艦能搭載諸如F-35B等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最新型戰機,從而成為真航母。
「加賀」號等直升機航母服役後,不排除未來日本海上自衛隊越走越遠,手越伸越長,這應該引起周邊國家的高度警惕。然而,軍事評論員認為,日本海上自衛隊雖裝備先進,但結構失衡且缺乏獨立作戰能力,實際上是一支輔助作戰的武裝力量。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特約研究員、軍事評論員馬堯曾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日本海上自衛隊缺乏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在戰法和軍事理念上與中美俄等洲際型大國軍隊相比也落後了很多,武裝力量的輔助屬性也使自衛隊的軍事素質欠缺……總而言之,日本自衛隊本身的重大缺陷限制了其野心。